次日,周末,午时。
陈我愿从楼上下来的时候,江蓝水正在客厅摸江别川的额头,笑说着“退烧了”。
她一转身,看见陈我愿,就赶快蹭了下围裙,去不远处的饭桌拉开椅子,招呼道:“愿愿起来了,坐这里吧。”
陈我愿挪开视线,淡淡地“嗯”了一声。而他的眼神、他的气息,似乎都被脸上、耳朵上大大小小的创可贴给黯淡了。
江蓝水随即又拿了一张椅子,朝着自己儿子道:“小川你也别站在那里呀,感冒刚好一点,多吃点。来跟你哥哥坐一起。”
江别川只顿了一下,就不动声色地听他妈的,若无其事坐在了陈我愿旁边。
——在任何一个不是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地方,在听见昨日陈苏立不问缘由的训斥之后,在一夜不眠翻来覆去的沉痛反思后,江别川再嗅见陈我愿袖间微冷的味道,余光再瞥到那双握过自己十指的手掌,想起昨日那十几分钟共处一室的诡异氛围……
就觉得,他们从前种种的了解与亲昵,都带上了某种不可名状的逾矩。
可是他不想再想了,拿筷子,埋首,吃饭。
陈我愿坐得不端正,不过倒也没有像江别川一样闷着头不发言。他脸上表情时常就是想些什么、但又完全不在意的样子。
无疑来说,当他不犯那种叫人难以理解、甚至咋舌的幼稚,也不跟陈苏立针锋相对、露出委屈的脆弱时,就只剩下一种含蓄着教养、厌倦且漠然的钝痛。
可能这才是陈我愿的常态。
就像一直在跟人靠近,却一点都没靠近。
“……川川,喜欢的菜多吃点,你看这个西红柿炒蛋红澄澄的,一大早去买的土鸡蛋啊划3块一个呢。”
江蓝水看兄弟俩完全不说话,于是自己开口了。
她一边说,一边把好吃的朝陈我愿那里推了推。
陈我愿就尝了一口。
过了会儿,她才看着人家,忐忑地开口:“愿愿,你爸爸昨天走之后……联系了一下市高,就是啊,维江中学……”
陈我愿筷子停了,眼光扫了一下江蓝水,即使他没有任何攻击性的意思。
江蓝水话音止了下,之后像是尴尬地笑了一下,在暗处拧着围裙的手又不知所措地放了上来,平整了声音:
“你爸爸的意思,从陈中退学,让你去维江上市高。咱们家在陈江区西,旁边就是维江区,估计跟去陈中距离差不多,我看还可以呢……你要不考虑考虑,答应的话,我就去跟你爸爸说……”
去市高当然可以了。本一率都快百分百了,哪有家长会不乐意的。
江别川在旁边坐着,听见市高二字,才终于有了点反应。
陈我愿好像没听见,注意力似乎也不在。他只是疑心着对方的窘迫——江蓝水跟自己说话,打招呼时,基本上都比较局促、紧张。正是因为她会努力掩饰或修饰,才让陈我愿更敏锐地察觉到了。
或许这种局促,是在意自己的表现吗。
陈我愿忽而放下筷子,喊了一声“江阿姨”,这道声音无疑让江蓝水怔了一下,不知道他无意加重江字是什么意思。
是觉得自己没资格管他,自己是外人吗?
江蓝水有点发怵……也有些心寒。
然而,陈我愿紧接着说话时,神情几近于无,却于双眸中暗含某种冰冷的毅然与厉色:
“请你帮我告诉我爹,我绝对不会向他认错。我明天就从陈中退学。也不去市高。”
“此后一年,我会凭本事证明自己。”
“届时如果那个姓何的家长心服口服,那么我要求她儿子给我道歉。如果她儿子不肯道歉或者死了,那就让我爹替那个家伙,来亲口向我承认他错了、承认我陈我愿不是一个没出息、不是一个离开他什么都不是的东西!”
陈我愿说完,伸开手臂,几近决绝拉开椅子走人。彼时江别川还低头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筷子几乎是滞住了。
——虽然他表面这样,看似八风不动,而实际心里的惊愕,就像被吹开的满山的云,沉沉又层层地萦回山腰。
陈我愿深邃的目光里不知道盛着些什么,从江别川身边经过时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但离开前那短暂的意味深长的注视,却将近是另一种形式的赌注。
陈我愿走后,江别川还坐在那里,攥着手指的背影几乎冷静到冷酷。
而他胸腔中的心却已经从云山坠落,跌落到山海的潮底、又难以抑制地掀开了澎湃的澄浪。
——你不是慕强吗,我要让你瞧得起我。
我要有一天,你眼睛里只有我。
方才意味不明的注视,是带着这种挑衅吗。
江别川听见自己的心怦怦狂跳,就连喉咙也发紧。陈我愿方才那一番话,让他茫然又惊异地说不出任何话来。
……
下午没多久,江蓝水去店里了,杨姨也回了家。
江别川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总想呕吐,又觉得浑身冷,冷热交替,他拿来温度计,一量结果又烧了。
头脑昏沉,整个人都闷闷的。窗户外吹进来的风湿漉漉,江别川还是掩上了,只把房门留了一道缝。之后他将自己裹起来,盖着被子坐到床上去。
昨天夜里,那个篮球,陈我愿真的没有拿走。
江别川不想复习错题了,将抽屉里的画笔翻了出来,还将篮球搁在膝盖上,从草稿开始打底重画。
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样重复的浪费时间的工作,明明就算重画了,未来还是会有各种原因模糊掉。
可是,他还觉得,如果不这样做,那么他对于篮球的所有记忆,都将坏得如出一辙。不是他被各种角度袭击,就是他用来砸人。
不仅如此,他还确信,陈我愿以后都不会再朝自己犯幼稚,也不会再像从前一样事无巨细地护着他了。
……陈我愿好像再也不会理他了。
江别川这样想着,手上就画得很慢。
他一慢就发呆,就容易想起很久很久的从前,想起自己是怎么一点点变成这样的性格,又是怎么在陈我愿逐渐面前卸下防备,表现出他最本来模样的。
——确信无疑的,江别川家庭在物质上就是均常水平,而感情上相当幸福美好。
他从小做的每一件事,爸妈都会反馈给他源源不断的赞赏或教育。他在这种支持或批评里确信了自己的路,培养起独立健康的人格,活得快乐又阳光。
他这么多年里觉得信仰失效、或过往世界都坍塌的时候,就只有六年级结束时,父亲将自己和母亲赶出家门的情景。那时候自己无疑来说还是个孩子,却面临着最复杂的成年人之间的问题。
他离开了爱他的父亲,住了好多年的房子也从此不见了。他很想念泼着彩漆油画的社区里,纷繁的苦楝树和槐花。一层层曲折的台阶走过了,他总看见红色的砖墙瓦。
而那些旋转的风车总是在春天引来小狗,惹得街巷里的孩子纷纷跑出来游戏,他们还会拿着瓦片或砖角,在邻里的墙上画画。
可是五彩缤纷、温馨热闹的家终于还是没有了,妈妈独自带他乘火车去了陌生的地方,在几经波折理论后才住进了年月昏暗的房子,并从此被一个新名字称呼着。
——江别川。
“妈妈,你说我的名字是哪一条江,哪一条川啊?为什么别,为什么不叫还了?我觉得一点都不高兴。很难听。”
江蓝水一开始时常喊错,后来还是会喊错,再后来也一样喊错。
直到十二岁的蒋还去镇中上初一,老师爱说维江方言,总是江别川江别川地喊。他听不懂,反应不过来,因此总被告家长上课开小差、走神,被罚站被打掌心、被屡次批评惩罚,还被同学以为是哑巴。
逐渐地,镇中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也不跟他玩。
他上学回家,看到旧房子里形单影只的妈妈,只会抱着哭着说,我想爸爸。
江蓝水时不时跟着受老师的责骂批评,以为孩子叛逆期已经到了,经济拮据的同时,面对孩子的哭诉心力交瘁,负面的情绪几乎快要把整个家都压垮。
蒋还一哭,江蓝水就忍不住一起落眼泪;蒋还上学去了,眼睛总是红通通的像个吃了坏萝卜的兔子,同学们就嘲笑他是个猪八戒似的傻瓜。
蒋还低下头不说话,写完的作业被抢走,画的画也被撕掉扔垃圾桶。
镇中里的小混子打他他从不还手,被欺负了也不敢回家告诉妈妈。
——最后,蒋还是在各种批评的骂声与嘲笑声里,记住自己叫江别川的。
他把自己的任性与幼稚全部收起来了,把活泼话多的过往也藏住了,他在清水镇中破旧又屡掉墙灰的老教室里,一坐就是三年。
三年里,他一讲话就要努力克制住定生来的方言词汇,舌头打好几个弯才能压下去奇怪的发音;他不讲话,就要真像一个哑巴一样,孤零零坐在位置上,努力去观察每个人的表情和言行举止,从而去揣摩陌生同龄人的性格,去猜测复述那些方言的含义。
他生怕自己做错了说错了,再被同学用异样的目光鄙夷、嘲弄。
或许不必再这样小心翼翼在意别人就是成长,当蒋还大部分时间都静下来……默读记忆方言的声音也静下来时,他就可以平淡自如地站在镇中国旗下,拿着奖状甚至露出一个安谧的笑,坚韧而又骄傲地说出一句:
“大家好,我叫江别川。”
想必——
你这样自立自强,心无杂念,积极成长,就是妈妈的理想。
可是……他依旧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依旧会有独自面对不了、又对她难以启齿的时候。十六年,他想成为保护她、成为顶天立地的、家里唯一的男子汉。然而时间也就才给他十六年。
他有很多脆弱,有很多不知所措,也有稚气未脱。
好像这种脆弱、不知所措、这种幼稚,只有跟当哥哥的在一起,才不会被嫌弃、才会被允许、才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护着。
是啊……我叫江别川。
就是那个在镇中上了三年学,一个朋友都没有的江别川。
——笔“啪嗒”一声掉在地,江别川趴在篮球上,情不自禁埋下了头。湿漉漉的眼泪缓缓湿了新的笔迹,染得他手上全是墨水。
来维江这么几年了,他也不敢相信,陈我愿会成为第一个能理解、并纵容他的人。
明明他也没跟陈我愿讲过自己太多故事,明明陈我愿连自己原名叫什么都不知道。
却只有他,可以让自己不再必须坚韧自强如江别川,可以让自己重新变成那个有所依赖的、能露出本性中最爱明媚的、无思无虑的蒋还。
陈我愿在房间里弹钢琴,好像乐曲中的故事,他也正一波三折亲身经历着,但是详细的又无法言说。
江别川从未听过那首歌,手指却逐渐因情绪饱满的音乐而颤抖。
《Luv Letter》。
你不必为少年时代没有人喜欢你而难过,因为情书不被定义。
此时这首旋律响起,或许只是想告诉你,世界这么大,懂你的那个人终会找到你。
等到所有的成长痛都被看清了,爱你的人,就会出现。
什……不要青春疼痛,来点轻松的:
维江方言版:江(酱昂啊)别(八ie耶)川(窜an~^)
川肯定自己学会了定生和基础维江方言,陈愿必然从小教普通话。
事已至此,开始你的下一步拯救大少爷颓丧人生的计划吧!川我们看好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