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写在安乐死之前 > 第3章 过风波

写在安乐死之前 第3章 过风波

作者:Kagamiii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0:41:13 来源:文学城

戈兰的大学是十五年制,若要在毕业后继续深造,可能会多花费数十年甚至百余年,具体时间要看自己选的方向与课题。但我们这几期学生都是仓促毕业,有些师兄勉强完成了论文,多数师兄弟只做了半程,就不得不离开学校,因为戈兰的文学清洗开始了。

当今世界上的三个国家,戈兰繁荣但内乱不断,赤冬正日渐衰落而不自知,恩克虽说平和,却太过落后。在戈兰,伴随着国王恭的退让,亲王慕的势力越发强大,渐渐有夺权篡位之势;在赤冬,王朝后期的靡靡之音掩盖住暗流涌动,王党、新党、立宪党私下互相撕咬,乱作一团,这两个国家早晚都会发生大政变,只不过现在的戈兰大概会在动乱后重生,而现在的赤冬大概会在动乱后消亡。

出于趋利避害的本性,我成年后一直活动在恩戈边境,我本以为在教授几乎不兼任官职的戈兰,党派征伐不会波及到学术高塔,但这种想法还是太天真了。我读诸子百家,竟然看不出王朝统治的关键来:经济政治体制固然重要,但多好的体制,到了不在意子民的君王那里也不过是愚弄与管束民众的手段,凡政权建立,总得找个什么思想傍身,或者打着宗教的幌子发迹,简直像omega寻求alpha、alpha寻求omega那样自然。因此我总觉得王朝的生死和人的生死那样,是上天注定的,王朝统治思想确立的那一刻,就是它诞生的那一刻,它的繁荣与倾覆都像基因一样写在思潮中,决定往后余生。人所能为,不过是尽可能了解与顺应这条轨迹。聪慧如慕亲王和他的众多智囊幕僚们,聪慧如恭王的拥护者们,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发动政变和自我防卫的基础一定是思想,于是乎思想革命开始了——那些在文坛或某学科有影响力的人物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支持或镇压的浪潮中,有人浑水摸鱼,趁机铲除异己。

戈兰人私心太多,连思潮的酝酿都包含着掌权者的私心,他们不适合革命这种激烈的运动,作为恩克人,这样说有损世界团结,但我想,这就是革命变成清洗的根本原因。

思想革命很快声势浩大到人人自危的程度,甚至吹到冷门的古瓷朗古典哲学领域来,我们这些做校勘的学生被打上“厚古薄今”“助长贼风”“叛国蛀虫”的罪名关进监狱。厚古薄今倒也罢了,我们追寻着古人的古人,要说全然没有这种思想是不可能的,但把游侠称为贼,认为“老死不相往来”的政治理想背叛戈兰商业立国的长期政策,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军警来大学里抓人时,老师和师兄们竭力辩护,师兄说,“我们做的都是死人的学问!稍能入眼些的刊物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我们关上门造自己的车子,怎么就败坏了社会风气!”军警一棍子把他打昏了。另一位师兄振袖道,“我们从没写过叛国的文章。身正不怕影子斜,你要查就查好了!但是若镜不能叫你带走,若镜是恩克人,有功有过都得交给恩克的大使处理。”军警说:“他是间谍。”然后一棍子把我打昏了。

在狱中醒来后,我听说他们抓走了老师和师门半数学生,大学里的恩克留学生更是全被以间谍罪抓进来。大家被分散进不同牢房,和其他嫌疑人关在一起,和我关在同一间牢房的只有大师兄,大师兄担心我被军警随意处死,主动要求照看当时还昏迷的我,这才住进条件最差的“留学生公寓”。师兄说,你不是从小习武么,怎么这么轻易就被拿下了?我答:那我就从间谍升级为狗急跳墙的间谍了。师兄忍俊不禁。牢房内其他同学都是恩克人,有位研究天文学的学长因为延毕一百二十余年都还没发表文章,昨天才刚刚被人从河里救起来,没想到今天又被抓了,自嘲到头来还是一条死路,不如给鱼当早餐。

被抓来的学生都深感身世浮沉,作为恩克留学生的我们似乎更有此感。来戈兰读书的门槛不高,因此很多人并没有能依靠的背景。我靠在师兄肩膀上,一边休息一边听大家讨论有什么能搭上的关系,不禁想起父亲。父亲直接受国王和丞相的命令,但他具体属于哪个部门、官居何职,这种信息连同父亲的真名一起被封进档案,我身为其子也完全不知。我想,能够死在戈兰或许是一桩好事,让父亲恨戈兰人,总比让他恨自己要好过些。

我静静等待死亡,忘记了在戈兰最大的依靠。这是句玩笑话,因为我根本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章可。我们见到对方,话语一时都堵在胸口,只有眼神颤抖着。隔着牢门,他无法拥抱我,就用手帕擦拭我脏污的脸,然后紧紧攥住我的衣袖,心痛地说,眼镜怎么碎成这样,回去以后托人给你带一副新的来。我摇摇头,没接他的话茬,说,你竟然真的来帮我。

章可苦笑道,我是真的在客套啊,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恩克人竟然会被戈兰人安上叛国罪名。我亦苦笑着说:总感觉这次格外针对恩克人。我知道,你既来了这里,就是打算要努力把我和老师、师兄们救出去的,但此次情况并不乐观,你行事千万以保全自己为重。老师年事已高,你有门路的话,先想办法把他接回家,有些师兄已经成家,请你多多照拂他们的妻子孩子,如情况允许的话,尽快让他们与妻儿团聚。至于我这边,要是太困难就直接放手吧。

章可很冷静地安抚我们,说,你和大师兄都别怕,老师那边一切都好,不必太担心,先好好照顾自己。他又对我耳语道:如果真到了要处决的地步,我就买些死囚的命,安排你们假死逃到恩克北方去,等风平浪静了再回来。饮食起居我已打点过了,你上大学后攒的钱存在我家银行里,密码是我们入学的年月日对吧,刚好花了不少私房钱,这就拿你的小金库填上。

我们都笑了,笑容中又都有些苦涩。章可拍拍我的肩膀说:等我。我点点头,目送他离开。

牢里的日子不太好过。偶尔会有人来审学生,其实就是抓出去打,因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但因为有章可的打点,我的待遇还算不错,只是挨打,并没有到被打残打死的程度。总和我待在一起还是太危险了,因此我拜托章可想办法把大师兄调回普通牢区。大师兄若受我牵连遭受皮肉之苦,我一生都会为此自责。

但那位天文学的学长已经精神恍惚了。在牢中观测时,他突然产生论文灵感,便用指甲在墙面上刻下来一些,刻到十指的指甲都磨断后,剩下的每天在嘴里喃喃几遍,有了新的思路,就愉快地拍手欢呼一声。他的喃喃自语越来越长,几乎像在上课一样。我们都很喜欢他这样,好像回到了在大学里做研究的日子,但是军警觉得他已经疯了,拖出去说是叫医生治,其实就是打了半天,打到学长的牙齿也碎了,说不出话来。有几棍打在头上,肿起可怕的大包。守卫把学长抬回来时,学长已经彻底失去理智,问他什么,他都呜咽着说想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了——。我给他背他之前讲的内容,他什么反应都没有,我们带他看他之前的刻痕,他也只是一味地发抖。我不了解记忆中那些术语的意思,不知道它们会对天文学界产生怎样的影响,也许是石沉大海,也许激起轩然大波,不过那都不重要了。

身处狭小昏暗的房间中,如果不看那一方带栏杆的窗户,连时间的流逝也感觉不到,某日我忽然觉得房间空旷起来,忍着头痛数过人数,才发现同胞已凋零了一半。在这里待了两年,我终于重见天日。两年时间不过牢中一场长眠,在外面却过得飞快,罢工游行层出不穷,恩克人为学生的事发了火,连同支援上违背条约的懈怠一起清算,一路打进来,戈兰这才松口释放所有师生。

章可也变了很多。最开始是为我们奔走应酬而抽烟喝酒,后来反而渐渐从这些东西中寻求寄托。他当了父亲,又很快失去第一个孩子。他身上那种爱偷懒耍宝的学生气已经消失殆尽,他变得沉默,变得难以读懂。这都是因为我们。因为文学清洗。

军警再不松口的话,你的小金库就要花光了。我们又坐在上学时常去的餐馆里,章可吸着烟笑道。我不爱攒钱,几十年的积蓄,其实比不过章可小少爷一个月的零花钱。他这样说,是告诉我不必对他心怀愧疚。我还是忍不住流泪了。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流泪吗?上大学以后,我才变得越来越有人的模样,为什么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人,偏偏要经历这种劫难?章可很无奈地给我抽他的烟,然后更无奈地看我被烟气呛得流下更多眼泪。

人生是航海啊。他说,有时向□□斜,有时向□□斜,就算被浪打翻了,也要撑着一口气继续笔直向前。要说有什么花团锦簇的目的地吗,其实也没有,无非是灵魂的蜡烛还没有燃烧到尽头,不甘心就此放弃了而已。

若镜兄,我的道走完了。

若镜兄,我们这种靠海起步的民族,果然还是适合航海之路啊。

若镜兄,你回到恩克以后,也继续笔直地活下去吧。

我说不是的,不是的。你觉得自己的脊梁被压弯了吗?你忘记佝偻丈人了吗?忘记支离疏、哀骀它、申徒嘉了吗?

章可也忍不住哭了。他说,若镜兄,我好想再听老师上一堂课啊。

从前欢迎我们蹭课的仕培老师已经不在人世,否年老师也辞职回家。听说否年老师的师弟濯缨失踪了,这年头失踪的人多半回不来,为避免老师受刺激,我们还是尽力一遍遍打听。

坐在从前的餐馆里,我们本来应该深深感叹戈兰学术的凋零,却被窗外游行的年轻学生吸引住目光。戈兰在如此迅速的时间内重新容光焕发,真正来自民间的充满激情的血液在稿纸上书写出春天,我们这些旧伤未愈之人含恨地互相舔舐,似乎已经成为被时代抛弃的遗民。

我看向自己的双手,它握着罗盘也好,握着手杖也好,握着风帆也好,握着纸笔也好,总之还要抓紧什么继续活下去。我继续做当初跟着否年老师做的校勘,三十年后成果出版,便再次毕业离开学校。临别前,我请否年老师为文集作序。

刚成为研究生时,我来到老师家中,老师说,小镜,从你选定这个名字起,我就隐约感觉到,你有很多想抓住的东西。我不强求你一定要做什么方向,只要在这些年里一遍一遍阅读经典,能有所收获就够了,希望你能在“人生”这个课题中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我知道,老师从最开始就看出我不是能做研究的人,关于人生、关于道的太多问题,我自己都尚且茫然。时移世易,老师家里的龙井茶味道没变,但也许再过几年,这种老工序的龙井就买不到了。老师问我愿不愿意接替他的位置留校教书:现在新校长正紧锣密鼓地重建校园,回归母校难免触景生情,但前途不可限量。老师懂我,只是代新校长传达一下邀约之意,说过后便不再提此事了。是啊,我这恩克间谍心中全然没有为戈兰人建设国家的自觉,我觉得我该回家了。

毕业回到恩克后,我本欲再见父亲,向他报告我一切平安,不想芜人再次南犯。我几经辗转回到王城一带,才发现父母原先的旧友也南渡避难,最终彻底丢失关于父亲的音讯。看着满城飞扬的征兵告示,我有些恍惚,记忆中,母亲去世那年,城中分明不是这般光景。

我想参军,结果被体检卡住了。军医说我这种多跑两步都有可能视网膜脱落的半瞎属于四级伤残,不能上战场,有志报国的话,可以去农庄和工厂,若能读书识字,去后方教书代笔也算贡献。我盯着军医的眼镜看了看,问:现在去读医科还来得及吗?军医莞尔道:当然。

王城有全国最好的军校,我考取了王城军校新开的医学专业,兼修指挥、测控、勤务三门理论课程,七年毕业后以中尉衔进入军医部队。由于身体原因,我不能参与战场救护,只能在后方救治撤回的伤员。在后方,我又一次见到当初那位高大的女医。女医对我和母亲还有印象,她说这种病例太少见,母亲自愿提供病情数据,最后捐献出遗体,为医学研究做出很大贡献。我回想起母亲去世的那天下午,阳光透过纱帘柔和地照进屋子里,树影在母亲安静的面庞上摇晃,她的身体看起来还很柔软温热,直到注意到她因为病痛常常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时,我才确信她真的去往了另一个世界。

女医说,母亲是非常坚强、非常伟大的人。望着女医氤氲在烟气中的温柔侧颜,我想,她不知挽救了多少生命,不知经历了多少生死,也一定是个相当坚强、相当伟大的人。我虽在教堂长大,却对神话和宗教不太感兴趣,一直以来都敬而远之,以至于来到军队后我才知道,这位有恩于我家的女医就是传说中的人神芙拉达大人。另有一位同样高挑,但性格比较冷淡的女医做她的助手,那是与她异体同心的大弟子林英。我在《医学》期刊上常常能看到林英的文章。前线吃紧时,两位女医每天只换班休息大约三小时,其他时间都在查房、教学以及做手术,到了休战期间她们才放松下来,参与节日篝火或者庆功会、迎接会,并且指导公田耕种和战马繁育。

这种在庇护下还算规律的生活很快画上了句号。转折发生在我二百五十六岁那年的冬天。秋冬以来,北境战线陡然拉长,各方面人手都严重不足,芙拉达和林英把后方交给已经成长成熟的学生们,随军向西北阵线迁移,我则和战友奔赴东北。

恩克和戈兰多有嫌隙,又由前不久的文学清洗引发战争,造成过相互杀戮的惨剧,停战之后,粮草支援方面依然争执不断,因此西北战场防线松散;赤冬虽与恩克交好已久,但赤冬军队力量软弱,尽管有恩克人支撑,还是多有不足之处。芜人兵分两路分别进攻,我军缺乏情报,不知哪路为虚,哪路为实。国王推测芜人会趁恩克与戈兰冲突之际从西北突破,所以让芙拉达和艾伦带队支援西北,这正中芜人下怀。补给多,也意味着防卫多,风险大,芜人从一开始就设计引诱北境军将重兵派往西北,从而彻底吞掉东北防线和过冬补给。

那是一段痛苦到让我不愿回想的漫漫长路。离开两位人神的保护后,我们必须独当一面,我多想保住年轻士兵的手脚,可好不容易用针线弥补火药撕裂的痕迹,寒潮又夺走了那些早被冻僵坏死的指节。原来人的肢体末端在冰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的会像酥脆的冰块那样一碰就掉。军医已经在手脚上裹了最多的布料,尽管如此,大家的手脚上还是长了冻疮,天寒地冻,我们已经顾不得卫生,在双手颤抖使不上力的时候,只能用牙咬住绷带来扎紧伤口。芜人沿着我们的脚印包抄而来,我们藏匿在下风口休整时,常常能听到芜人在雪地里啃食士兵断肢的咔咔响声。

进入东北后的每一天都在死人。最开始是随军的赤冬女医。受人种影响,赤冬人并不耐寒,我们根本没敢让omega女医随军,但对beta来说,这样的天气也足够残酷,有些女医甚至没扛过最初的降温,一夜过后就彻底倒在营地里。她们的同伴伤心欲绝,害怕这些尸体被芜人找到分食,又无力额外带她们上路,只得挖出深深的雪坑掩埋尸体,祈祷芜人不要发现。遗憾的是,扫荡的芜人还是发现了,这些遗体甚至成为他们追击我们的补给,为了甩开追击不得不迂回时,我们发现曾经的营地周围有许多芜人为找寻遗尸挖出的雪洞,人骨残骸就留在雪洞边。一想到这些优秀坚强的赤冬女人好不容易摆脱家庭束缚学成归来,为全人类的和平不远万里前来支援,最后却连全尸也没能留下,我们就恨芜人恨得浑身发抖。

之后是冻死和饿死。我们肩负运送补给的使命,随军带有一定口粮,但由于迟迟得不到接应,口粮渐渐见底,为保证能给东北驻军足够的粮草,我们只好缩减口粮挨饿前行,悲哀地期待信鹰能早日联络到总指挥部或者东北驻军前来支援接应。最先支援的竟然是总指挥部,国王得知我们的困境后立刻命令待令的库里亚率军北上,同时联络赤冬国王请求协助。考虑到赤冬人在严寒环境下战斗力大打折扣,赤冬王派出大将伯纳斯科尼,并为全军配备最先进的武器。我们首先与伯纳斯科尼将军汇合,那时赤冬女医们已经全部牺牲,我便将女医埃琳娜收集的骨头碎片托付给伯纳斯科尼将军,恳求他带这些女医回家,将军沉痛地答应下来。

一直以来,我们只收到东北驻军回信而未见援军,心中已有不祥的预感,待到和库里亚部汇合一起行进数日后,才发现东北已基本失守,芜人屠空四城,占领了易守难攻的爱晴岭防线,城内驻军有人叛变,在芜人的命令下用原有的通信暗号向我们和总指挥部发送虚假军情。

收复东北爱晴岭防线的过程太艰难了,完全是靠人命在堆。库里亚带来的年轻军官,在三个月内全部阵亡。紧急之下,有过理论学习和作战经验的我也破例兼任军官。又三个月后,我们终于收复爱晴岭防线。芜人成功完成在恩克东北过冬的战略目标,将爱晴岭一带的粮油布煤各种资源掳掠一空,连北境军民的尸体也全部装车带走做储备粮。将恩克国旗插回最后一城的城墙上时,没有人欢呼,我们都清楚这是彻底的惨败。伯纳斯科尼将军带领的赤冬援军和我们奋战到最后一刻,全军覆没,我找到将军的尸体,从他怀中又取回女医们的遗骨。

经此一战,我右眼视网膜脱落失明,右手只剩拇指和半截食指,没有办法继续做军医。库里亚说我有些指挥才能,请我做他的副官。我答应下来。我已经受够这一切了,只要能让战争尽快彻底结束,我什么都愿意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