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写完这本我就自首 > 第3章 蓝调酒吧的遗物

写完这本我就自首 第3章 蓝调酒吧的遗物

作者:稀饭点点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20 08:10:26 来源:文学城

阳光像一把金色的匕首,精准地刺穿了高级灰窗帘的缝隙,在苏晚眼皮上跳跃。

她醒了。

身体的感知先于意识回归——四肢百骸残留着一种被使用过度的酸软,皮肤上烙印着不属于自己的触感和气息,脖颈侧某处传来隐秘的刺疼。这些感觉无声地诉说着昨夜并非梦境,而是一场发生在柔软床榻上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身侧的位置已经空了,只余下一点凹陷的褶皱和早已冷却的温度。

顾惟总是起得比她早。以前她觉得这是精英人士的自律,现在,她觉得这是一种从不松懈的掌控。

她撑着坐起身,丝绒被从肩头滑落,露出锁骨上方一抹清晰的、暗红色的痕迹。像烙印,也像勋章,标记着昨夜那场“交锋”的激烈程度。浴室里传来隐约的水声,磨砂玻璃后透出模糊挺拔的身影。

苏晚赤脚下床,踩在冰凉的地板上,走到落地窗前。城市的喧嚣被隔绝在双层玻璃之外,世界安静得只剩下她的心跳,和水流冲刷的的声音。

她需要冷静。

昨晚顾惟的话,像毒液一样渗入她的血液。

“共犯”。

“怪物”。

“最后一个故事”。

每一个词都重若千钧。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她失忆前,并非一个单纯的受害者,而是与他共同沉沦的参与者。她笔下那些精妙的犯罪,不仅仅来源于虚构的灵感,更可能掺杂了真实的、黑暗的共鸣。

水声停了。

浴室门被拉开,顾惟走了出来。他只围着一条浴巾,黑发湿漉,水珠沿着壁垒分明的胸膛和腹肌滑落,没入腰间的布料。他的身材保持得极好,是那种长期自律与力量训练的结果,充满了隐性的攻击性。

他的目光精准地落在她身上,像扫描仪,掠过她凌乱的长发,苍白的脸,最后定格在她锁骨处的吻痕上。他的眼神很深,里面没有昨晚的狠戾,也没有平日伪装的温柔,而是一种……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餍足后的慵懒。

“醒了?”他声音带着沐浴后的微哑,走向衣帽间,“今天有什么安排?”

多么日常的问话,仿佛昨夜那个将她拖入深渊、在她耳边低语“我们是怪物”的男人,只是她的一场噩梦。

苏晚转过身,背靠着冰冷的玻璃,借此获得一点支撑。

“大概……继续看看我以前的笔记,找找灵感。”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甚至带上一点刚睡醒的慵懒,“说不定,能想起更多‘我们’的事。”

她在“我们”两个字上,加了微妙的停顿。

顾惟从衣帽间探出半身,手里拿着一件熨烫妥帖的白衬衫。他看着她,忽然勾唇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危险的意味。

“好啊。”他慢条斯理地穿上衬衫,手指灵活地系着纽扣,从下到上,一颗一颗,直到领口,遮住了喉结和部分锁骨的利落线条。“我很期待,你能想起什么。”

他系好最后一颗纽扣,整理好袖口,又恢复了那个衣冠楚楚、矜贵疏离的精英模样。他走到她面前,距离很近,他身上清冽的沐浴露气味混合着须后水的味道,强势地笼罩了她。

他伸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她锁骨上的痕迹。

“这里,”他的指腹温热,动作却带着一种宣示主权的意味,“很好看。”

苏晚的呼吸一滞。

他俯身,在她额头上落下一个轻如羽毛的吻,如同最体贴的丈夫。

“早餐准备好了,是你喜欢的舒芙蕾,趁热吃。”他直起身,眼神平静无波,“我上午有个重要会议,中午回来陪你。”

他转身离开,步伐沉稳。

苏晚站在原地,直到听见外面大门合拢的轻响,才缓缓吐出一口憋了许久的气。额头上被他吻过的地方,仿佛还残留着那种虚伪的温度。

她低头,看着自己微微颤抖的指尖。

这场博弈,从清晨,就已经开始了。

而他,显然游刃有余。

她必须更快,必须在他彻底掌控全局、决定按下“最后一个故事”的终章按钮之前,找到破局的关键。那个U盘里,一定还有更多秘密。

她走向书房,脚步坚定。

阳光透过玻璃,将她单薄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光洁的地板上,像一个孤独的、奔赴战场的士兵。

书房再次成为她的战场。

阳光斜照在雪松木书架上,灰尘在光柱中无声飞舞。苏晚反锁了门,后背抵着冰凉的门板,深吸一口气,才走向书桌。

那枚银色U盘,此刻正安静地连接着电脑。她之前只来得及看到最新那条令人心惊的日记,现在,她需要挖掘更深层的记忆坟场。

她点开了按时间排序的早期文件。最初的文档,记录着一些零散的灵感碎片,文风青涩,带着对犯罪心理学的纯粹好奇。随着时间推移,笔触逐渐变得冷峻、精准,如同手术刀。

然后,她看到了一个命名为“共生实验”的加密文件夹。

心脏猛地一缩。她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密码组合,直到输入了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日期——不是外界所以为的浪漫邂逅,而是某个犯罪心理学论坛的后台,他们就一桩真实悬案的侧写发生了激烈争执。

密码正确。

文件夹里,不是小说草稿,而是一份份经过周密整理的文件,像冰冷的病例档案:

《社会精英人格面具下的隐性反社会倾向评估(个案C.W.)》

《高功能反社会人格与创造性思维耦合性研究笔记》

《基于共同犯罪欲念的亲密关系构建与维持》

苏晚的血液仿佛在瞬间冻结。

个案C.W.——顾惟。

这些文件,详尽记录了“她”如何像解剖标本一样,冷静地分析着自己的丈夫。他的缺乏共情,他的极致理性,他对常规道德的漠视……都被“她”用学术性的语言一一记录。更可怕的是,文件显示,“她”非但没有恐惧或逃离,反而对此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甚至是一种扭曲的欣赏。

在一份名为《双向镜像》的文档末尾,她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他们都以为是我在塑造他,用我的笔为他描绘更完美的犯罪蓝图。殊不知,是他激发了我。他是我最黑暗的灵感源泉,是我笔下所有反派的原型与升华。我们互相成就,也互相腐蚀。离开他,我的创作将失去灵魂;离开我,他的‘完美’将无人欣赏,沦为真正的怪物。这是一种极致的共生,一种清醒的沉沦。”

苏晚靠在椅背上,冷汗浸湿了后背。

她终于明白了“共犯”的真正含义。这不是被迫卷入,而是主动的、理智的参与。失忆前的她,和顾惟一样,游走在光明与黑暗的边缘,他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一种对“非常态”的共同探索之上。

那么,所谓的“最后一个故事”……

她颤抖着点开另一个命名为“终局构想”的文件夹。里面只有一个文档,标题让她如坠冰窟:

《完美受害者:作者本人的终极谢幕》

文档是空的。

只有一行手打的字,停留在空白页面的中央,日期是她车祸的前一天:

“是成为他最终的杰作,还是……让他成为我的?”

“咔哒。”

门外,传来钥匙插入锁孔的、极其细微的声响。

苏晚浑身一僵,几乎是本能地弹出U盘,迅速关闭所有窗口,在门被推开的前一秒,将U盘滑进书桌抽屉的隐秘夹层里。

顾惟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杯水,神色如常。

“忘了拿份文件。”他走进来,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电脑屏幕——上面正打开着一本她早期出版的、内容无害的小说PDF。

他的视线掠过屏幕,落在她脸上。

“脸色怎么这么白?”他走近,将水杯放在桌上,伸手探向她的额头。他的指尖带着室外的微凉,激得她轻轻一颤。

“没什么,”苏晚垂下眼睫,掩饰住眼底翻涌的惊涛骇浪,“可能……有点低血糖。”

他凝视了她几秒,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正在剧烈颤抖的核心。

“是吗?”他弯腰,凑近她的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音低语,带着一丝了然的残忍,“我还以为,你是看到了什么……吓到你的东西。”

他直起身,拿起桌上一份无关紧要的文件,对她露出一个无懈可击的微笑。

“好好休息,我晚上回来。”

他转身离开,关上门。

苏晚瘫坐在椅子上,心脏狂跳,几乎要撞碎胸骨。

他知道。

他一直都知道她在调查,甚至……可能一直在引导她,去看他想让她看到的东西。

那个空白的“终极谢幕”,像一张巨大的网,正在向她缓缓笼罩下来。

而她,似乎别无选择,只能按照那个失忆前的“自己”写下的剧本,一步步走向未知的终局——要么成为他的杰作,要么,让他成为她的。

顾惟离开后,书房里死寂一片。

苏晚坐在椅子上,许久未动。那句“是成为他最终的杰作,还是让他成为我的?”像魔咒般在她脑中盘旋。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宣言——来自失忆前那个冷静到可怕的自己的战书。

她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镜前。

镜中的女人脸色苍白,黑眼圈明显,锁骨上的吻痕在白皙皮肤上格外刺眼。眼神里有无法掩饰的惊惧,但深处,似乎又有什么别的东西在挣扎——一种不甘被掌控的狠戾。

这就是那个写下“共生实验”,将丈夫当作研究对象的女人?

她凑近镜子,几乎贴上冰冷的镜面,死死盯着自己的瞳孔。她想从中找出一点线索,一点属于那个“苏晚”的痕迹。

“你到底是什么人?”她对着镜中的自己低语。

镜中人无法回答。

但一些碎片化的感觉,却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

指尖敲击键盘时,行云流水敲出犯罪侧写的快感。

看到新闻报道中完美罪案时,心底涌起的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近乎欣赏的冷静。

还有……在面对顾惟那深不见底的眼神时,除了恐惧,灵魂深处似乎还有一丝隐秘的……兴奋?

这些感觉让她不寒而栗。

她猛地后退,远离镜子。不,那不是她。她是失去了十年记忆的苏晚,不是那个与魔鬼共舞的天才犯罪小说家。

手机突兀地响起,打破令人窒息的寂静。是一个陌生号码。

她犹豫了一下,接起。

“是苏晚女士吗?”一个略显焦急的男声,“我是‘蓝调’酒吧的调酒师阿森,您上周在我们这里存了一瓶酒,还有……一个密封的牛皮纸袋,嘱咐我如果一周内您没来取,就打这个电话。”

牛皮纸袋?

苏晚的心跳骤然加速。失忆前的她,果然留下了后手!

“我……我最近不太方便,”她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正常,“我能让我先生去取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阿森的声音带上了几分谨慎:“抱歉,苏小姐,您当时特别强调,只能由您本人,或者……报出‘共生’这个词的人来取。”

共生!

又是这个词!

“我知道了,我会尽快过去。”苏晚挂了电话,手心全是冷汗。

失忆前的她,预判了失忆后的她可能面临的一切,包括……对顾惟的不信任。这个牛皮纸袋,是留给“现在”的自己的唯一线索。

她必须去拿。

但顾惟说过中午会回来。她看了一眼时间,所剩无几。

苏晚冲进卧室,快速换好衣服,拿起手包和车钥匙。她必须在他回来之前离开。

刚走到玄关,智能门锁传来“嘀”的一声轻响——门从外面被打开了。

顾惟站在门口,手里提着某家知名餐厅的精致食盒。他看到整装待发的苏晚,眉梢微挑。

“要出去?”

“嗯,”苏晚强迫自己迎上他的目光,“突然……很想吃城西那家甜品店的拿破仑,现在就想吃。”

她用了以前“苏晚”偶尔会用的、带着点任性撒娇的语气。这是她从日记碎片里拼凑出的行为模式。

顾惟深邃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那眼神仿佛能洞悉一切谎言。他忽然笑了,侧身让开通道。

“好啊,去吧。”他的语气甚至称得上纵容,“需要我陪你吗?”

“不用!”苏晚拒绝得太快,又赶紧放缓语气,“我……想自己逛逛。”

“注意安全。”他点头,目光落在她紧攥着车钥匙的手上,意有所指,“早点回来。你的‘低血糖’,需要按时吃饭。”

苏晚几乎是逃也似地走进电梯。直到电梯门合拢,隔绝了那道如有实质的视线,她才靠在轿厢壁上,长长吁了一口气。

他的眼神告诉她,他根本不信她的借口。

但他为什么没有阻止?

这种“纵容”,比直接的阻拦更让她不安。仿佛她的一切行动,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是他剧本里早已写好的情节。

她启动汽车,汇入车流。后视镜里,那栋顶层公寓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像一个巨大的、华丽的囚笼。

而那个调酒师口中的牛皮纸袋,会是打开囚笼的钥匙,还是……引向另一个更黑暗陷阱的诱饵?

她不知道。

但她必须去。

“蓝调”酒吧藏在一条僻静的巷子里,白天的卷帘门紧闭,透着生人勿近的气息。苏晚按照阿森电话里的指示,绕到后巷,在一个不起眼的黑色小门上敲了三下。

门开了条缝,一个染着蓝发、面容清秀的年轻人警惕地打量她。

“苏小姐?”他认出了她,侧身让她进去。

内部光线昏暗,空气中残留着酒精与消毒水混合的味道。阿森引她到角落的卡座,很快拿来一个牛皮纸袋,封口处用火漆密封,印着一个独特的蝴蝶纹章——与顾惟虎口那道疤的形状,惊人地相似。

“您当时状态不太好,”阿森低声说,“只反复强调,这东西很重要,必须在您‘不记得’的时候交给您。”

苏晚捏紧了纸袋。“我当时还说了什么?”

阿森犹豫了一下:“您说……如果来取东西的是一个虎口有蝴蝶疤的男人,就告诉他,东西已经被您销毁了。”

苏晚背脊一凉。失忆前的她,连这一步都算到了。

她道了谢,迅速离开。坐进车里,锁好车门,她才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撕开火漆。

里面没有文件,只有一部老式按键手机,和一张对折的便签。

便签上是一行凌厉飞扬的字迹,属于她自己: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作品’,真的存在吗?去‘那里’看看。密码是你失去的日期。”

“那里”是哪里?“作品”又指的是什么?是那些共同构思的犯罪蓝图,还是……更可怕的东西?

她打开那部老式手机。电量满格,收件箱里只有一条已发送的信息,收件人是一串乱码,内容只有两个字:

“开始。”

发送时间,是她车祸前一小时。

苏晚启动车子,却感到一阵茫然。她该去哪里?失去的日期……是指失去记忆的日期,也就是车祸那天?她尝试着输入车祸日期,手机屏幕闪烁了一下,弹出一个简陋的导航界面,唯一的目的地标注是——

“河滨仓库区,B-7。”

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了她。那里是城市废弃的边缘地带,是罪案新闻里的常客。

但她没有退路。

四十分钟后,苏晚站在河滨仓库区B-7号门前。生锈的卷帘门紧闭,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密码锁。她再次输入那个日期。

“嘀——”

锁开了。卷帘门发出沉重的呻吟,缓缓上升,扬起的灰尘在午后斜阳中飞舞。

仓库内部空旷,只有中央孤零零地放着一个巨大的、蒙着防尘布的物体。空气中弥漫着铁锈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淡淡的**气息。

苏晚的心跳如擂鼓。她一步一步走近,伸手,猛地扯下了防尘布。

灰尘簌簌落下。

防尘布下是一个巨大的、定制的水族箱。但里面没有水,没有鱼。

只有一具穿着优雅连衣裙的、栩栩如生的女性人偶,保持着微笑的姿态,漂浮在凝固的透明树脂中。

她的脸,和苏晚一模一样。

人偶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

“作品一号:赝品。”

苏晚踉跄着后退,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冷汗瞬间湿透了衣衫。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作品”?

那具人偶空洞的玻璃眼珠,似乎正穿透凝固的树脂,带着诡异的微笑,凝视着她这个——“真品”。

仓库里死寂无声,只有苏晚自己粗重的呼吸。

那具封存在树脂中、与自己别无二致的人偶,像一个巨大的、无声的嘲讽。它不仅仅是恐吓,更是一个宣言——失忆前的她和顾惟,早已将“复制”与“替代”的疯狂念头,付诸了实践。

“赝品”。

这个词像淬毒的针,扎进她的脑海。如果这是赝品,那她这个“真品”的价值又是什么?最终也会被这样“封存”起来,成为他们的“作品”吗?

她强忍着呕吐的**,逼迫自己靠近观察。

人偶的做工极其精致,皮肤纹理、发丝细节都逼真得令人发指。它身上那件连衣裙,是她记忆中非常喜欢但早已不知所踪的一条。连人偶右手腕上一处极细微的、她小时候摔伤留下的疤痕,都完美复刻。

这种被彻底窥视、复制的毛骨悚然感,让她头皮发麻。

她绕着水族箱走了一圈,在背面底部,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电子屏,上面滚动着一行字:

“你认出自己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