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潇潇暮雨子规啼 > 第6章 第 6 章

潇潇暮雨子规啼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江南烟雨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7:23:29 来源:文学城

他们去时,范府正在治丧。按理说范夫人的死讯尚未公布,暂且不宜大操大办,不过范知尧执意如此,太平尽管不悦,但毕竟理亏在先,也只能听之任之了。不过短短数日,范知尧面容枯槁,骨瘦如柴,整个人清减了许多,眼神之中也尽是沧桑和颓败,仿佛突然苍老了几十岁,哪还有半点往日意气风发的神采。

崔知节言明来意,范知尧总算打起了几分精神,将他们二人引至书房。他一边打量着陆时雨,一边向崔知节询问,“崔少卿,这位娘子是?”

崔知节解释道:“她是内人陆氏,大理寺皆是男子,出入公主府实有诸多不便之处,便请内人代为走动。范夫人遗体被发现时,内人刚好也在现场,所以今日登门叨扰,就将她一并带过来了,兴许也能提供一些线索,有助于尽早破案,还请御史大人不要见怪。”

陆时雨一旁施礼道:“妾身见过大人,这厢有礼了。”

范知尧虽身居高官,但并不拘泥这些小节,摆了摆手,没有多在意。只是提到了范夫人,他悲从中来,心口又一阵闷疼,自责道:“我的错……都是我的错……什么百花宴,分明就是鸿门宴……”

“范御史此话何意?”崔知节问道。

范知尧冷哼了一声,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愤然,“自从盈盈被圣上钦定太子妃人选,公主明里暗里的就没少使绊子。至于百花宴,夫人原是不打算去的,她身体孱弱,最忌潮湿和寒凉,一入秋不多加保养,风湿发作苦不堪言,严重时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是我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旁劝说,何必因为这点小事得罪公主再生事端,她不放心盈盈,又不想我难做,这才勉强应下的。早知如此,公主就是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决计不会送夫人入虎口,是我害了夫人呐!”

崔知节沉吟一瞬,道:“请恕我冒昧,依范御史之意,似是怀疑范夫人之死与择选太子妃有关?”

“难道不是?”范知尧愤慨地反问道,随即意识到自己有些失礼,平缓了一下情绪,轻叹道:“还有周夫人也死得不明不白,而且都发生在公主府,莫非也是巧合?”

崔知节不好妄加判断,但却一语中的地点出了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底层逻辑,“圣上钦定的太子妃人选是周娘子和范娘子,凶手的目的若是针对太子选妃,完全可以直接对周娘子和范娘子下手,何必拐弯抹角大费周章地杀害周夫人和范夫人呢。太子选妃得意的是太子,失意的公主,此消彼长,平衡就会被打破,呈现强弱之分,这自然不是公主所愿意看到的。反之,太子选不成妃,失意的是太子,得意的本该是公主,可偏偏事发在公主府,公主就势必不能独善其身,说不定还会落得个口诛笔伐的下场。倘若当真是公主所为,又选择在公主府行凶,岂不是不打自招,公然与朝中重臣结仇,试问这与公主又有何好处呢?”

“这……”范知尧一时语塞,这些天他伤心过度,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这些,只凭着一腔激愤偏执己见。现在静下心神,仔细一想,确有解释不通之处,朝中各股势力虽暗潮涌动,但派系分明,排除太子党,就是公主府,而此事更像是一个一箭双雕的阴谋,先破坏太子选妃,然后再嫁祸给太平公主,可最后渔翁得利的又是谁呢?范知尧百思不得其解,忽地联想起近日长安城里流传的那首歌谣,只觉得脊背一阵发凉,“难道真是妖猫杀人?”

崔知节默然不语,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像是没听见那一句荒唐之言。陆时雨倒是有些意外,崔知节这个太子党竟会替太平辩驳。按理说,两起命案都发生在公主府,太平作为东道主难辞其咎,此时正是太子发难的好时机,可太子却隐忍不发。如此反常,除非太子党也认为此事非太平所为,所以沉得住气,而太平也在按兵不动,某种程度上这对姑侄竟出奇的默契。

范知尧自知方才失言,讪讪道:“一时发了昏,竟说些糊涂话,还望崔少卿不要放在心上。”

崔知节摆了摆手,道:“素闻范御史少时有西京才子之称,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范夫人一手丹青妙笔,想必也是师出御史大人的门下吧?”

“崔少卿谬赞了,才子之称可是不敢当,什么东都文豪西京才子,都不过是年少轻狂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无知无畏罢了,如今再提起,只觉得羞愧难当啊。”忆起旧事,范知尧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喻。他顿了顿,目光茫然,声音恍惚无力,“至于夫人的一手丹青妙笔,其实师承我的一个故友,西京才子也只有他堪称才子,只可惜英年早亡。二十几年前,我还是白鹿山学子时,与另外三人并称西京四才子,其中也有周尚书,那时年少,慷慨激昂,志存高远,何等的意气风发。只是人各有志,后来便各奔东西了。一个出家为僧,一个自缢身亡,只有我和周尚书投身仕途,本以为善始善终,不成想人到中年,发妻早丧,也是命途多舛。”

崔知节皱眉道:“天妒英才,确实令人扼腕叹息。只是范御史的这位故友年负盛名,大好的前程,为何会想不开弃绝于世?”

范知尧只当崔知节是惜才,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此事说来话长,我这位故友家境贫寒,早年以卖字作画为生,他未成气候时,常出入秦楼楚馆替花娘画像赚取银钱。后来他因一副浣溪沙少女而声名鹊起,在长安城一时风头无两,许多达官贵人慕名而来,一掷千金只为求一副画像。不过他这个人一向安贫乐道,虽一贫如洗,但却并不十分爱重钱财,钱多时就挥金如土,钱少时就节衣缩食,所以送上门的银子赚与不赚也全凭心情。可有一段时间他忽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生意都接,没日没夜的画,但好像远远不够,还破天荒跟我们三个开口借钱,我们一度以为他沾上了赌瘾,欠了赌坊的赌债,才这么需要钱。后来才知道,他拼命赚钱是为了给一个烟花女子赎身。那女子是畅春阁的歌伎,他之前去畅春阁给花娘们画像时认识的,一来二去就日久生情了。原以为他凑够了钱给那女子赎了身,有情人终成眷属,然后就皆大欢喜了。不成想天不遂人愿,我再见他时,他突然变得酗酒成性,醉了就睡,醒了就继续喝,还诅咒自己死后下地狱,堕入畜生道什么的。唉,疯疯癫癫的,不成样子。他当时孤身一人,我料想是那女子赎了身之后便一走了之将他抛弃了,他受不住刺激才性情大变。不过风尘女子朝三暮四是常有的事,我想时间久了,他总会想通的,然后脱胎换骨重获新生,只是万万没想到他会一死了之。子陵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吊死在了他家后院的一棵歪脖树上,发现时已经断气了。”

“才华横溢却为情所困,最终落得个兰摧玉折,倒是一个痴情人。”崔知节神情疏淡,让人猜不透心思,闲谈似的随口一问,“想必那女子定是一个绝色佳人才会令你那位故友如此痴迷。”

范知尧摇了摇头,道:“那女子我没见过,只听子陵提起过,好像叫……蓝……蓝什么……对,叫蓝蝶……挺奇怪的一个名字。”

崔知节沉吟片刻,忽地提起陆时雨,语气竟带着一丝不寻常的柔情,“内人有一故人,与这位子陵兄倒颇有些渊源,同是丹青圣手,却英年早逝,令人心生惋惜。内人时常念起,赞其才华,心向往之。那日内人在公主府见识过范夫人的遗作惊为天人,心想徒弟尚且如此了得,那师傅岂不更是超凡脱俗,便想一睹风采,不知这位子陵兄可有遗作留下?”

陆时雨一时猝不及防,愣怔住,直到崔知节催促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她才缓过神来,硬着头皮往下圆谎,“是妾身冒昧了,还请御史大人成全。”

范知尧方才还奇怪崔知节是来查他夫人命案的,怎么越扯越远,还扯到不相干人的身上,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绕了一圈子竟是为了成全爱妾的心愿。他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岂有不成人之美的道理,一口便应下了,“你们随我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