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小时不识月 > 第2章 传承篇 第二章

小时不识月 第2章 传承篇 第二章

作者:远程千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28 14:46:44 来源:文学城

午夜将至,浮星山中,夜阑人静,朔风卷着琼瑶碎玉,寒气侵骨,似要将这天地间最后一丝暖意也尽数剥夺。

“子时将至,清时……怎的还未归来?”俞夫人立于破庙前,一袭素衣在风雪中单薄如纸,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忧色。

话音未落,她掌中那枚温润的祭月石忽地一颤,竟自内而外,幽幽地泛起一层月华般的清辉。

“这……这是何故?”俞夫人心中猛地一沉,“不好!祭月石……契约已解!”

她指尖一颤,手中的祭月石也掉落了,跌落在冰冷的雪地上,光芒却愈发刺眼。俞夫人身形晃了晃,泪光瞬间在眼角凝结成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滴在雪中,晕开一小片湿痕,“这也意味着……清时他……他已经……”

她再也说不下去,喉头哽咽,只将怀中尚在熟睡的子不识搂得更紧了些。她埋首于不识柔软的发间,压抑的呜咽声被风雪声吞没,只剩下肩膀无声的耸动。

“清时……你曾应我……待事了,便一同归家……为何……为何独留我一人……”俞夫人痛哭着。悲泣之声,凄绝于风雪之夜。

地上的祭月石光芒大盛,几乎要照亮这沉沉黑夜。俞夫人猛然惊醒,连忙用衣袖覆住子不识的双眼。刹那间,浓稠如墨的玄青之力自石中喷薄而出,如百川归海,尽数涌入子不识小小的身躯。那股力量霸道而温柔,子不识的眉心处,一枚月牙形的印记随之浮现,流转着幽邃的暗影之光,神秘而庄严。待到最后一缕玄青之力消散,那月牙印记才缓缓隐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子时已至,祭月礼成……清时,你于九泉之下,亦可安息了。”俞夫人望着天际那轮被乌云悄然蚕食的圆月,低声呢喃。

仿佛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漫天飞雪亦在此刻戛然而止。天地间重归一片死寂,唯有寒风掠过枯枝的呜咽,更添萧索。

这时,原本茫茫的大雪似乎也受到了天堂之人的指示,停了下来。四周重回静谧。

“只是……此后路漫漫,我又当何去何从?”俞夫人陷入深深的迷惘,“文勋智那厮虎视眈眈,而我的玄青之力已被其尽数封印,宗门……宗门亦毁于一旦……”

正当她心乱如麻之际,林间深处忽然传来一阵窸窣之声,由远及近,几点金芒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不好!是盈光宗的追兵!”俞夫人心中警铃大作,再不敢有片刻迟疑。她迅速拾起地上的祭月石藏入怀中,抱紧子不识,向着与光芒相反的幽深密林,亡命奔逃。

***

(扶桑620年,冬日,文府)

“娘,都已经中午了,爹爹怎么还没有回来啊?”

朱漆大门前,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翘首以盼。她身着金丝刺绣的云锦绒裙,外罩一件银狐裘披风,立于皑皑白雪之中,宛如一株傲雪的红梅,纯净得不染一丝尘埃。她一双明眸望向官道尽头,满是期盼。

“快了,再等等。你父亲既已应允影儿,又怎会食言?”许夫人立于她身侧,轻抚其柔顺青丝,言语虽温婉,眼底却藏着一丝忧虑,心里默默向上苍祈求着夫君的平安。

又过了片刻,一阵清脆的马蹄声踏碎了雪地的宁静。

“宝贝女儿,爹爹回来了!”只见一匹神骏的白马踏雪而来,马背上的男子身姿挺拔,铠甲被擦拭得锃亮,一丝血污也无,仿佛昨夜那场血雨腥风不过是南柯一梦。他翻身下马,动作利落,脸上带着精心打理过的和煦笑容,大步流星地走向母女二人。

“爹爹!”小女孩眼中瞬间迸发出璀璨的光芒。

而她正是文府千金——文络影。

她提着裙摆,如一只欢快的蝴蝶,扑入了文勋智的怀中。“爹爹,您总算回来了。”

“爹爹答应过你,定会赶回与你共贺生辰。”文勋智疼爱地抱起女儿,柔声道,“外头风大,我们进屋去。”

言罢,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步入文府中。

“爹爹,影儿的生辰礼呢?”文络影从他怀中滑下,伸出白嫩的小手,掌心向上,一脸的俏皮与期待。

“早为我的宝贝女儿备下了。”文勋智神秘一笑,自袖中取出一物,小心翼翼地置于文络影掌心。

那是一块奇石,通体温润,其上天然生就一轮烈日纹路。甫一入手,便似有生命般,与文络影血脉相连,骤然爆发出灿然金光,温暖而磅礴。

“爹爹,此是何物?真好看!”文络影被这奇景吸引,一双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中光芒流转的石头。

“此石名唤‘噬日’,内蕴精纯的盈曦之力,乃天地奇珍。爹爹已为你解开了其上古封印,日后你便随身佩戴,引其之力修行,必能事半功倍,法力大增。”

“既是爹爹的礼物,影儿定当日夜不离身。”文络影郑重地点点头,随即稚嫩地催动法力,指尖灵光一闪,那噬日石便化作一道金芒,没入她腰间的香囊之中。

“好了,”文勋智揉了揉她的发顶,“爹爹尚有要事与你娘亲商议,你先回房歇息片刻,好生准备晚间的宴席。”

“嗯!”文络影脆生生地应了,提着裙摆,一蹦一跳地朝着内院跑去,裙摆飞扬,洒下一路银铃般的笑声。

***

“噬日石……当真到手了?”许夫人眸中精光一闪,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子清时已除,此石自然为我所得。”文勋智负手而立,语气中带着志在必得的傲然,只是眉宇间难掩一缕疲惫,“可惜,另一块祭月石,竟被俞英那妇人携着逃了。祭月石契约已解,想必子清时的那点骨血,也已尽数吸纳了石中之力。神赐仙石,其威浩瀚,如今之计,唯有让影儿速速炼化噬日石,我盈光宗方有与冥玄余孽抗衡之力。”

“你是说……俞英她,如今正带着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孩,亡命天涯……”许夫人闻言,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恻隐。

“夫人,妇人之仁要不得!”文勋智声色一厉,打断了她的思绪,“你难道忘了,当年冥玄宗一家独大,将我盈光宗欺压得喘不过气,是何等光景?此仇不共戴天,我文家势在必报!那孽种纵有祭月石又如何?终究是个黄口小儿,没了子清时,我不信他们母子二人,能在这乱世中活得长久……”

话音未落,文勋智忽觉四肢百骸一阵虚软,丹田气海空空如也,一股气血猛地涌上喉头,令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身形也随之一晃。

许夫人花容失色,连忙上前将他扶住,触手只觉他掌心冰冷,惊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方才不还好端端的,可是昨夜受了什么内伤?”

“无妨……”文勋智摆了摆手,喘息着道,“只是昨夜在浮星山,中了子清时那老匹夫的临死反扑。为解开两块神石封印,我已耗尽了毕生修为。”

“快,快随我回房歇下!”许夫人扶着他,一步步走回内室,将他安置在榻上,又细心地为他掖好被角,“你且好生静养,这几日切莫走动,饮食汤药,我自会命人送来。府中诸事,有我操持,你无需挂心。只是……你的法力,何不取噬日石中的盈曦之力稍作补充?”

“夫人万万不可!”文勋智断然拒绝,“那盈曦之力,一丝一毫皆是为影儿准备的。若要恢复我之修为,耗费必然不小。如今冥玄十二宗元气大伤,已是群龙无首,不足为虑。我只需闭关数载,自能缓缓恢复。”

“那便闭上眼,好生睡一觉吧。”许夫人见他态度坚决,只得作罢,柔声劝慰道,“你昨夜想必是彻夜未眠。我去看看影儿的生辰宴可曾备妥。”

“宴席开始时,记得唤我。”文勋智闭上眼,声音已有些模糊,“我……可不想缺席,让影儿失望。”

许夫人凝视着他憔悴的睡颜,轻轻叹了口气,替他熄了灯,这才转身离去。室内重归寂静,只余下文勋智微弱的呼吸声。

***

另一边浮星山上。

天光破晓,风雪初歇。连绵的雪山在晨曦中泛着冷冽的银光,肃杀而孤寂。

“天亮了,雪也停了……”俞夫人抱着子不识,藏身于一块巨石之后,回望来路,一片苍茫,并未发现追兵的踪迹,她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松弛,“清时,若你此刻尚在,该有多好……”思及此,泪水又模糊了视线。

她四下探查,确认周遭再无动静,才抱着子不识,朝着山下疾步而去。山路崎岖,乱石嶙峋,每一步都走得艰难险阻。然而,怀中的子不识却异常乖巧,仿佛知晓母亲的艰辛,自始至终未曾啼哭一声,只是沉沉地睡着。

“可恨文勋智,竟以诡术封了我的经脉。”俞夫人心中暗恨,“如今身处这玄青之力充裕的浮星山,我却如隔岸观火,无法汲取分毫,当真可恶!”

如此断断续续地奔行了数个时辰,她终于抵达了山脚。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再度陷入了困境。

“不好!”她心头一凛,环顾四周,只见山势地貌与宗门所处截然不同,“我竟迷失了方向,误入了盈光宗的势力范围!”

她自幼长于冥玄宗,从未踏出过宗门半步,更未曾翻越过这浮星山,此刻的慌乱与无助,如潮水般将她淹没。

恰在此时,怀中的子不识许是饿了,悠悠转醒,随即“哇”地一声,啼哭起来。

“奔波了这许久,定是饿了。”俞夫人心中一疼,轻声哄道。

奈何她奔波这许久,也尚未进食,此刻没有奶水可喂。

“娘亲先去寻些果子来。”

她将哄睡的子不识轻柔地安置在一处茂密的荒草丛中,指尖微动,一道微弱的结界将其笼罩。这是她仅存的法力,虽不足以御敌,却能隔绝风寒,护得孩子片刻安宁。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俞夫人怀揣着几枚洗净的野果匆匆返回。可还未走近,她便见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正围在子不识的结界之外,指指点点。其中一个满脸褶皱的男人,正伸出手,想要去触碰结界内的婴孩,却被结界的光晕猛地弹开,踉跄倒地。

“住手!”俞夫人见状,将果子一扔,如母兽般冲了过去,拨开人群,将子不识死死抱在怀中,“这是我的孩儿,你们谁敢动他!”

“哦?原来这是你的娃娃。”那为首的汉子爬起身,搓着手,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精光,“瞧这孩子生得粉雕玉琢,倒是个好苗子。看你一个女人家,孤苦伶仃,不如将这孩子卖给我们,也免得跟着你受苦。”

“休想!”俞夫人冷言拒绝,转身欲走,却被包围。

“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汉子脸色一沉,狞笑道,“给我上,把这母子俩都抓回去,定能卖个好价钱!”

话音未落,几名壮汉便一拥而上,拦住了去路。俞夫人心中一沉,暗自催动法力,丹田却如一潭死水,毫无反应。她单手护住子不识,另一只手迅速从地上抄起一根粗壮的木棍,眼神凌厉地扫视众人。

“就你一个女人,还想反抗?”众人哄笑起来,“抓住她!”

那群人瞬间便将她团团围住。俞夫人知今日断无幸理,索性心一横,抱着子不识,挥舞木棒冲了上去,欲做困兽之斗。可双拳难敌四手,她很快便被制住,怀中的子不识也被一名大汉蛮横地抢了过去。那群人迅速拦住俞夫人。

“不——放开我的孩子!快还给我!”俞夫人目眦欲裂,发出撕心裂肺的嘶喊,拼命挣扎,却被死死按在地上,动弹不得。她用脚猛踢,反被狠狠踹倒,额头撞在尖石上,顿时血流如注,视线也变得模糊。

“别嚎了!”那首领一把揪住她的头发,恶狠狠地道,“等回了村子,自然会叫你们母子团聚。再不老实,摔坏了这金贵的娃娃,可就亏大了!”

他们取来粗麻绳,正要将俞夫人捆缚。正当他们为这“天降横财”而沾沾自喜之时,异变陡生!

一道漆黑如墨的影子,自子不识身上骤然爆发,与此同时,俞夫人衣襟内的祭月石也仿佛被唤醒,冲天而起,悬浮于半空之中!

“这……这是何物?”那领头之人从未见过这等骇人景象,吓得魂飞魄散,声音都变了调,“你……你们几个,过去看看!”

几名手下颤颤巍巍地靠近。只见祭月石在空中缓缓旋转,释放出浑浊而磅礴的玄青之力,化作一道紫黑色的光柱,将不识笼罩其中。子不识在光柱中缓缓睁开了双眼,那双尚显稚嫩的眸子里,竟无半分婴儿的懵懂,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空洞。他望了望地上满身是血、气息奄奄的母亲,眸中似乎闪过怜悯,随即又将目光投向那些逼近的流民。

他只是随意地摆了摆那双小手,刹那间,无数道狰狞的黑影自他身后涌出,如跗骨之蛆,瞬间缠绕在那些流民身上。凄厉的惨叫声响彻山脚。那些黑影仿佛带着灼烧灵魂的烈焰,所触之处,皮肤迅速溃烂,血肉模糊,鲜血汩汩流出。

“不识!你怎么了?祭月石的力量……失控了!”俞夫人看着眼前宛如魔童般的子不识,心中大骇,担忧至极。

“不好!是祭月石的力量太过狂暴,不识他……他根本无法驾驭,心神反被力量吞噬了!”

“不识,快停下来!不要再释放玄青之力了!”俞夫人趁乱挣脱了松垮的绳索,不顾一切地扑向子不识,想要将他抱住,却被一股强大的气浪狠狠弹开,摔在地上。

她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却无法唤醒被力量支配的儿子。

眼看着那些被玄青之力侵蚀的流民渐渐气绝,突然,一道更为凝练的黑影凭空显现,来人手中捏着一团纯粹的暗影,只是轻轻一按,那漫天黑影便如潮水般退散,归于无形。而被黑影困住的流民,则因生命力被瞬间抽干,全都变成了干瘪的尸骸。

“祭月石……”那黑影发出一声低沉的喟叹。

俞夫人如蒙大赦,连忙抢过落下的祭月石,将已然力竭昏睡的子不识紧紧抱在怀中,对着那黑影深深一揖:“多谢尊者出手相助。”

“你便是子清时的夫人,冥玄宗俞天久的胞妹,俞英?”那黑影开口问道,声音虽冷,却无恶意。

“阁下认得我?”俞夫人心中诧异,抬头望去,只见那人周身气息与自家宗门的玄青之力同源,却更为阴沉诡谲,“观阁下所用,亦是我冥玄宗一脉的法力,想必与我宗渊源颇深。然阁下这等修为,我竟从未在宗内见过。不知尊者可否告知,如今宗门战况如何?”

“我非冥玄宗之人。”黑影淡淡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文勋智已率部撤离玄冥宗,只是……子宗主他……如今冥玄宗群龙无首,仍在等待着你们一家回归。”

“清时他……果然已经不在了。”俞夫人闻言,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声音黯然道。

“这……请夫人节哀。”黑影沉默片刻,“冥玄宗失了主心骨,如今已是乱象丛生。”

“清时既逝,我相信各宗门主自会稳住大局。至于我与不识……恐怕是回不去了。”俞夫人苦涩一笑。

“此话怎讲?”

“我与不识是从浮星山上侥幸逃下,如今山上遍布文家眼线。而我法力尽失,玄青之脉又被封印,若被他们发现……”

“我可送你们回宗。”黑影言简意赅。

“不,”俞夫人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阁下既非我宗之人,俞英岂敢连累于你。此番大恩,唯有来日报答。”

“……也罢,那你们好自为之,尽早归宗。”那黑影见她意志坚决,也未再多言,身形一晃,便如青烟般消散在空气中。

“此人能轻易控制祭月石之力,又身负我宗秘法,定是大有来头。可他既不肯表明身份,我亦不能全然信任。”俞夫人心中暗自思忖,“此地毕竟是盈光宗的势力范围,我须得加倍小心才是。”

她将祭月石贴身藏好,低头看了看怀中已然睡熟的子不识,小脸蛋上还残留着几分不正常的潮红。幸得那神秘人相助,才让他稳定下来。她捡起地上的野果,寻到一处清澈的溪流,仔细洗净,自己食用一些后,又用石块捣成糊状,这才一点点喂给子不识。

母子二人稍作歇息,便再次踏上了前途未卜的亡命之路。

***

日薄西山,残阳如血。母子二人一路颠沛,终于在暮色四合之际,望见一处村落。然眼前之景,却让俞夫人心中一沉。只见村舍凋敝,田地荒芜,枯藤老树,鸦声阵阵,一派萧索死寂。

“盈光宗看似煊赫,治下竟亦有如此荒芜之地。”她不禁低语唏嘘。

天色愈发昏暗,俞夫人瞥见几个衣衫褴褛的村民,虽面有菜色,神色间却透着几分朴拙。她抱着子不识,强撑着疲惫的身躯上前,柔声问道:“几位乡亲,敢问村中可有歇脚之处?我母子二人跋涉数个时辰,已是筋疲力尽,但求一隅安身,陋室无妨”

话音未落,那几个村民的目光忽地落在她怀中的子不识身上,脸色骤变,仿佛见了鬼魅一般,惊叫一声,连滚带爬地逃开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扰了四邻,众人纷纷投来惊恐的一瞥,随即也如鸟兽散,周围一片瞬间陷入一片诡异的死寂,只余下风声呜咽。

俞夫人愕然立于原地,满心不解。她低头看向怀中熟睡的子不识,却骇然发现,一团团如墨似雾的黑气,正萦绕在婴孩周身,丝丝缕缕,阴森可怖。再看那贴身藏着的祭月石,竟也散发出幽邃的紫黑色光芒,隐隐与那黑气呼应。

“不是已然遏制住了,怎又发作?”俞夫人心中大骇,连忙将子不识裹得更紧,遮掩住那异象,“想来是这些村民瞧见了不识身上的玄青之气,心生恐惧才逃的。此地,断不可久留!”

她不敢耽搁,抱着子不识快步向村落深处走去。奇的是,越往里走,景致竟截然不同。方才的破败荒芜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圈圈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房前屋后,菜畦青翠,篱笆围拢,高大的槐树与榆树撑开一片浓荫,一派祥和安宁的田园景象。

俞夫人定了定神,将子不识严严实实地包裹在襁褓中,只露出一张恬静的小脸。她走到一位正在溪边浣衣的妇人面前,小心翼翼地躬身一礼:“这位大嫂,请问村中可有借宿之处?我母子赶了一日的路,想寻个地方暂避风寒。”

那妇人闻声抬起头,打量了她一番,眼神中带着几分警惕,问道:“可有令牌?”

“令牌?”俞夫人一怔,“我……并无令牌。”

“没有令牌,我们可不敢随意收留外乡人,”妇人摇了摇头,“若是被巡查的兵爷瞧见,我们可吃罪不起。”

俞夫人闻言,心头一紧,望了望已然沉入远山的最后一抹余晖,哀声乞求道:“大嫂,天色已晚,我实在走不动了。况且还带着这襁褓中的幼子,您就行个方便,通融通融吧!”

那妇人站起身,目光落在俞夫人额角那道未愈的伤口上,又看了看她怀中孱弱的婴孩,眼中闪过一丝不忍,终是心软了。

“唉,罢了,”她叹了口气,“村子北头有间闲置的砖房,你顺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便是。不过丑话说在前头,那屋里……死过不少人,虽已被官兵收拾过,但总有些洗不净的气味。这些菜蔬,你且拿去。”说着,她将手中的菜篮递了过去,“若有难处,便来寻我。”

“多谢大嫂,多谢大嫂!”俞夫人如蒙大赦,接过菜篮,感激涕零。

“你这头上的伤可不轻,”妇人皱眉道,“这样,先随我回家,我帮你上些草药。”

俞夫人下意识地摸了摸额角,指尖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低头一看,指腹已然染上了暗红的血迹。她这才惊觉,一路奔波,竟连伤口迸裂都未曾察觉。

“那……那便有劳大嫂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

那个妇女引着俞夫人回了家。刚一进门,一个约莫四五岁的男童便欢笑着跑了过来,一把抱住她的大腿。

“娘,您可算回来了!爹不在,忖度都快闷坏了。”那男孩生得眉清目秀,一双眸子温润如玉,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好了,忖度最乖,”妇人慈爱地摸了摸他的头,“快去帮娘把后院的草药采来。”

“好!”男孩话音刚落,转身便如一阵风般跑开了。

“这是我儿,叶忖度,”妇人笑着向俞夫人解释道,“如今在文府修习,每旬方得归家一次,今日恰是他的休沐之日。至于他爹,在文府任个将军之职,常年驻守在外,难得回来。”

“文府……”俞夫人闻言,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木讷地应了一声。

那个妇女让俞夫人在椅上坐下,接过叶忖度捧来的草药,细细捣碎,为她敷上伤口。

“我姓柳,你便唤我柳嫂便是。对了,还不知道你怎么称呼呢?你这孩子生得真是俊秀,叫什么名字呀?”

俞夫人沉吟片刻,方才答道:“叫我阿英便好。这是我孩儿,他……他尚未取名。”

“那咱们一道给他取个名吧!孩子他爹姓什么?”柳嫂兴致勃勃地问道。

“他爹……他已经不在了……”提及亡夫,俞夫人眼中瞬间涌上水雾,声音也哽咽了。

“哎呀,瞧我,哪壶不开提哪壶!”柳嫂连忙歉意道。

“无妨,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总要向前看。”俞夫人强忍悲痛,挤出一丝苦笑。

“我看这位小弟弟一直安睡,一声不吭,不如便叫他‘墨池’如何?”这时,一旁的叶忖度忽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道。

“忖度,大人说话,小孩子莫要插嘴。”柳嫂责怪道。

俞夫人却摇了摇头,看着那孩子纯真的眼眸,心中一动,“我倒觉得‘墨池’二字甚好,清雅而沉静,就叫他墨池吧。”

子不识仿佛听见了母亲的呼唤,便缓缓睁开双眼,乌溜溜的眸子望向母亲,竟咧开小嘴,露出了一个无邪的笑容。

“娘,您快看,他笑了!他喜欢‘墨池’这个名字!”叶忖度兴奋地拍手道。

“这孩子的眼睛,可真漂亮啊!”柳嫂也忍不住惊叹道。

就在此时,俞夫人忽感衣襟内的祭月石一阵剧烈的躁动,似在警示着什么。她心中一凛,连忙起身告辞:“天色不早了,我头上的伤也无大碍,我们母子也该告辞了。”

“那……路上小心,若有难处,记得来寻我。”柳嫂也未多加挽留。

“多谢柳嫂。”俞夫人再次深深一揖。

***

辞别柳嫂,俞夫人依着指引,抱着子不识来到了村北那间砖房。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在祭月石幽微的光芒下,院中荒芜的景象一览无余。杂草丛生,蛛网遍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似无的血腥与腐朽之气,令人作呕。

她推开房门,屋内陈设倒也齐全,只是蒙了厚厚一层灰尘,结满了蛛网。俞夫人寻来火折子点亮了桌上的烛台,跳动的火苗驱散了些许阴冷。她将已然再次睡熟的子不识轻轻放在床上,又将祭月石置于他枕边,以镇住那翻涌的玄青之气。随后,她到屋旁的溪边打了水,洗净灶台,又拾了些枯枝,生火做饭。

一餐简单的饭食毕,窗外已是漆黑一片,万籁俱寂。她心神不宁地草草用完,便抱起子不识,喂他吃奶。子不识仿佛也感受到了母亲的爱意,睁着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一瞬不瞬地望着她,眼神里满是依恋与信赖。

“不识啊,”俞夫人低下头,在他额上印下一个轻吻,“从今往后,你便叫墨池了。但‘子不识’这个名字,你须得永远记在心里。等你长大,能驾驭祭月石中的玄青之力,便要复兴我们子家,告慰你爹爹,与冥玄宗所有战死英烈的在天之灵。”

子不识仿佛听懂了母亲话语中的千钧重担,小小的眼眸中,竟也闪烁起一点微光。

喂饱了孩子,俞夫人洗净碗碟,整理好床铺,抱着子不识一同躺下。听着孩子平稳的呼吸声,她的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可是……娘不希望你背负仇恨啊。”

夜色渐浓,烛火“噗”地一声,悄然熄灭。母子二人相依相偎,沉入了这乱世中短暂而脆弱的梦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