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9章 第 9 章

小家小业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3 10:00:13 来源:文学城

第9章

远远有个二十好几的男子从河岸边朝这边走,不是细看,莫非就知是谁。

他这一块地方,只有村长的二儿子莫清澄,他喊澄子哥的,会过来。

“澄子哥。”

对方也喊了起来:“非子,你这是挑水灌田?干成什么样了,我看看......”

“还不算干,挑点对付一下。”

莫清澄爬坡爬得气喘嘘嘘,手拄着膝盖看了看莫非的水田,放下心来。他脱力一屁股坐下,仰头躺倒,“你...你这要挑到什么时候?河边还要爬高爬低的,可要当心。”

“晓得呢。”

“之前看你还堵了满田的水,也成这样了,这坡上就是留不住水。”

“旱地更是干透了,玉米也不晓得能不能种下。澄子哥,前头说的玉米种,还有的吧?”

“有!给你留着的。我和爹还有大哥他们打过招呼了,你抽空去拿就行。如今种还早,你也莫急。唉,畈上比你这个干多了,好些人家讲究晒田,现在没雨水进来,水沟也是干的,田里泥都硬了,个个耕得苦不堪言。”

日头晃得打不开眼,地上石头也硌人,澄子翻身坐起来,叹了口气。

“前头听你说围埂那块大田要晒的,岂不也干了?”莫非忧心地看着澄子,也随他坐了下来。

“那还用说?牛都累瘦好几圈,我爹肠子也悔青了!这些天好几户来找他合计,说若再不下雨,就得抬水车出来。”

“那有得忙了。”

瓦山村的河岸高,想要车水上来,要抬土垫高,又要挖坑过水,几十个劳力得忙活好几天。

当然,还有可能的是,刚累得半死把水车到田里,天就下雨了。

“回头我再去问问老牛爷什么时候下雨。”

莫非笑起来,他也只有在莫清澄面前才自在,说话做事才像个普通的十八岁少年:“老牛爷要被你烦死,他又不是老天爷。”

“老牛爷才不会烦我,我看他嘴里不说,心里恨不得我住下才好。”莫清澄大言不惭。

老牛爷是村里的一位孤寡,多少岁连他自己都说不清了,天天坐在破屋槛上,看天看地看过往的村人。

听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说,他年轻时,婆娘生娃儿被鬼拽了脚,大小都没了。一家子还没从伤心中缓过神,他爹带着下面的弟弟去北山脚那边开荒,不慎被倾倒的大石双双压死,家中母亲苦痛难捱,没撑两个月也走了。

好好的一家人,几个月里,只剩了他一个。

原本瓦山村里,他还有两家旁支亲属,结果莫名其妙,一两年后,搬家的搬家,投靠的投靠,走了个精光,独留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村里也有人给他再说亲,只是总有这样那样的缘故,一个没成,拖来拖去,拖到现在,孤苦伶仃过了好几十年。

早些年他年纪大做不动了,就把几亩田地丢给两个认的干侄儿在种,两家轮流管他吃穿用度,也不过是一天两顿粥,偶尔来屋里帮忙收拣一下罢了。

想到老牛爷如今的日子,莫非沉默下来。

若是一个人过下去,将来自己老了,未必比老牛爷强。北山脚这块,哪个愿来种他的地,给他养老?

可娶个女子,生儿育女,就能保证有人养老了?老牛爷不也是孤身过到现在?

澄子当他在担心干旱,毕竟别人还能靠水车,而莫非只能靠自己。

孤零零在这老远的坡上,村里不可能费老大劲来帮他一个人车水,何况水根本车不上来。

想到这,莫清澄也安静下来。

两人静默一会,莫非先回过神,站起身说:“还是再去挑水吧,能挑多少是多少。”

澄子帮不上忙,起身拍拍屁股:“我也回去了,刚听说小河村的找我爹,回去看看。”

听到小河村三个字,莫非心中一动。

他摆弄着水桶,装作不经意问:“小河村的?莫不是你姐姐姐夫他们?”

“那哪能。我晓得是谁,肯定是来借东西的,不然就是借人。”澄子皱着眉说。

小河村一百五十来口人,而瓦山村有四百多,相对小河村,人多地多,哪方面都略显宽裕,所以小河村的村长时常来瓦山村打秋风。

莫非其实也猜到差不离是借东西的,只是心里总觉得万一呢?这才多一句嘴。

借东西就与他没什么干系了,于是点点头继续挑水去。

待到彩霞铺满天边,水田的烂泥略稀了些,这真是叫杯水车薪了。

后面看来还要晴上好些天,还得继续挑。

挑了空桶沿着河岸往南走,顶头就是瓦山山崖,再无去路。

河岸边绿草萋萋,点缀着黄色紫色的低矮小花,往常见多了并不觉得好看,今日却觉得小花儿清新喜人,挤挤挨挨让人想捧一簇回家。

莫非垂头看了几眼,缩回伸出的手。

草棚里黑洞洞的,摘回去都没地方摆,摆了也没人看,何苦害了这些小东西。

他撇过脖子,仰头去看向沿河的十几棵大柳树。

柳树垂着翠绿的柳枝,枝上嫩芽密密麻麻绽着,一条条垂下。

他挑那长得差不多粗细的枝子折了满满两桶,晚上可以编些小篮子。

过几天的三月三是踏青节,县里许多有闲暇的人会外出游玩,往往会带着一篮一篮的果干吃食等,再过个把月又是清明,祭祖烧香,也是要提篮子的。

他跟着阿爷莫老根学了点野路子,什么草径枝条编些粗糙玩意,若能借机卖掉几个柳枝小篮子,一文一个,两文三个也行,怎么都不亏。

他阿爷是家传手艺,讲究得很,只编竹制品,各种圆的、方的,高的、矮的、掐腰的和带花纹的,有时还会刷上不同颜色的漆再写上字,非常漂亮。

不过县城就那么大,篾匠有好几家,杂货铺更是有自己的师傅,阿爷挑去的东西,并不是很好卖。

莫非则很少编竹器,一是瓦山上竹子少;二是手艺不行,辛苦砍来的竹子只能编些四不像的东西,卖个两文钱并不值得;最后,细致的竹制品需要配套的工具,篾刀、竹尺这样的东西都是要定制的,他没有。

莫家祖传的那套工具,在他阿爷去世后就被莫丰收卖掉了。

而且在莫非心里,编篾器算是莫家的家传手艺,他既已被除名出户,就不应去钻研那个,这么些年也只是胡乱做了几样竹制品自用。

到家先将柳枝打水泡在桶里,这个要泡上一天才好剥皮,然后晾干再拿来用。

他又从杂物间搬出一捆麦秆,瓦山里没人种麦子,这还是旧年里去广平镇帮人收麦时问主家讨的。

当时他卖完了杂货,在县城闲逛,被来雇工的看上了,说还少一个人,给三十文一天,管吃喝管住宿。

正巧手头没什么事,又见同车都是县城周边几个村的,还有两个熟面孔,于是跟着去了。

那主家的麦地比他屋脚下那片荒野还大。

同去的十个壮年汉子,从鸡叫开始干,管账的就站在地头,看哪个直起腰,马上就说要扣工钱。一天两顿都吃在地里,顿顿杂粮馒头,馒头糙得割喉咙。地头搭了棚子,晚间把麦挑回晒场,还得摸黑回到棚里歇,人还没躺软实,又听鸡叫了。

结结实实干满十天,虽说是结了三百文现钱,可命也去了半条,走回家的劲都没了,只得花十几文搭车回来。

后来他再也没接过这种活。

莫非将麦秆也泡在大缸里,麦秆只需浸泡小半个时辰就好了。

等吃过晚饭用麦秆编些草帽,这个手工简单又不费料,马上天就要热起来了,一文一个应该好卖。

晚上闲着也是闲着。

饭后他先去菜地和屋基地转了转,又将三个草棚清扫整理过,这才点了油灯,将麦秆捞出来,就着被浸泡后的柔软开始编帽辫。

手上重复编着,脑子闲不住,就开始想东想西。

也不知道澄子哥说的小河村人是哪个,他们认不认识那个“冬冬”?那边人少,应该都认识吧......

要不要去一趟村长家?就说问玉米种的事,捎带打听一下?唉,打听什么呢......

小河村旱了这么久,也在愁水吧?不晓得他家田地怎么样了。

瞧那细胳膊细腿的,若是挑水,可太难为人了,也不知有没有人帮他......又关你什么事?

啧,若是兰婶那里真有什么消息,被缠住了怎么办?

还是先躲着?

直说自己还是不想结亲,伤他们的心也就伤了?或是明说,自己打算结契,等几年也不怕?

云山雾里一通乱想,越想越烦,手里的帽辫编得歪歪扭扭,只得起身狠灌了一通水,又在院里跑了几个来回,才能重新静下来继续编。

麦秆用完,莫非看了一下帽辫的长度,大约够缝五个帽子,能卖掉的话,今天饭钱算是挣到了。

帽辫还需用针线缝起来才能变成帽子,这是细活,留到白天抽空再搞吧。

直到莫非再次出发去县城,天都没有下雨。

这几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菜园、挑水和编篮子,田地缺水的隐忧和夜里越来越乱的梦,扰得他每日惶恐不安。

那些不敢深思的隐秘,沉甸甸装在心里。

浅浅几眼,怎么就忘不掉了呢?

可是,这样凄风苦雨的生活,一个人尚且艰难,为何要作茧自缚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