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8章 第 8 章

小家小业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3 10:00:13 来源:文学城

第8章

开荒之艰辛,无以言表,如今让莫非去回想,他都极度佩服自己。

断断续续花了近三年时间,才清出三亩大一片地方,其中还矗立了好几处石堆,真正能种东西的只有两亩多点。

挖下去三尺多深,只有少量泥土,砂石居多。

这样的土性,聚水差,养分也不足,种什么,收成都不行。

莫非多年来,也只敢种点红薯土豆,还得精心伺候。就这样,两亩地的产量,在填饱他一个人的肚子之余,也就能剩一丁点儿了。

地边还堆了一圈开荒时清理出去的石头,搬也不知搬哪去,也懒得费功夫,索性留在了原地,勉强当个屏障吧。

至于他的八分水田,来得同样不容易。

他定居在北山脚,只有抓牢这里。

北山脚的每一块石头几乎都被他摸过,每一寸土地都曾尝试,想着哪怕再挖出床铺那么大点的地,也能多种点糊嘴的不是?

数年后,才在远离旱地的一处小坡上,好死赖活挖出了八分大的一块水田。

田挖得快赶上小池塘一般深了,但水却不好存,稍微旱几天就干到底了,需得人力挑水去灌,这么些年耗费了无数心血,可仍是他的心头爱。

田地处在这样的地方,种起来难是难,可清静得很。

而且,瓦山的北山脚这片,林木少,石头多,高耸崎岖,说起来都是缺点,可好处也是有的——没有猛兽。

这些年,他也只见过一些蛇鼠鸟雀等等,且附近的小瓦河河岸陡峭,小兽都不去那里饮水,他山边的地最多被啃掉几个土豆,踩过几根薯藤。

去年,莫清澄塞给他一根玉米棒子啃,许是新鲜的缘故,感觉比红薯土豆好吃多了。

而且听说玉米栽种也很省事,粒子能磨粉做面吃,也能煮粥当饭。

今年他打算尝试在旱地种一半玉米,红薯真的吃腻了。

水田围出了一小块,当做苗床正在育秧苗,如果秧苗已有四寸来长了,天气渐暖后长得飞快,再过七八天就好移栽到大田里去了。

常平县已四五十天没下雨了,他隔段时间就得挑些水补进苗床里,如今水还够够的,漫过秧根半寸,秧苗绿油油茁壮得很,瞧着就讨喜。

水田的另大半边在年初的一场大雨后,便被堵上坝埂储了满满的水,如今水已流失殆尽,露出了一田的烂泥。

莫非用锄头挖了挖,泥下也不怎么润了,插秧前如果不补水进来,今年的春种就毁了。

田处在这半坡上,四周也没有水沟溪流,幸亏离小瓦河才百米距离,否则就算想用人力挑水都无从下手。

想想就头疼的很,可也没有其它办法,总不能坐等老天开眼,若是让田干透了,苦的还是自己。

如今,田地的收成再精心也只能这样了。

成亲,或是结契......以后大家吃什么呢?水田产的稻米往年都是卖掉,换成实打实的银钱存下来的,难不成以后这块也要吃进肚里,那不等于一家子座山吃空?

可还能去哪里找补呢?

这片山脚他每一处都踩过,真没有能挖得开的了。

若是出去做工,田地他就顾不上,接进来的那个人...能做得来吗?看他的样子,怕是......啊,想到哪里去了!打住!

莫非晃晃脑袋,重新扛起锄头往坡上去。

石缝的边边角角里长出许多茅草,根茎都是极长极坚韧的,割了又长,一茬接一茬。

他拿出弯刀开始割草。

农人种地下肥靠的就是草木灰、人畜粪水,正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他一个人,粪水少得可怜,又没有家畜,田里稻草也不多,还要留一部分修补草棚和编些草垫什么的,只能靠外面割野草来烧肥。

家里的大草棚已堆了许多干草,都是他平日割的,到了栽秧、种玉米红薯时直接烧了来用。

日头挂上半山顶,莫非已经割出一大片茅草,铺在这里晒上几天就可以挑回家了。

他解开手上的布条子,坐下缓口气。

野茅茨比稻草难割得多,哪怕绑了布条子,手腕上还是划出了几道浅浅的血痕。

莫非盯着其中一条长的,发起了呆,这一点浅红在他黝黑的皮肤上并不显,怎么有人出血都那么好看呢......

他一个激灵,赶紧起身敲敲额头,拽住了脱缰的脑子。

远处的瓦山村冒出条条细烟,此时才是他们的早饭时间。

不忙的时候许多人都只吃两顿,早饭吃晚点,晚饭吃早点。

莫非年纪轻饭量大,平时活又重,都是正正经经吃三顿,还得吃得饱饱的。

晌午回家,莫非见日头正好,于是将床上的稻草、被条统统抱出去晒。

随后摸出一包菜种,挑了两桶脏水来到后边菜地。

小青菜剩的不多了,得抓紧补上,这玩意虽然卖不上价,但它种起来简单,长的又快,还无需时常打理。

菜园不到两分大,分成七个长垄,有两垄上盖着草垫,撒着几样菜种子,半个月过去了也不知道苗出得怎么样;另有三垄原本都种的青菜,如今吃空了一大半;剩下几垄空着等移苗来栽。地头稀稀拉拉长着十几颗青蒜和几丛小葱,头年底埋的,如今苗才两指来高。

菜园的土层更薄,还是他四处搜集了几筐土渣背来的,勉勉强强铺到一尺厚,种什么都长不肥。

他小心掀开所有的草垫,菜苗有点小,但出的还不错,其中番椒苗最多,剩下是黄瓜、莴苣和茄瓜等家常小菜。

给菜苗们清了清杂草,又细细浇一层水,晒足了太阳后将会长得飞快。

种完青菜,莫非直起腰,长舒一口气。

这些细致活太难为他了,不过半个时辰就觉眼睛泛酸手也抽筋。

只是还要搭黄瓜架子。

黄瓜脆鲜,他很爱吃,所以种得有点多,架子相对也要搭多点,等瓜苗长大了,怕赶上农忙来不及弄。

过些天就是踏青节,莫非打算赶在节前再置弄点东西去卖,顺便采买些蒜种、日用回来。后面农活一天忙过一天,再想去就不容易了。

拔了几颗青菜和小葱回到院里,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

打开自制的食橱,里面一目了然:一个布袋装着十来斤粗面,另一个布袋瘪塌塌的,只装了约么一斤大米;一个小筐装馒头用的,已经空了,一个小篓装着五六个带泥红薯;三个带盖小罐子,一个装盐一个装油,目前都还有八成满,另一个空着;再有两个大大的带盖粗陶钵子,既当汤锅菜盆又当他的饭碗。

他不敢在草棚里放太多吃食,这里挡不住虫鼠,防不了人畜。每季收成上来他留够口粮,其他都慢慢挑出去卖掉了。

口粮和种子就埋在杂物间大棚的草堆下,那里有个小地窖,存着两个大肚罐子,装了百来斤粗面、十多斤大米。窖里如今还留有红薯种,已经开始出芽,再过半个月就要种下去育藤了。

在常平县,大米和肉一个价,都是十文一斤,没有哪个乡下人日常舍得吃米饭,他也只在重活多的时候烧一点肉,吃两顿米饭,权当补补身子的亏空。

莫非拿出大陶碗,倒入大半碗粗面,加水、盐、切碎的青菜和葱搅拌成浓稠的面糊,炉子点火,小锅刷了一层油,将面糊随意捏出巴掌大小的饼子贴在锅上开始煎。

滋啦的声响中,扑鼻的香气蔓延开来,要是在面糊里打上一两个鸡蛋,那将更美味,可惜他已经许久没有买鸡蛋了。

村里好些人家都有养鸡,少的一两只,多则七八只,鸡蛋通常是攒起来卖,一文钱一个,或是留着与货郎们换些针头线脑的东西。

莫非没和村里人打这种交道,只偶尔从县城买几个回来解解馋。

一大钵米糊煎出十几张小油饼,莫非趁热吃了七张,其它留着当晚饭。

打个饱嗝,将小锅洗洗干净,烧点热水下午喝。

他又从壁橱里拿出米袋子,抓了一小把放到罐子里,洗了个红薯,切成小块丢到一起。

等水开后将炉子退了明火,把罐子放到碳火堆里,炉门掩上只留一条缝,晚上回家就着热热的红薯粥吃油饼,香的很!

莫非翻出一个厚厚的垫肩系在肩膀上,下午给水田挑点水,再干下去,秧没法栽了。

水稻的收成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容不得任何闪失。

好在水田离小瓦河不是很远,除了打水上来费功夫,挑到田边倒是轻松,往返不到一盏茶功夫。

往年也要挑几回水添补添补的,这事他做得熟。

挑水灌田非常辛苦,实属无奈之举,田小方能如此,若是有个几亩的,他一个人根本不敢想。

一口气挑了个把时辰,肩膀酸大臂也胀,莫非坐到田埂边喝水歇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