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134章 第 134 章

小家小业 第134章 第 134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1 12:14:02 来源:文学城

第134章

坐到中午,夫夫又留大伙吃饭,众人就推辞,说什么活儿没干成,手里也是空的,这许多人不能吃他们的饭。

莫非苦留不住,还是冬冬找了个好说头,村里做屋都会找人帮忙暖灶,寓意人气足,家里日后才旺。以前莫非一个人没有置弄,今天机会这么好,大伙都上了门,就吃喝一顿,算帮他们补个礼罢。

莫村长他们想了想,觉得也对,于是留了下来。

他们一群人就不在灶屋堵着了,去檐廊下坐着说话或是在院里闲逛,留夫夫在屋里做饭。

莫村长还嘱咐莫非,煮些粥给他们喝就行。

冬冬只笑着说,家里也没有好菜好饭,吃什么,大伙别嫌弃。

夫夫两个搭着手,蒸了一大锅杂粮馒头,又煮了腊肉豆腐泡菜锅子,腊肉咸香,豆腐软绵,泡菜劲辣,锅子里又加了干豆角、笋干和包菜,十几个人吃得干干净净,十分痛快。

正月底,莫非估么外面走亲戚送礼的差不多歇了,才收拾东西带冬冬再次出门。

这次出门,是两人在大年夜里商议好的,去一趟赵里长家。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赵里长去年随便抬抬手,他们一年就轻松许多,受了这份人情,怎么也不能装聋作哑。

二月初,县里又要开始清册,虽说他们很可能不会被查,但明年呢?

明年莫非有一亩地肯定是要改册了,但上中下三等由谁定?后开的荒地和水田要不要上册?都是由赵里长说了算。

若一点表示也没有,万一赵里长他......是吧?

莫非用独轮车推着冬冬,带了两只母鸡、五十只蛋和一坛泡菜,兜里还揣了二百文大钱。

两人从村里兴致勃勃路过,刚出壑口却见到了莫小宝。

莫小宝挎着包裹,低头耷脑慢慢在前头走。

他身上衣物单薄,裤腿还短了一大截,包裹也是补丁摞补丁,说不定还是他阿爷那辈用过的,看着颇为可怜。

莫非走得快,很快就追上了,也不好当没看到,他就侧头打了个招呼:“走亲戚呢?”

冬冬面对莫非坐着,头脸又包得牢,这才注意到莫小宝,于是也朝那边笑了笑。

“啊?啊...出门,我出门。”莫小宝也没想到会遇上莫非,更没想到他们会搭理他,有些呆。

......出门,不是走亲戚,难道是家里呆不下了?

想到从年底以来村里有关莫丰收一家的各式传言,莫非和冬冬对视一眼,像是得到了首肯,于是又问:“出门去哪儿?”

“去,去三哥...先找三哥。”莫小宝呐呐地说。

先找莫三财,然后呢?

莫三财一没有出师,二没娶亲,他能不能帮到小弟,恐怕莫小宝心里也没数。

可他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家里实在呆不住了。

爹娘一直怪他不去抢大虎的生意,大哥大嫂觉得他是个拖累,姐姐二凤也将自己受的气全往他身上发。过年这段时间,所有人都看他不顺眼,一天挨无数的骂,遭无数的白眼,连饭都吃不饱。

莫小宝就像阿爷莫老根,待人和气,对犀利的家人不善言辞,他也不愿争执那些。

他想着,自己享了十来年的福,如今受点罪也是应得的,于是提出了离开。

他走以后,大家就互不相干,再不相欠吧。

看起来是他主动,其实就是被赶走的。

大家要同行到泥桥,莫非也没就没扯开步子走,他替小宝想了想,说:“你二哥如今吃住在染坊,即便出师了,也不晓得会怎么样,听说他快要结亲了?以后负担重,你若想同他吃住,估计不太好。”

“他在染坊有路子?听村里人说,时常看他搬些布料回去。我想啊,你跟着大虎跑了许久的买卖,胆子、经验、腿上功夫都有,不若和你二哥说,包了他...他能拿得到手的杂碎小料,你背去周边乡下或再远些地方贩卖,也算条路子。”

只要不懒,总能养活自己。

莫三财一个人能抠下的小料虽少,但若花钱做买卖,相信其他伙计、学徒手上的小料也愿意卖给他,再一把包给莫小宝去卖,大伙都有钱挣。

染坊出来的杂料,镇上的人或许不会买,但在乡下人家眼里,却是好东西。价格低廉,料儿却是棉绸丝缎之类,长衣大褂不好做,内衣和娃儿的小衣,或是纳鞋做兜却是可以的。

莫小宝听莫非说着说着,眼就亮了,想着想着,眼又红了。

他抬眼看着莫非,喏嚅几下,说不出话来。

莫非停了推车,莫小宝跟着停住,见他掏出五十个大钱递过来,才恍悟,拔腿就要跑,被莫非一把拉住了。

“借给你的,做买卖要本钱,你有吗?”莫非把钱直接塞进小宝怀里,“以后挣了钱,还我一百,记住了?虽没有字据,可我有证人的。”

证人冬冬笑起来,也劝莫小宝:“收着吧,出门在外,手头空空怎么行?吃喝可以省,做买卖不拿钱出来,哪个同你做?自己也要留心眼子,防人之心无可无。大哥大嫂,二哥二嫂,那可都是哥嫂。”

人心易变,世事难料,三财未必永远都是好哥哥。

莫小宝捂着胸口不再挣扎。

他泪流满面,偏头看向路边,不能面对他们。做了大半年的工,起早贪黑,兜里却一文都没有,包裹里除了两身衣物,只有几块饼子。

毕竟才十四岁,心里也是装满了委屈和难受的。

如今,却是这个无人疼爱过的,已经出户了的,他从未叫过一声“哥哥”的人来体惜他。

从前是他爹娘不让他们兄弟姐妹喊莫非“哥哥”,说他不配。现在看来,是他们不配才是。

莫非放开他,重新推起车子,“拿去当本钱,管你二哥买布,自己去卖,这样有底气。什么时候跑,什么时候歇,卖多少,也能自个做主。”

“话一定要先同他说清楚,不要含含糊糊想着一家人,什么先挣钱再来分之类的,亲兄弟一样需要明算账!”

“嗯!”莫小宝含着泪花,重重点头。

三人边走边说,做买卖莫非不熟,教不上什么,只是提醒几句走夜路如何小心,钱财注意收藏等等。

三人在泥桥村分了手,莫小宝朝莫非夫夫笑了笑,就独自去赶他自己的路。

正月里上门都是客,里长家的那位老杂役,见到莫非二人,笑眯眯直接领到了里长的公房。

赵里长看到他们,略扬了眉,好似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会上门。

莫非和冬冬将满手的东西放到门后背,先给里长拜了个晚年,然后解释说:“一直就想来感谢您,年中忙得很,家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正月初时又怕您这贵人多,怕扰了里长的清静,坏了您的清誉。”

赵里长笑着点点头,他当然懂莫非的意思,这个礼他受得起。

莫非送的也很值。

月初,差役上门清册,村里田畈上日日都有一群人在拉绳丈量。也正如去年他们猜测的那样,差役没有来北山脚,今年又算白捡着种了。

莫非的十九岁生日就在二人的欣喜中悄然度过,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份生辰礼可厚可喜人了。

清册一过,人们纷纷脱了棉衣,换上夹袄,釀土、窖粪、治田埂,一年的劳作又开始了。后面紧跟着就是灌田垦田,选种莳秧,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北山脚的二人同样忙得脚不沾地,田地扩大意味着农活加剧,没有牛骡,挖田治埂,全靠人力。

冬冬不顾莫非的阻拦,不让出门就日日扛着锄头在菜地和屋后打转。

今年还不知泡菜买卖好不好做,葛掌柜那里语焉不详,也说了不敢打包票的话,可若就此撒手,又心有不甘。

两人琢磨又琢磨,还是打算比着去年的量减上两三分来撒种,辣椒却减了六七分。

月中,小河村托翠梅婶子捎来消息,说赵大梅给冬家生了个儿子,取名冬耀祖!

好家伙,那边老少都抖起来了,嚷着冬家有后了,说冬冬做大伯子的,要出金锁银链。

冬永兴还“既往不咎”,非常大度地叫莫非二人以后多多上门走动,说什么“走得亲了,以后耀祖给你们养老也好说。”

莫非也让翠梅婶子帮忙捎回去一句话,“冬冬以后进他莫非的坟,什么养老就不牢别个惦记了”。

且不管那边如何气得跳脚,莫非和冬冬心安理得忙乎自己的去了。

桃花开得正浓时,役丁们终于回来了!

三喜的身影首先出现在小瓦径边做活的人眼里,瓦山村立刻炸开了锅。

兰婶和王茶花跑得几乎跌倒,婆媳两个又哭又笑,又笑又哭,良柱也跟着边跑边嚎。

出去的五人走到半道就被家人亲友围住了,同路的瓦上村两个抹着泪继续往家走。

人群叽叽喳喳,说什么也听不清,只有脸上的笑越发清晰。

就是高兴啊!五个人都回来了!除了一个个瘦得可怜,但全须全尾咧!

刘木匠的腿有些瘸,听他的意思只是砸的皮肉伤,养养能好,这真是万幸了!

王淑玉搀着他的胳膊,刘正文直接蹲下身背起老爹。

只可惜,刘正武夫妻这时候不在家,而刘木匠趴在长子身上,连问都没问一句。

莫清澄抱起儿子,看着围在身边的亲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也只会笑了。

莫非二人远在北山脚一无所知,还是莫清澄歇了两天后,主动上门,两人才知道的。

看着莫清澄干瘦沧桑的脸,莫非也有些哽咽。

夫夫请莫清澄好好吃了一顿饭,聊到月上半空才散场。

听莫清澄说,冬旺初去时,挨了不少鞭子,也是他皮厚实,居然没病没灾抗了下来。后来,鞭子吃多了,人也学乖了,不敢再偷懒,回家不知能不能保持......

莫非和冬冬对视一眼,都笑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4章 第 13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