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122章 第 122 章

小家小业 第122章 第 122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4 09:50:27 来源:文学城

第122章

比起身上遭受的伤害,更让二凤痛苦的是,她娘不但没有怪责大哥,甚至和她嫂子也只置了几天气,如今又好得穿了一条裤子!

不知道的,还以为刘红妹才是家里的亲生闺女呢!

二凤憋着一口气,对谁都不理不睬,瘸着腿进进出出,指望能让她娘心生愧疚,带她去一趟林铺镇,将那门亲事挽回,给她做补偿。

再不济,父母兄弟哪个出来主持主持公道,狠狠责罚一顿刘红妹,给她出气,外来的欺负自个亲闺女,难道就这样算了?

可没有!她想要的都没有!

她爹只皱着眉说:“姑娘家家,走路小心些。”

我又不是自己走路摔的!

你当爹的,为什么不多问一句我是怎么摔了啊!问娘啊!问别人啊!我看她们哪个有脸说!

大哥大嫂,这对始作俑者,甚至故意在她面前嘻嘻哈哈,刘红妹还假心假意说什么“妹妹腿不好,这个我来抬”“妹妹多吃些,伤好得快”。

不是她,自己会受伤?

最最让人伤心的,当然是亲娘了。

虽然日夜也嘱咐“热水敷敷,好得快”,“痒了莫抓,留疤难看”,“这偏方娘求来的,你小心擦了”。

可这些有什么用呢?

戚染花皱眉看着姑嫂出门。

女儿的置气她当然知道,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还能怪儿子不成?

再说,二凤和嫂子打架本来就不对,姑子和大嫂闹架,说出去好听?

若说责罚刘红妹给二凤出气,也不是不行,她不是骂过刘红妹了,还冷了她几天?总不能把人赶出去吧?

没想到女儿的气性这么大,她婆媳都和好了,二凤还是不满意,她也只能当看不到。

等二凤出嫁,有了娃,就晓得大人难当哦。

往日,短命鬼年纪小又孤僻,村里只有自己张嘴的份,说什么别个就信什么。短命鬼在村里变得人憎鬼厌的,她心里别提多踏实多舒坦了。

后来,短命鬼居然站住了脚,还慢慢与村里打起交道来,有几家甚至笑呵呵夸起来!她生怕人心被他笼络了,若是他要回来,与自己的大宝争夺家产怎么办?

乡下人,她知道的,无利不起早,自己若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谁会帮她们母子说话?

好在,她给大宝说了门好亲。媳妇意外与她合拍,能说会道,还跟她一样,只管往屋里搬,不会往外拿,以后定能和大宝守住祖产。

大宝那么老实,需要有个泼辣顾家的媳妇帮着。

刘红妹几年不开怀,别个都以为婆媳会闹气,她们想错了,自己从来不担心这个!

上回那么骂刘红妹,也不过是顺着二凤,随口敲打几句而已。

戚家个个都是多子多孙,刘红妹家更是儿孙排辈排到了三十几,何况她嫡亲的妹子都生了,刘红妹怎么会有问题?她大宝怎么会没娃儿?

莫家虽子嗣难些,可自己一过来,不就治好了他?

听说有些人就是开怀晚,生得早反而留不住,莫家估计就有“病”根!

这是她嫁来之前,她的娘悄悄说的。

不信,远的看莫家祖上几代,近的看戚老太,还能不是吗?

所以,她才一直喊莫非“短命鬼”,因为她相信,生在前头的,反而留不住。公爹莫老根的哥哥,养了十来岁不是还死了?丈夫莫丰收的上头不也丢了四五个?

所以,她根本不着急刘红妹的肚子。

婆媳这些年,心照不宣,配合默契地四处冲锋陷阵,很是拉拢了些人,她也领会了人多势众的美妙。

有些话,有些事,不用她去说去做,就有人替她冒头,多好!

刘红妹这个儿媳妇,目前她还是很满意的,只能暂且委屈亲闺女了。

至于二凤心心念念的婚事,她也无奈。

从去年二凤满十五开始,她就和娘家嫂子们打了招呼,帮着寻访起来了,她在瓦山村周围也摸排过,手头有几个伙子握着。

只是,无论哪个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直到姑奶奶那边提到的伙计——住在镇上,爹娘都是做工的,自个年纪轻轻也拿一两的月钱,哪个不心动?

这不是天生就为她家准备的?

有这个吊着,其他的,再怎么着,也入不了眼了。

还得嘱咐三财一定要哄好姑奶奶才是,等她这波气消了,再把事儿提出来,时间也还赶得及。

唉,自己一番苦心,女儿又哪里能懂呢。

刘红妹昂首挺胸走在前头。

出了村口,人荒草盛,没有眼睛盯着,她也不用再做什么戏了。

小姑子恼也好恨也罢,她一点不慌,过两年就出门子的人,还能翻天不成?像她自己,嫁出来上百里,一年都回不了一趟娘家,更别说插手娘家什么事了。

二凤若再来招惹,小心给她嫁去千里外,一辈子回不来才好!

她嫁到瓦山村三年,对莫家几人早已摸熟看透了。

公公从来不管家事,小辈们闹得再厉害,他也只掀掀眼皮,最多说一句:“一家人,有什么闹的?吃饭罢。”

仿佛世上只要饱了肚子,再无二事。

婆婆瞧着做人做事爽快利索,其实内里虚得很,村里与她交心的一个没有,几个儿子也没一个贴心的。还是自己这个儿媳妇,给她抬着架子,显得面上有光,如今怕是已离不了自己了。

至于丈夫莫大宝,那真是个软脚货色,没了爹娘和自己,什么都不是。他心里装的只有口舌和脐下之欲,满足这两样,随随便便就被拿捏了。

其他叔子和姑子里,二凤随意哄着就行,世财根本不用搭理。

有些棘手的,只剩二叔子莫三财。

离得远不说,还滑不留丢,本打算用亲事来掌控他,事做到一半居然被他摆脱了。

镇上的姑奶奶也不知什么时候死,这口肥肉吊着,公婆一时舍不得松口,坏了自己的打算不说,也让二凤莫名跳出来与自己作对,真是气人!

一想到中秋后,公婆听了莫三财的口信,竟是齐齐反悔,同意三财不解除婚约,她就恼得不行!

到底还是人手少了,亲妹子软弱,婆家又孤,帮不上自己,得招个得力的来才行。

刘红妹边走边盘算着,娘家哪个妹子泼辣?配瓦山村哪家的伙子合适?怎么去说能成?以后姊妹齐心要做下哪些事......

十月初四,宜嫁娶。

正武盼望已久的婚期如约而至。

年景不好,当家的刘木生又不在,婚事并未大肆操办。

花床喜轿都省了,接亲队伍也简单,除了两个锣鼓手,刘家就去了四个:正武自己,他推着喜车;正武的堂伯母,就是翠婶子,让她充做媒婆;再就是翠婶子的长子次子刘正道刘正行,兄弟俩推着老娘,也顺带跑跑杂。

马饮坡离瓦山村有五十来里路,如今日头短,天黑早,接亲的人天不亮就出门,估么在那边囫囵吞个午饭就得往回赶,是趟苦差事。

虽然陪嫁家具都是正武这边出,按理新娘家里总该有些箱笼妆匣、被褥线包等东西吧?可听正武的意思,新娘只带几身衣服,其它一概没有。

只怕那几身衣,也是正武偷偷出钱给她买的。

玉婶当时听到小儿的话,怔忪许久。

她已回过味来,这媳妇讨的......谁不说一脚踩进了屎坑子呢。比别人多花好几倍的银钱不说,后头还不知要搭多少到娘家去,金子打的也不过如此了。

老头子是对的,早早分出去好,落得眼前清静。

今后两人天天往马饮坡跑,屋里一样见不着人,哥嫂还要贴他们吃喝,更有得闹。

路远的亲戚头天就来了,王淑玉家里歇不下,还借了旁边周宝柱家和堂弟媳李翠梅家两张床。

至于刘树生那儿,他们一家本就和亲戚走动少,不愿别个上门来,亲戚也不高兴去。如今嫡亲的侄儿办喜事,夫妻俩倒比外人还闲。

到时,本村亲友乡邻,加上新娘那边送嫁的、王淑玉娘家及刘木生的舅家等等亲戚,七七八八大约要坐二十来桌。

帮忙洗刷的妇人天一亮就到了,莫非这样搬桌椅的倒是可以晚些去。

吃过早饭,夫夫先将家里安排妥当,才收拾东西出门。

喜酒要到晚上才有得喝,中午只会准备几桌简易饭席,给亲戚和帮忙的人吃。

莫非的午饭是有着落了,但冬冬怎么办呢?他本身肠胃不好,饿不得胀不得,干饿一天还得了?那是莫非决计不允许的。

但又不好去麻烦村长家,毕竟他们自己都不吃午饭。

于是莫非决定给冬冬备个粥钵子带去。

就见他忙进忙出,一会铲煤倒灰装火盆,一会洗钵子洗米。等到了村长家,把钵子焖在火盆里,又能取暖又能煮粥!

而冬冬收拾了几样针线,打算去村里跟着人学做些针线,即是练手艺,也是练胆子。

他还摸了些大钱带上,今儿拿棉衣,要把钱付掉。

村里人这时也喝完了早上的粥,出门的出门,下地的下地,扎堆做活的也刚赶到了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