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119章 第 119 章

小家小业 第119章 第 119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1 08:40:23 来源:文学城

第119章

冬冬轻轻推开莫非,弯下腰,虚虚搂着良柱,笑盈盈地说:“良柱比他们都小,肯定玩累了吧?咱们吃些东西,长高了,跑得也快。”

他向莫非伸出手,接过莫非随身带的布袋,掏出箬叶包,摸出一根薯饸递到良柱嘴边:“这是你莫叔第一次炸的,良柱帮我们尝尝,味道可对?是不是炸老了?”

薯饸算是乡下人家年底最常吃的零嘴,待客哄娃少不了它。

红薯挖回家,洗洗干净,切块煮烂,再捣成泥,有的人家还会拌些糖,再倒入木模中压实成型,最后切成小条晒干。

晒干后的薯饸基本就能吃了,带着红薯自有的甜味,很有嚼劲,大人小孩都爱。

还可以用油炸一炸,变得酥脆,又是另一番口感,吃起来也更便利。

这样的零嘴,做起来费时费劲也费料。

今年大伙收成不足,好的粮食都缴了税,许多人家里杂粮粥都不敢放开手脚吃,更别提给娃儿弄零嘴了。

莫村长家也是如此,哪怕粮仓里算一算够吃到明年夏收,可谁敢说明年年景就好了呢?一大家子十几张嘴,饿起来可不是一两把粮就能够的,只能打现在开始省起。

香甜的味道近在嘴边,良柱到底年纪小,又有冬冬软语引着,忍不住张嘴吃了,还不忘羞赧地回冬冬:“没老,刚刚好。”

冬冬赞许地点头,朝莫非说:“嗯~~~即是有良柱做证,那这薯饸就不算被你弄坏了罢。”

莫非诚惶诚恐赶紧点头,做出一副被良柱救了一命的模样,把冬冬和良柱都逗笑了。

冬冬把手里的箬叶包打开,对早跑过来围观的几个娃儿说:“良柱说好吃,你们也尝尝。”说着,给包括良柱在内的娃儿,一人抓一小把,手里的箬叶包就空了。

孩子们欢天喜地接过去,坐到场子边,慢慢吃起来。

冬冬又悄声对良柱说:“莫叔还有许多呢,待会给爷奶带回去,你和姐姐们吃。”

良柱抿着嘴腼腆地笑着,小心捧了薯饸坐到伙伴堆里。大家还给他让了位置,拥在一起嘻嘻哈哈吃着,良柱也渐渐活泼起来。

莫非欣慰地看着他,又去摸冬冬,冬冬却是避过,往碾子边走去。

那里的人早看到他们了,正打量这边窃窃说着什么。

莫非推起车子跟上。

“老远看见你们,就是不过来,还当要出门呢。”麻婶先开了口。

“嘿嘿,来磨几斤玉米面吃。看小娃子玩得乐呵,怪有意思的。”莫非停了车,把东西慢慢搬下来。

他这独轮车,老远就入了大伙的眼,一堆人围过来。

莫村长和几个叔伯帮着搬,搬完又去捞他的玉米看。

莫非的玉米颗粒有大有小,但粒粒饱满,筛得干净,晒得又干,两人干活真是精细。

莫小叔嚼了一颗玉米,问道:“玉米不错,是在那山石地里种的?现在又挖几亩了?收成如何?”

好奇的目光向他扫来,大伙只知道莫非分户前,说是有一亩正在开荒的山石地。

许多年过去,地应该开好了吧?或是开了许多出来,不然夫夫能养得这样好?山边还有地方开荒吗?自家是不是也能去试试?

莫非坦然说:“那块地种了有两年,左近胡乱又挖了点,现在约么有二亩地了。屋边铲掉几块石头,也弄了个小园子。唉,都是石头,种不出什么的,忙活大半年,就收了三百来斤。”

他的话虚虚实实,别人也不会全信。

但哪怕说三百来斤是亩产,那也比别人差得多,今年这样的小旱,大伙普遍亩产也有四百多,可见山石地是真的难种。

“也还好了,慢慢再挖些出来,两个后生,肯做就饿不死。”莫村长宽慰他。

莫非点头:“莫叔说的是,石头缝里扣出来这么些,哪能不满意呢?只是再挖也挖不出什么了,实在是难,遍地都是石头。”

“不是好得很吗?没有税,种多少都是自己的。”也有人酸溜溜的说。

莫非笑笑没回什么,扯到税总是能让人嫉恨的,他懒得解释。

冬冬皱着眉,抚抚莫非的肩头,满脸心疼替他说:“叔,您没瞧见他这肩膀上的茧子,比衣裳还厚呢。山石地什么样儿大伙也知的,往年雨水多都得挑上好几回添补,今年......唉!日管日都是他一担担往上挑,那坡有多高,打这儿抬头去看,还看不到顶。再说,往后不也是要缴的吗?我们更难的在后头呢!”

大伙随他的手指往北山脚看去,真是看不到顶的,视野里只有数不清的巨石。这样远远看去,还大得不行,若立在边上,怕是天都看不见了。

想在这样的地方开荒,跟填河差不多了,再想想从前在北山脚丢掉的几条性命,刚还心动的人,又一个个熄了念头。

而且,冬冬说的实在,过五年,再稀烂的地照样要缴税,到时真是烫手山芋了。要知道,耕地一旦上了册子,不管你种没种,五年期满必须缴税,赖都赖不掉。

大家叹息。

冬冬这样护着莫非,兰婶欣慰不已,想到他们以后,更是疼惜,忙拉着要他坐自己边上。

黄老嬷也在,弓着背也来抢人。

冬冬哪里好意思,赶紧谦让,找着姑婶嫂子们对面的一处空地儿坐下,莫非也在他身侧挤着坐了。

大伙又接着起先的话头聊,不外乎谁家谁家要去镇上、县里找活了,只是没什么合意的。

莫小叔看着莫非又说:“苦水河那个码头,早前水小船少,脚力没活干跑了许多。后来水慢慢涨起,缺不少脚力,可惜你不愿意去,如今招满了。”

黄四福和周芝芝正用着碾子,一个倒高粱,一个推轱辘。

黄四福比较闲,笑呵呵看着这边,问莫小叔:“叔,您让清江帮忙留意留意,下回找我啊!”

周芝芝从高粱里捡了个杂碎扔过去,啐他:“家里活儿还不够干么?”脚力多苦,她才舍不得黄四福去呢。

一平二顺兄弟俩做了多年,都说一身病痛,膝盖骨头突出老大,两个脚更是烂毁了,肩背上的老茧蔓到脖颈,着实可怖。

牛子和清江才做了不到两年,走路都明显有些钝脚,手掌上的裂口比五六十的老农还多。

黄四福也是说笑,他家田地不多不少,父子两人刚刚能忙活过来,日子还过得去。

有个面生的婶子问莫非,他之前说在县里有点小生意,是做什么的?若是卖菜,能不能收一收自家的?

莫非心想,你家现在若有新鲜的黄瓜、莴苣,我还求之不得呢。自己这点小买卖反正是瞒不住的,慢慢透给他们也行。

“婶子可巧问到点上了。我一贯只会种青菜,一大车子推去县里还挣不来两个馒头钱,倒是我契弟,他会腌泡菜!我俩就治了几坛子,比卖青菜稍好些,几个月下来,也能买两回肉吃了。”

“如今园子歇了青,没菜腌,买卖也停了,正发愁呢。婶子家若是还有黄瓜、豆角什么的,匀些给我,也不要多,一个月十来斤管够。嘿嘿,多了我卖不掉,那县里的人吃咸菜只是沾沾筷子头,不像咱们拌饭来着。”

周芝芝耳边轱辘呼噜响,没听清莫非话里头的意思,以为他是真缺,马上说:“小非要豆角?我家有哇,八月初腌的,一大缸子呢,你拿坛子来装!”

问话的柳花婶子生怕被周芝芝抢了去,虽说一个月才十来斤,那也是钱啊!紧跟着说:“我家多,青菜、豆角要什么有什么,去年的都没吃完,你全推去,慢慢卖,卖完再结钱给我也行!”

周围不少人也心动了,目光灼灼望向莫非。

连莫村长夫妻也盯着,冬冬的手艺他们早就尝过,确实不错的,若是好卖,他们菜不够,自家可以帮忙!

莫非龇着牙,说:“婶子,且等等,且等等!你的好意我领了!不过,我不是要腌过的豆角青菜呢!那家伙,县里要多少没有的,还轮得到我去卖?”他环视一下众人,看着他们不信,摊摊手说:“酱菜铺常年开门的 ,叔伯们没见过?缸子大得两手抱不过来,一排排比瓦山村的屋还多,里头焖豆酱、糖蒜、萝卜干、咸菜、梅菜...花样多得我都数不过来,可不缺什么腌豆角、腌青菜呢!人家卖得又便宜,买的多了,还送你小坛子小罐子,我如何抢得过?”

“何况,这样简单的腌菜,哪家不会?又有哪户家里没有个几坛子的?就算自家吃完了,咱可会去特意买来吃?婶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把子叔去过县里,看过酱菜铺的,是不是我说的那样?”

刘把子年轻时在县里给人赶过车,虽然有几年没去过了,但县城的繁华还是记得的,他点了点头。

莫村长也去过县城,帮着说话:“往年去看过,还说那些腌菜人家是咋想到做出来的,见都没见过。”

其他人细想想莫非的话,理好像是那个理,县城的人吃什么没有,稀罕这乡下的老疙瘩腌菜么?

“那你说你卖的腌泡菜啊,又说要豆角黄瓜?可是逗我们!”

“冤枉啊,我可不敢逗大伙!寻常的腌菜真是没人稀罕,花样新鲜的,才有人愿意买个一碗两碗回去尝尝。我契弟的腌菜手艺还行,摆出去,一天也就几个客呢。”

“我刚才的意思,是寻思婶子嫂子们家里还有新鲜的菜蔬,我们收来腌一腌,再去卖卖看。那已经腌好的,真没本事卖,不敢哄各位。”

“若是好卖,我还种地做什么?打你们这儿收收菜,见天坐在县里只管卖不舒服么?”

“上百里路推了去,我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人家忽然又不爱了。这一天卖不掉,我第二天还去不去?可不是十几里咧,不说跑几趟费劲费时,那坛子和菜钱不得砸手里么?咱们两个人,一天吃八顿也吃不完啊!我也歇了有些时候没去罢?有钱不挣,可不是傻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