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小家小业 > 第118章 第 118 章

小家小业 第118章 第 118 章

作者:写作秃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0 07:26:51 来源:文学城

第118章

立冬那日,莫非带着冬冬煮了赤豆饭吃。

天真正的冷了起来,夹袄穿上就脱不下来,冬冬更是早晚要烤烤手脚。

莫非的新油靴也穿上了脚,不过县城不用跑那么勤了,泡菜已经卖光,新的还要等萝卜出来,如今每月只管送一回蛋就行。

菜园的红薯都挖了回来,有六百多斤。这东西价低却能当饭,莫非就留着家里吃了,或是后面和村里人兑些高粱黍麦换换口味。

红薯加上之前储下的玉米,够两个人吃到明年的夏收过后了。

莫非还放开一回手脚,带着冬冬洗了五十多斤红薯,晒出十来斤红薯粉,这样年底桌上菜色也能多些花样。

红薯地翻出来都埋了蒜子进去。

莫非早就备着成堆的草帘,等蒜苗出三指高,差不多就赶上霜冻,盖上厚厚的草帘,能活过雪天。明年春末夏初时收了大蒜,地还能接着栽其他菜,不耽误什么。

手里有些余钱,平日吃喝也饱,今年能过这样的日子,全靠冬冬了。

晚上欢愉过后,莫非仍用腿夹着冬冬不放,冬冬软绵绵偎着,懒洋洋听他‘胡说八道’。

天冷,莫非就如小火炉,冬冬一上床就喜欢往他怀里钻,莫非仍是赤身,这样贴得牢牢的,舒坦。

莫非一边摸着冬冬的背一边慢慢说着,家里留的辣子、大蒜和后头能收的萝卜,算算应该还能出**百斤泡菜,不晓得年底能不能卖掉。

若是卖不掉,也没关系,开春接着卖或是自己慢慢吃。春荒时吃的菜蔬少,这泡菜如此下饭,不怕没人要。

所以,往好了算,年底泡菜纯利有近三两银子,能过个肥年了。

说完家里,又想到外头,算算日子,清澄他们应该走到了,也不知要修多长的坝,官老爷好不好说话,冬旺有没有拖后腿,吃食够么,活计难不难......

又过了两天,莫非去刘木生家拿暖桶,前后快有半个月了,他一直没上门去看过。

堂屋里只看到王淑玉带着两个小孙女,她看到莫非还有点恍惚,等听到来意后,忙抱着家喜牵着家乐带他去刘木生的工器房。

“先做的一个,不得劲,怕你这样的个子上去会塌,我就说留着自家用,烘烘尿布棉衣,好使!后来正武重新给你们打的,前儿个也成了,放心,又扎实又好看!”

看样子,刘正武接了老爹的手艺,老大夫妻和家欢仍是下地干活。

不过他们分家倒没有遵循祖上的规矩。

“哦,正武哥在家呢?”

“他不是马上结亲了么,要避一避呢。”玉婶有点不自在。

莫非恍悟,就是以前莫清萍和他说过的“会冲了喜气”是吧?

“我倒忘记了,好日子是......”

“初四呢!”

到底是喜事,玉婶脸上也带了笑。

刘正武早听到人说话,穿着他爹留下的围裙从工器房里出来,忙不迭拉莫非去看他的手艺。

暖桶是莫非想的那个样子,圆圆厚厚的,只是板子厚薄不一样,板皮刮的不平,里头梢子也是有大有小,挺粗糙的。

看来刘正武的木匠手艺跟莫非的篾器功夫差不多,都是半吊子。

这暖桶拿回家还得自己紧一紧,再磨一磨,否则不敢给冬冬坐。

好在刘正武自信归自信,并未狮子大开口,暖桶只收了莫非二百文。

付过钱,玉婶非要送莫非出来。

莫非看她拖着两个小的怪累,谦让几句却推不掉,疑心她是有话说,只得拎着暖桶慢慢陪她走。

“小非啊!”玉婶到了前院总算开口,跟着兰婶她们叫莫非,“你初四可有空咧?”

“啊?”莫非没想到玉婶会这样问,难道是打算喊他来吃席?倒也不是不可以。

玉婶怕他想差了,忙摆手解释:“不是别的,正武结亲还差几个帮忙的,婶子想问你有没有空来......”

莫非还怪不好意思,自己倒当了一回小人。

帮忙当然是可以的,之前给牛德宝不也是做帮工么。“呵呵,有空呢,婶子要我做什么?”

“你力气大,帮忙搬搬桌椅,送送茶水,行不?总管还是村长,听他吩咐。”

“好好好!是要初三下晌就来么?”有些路远的亲戚,怕是初三就来了,家里桌椅板凳不够坐,得提前借几张。

“那也不必呢,屋头人少,家里有够的,你初四来就行。管午饭晚饭,呵呵,和大伙一样,在灶下吃,不坐席,可好?”

王淑玉生怕委屈了莫非,为了这个事,家里为难好几天。

莫非没和村里走过礼,以往独身就算了,可他和冬冬结亲时送了大伙吃喝,最近又走动了几回,这正武的喜酒若是落下他夫夫,倒叫人不自在。

可若是去喊他来坐席吧,又有馋人家礼金的嫌疑......

一家子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孙巧巧出了个主意——治席需要帮忙的,不如把莫非请来.

抬桌搬凳递递东西,活不算累,能管两顿饭,也免了要他送礼,还显得更亲近。

不得不说,孙巧巧这法子确实非常好,什么都兼顾了。

原本还想让他契弟也来,但婆媳想了想,那冬冬一副细皮嫩肉的模样,莫非把人看得重,怕是不会同意,也就没张口了。

莫非扛着暖桶慢慢回家,不由感慨,成家的意义恐怕就在于,别人终于能把你当个“正经人”来看了。

暖桶样子虽糙,经莫非修整后,用起来还行。

家里有个旧的陶炭火盆,加了炭火放进暖桶就能用。

冬冬坐进暖桶里,舒舒服服吃着饭,再也不嚷腿冷屁股冷了。莫非也试着放了脚进去,不一会儿就热得冒汗,也只冬冬坐得住。

午间,冬冬洗了头发,披散着在檐下晒太阳,坐在暖桶上,浑身热乎乎的,只等头发干了去午睡。

莫非坐在冬冬身后,帮着挡挡风,一会贴贴他的额头,一会摸摸他的手。

前几天,冬冬下晌在山边赶鸡多站了一会,回来就喷嚏不断,把莫非吓得半死,当即把人塞进被窝,晚饭都是他端进去喂的。

冬冬四月里那场病,真把他吓坏了。

别看人现在好好的,几个月里只犯过两回胃疾,但莫非总是觉得冬冬内里还很虚,经不得病痛。

好在这回冬冬只是小恙,略有咳嗽,暖暖地睡上三天也就好了。

今儿嚷着要洗头,说是三天头发睡板结了,再不洗,头都要堵起来。

莫非被缠得没法子,烧了热水,就着午时的日头,细心给他搓洗。洗过后,心又悬了起来,生怕吹风又冻着。

“没有,好好的呢。”冬冬眯着眼,反握住了莫非的手,安慰他说。

莫非另一只手又摸上冬冬的头发:“我看已经干了,要不进屋睡去?”

冬冬顺势把头抵到莫非胸前,懒洋洋地说:“再晒一会。你帮我看看,我头发好些了么?有没有白的?”

莫非失笑:“怎么可能有白的!好着呢,比以前黑多了,把留的芝麻吃完,就能全长出新的。”他小心扒拉着冬冬的发端查看着,没有丝毫敷衍。

冬冬头顶确实长出许多新的发丝,之前枯黄部位也逐渐往后褪去,等它们褪完,冬冬一头就全是黑丝了。

冬冬笑起来,心满意足让莫非抱他去午歇。

打来了北山脚,莫非总压着他睡觉,午歇的习惯倒真被养成了,到点不睡,人就没什么精神。

莫非更是乐见其成,哄娃一般把人哄睡着,才能安心去做自己的事。

离正武成亲还有几天,两人打算去趟村里,一来看看村长他们,二来借石磨磨些玉米面年底吃。

家里的“石碾子”实在太粗糙,想磨玉米面费功夫不说,浪费也多,还磨不出那么细的。

独轮车两侧架了两筐玉米粒,足有上百斤。筐帘上盖着厚厚的红薯藤,车架边也堆满了,同样也有上百斤。

晒得干干的红薯藤,冬日里喂牛喂猪都是极好的,他们要送给村长家。

冬冬穿着浅蓝纹细布薄袄和薄棉裤,坐在车前架上,被莫非一路推到村里库房那儿。

库房前有个很大的场子,碾子就在场子边上,村里集会、议事也都在这儿。

秋收的玉米高粱黍米等,晒得干干的,再磨成细粉,吃起来口感好些,能烹制的花样也多。

现在,场子里就热闹得很,好几家放了箩担在碾子边等。

田里地里慢慢都闲了下来,天还不是很冷,日头大大的,其他人哪怕不磨什么,也爱聚到这里唠唠嗑嗑。等到干坐了冻脚时,大伙才会聚到家里檐下,烤着火说话。

大石板子、木桩子、自带的小凳子,有什么坐什么。家里娃儿没事也跟着来,大人嫌他们闹腾,又说跑来跑去把灰都扬进细面里了,将娃儿们赶到远远的场边玩去。

良柱跟着几个大点的孩子在玩竹马。

每人□□里夹了一根长长的棍子,嘴里嚷着“驾、驾”,看谁的“马儿”跑得快。他人小腿短,输了两回,同组的就不要他了,只得怏怏坐在一旁。

莫非看到良柱嘟着小嘴看别人玩,心里怪不是滋味的,他喊了一声:“良柱。”

良柱居然还不好意思,慢慢站起,咬着嘴不喊人。其他孩子看到莫非过来,又看看他堆得山一样高的独轮车,有些犯怵,一个个停了疯跑。

莫非扶了冬冬下来,两人走到良柱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可是跟爷奶来的?”

“恩,”良柱点点头,指指碾子那边,说:“磨,高粱。”

莫非靠得这样近,良柱还不及他大腿高,也没他大腿壮,心里怕得很,话都不敢多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