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向天笑 > 第30章 织机里的革命

向天笑 第30章 织机里的革命

作者:阿比雅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23:38:27 来源:文学城

随着道路试验段和光学电报原型塔的稳步推进,沃尔夫冈·莫扎特的名字在维也纳的工程技术圈子内,已不再是“神奇孩童”的轶事,而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甚至时常带来震撼的“灵感源泉”和“问题解决者”。他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投向了支撑帝国经济的命脉之一——纺织业。

这一次,他选择的目标是当时普遍使用的飞梭织布机。虽然飞梭的发明已经极大地提升了织布效率,但沃尔夫冈(钟蔷)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立刻看到了其局限:仍然严重依赖织工的手脚协调与体力,速度与布面均匀度存在瓶颈,且无法高效织造复杂图案。

他没有直接提出划时代的“动力织布机”或“提花机”——那太过惊世骇俗,超出了当前的技术储备。他采取了一贯的“渐进改良”策略,瞄准了飞梭织布机的一个核心痛点:经纱的开口机构。

当时需要织工用脚交替踩踏两个踏板来提升、下降综框,从而形成梭口(梭子穿行的通道),动作频繁且费力,限制了速度。

沃尔夫冈在范·斯维滕的安排下,参观了维也纳附近一家规模较大的纺织工坊。他仔细观察了织工的操作,询问了关于断线、效率和图案变换的难题。几天后,他带着一个新的设计图再次出现。

他设计了一套联动踏板与弹簧辅助复位系统。通过巧妙的杠杆和连杆设计,使得踩踏一个踏板提升一组综框时,能通过联动装置辅助另一组综框更快速、稳定地下降,并利用弹簧帮助复位,大大减轻了织工的脚部负担,使得踩踏更省力、节奏更快。

更重要的是,他引入了预设纹板的雏形概念。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可以手动拨动的多孔滚筒,滚筒上的孔位与经纱提升规律对应。织工只需按照一定规律转动滚筒,就能通过一套牵引绳索,控制综框形成不同的梭口序列,从而半自动化地织出简单的重复图案,如条纹或小格子。

“这并非完全取代织工,”沃尔夫冈向工坊主和被召集来的熟练织工解释,语气平和而充满说服力,“而是像给优秀的乐师提供一份更清晰的乐谱和一个更舒适的演奏姿势,让他们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布料质地和整体节奏的把握上,从而织出更多、更精美的布匹。”

工坊主起初将信将疑,但在皇家工匠按照图纸打造出这套改良机构并安装试用后,效果立竿见影。织布速度提升了近两成,织工疲劳度显著下降,而且能够相对轻松地织出之前需要极高技巧才能完成的规整图案!

消息像野火一样在奥地利乃至德意志地区的纺织业圈内蔓延。“莫扎特改良织机”成为了继疫情献策之后,又一个轰动性的新闻。这一次,不再局限于宫廷和学术界,而是直接触动了工商业的神经。订单和咨询雪片般飞来,范·斯维滕不得不专门组织一个小团队,来处理沃尔夫冈这项“副业”带来的实务。

列奥波尔得看着儿子设计的那些复杂连杆机构和纹板滚筒,已经完全放弃了理解。他 now 负责的,是帮儿子筛选合作工坊、审阅利益分配协议(沃尔夫冈坚持只收取象征性的“设计咨询费”,以维持其“为帝国服务”的纯粹形象,实则更有利于推广他的设计),并应对那些络绎不绝、希望获得“莫扎特改良”授权的商人们。

莫扎特业绩进度: 94% (音乐大师与“实业改良家”双重身份深入人心,声望从艺术界、学术界扩展到工商业界。)

个人理想准备度:98% (成功涉足并改良核心生产工具,其“灵感”展现出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能量,社会影响力和实际贡献达到新的高峰,已成为帝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推动者。)

站在嘈杂的纺织工坊里,听着改良后织机那更有节奏、更少刺耳摩擦声的运转,沃尔夫冈(钟蔷)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这不同于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这是一种亲眼目睹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切实生产力、改善他人劳动条件的、沉甸甸的成就感。他不仅是在谱写音乐的乐章,更是在参与谱写工业革命前奏曲中,几个至关重要的音符。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器械”,等待着他去审视,去优化,去赋予它们超越时代的“效率与秩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