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向天笑 > 第15章 缫丝的灵感

向天笑 第15章 缫丝的灵感

作者:阿比雅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23:38:27 来源:文学城

巴黎的巡演被提上日程,准备工作繁琐而忙碌。然而,沃尔夫冈的目光却越过了五光十色的音乐厅,投向了萨尔茨堡更为质朴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那些重复、低效的生产环节。

他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偶然的观察。他跟随母亲去拜访一位远房亲戚,那户人家有一个小型的家庭缫丝作坊。他看到工人们如何费力地将蚕茧浸入热水,找到丝头,再手动摇动纺车将丝线缠绕上去。整个过程不仅辛苦,而且效率低下,丝线也容易因为手动的不均匀而断裂或粗细不一。

一个画面瞬间在他脑中闪过——那是他前世在科技史资料中瞥见的、关于简易缫丝机改进的示意图。核心原理并不复杂:利用一个简单的联动装置,将寻找丝头后的引丝过程自动化,并通过飞轮和导丝钩来保证丝线缠绕的均匀和稳定。

这个时代并非没有缫丝工具,但通常比较原始。沃尔夫冈的想法,是在现有纺车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小巧而关键的部件。

他再次找到了那位对他充满好奇的铁匠朋友,避开了父亲(列奥波尔得正全身心投入到巴黎之行的社交攻略中)。他支付了少许钱币,并用自己的“音乐才华”为铁匠的女儿即兴演奏了一曲作为额外的报酬,换取了铁匠的保密和协助。

在他的详细讲解和绘制(依旧是那种超越年龄的精准)的图纸指导下,铁匠打造了几个小零件:一个可以调节张力的光滑导丝钩,一个利用偏心轮原理制作的、可以带动丝杆规律性往复移动的“络交器”,以及一个增加了配重以提高转动惯性的小飞轮。

沃尔夫冈则自己动手,用质地细密的木料雕刻了支撑和连接这些零件的基础结构。他没有试图制造一整台新机器,而是制作了一个可以加装在现有手摇缫丝纺车上的“效率提升附件”。

组装完成那天,他请那位亲戚家的工人试用。工人将信将疑地装上附件,随着纺车的摇动,他们惊讶地发现,丝线仿佛被一只无形而稳定的手引导着,均匀、平滑地缠绕上丝?(yue),断丝的频率大大降低,而且因为络交器的规律运动,丝线被交叉卷绕,更利于后续退绕。同样的工作时间,产出的生丝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这……这太神奇了!”工人难以置信地看着那看似简单却效果显著的附件,“小莫扎特先生,您……您是怎么想到的?”

沃尔夫冈只是微笑着说:“我只是觉得,重复的动作如果能让机器帮忙做得更稳定,人就能省下力气去做更需要智慧的事情。” 这句话既谦虚,又暗含深意。

这个消息很快在小范围内的手工艺人和小作坊主之间传开。起初,人们只是将其当作神童又一个不可思议的轶事。但很快,一些有眼光的人看到了其中的实用价值。开始有人悄悄来找沃尔夫冈,希望能为自己的纺车也制作一套这样的“小玩意儿”。

沃尔夫冈没有亲自去做——那太耗费时间,也与他的“主业”不符。但他慷慨地将改进后的图纸(略去了一些他基于流体力学和材料学知识做出的、不易被察觉但关键的精妙设计)提供给了那位铁匠,默许他可以去接这类活计,只要求如果别人问起,提及最初的灵感来源即可。

与此同时,他将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领域——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播种。

他观察过农夫们徒手或使用简陋的器具进行撒播,种子分布不均,浪费严重,出苗后疏密不当,影响产量。他“记起”了条播机的基本原理:一个带孔的可调节种子箱,一个由车轮带动、控制落籽间隔的排种器,以及开沟和覆土的简单结构。

这个目标比缫丝附件宏大得多,暂时超出了他目前的能力。但他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知识铺垫”。他在与范·斯维滕博士的通信中(以孩童请教的口吻),询问关于“种子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萌发与间距关系”的问题,并“天真”地设想:“如果能有一辆小车,一边走,一边像妈妈撒糖粉一样均匀地撒下种子,是不是就能长出更整齐、更茁壮的庄稼?”

这些信件内容被范·斯维滕视为神童思维活跃的例证,虽然觉得不切实际,却也欣赏其关怀民生的心意,甚至回信时还附上了一些关于植物学的通俗读物。

莫扎特业绩进度: 48% (巴黎之行筹备中,声望持续累积。)

个人理想准备度:12% (成功完成对小型生产工具的实质性改进,验证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提升生产效率的可行性,并在小范围内建立了“实用发明家”的声誉,开始进行更宏大项目的前期知识铺垫。)

沃尔夫冈知道,缫丝附件只是牛刀小试。它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有限,但其象征意义巨大——它证明了他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超越音乐,真正触及到这个时代物质生产的基础。这为他未来可能进行的、更大规模的“跨界”尝试,悄悄地铺下了一块坚实的垫脚石。

当列奥波尔得兴奋地告诉他,已经联系好了巴黎最重要的音乐沙龙时,沃尔夫冈一边乖巧地点头,一边在心中默默计算着,如何利用巴黎这个更大的舞台,或许能接触到更先进的工匠、获取更优质的材料,为他脑海中那些关于“生产”的蓝图,寻找新的可能性。音乐是明线,是绩效;而这些关于“生产”的思考与实践,则是他为自己规划的、通往真正话语权和改变能力的暗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