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茨堡的清晨,开始出现一道奇特的风景。在例行的音乐练习开始之前,年仅七岁(外表)的沃尔夫冈·莫扎特会在自家院落里进行一些简单的、却颇有章法的身体活动。他并非像其他男孩那样追逐打闹,而是进行着舒缓却能有效增强核心力量的练习——靠墙静蹲、小幅度的俯卧撑、以及锻炼平衡感的单脚站立。他甚至会“发明”一些看似游戏,实则锻炼手部稳定性和协调性的小把戏,比如用特制的小木棍模拟器械的拆装动作。
当安娜·玛丽亚担忧地询问时,沃尔夫冈会仰起那张天使般的面孔,用无可挑剔的理由解释:“妈妈,长途旅行很辛苦,我需要一个强壮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陛下和夫人们演奏。” 这个理由如此正当,甚至让列奥波尔得深感欣慰,觉得儿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如此懂事和自律。
莫扎特业绩进度: 35% (持续稳定输出,声望稳步提升。)
个人理想准备度:3% (基础体能和手部稳定性训练启动,为未来打下物理基础。)
终于,在精心的策划和列奥波尔得的运作下,前往维也纳的邀请函如期而至。这一次,沃尔夫冈的目标异常明确:不仅要复制历史上的成功,更要避免原主那次“可爱但不够庄重”的初遇,他要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姿态,登上维也纳的舞台。
美泉宫的金碧辉煌并未让沃尔夫冈失态,他内心那个属于钟蔷的灵魂,对权力有着更为冷静的剖析。他跟在父亲身边,步伐沉稳,脊背挺直,那双经过锻炼的腿脚稳健有力。华丽的服饰穿在他身上,不再仅仅是孩童的装扮,更衬出几分刻意营造的、早熟的优雅。
当被引荐至玛丽亚·特蕾莎女皇及其家族面前时,沃尔夫冈没有像普通孩子那样紧张或过度兴奋。他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练习过无数次的礼,姿态从容。
他的目光掠过女皇身边那位年纪相仿、表情略带骄矜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公主。历史上,他就是在这个女孩面前滑倒,并被她扶起,开启了一段著名的童年友谊。
但这一次,沃尔夫冈的脚跟稳稳地站在光滑的地板上。
演出开始了。他选择的曲目并非一味炫技,而是在技巧性之中,融入了更深的思考性和结构美。他在演奏自己“创作”的奏鸣曲时,甚至在间隙,用一种清晰而克制的声音,向女皇和公主简要解释了乐曲中某个赋格段落的精巧结构,称之为“一个关于声音的几何游戏”。
他没有使用深奥的术语,而是用了一种易于理解的、近乎比喻的方式,将音乐的逻辑性与数学的秩序感联系起来。
玛丽公主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眼神,被吸引了过来。她见过很多音乐神童,他们要么紧张局促,要么只会机械地展示技巧。但眼前这个萨尔茨堡来的男孩,如此镇定,他的音乐如此动人,而他口中说出的话,更是她从未在任何一个同龄人,甚至大部分成年人那里听到过的。那不是卖弄,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仿佛来自于另一个认知维度的智慧。
演奏结束后,掌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热烈。女皇显然非常满意,赐下了丰厚的奖赏。
这时,沃尔夫冈才走向玛丽公主,再次行礼,然后抬起头,用那双湛蓝而清澈的眼睛看着她,声音平和地说:“公主殿下,您的存在本身,就如同音乐中最和谐的音程,为这座宫殿增添了最动人的光彩。”
这句话,既符合宫廷礼仪,又巧妙地融入了音乐比喻,更带着一种不卑不亢的赞赏。它完全不同于寻常的奉承,显得新颖而真诚。
玛丽公主微微睁大了眼睛,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真正感兴趣的笑容。她并没有把他当作一个逗趣的小玩意儿,而是微微颔首,回应道:“你的音乐,和你的话语一样……特别,莫扎特先生。”
“先生”这个称呼,从一位公主口中说出,给予了一个七岁孩子前所未有的尊重。
列奥波尔得在一旁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持,他看到了儿子不仅用音乐,更用某种难以言喻的“气质”和“智慧”,征服了维也纳最顶级的宫廷。
沃尔夫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冷静地评估:
形象管理:成功。避免了意外,确立了“优雅早慧”的人设。
玛丽公主初印象:从“有趣的神童”提升至“特别、有智慧的音乐家”。
潜在价值:与未来法国王后建立了一种基于(看似)智力欣赏的初步联系,这可能比单纯的童年友谊更具长远价值。
离开美泉宫时,沃尔夫冈回头望了一眼那宏伟的宫殿。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维也纳的认可,为他打开了更广阔的大门,也让他肩上的“绩效”压力更重。但与此同时,他为自己争取到了一种更有利的起点——不是作为一个需要被扶起的、略显滑稽的天才儿童,而是作为一个值得被认真对待的、拥有智慧与才华的个体。
这条双重道路,他走得愈发稳健,也愈发深入。身体的锻炼与音乐的“绩效”并行不悖,而那份隐藏的智慧,已经开始悄然为他铺设不同于原定历史的轨道。
公主是个小伏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美泉宫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