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相思不独欢 > 第19章 晨光曜紫微,远客入玉帐

相思不独欢 第19章 晨光曜紫微,远客入玉帐

作者:棠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3:15:23 来源:文学城

时光飞逝,不觉已到秋季讲武狩猎的日子。

前周疆域初定,收四方之兵,还未整顿梳理便遭天塌地陷之变。原本归顺的四方部族,纷纷叛逃自立,与朝廷相抗衡,搅扰边境不宁。

如今北方柔然虎视眈眈,东北高句丽日益兴盛,其余彪悍部族,如高车、契丹,也不时作妖。此番讲武,正是为兴兵柔然做准备。

除本朝皇室宗亲、王公将帅、高官近臣外,又有许多周边民族首领、大酋或其子弟,外国使臣前来。因此声势之浩大,不单元静姐弟从未见过,对熟记庙堂大事的李姝华来说亦是罕事。

浩浩荡荡的人马车驾,向宫城北边而去。秋日天高气爽,树林遍黄,旌旗迎风飘展,元静与姝华同车,元缄一旁骑马,且行且看沿路风光,实在惬意。车马穿山过林,又越湖渡河,至再远不过的一处大平地方罢。元静眼瞧着山林湖泊,广阔天地里,群鸟高飞,野兽鸣啸,心头好不畅快。

平原处,早有栅栏围出一大片营地来,搭着许多帐篷,升着篝火,为几日安歇之处。从平原往山林方向去,又有临时筑起的高高坛埒,遍插旗帜、武器,台上还立着军鼓。

元静尽打量着,恨不得将一草一木都吸进体内,不觉天已尽黑,听缀锦来唤,才回帐内。

晚间皇帝皇后来与太后请安,上次天渊池后,已过数月,皇帝并未苛责,太后也从未提过此事,倒像掩过去了。

长辈谈话间,自然提起要为姝华择亲。她听得发窘,拉元静便走,元静爱听闲话,行得步步拖沓,忽然听得太后又问他们姐弟的册封之事。可惜门帘盖上,后头声音再听不到。

她心中盘算,入长乐宫至今,太后几次提过,皇帝虽一口应承,其实一直拖着没给办。李姝华说皇帝后来分明也提过,却被骆宾华搪塞。如今国家诸事繁忙,此事一旦撂下,再难有契机。

元静并不贪图名利,只是一想到李姝华出宫在即,后头的事,不得不认真打算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待讲武台立完规矩,说罢奖赏,射猎的将士们便蜂拥而出,呼啦啦地人群并猎狗、猎鹰一同往山林中去。

皇帝策马奔腾,冲在最前头,一上午猎得几只鹿,又并獐子、兔子等,命人送至太后帐里。

午膳后,任由勇士们继续涉猎,皇帝则召了崔熹、萧寔和叔孙雁,回大帐见吐谷浑的使者。

元静伺候完太后午休,见营地已然冷落,元缄早跟着元悦也往林子里去了。便独自来到马圈,欲寻裴斐陪她同往山林。

谁知前头传讯,三公主元维的坐骑马蹄铁脱落,裴斐被唤去送马,其他马夫不清楚元静骑术如何,便随意指了几匹,任她拣选。

闻雀见剩余的马各个吐着粗气,似未完全驯服,不禁担忧,拉她道:“咱们都不熟,不如等裴斐回来再看?”

元静见太阳矮挂林梢,已有西去之意,好不郁闷,伸脚踢了踢马圈,这动静引得一匹雄健的马儿朝她不住嘶鸣起来。

她笑着怕了拍手走近,伸手摸了摸马头,叹道:“你困在这儿也无聊得很,是不是?”转头朝闻雀道:“既跟它有缘分,不骑一场多可惜。”

闻雀还要拦,却见她已经有模有样地吩咐起来,命人上笼头鞍绳,她牵着遛过几圈,又喂了几把干草,方一脚踩鞍,蹬上马背。

闻雀无法,只得命两个护卫紧紧跟在后头。

元静先还骑得缓慢,见不碍事,后头两人也就撂开手任她自己或停或驰,撒欢起来。

出圈后,马驹同她一般,似初逢自由,难免有些得意忘形,跑得越来越快。

元静一开始还能拉缰牵引,不想这马既毫无拘束,越发疯了,也不管前头来人或物,一顿乱窜,撞翻垒起的大锅,又吓煞几个正走路的侍从。

她收缰不及,顿时惊慌大叫。

那马完全失控,自然更加疯癫,瞧见皇帝帐前空旷,便直直飞奔而去。

元静又是呼喊又是吹哨,马儿根本不听,一脚踹翻火盆,火星四溅,几乎燎燃她的衣衫头发。

帐前的宦官围在一处,只是止不住马,更有一个年轻的,被它伸脚踹中,翻身倒地。

侍卫们手举长槊,纷纷靠近。

元静怕被马摔下地,只得牢牢抱住它的脖颈,任由它前后胡窜。

此时帐篷里头也正僵着,众人听得哄闹声,崔熹便顺势提议出去看看。

马儿正与侍卫周旋,忽见掀帘出来几个人,岂不更受惊,腾地将前蹄高高抬起,直起身来,元静吓得哇哇大叫。

崔熹见状,忙举手遮头往旁闪躲。元澈站在他背后不远处,见此情形,伸手一把扶住他的腰,将人转圜到一边。

拉开崔熹后,他更直接上手,一把牢牢扯住元静的腰带,抱下马来,,安置在地。另一只手抓住摇摆的缰绳左右借力驯服马头。

烈马突感一阵难以抗拒的力量,头便直往另一边后侧缩。

元澈见状,先顺着它的力道放松,由它撕扯,只是没有丢开缰绳。

那马儿见挣脱不出,却也没有危险,便慢慢卸了力。

元澈仍拉住缰绳,另一手伸出安抚它,便招呼便将马头慢慢拽回。见它脾气下来,他便踩了马镫跨上后背,又以刀鞘拍击,终于驯服住惊马。

元静呆呆望着,从来不知皇帝骑术竟这般了得。

元澈冷冷地摸了摸马儿脖颈,守卫忙上前接过缰绳,他便熟练地翻身下马。

一旁吐谷浑的使者杨乾,见这一幕荒诞,打断刚刚所议的事,望向地上还吓得奄奄蜷缩着的小女孩,心中一时松口气。

内侍递上干净帕子,皇帝面无表情低头擦手,戒指上镶的红宝石在夕阳中幽幽闪光。

且说元静被解救下来,蜷缩躲在帐柱后瑟瑟发抖,她听见皇帝的声音,又从穹顶飘下,朝她道:“既然你不会,为何还要逞强骑马?”

元静心中已然惊恐万分,还好没伤到人。可冲撞帝王逃不过责罚,更令她心焦的是,祖母那头该怎么交代?

她想到这儿,心早灰了大半,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忽听见皇帝问自己,只得勉强集中精神,钻了出来,在帐前跪倒。

“启禀陛下,本是会骑的,只是今儿马圈里……只剩这几匹烈马……”

元澈的声音又冷冷飘下:“原来知道是烈马,那你偏还骑它?”

一旁吐谷浑的使者杨乾冷冷瞧着,脑中飞也似地转起来,他们这一问,待会儿或可一用。

中书令崔熹静静打量年轻的小姑娘,又望了望杨乾和皇帝,元澈仍面无表情,他便上前开解道:“看样子小贵人也吓懵了,不如先着人带下去好生照料。”

便转头向皇帝的近侍陈缇示意。

“不忙,且听她如何回话。”

元澈随手递还帕子,没头没脑来了一句。

元静这会儿背已被汗打湿透,听到皇帝这么说,反而松了口气,忽然有种直面死亡的轻松。她想起刘慕卿在舞台上的模样,若扮成别的人,兴许就知道怎么回话。

——皇帝像是有意考验她这个朋友值不值得他交。

元静咬了咬嘴唇,支起上半身。

“我,我……自然该挑便宜的下手……可又忍不住想着,这些马既然被挑选参加秋猎,必有过人之处……而其中烈马自然有桀骜的资本,或敏捷矫健,或体能充沛耐受,远胜其它,所以才不轻易向人低头。我若骑好了烈马,等进围场,自然比旁人更胜一筹。”

元静说着说着,声音渐渐冷静,话语也似有理,而众人竟然真的安静听她说话。虽是狐假虎威,也不由得叫她得意起来。

一旁崔熹心中纳罕,今儿在帐里,虽不是个正经拿主意,皇帝心思,乃是为避开那些与柔然求和的臣子,商议定了,再行通告,怎地突然纵容小儿在此胡乱议论马匹。

又暗地打量元静,见她年纪虽小,却还镇定,慌乱过后,言语中并未见破绽,叫人意外。

——只是皇帝陛下,或许一直有他们北人骨子里的莽撞,一旦上头冲动,便独断专行刚愎自用。

元澈眨眨眼,眼中流淌**,抬了嘴角朝她笑道:“你野心不小,只是一味豪赌,差点赔上性命。”

——他们北人豪放起来,真跟从前一模一样。

崔熹搓了搓手,垂头闪过一丝旁人不曾察觉的笑。

元静听皇帝声音渐渐平和,又想起天渊池那日,猜他并未起怪罪之意,便放下心来,存心赖道:“赌输了确实不稀奇,只因我人还未通驯马的伎俩。可它在陛下手里吃到苦头,立刻就听话了,我也算学到一二。”

皇帝并未接话,望了一眼崔熹,道:“这便是太后带回长乐宫的孩子。”

崔熹忙道:“小贵人既受惊吓,是否知会太后一声?”

杨乾正想趁机告退,却听得皇帝接着说:“不妨,听她说话,倒还镇定。”然后又瞥眼望向元静:“倘若这马儿,一直不能被驯服呢?”

元静听罢,低头细忖起来:他明知我会胡说,竟还敢问?

又想到太后说本欲与皇帝商量敕勒质子王孙的婚事,但他只是将事推到后日再议。如今僵在帐里,难道是为仇池与柔然的事?

她想了又想,难听的话上不了台面,大臣们并不开口,反倒不如她这个孩子方便。便骨碌骨碌转了眼睛,道:“这马儿不知来人底里,属无心失控。现在它受陛下牵制,若仍不能驯服,我看,——就该结果了它,再留着,既无用处,而且害群。”

杨乾听罢,心中一惊,好个厉害女儿。

元澈淡淡笑两声,忽转话锋道:“杨使官,一贯听说吐谷浑百姓皆善骑马,几岁小儿也不例外,你瞧我侄女在你们那儿,算什么水平?”

杨乾少不得又打起精神,拱手谦恭道:“小贵人天资聪颖,若勤加练习,将来必会是个好骑手。”

皇帝道:“她开蒙得晚,水平才这样差,但口中道理却不差。你听她说的驯马之术,又如何呢?”

元静胸腔咚咚震动。

杨乾眨了眨眼:道:“贵人小小年纪,思虑之深,令外臣敬服。只是——”

他犹犹豫豫,声音飘散在空中。

“——但说无妨。”

杨乾望了一眼地上的孩子,见她人虽小,又养在深宫中,却有股粗野的凌厉之气,实在诧异,沉思后方道:“想来贵人所说的驯马之术,无非还是萝卜、皮鞭和匕首。”

元静屏息听着,这人反不说了。

“静儿,杨使官所说萝卜、皮鞭和匕首,你可知道意思?”

元静点点头,一板一眼道:“不止是马群,哪怕永巷里管教人也是如此。想来马和人的道理,国与国之间的道理也是相通的。”

元澈望着元静眨了眨眼,转身坐回榻上。

杨乾眼见小姑娘这般敏慧伶俐,不由得吃了一惊,接话道:“小贵人,人和畜生,自然有别,更无论国与国之间。若也如驯马这般,强摁低头,又或者兵戈相见,实在低估下者之志,又恐损上者威严。”

元静听罢,暗暗忖道:这人倒有些志气,但为什么不肯听皇帝的话?

大半年前,皇帝和太后便议论过,柔然与仇池结亲。没过多久,柔然又向吐谷浑索要千匹骏马。

他们未及时答复,仇池便先跳出来,仗着柔然铁骑的势力,即刻将大军压到边境。

皇帝望向杨乾,话却是奔着元静去的。

“杨大人问你呢,国与国之交,岂可与驯马混为一谈?”

——太后还说,朝廷想与吐谷浑结盟,挑动他们攻打仇池,待柔然出兵,我们即可发兵平乱。

它们小国是墙头草,逃不过当炮灰这一劫。可人若有志,怎能甘心如此?仇池于他们,岂不正像柔然于我们。积年怨恨,总该直面。

元静捱着这静默,只觉话已溜到自己嘴边。她抬头看了元澈一眼,仿佛根本没发生被马惊惧这回事。

帐里安静极了,崔熹轻捋胡须,就要开口。

——人年轻的时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这篇世界观设置是仇池国与吐谷浑地理位置相邻,约等于世仇。仇池与柔然结亲后,成为其爪牙不断骚扰周边部族,吐谷浑虽想反抗,无奈国家实力有限,也害怕(加上不信任)中原朝廷,因此犹豫摇摆,一直未能决断。敕勒则一直受柔然奴役,派了质子到京都,换取朝廷保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晨光曜紫微,远客入玉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