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相思不独欢 > 第12章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相思不独欢 第12章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作者:棠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3:15:23 来源:文学城

却说经嬷嬷教养,又有李姝华教授读书写字,元静和元缄两人课业进步飞速。骆宾华当面问询后,着意安排两人开春随姝华进皇宗学,同其他子弟一起上课。

元静听闻,祖父元起治下,朝廷偃武修文,恢复国学,辟召州郡世家入朝任职国子,后又于州郡大置学官。如今国中尚武风气式微,而文风渐盛。

皇城内的宣文堂是汉魏旧朝太学所在,修复规整后又扩东序殿堂,建皇宗学。

除一应元氏子弟,这里亦有伴读的达官贵人子嗣,学成考试后待选官职。骆宾华还下诏,朝中贵女乃至京畿闺阁女儿,凡有志亦可报考宗学,结业优异者,授女官封号。

皇宗学甄选伴读,可谓万人取其一,一旦上榜,邻里乡亲无不议论纷纷,全家倍感荣耀,因此凡有资格的人家,皆寻门路送孩子前来。

元静入学时,宣文堂里已然人才济济,阅史论经之声不断。她初来乍到,既兴奋不安,欲跻身众多同学之中,又叫她心生斗志,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落人之后。加上在永巷早养成一股细察他人、谨慎行事的习气,因此在宗学之中,再乖觉妥帖不过。

下学回长乐宫,她便跟着绮罗、闻雀,又有姝华及她的侍女甘松,一块儿做女红针织,元静的性子自是耐不住,绣个鸳鸯戏水,与死鸭子沉塘无两样,白忙几日,也就丢开了,偷空便往天渊池那头去找刘慕卿听曲舞戏。

骆宾华与前朝联络就颇紧密,如今虽有萧后,但念在皇帝尚孝,且骆宾华性子强势,因而后宫各种大典活动,仍由长乐宫一手操持。

洛京人家皆言,皇帝的晨光殿,太后的长乐宫,名都种种繁华,不过这二处,光景西流,不改日月同辉。

展眼几度春秋,元静元缄姐弟已熟悉宫城里的弯弯道道,也把长乐宫当成自己的家。诸学童中,因年纪相近,他们姐弟与皇子元悦、公主元维最为亲厚。另又有元韫在侧,李姝华常约她往长乐宫作伴。

本朝女子循从前风俗,未出嫁时,在家中如男孩一般教养,并无汉人闺门静柔和顺一说,说话办事,敞快伶俐为上。

唯独公主元维深受母亲萧后的影响,从前南土宫廷,绮靡而沉郁,她知道还有别的样子,也常做出别的模样来,显得自己天生与众不同。

大伙瞧在眼中,有自发攀附的,便常学她,或又赞她气质独树一帜。元维与同学的亲疏远近全凭心情,偶尔也拉元静私下讲些体己话,透露宫中不为人知的隐秘事。

她说话时,音调悱恻缠绵,说到关节处,轻轻挑眉,像为自己预先知道其中曲折的特权而洋洋得意。

元静与她同岁,不像别的亲姊妹知道底里,又因长乐宫的威严多了份可靠度,更重要的是,元静能在全然不走心的同时幽幽表现出羡慕之意,是她最合适的听众。

这日元静补完课业,正要往刘慕卿处,命闻雀往厨房取新制的几样点心打包,又挑了一盒好茶叶。两人才行到门边,被刚回宫的李姝华堵住。

元静笑道:“姐姐今日回来得早。”

她最近常去妙胜庵。

李姝华面无表情,道:“下午庵里要做法事,香火味太重,我懒得久坐。”她正说话,忽瞥见几案上的笺。

“又是你替织金作的?”

元静点点头,道:“她说太后瞧过,况且前两趟外头相公都说不必再改,也就任由我来了。”

姝华道:“就你耐得住性子,从前抄个佛经动辄个把时辰,这手小楷真是练出来了。”

元静笑道:“长乐宫里,耐不住性子又能如何?”

姝华横了她一眼,元静见无话,拔脚就要跑,却被她按住。

“上哪去?”

元静笑道:“今日日头不错,我上天渊池晒晒太阳喂喂鱼。”

天已入春,如今天渊池边鸟鸣莺啼,柳枝款款,杏桃映波,光耀鱼跃,好不快活。

李姝华并没理会,道:“你进来,我有话问你。”

元静听她声音冷峻,心下狐疑,将手中包袱递给闻雀,转身跟她回到房间。

李姝华坐在镜前,自顾自拆卸头上珠串,道:“你成天上天渊池做什么?”

元静想也不想,忙道:“谁又成天去了,不过是难得休息。”

李姝华从镜子里盯了她一眼,道:“真要认真审审你跟闻雀才好。”

元静没作声。李姝华叹口气。

近期罽宾国的公主抵达京都,朝廷商议太子与她的婚事,今日骆宾华往永安殿接见,长乐宫里十分安静。

“我还奇怪,那日陛下来长乐宫,竟提到你将来如何封号。”

元静听到这里,吃了一大惊,心脏不由得砰砰跳动。小时候跟在骆宾华身后并没所谓,年纪到了反而许多场合她不能再去。

“——谁知太后找话绕开了。”

李姝华似有意兜圈子,叫元静心里上上下下。

她回想初到长乐宫那年,皇帝太后争吵,为什么,皇帝突然让步了?

她遂道:“此话当真?”

也许皇帝并没在意她父母的事。

李姝华望她眼睛,认真道:“你如今也爱上演戏。我只劝你,这宫中,什么事儿也瞒不过祖母,别惹出闲气来。”

元静听完,十分摸不着头脑,在原地呆愣住。

她谄媚又毫不在意地笑了笑,好似天下人没有比她更坦荡的,道:“我一向乖巧听话,姐姐最清楚,怎会惹出闲气来?”

李姝华哼一声,道:“有些朋友,不交也罢。”

元静道:“这是什么道理——,”随即明白是说刘慕卿,“交……交朋友还能惹出气?”

李姝华道:“你心思单纯,可叫有歹念的人看到,传出去算什么?”

元静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难道有人瞧见他们交往,造起谣来?

她愤愤嘟囔道:“自然是自己心里有什么,才把别人也想成那样!胡搅蛮缠的话多了,在这皇宫里,姐姐听得还少么!”

日头越来越高,这会儿再去,大概刘慕卿也走了。

李姝华不作声,面上铁青。元静忙道:“我知道你是好意,可个人言行,难道全冲着别人的话来?有些狗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况且,本也没什么呀!”

李姝华站起身唤甘松,又朝她道:“总之你听我一句,这些话若传到太后耳朵,就覆水难收了。”

元静默然站住,重心从左脚移到右脚,又移回来,双脚已然发麻。

“姐姐也不信我?”

李姝华回过头,嗔道:“咱俩日日相对,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么?”

这时她和李姝华仍睡一间房,只是从天到地加一面雕花隔扇,各自分出一片小天地。

元静麻木点点头。李姝华命甘松打水洗澡。

元静回到自己的隔间,叫闻雀去天渊池送信。

空荡荡的下午,她趴在床上,百无聊赖。

可元静一向不是个听话的人。过了几日,眼见四下无人,便又跑去宫苑北边。

天渐热,天渊池边已有微微蝉鸣。春已深,桃花谢尽,枝头绿叶层层,阳光透过叶缝,撒下婆娑影子,随风晃荡。

她跟刘慕卿像件大事一般解释上次没来赴约,对方却只是无所谓模样,反问道:“长乐宫哪个姐姐?”

元静一愣,心想自己只说了姐姐,并没说李姝华名字,宫中女眷多,刘慕卿虽然见过许多达官贵人,但未必分得清。

“是长乐宫的姝华郡主。”

刘慕卿哦一声,道:“我知道,脸上总是微微带笑那个。”

元静想了想,似乎正是这么回事。

刘慕卿又道:“看着像家里上门的穷亲戚。”

元静微微皱眉,道:“这话真难听。”

刘慕卿笑了笑,道:“那你怎么没听她的?”

她半晌没接话,过后有点后悔,没替李姝华争辩,自己过分讨好人。

除了唱曲跳舞,刘慕卿弹起琵琶,也是个中好手。

只见他纤细的手指缓拨琴弦,先似听得山泉飞涧,蝉鸣燕戏,不多会儿,日头随着萧瑟声往西,弦间陡生忧思,缠绵悱恻,叫人无端哀戚起来。

待他停手,元静忙问:“莫非刘师傅想家了?”

刘慕卿哑然失笑,他们元家人,怎么每辈都出个能读人心的,遂道:“这几日日头倒好,晒得人犯困,只是日头一落下便起凉风,也不知几时真正热起来。”

层叠的树叶随风摇摆,深绿浅绿光影跳跃。元静瞅他微眯眼,慵懒斜靠软垫,散落的发丝偶被风带起。

树上花朵虽谢尽,可他却是一副开得正酣之态。

元静笑道:“你家乡夏初什么模样?”

刘慕卿伸个懒腰,缓缓道:“南方湿润,草木抽得极快,还没入夏便已郁郁葱葱。这会儿池边该有浮萍荷叶,堤岸上也是杨柳依依。人走在其中,好像叫绿颜料浸染过。”

元静当下便听得神往,却又好奇他口吻里的冷漠,仿佛是隔着回忆说一个并不相干的地方,好奇问道:“你后来再没回去过么?”

刘慕卿摇摇头,低头看向跳跃的光斑,道:“也许是人老了,忽然看什么都不顺眼。百年前先祖自相州南渡,抵达江左。怪好笑的,吾乡他乡,怎么说得清楚。”

元静道:“你如今说话,一丁点南方口音都听不出,人人只当你是本地的呢。元家也是从北地迁来的,再没回去过,想来是比家乡好吧。你待了这么久,还不喜欢么?”

刘慕卿道:“这口音我是下功夫练过的。”

元静忍不住道:“皇后也来了许多年,可三公主长在章华宫,照样还会说几句南方话。”

刘慕卿冷笑一声,没接话。

元静又道:“往常听你说秦淮河乌衣巷,江南佳丽地,只恨我还没机会见到。”

刘慕卿道:“将来你出宫立府,有的是出游机会,只怕你嫌路途艰辛,风尘仆仆。”

元静道:“我自小只见过这里的高墙,若能去外面,怎么会嫌?”她说着说着,忽想起李姝华又想到太后,不禁叹口气:“只是寄养在长乐宫,不知将来如何呢。”她能做主的事情实在有限。

刘慕卿安慰道:“外头也并没什么好,你不过是出去得少,所以总惦记。”

元静道:“还是他们做官的好,四方巡游,仪仗开道,比你台上演的还威风。”

刘慕卿笑道:“怎么你还想做官么?”

元静扑哧笑出声,道:“等我也当上官,那时也来作什么天子游宴诗,什么入朝词,最好谱出曲来,好叫你舞上一曲!”

刘慕卿道:“我才说那皇宗学胡乱教人,这么听着倒还有些意趣。近日你们又学些什么?”

她想入非非惯了,他也不以为意。

元静瞅了瞅四周仍无人,神神秘秘道:“读了魏晋马上就是宋齐梁陈,从前你说我荒唐,这次,不仅荒唐,兴许还有些大逆不道,你切不可同人宣扬。”声音慢慢低下去。

刘慕卿挑了眉毛,笑出声来,道:“休卖关子,我就爱听大逆不道的,且快说来。”

元静拍了拍手上的点心残屑,道:“我看史书历来帝王,所烦心事,譬如外戚做强,乃后宫家人,譬如宗室独大,乃叔伯堂侄,又或者朝堂结党,或者近宦相挟,或者封疆大吏圈地而自强,更有的,譬如太子储君,以日月共争辉耀。这一大家子,从外头被人杀进来尚还有限,里头一处相互撕扯,反倒成心头之患。”

刘慕卿边听,边扔了个樱桃进嘴,只道:“尚有理,可并不算大逆不道。”

“我还没说完呢,”元静又道:“那日有这心得,自是想操练操练,便套在当今圣上且看,捋了一圈,发现皇帝做起来运气倒好。太后皇后都无强势母家,更不论这宗室、皇子、武将,没有一个不臣服的。可我又想起,物……”

正还说着,元静突然被刘慕卿连接咳嗽声打断,便停嘴懵懵望他。

刘慕卿收拢五官和身躯,起身正经跪到她前头,将她挡在身后。

元静忙也转身抬头,双眼猛地被日光一晃,过了片刻才对回焦。

等她看清楚,只觉头嗡地一声作响,心脏被重锤一击,浑身血液凝固动弹不得。

曹植《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