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像会笑?”许昭眉头皱起,下意识想要反驳,“义庄有崇恩寺的庇护,邪祟不容近身。”
王五眼神里惊惧与恐慌并存,他快走两步,靠近许昭,眼睛睁的极大,瞳孔涣散着,却给人一种死死盯着自己的错觉,他嘴唇翕动道:“我没骗你们,我真的没骗你们。”
“那像就是在笑啊……”王五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他歪了下头,似是不解面前的两人为什么不信他,随后他突然一笑,干裂的唇被扯开,露出满嘴腥黑血色的牙和没有血色的牙龈,“就像这样笑——”
“不好!”
林卿尘神色微变,手中剑柄翻转,护着许昭连退了几步,警惕的看着凄笑的王五。
“哈哈哈为什么不信我!跟我走啊!”
“不然……哈哈哈哈谁去救吕向李冲、孙立哈哈,”王五的眼睛红的不像话,他神色哀求,伸出手想要上前拉扯许昭,“求你了求你了,只要你来了,大家都能活。”
“不……不……不是!”不等许昭和林卿尘反应,王五猛的退后几步,捂住头神色痛苦至极,但脸上的笑意却越来越深,他捂住嘴,笑声又从指缝中溢出。
“王叔……”许昭的声音带了点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被邪祟影响了心智,这种程度,已经没救了。”林卿尘语气冷然,横剑在身前,已经做好了准备。
“不!”许昭伸手拦住他,坚定道,“他还有理智,不是吗?”
“就算被邪祟影响了,只要能挣脱出来就有救,不是吗?”
林卿尘察觉出许昭的声音不对,他侧头看去,只见面对灰袍人从容不迫的许昭,此刻眼中全是焦急之色。
他什么都没再说,没有上前解决,但也没有解除攻击姿势。
意思很明确——他不认为王五能够从邪祟手中挣脱。
“王叔,你冷静下来,不要被蛊惑了,你想想大巧,想想我,想想西河镇的大家。”许昭上前两步,走入王五的攻击范围内,她声音轻柔,想要引导王五挣脱邪祟。
“还记得吗,十年前我刚来义庄的时候,你和吕向教我们开垦良田,为人敛尸,问我们以后想做什么,我和大巧说要开铺子赚大钱,李冲和孙立笑我们两个小鬼连算盘都不会用还想开铺子。”
“可后来我们真成老板和掌柜了,义庄也在大家的努力下越来越好。”
许昭又上前走了一步,抬手露出手中的瓷瓶,里面装的是带有灵气的液体。
“所以,我绝不会放过毁了这一切的邪祟,”她将灵液倾倒在王五身上,手上动作翻飞,捏决道:“抱一守神,专气致柔,涤除玄览,天门开阖。”
随着捏决的动作,灵液蒸腾,在两人周围化作一圈灵带,而后又紧紧贴上王五,在他整个人上覆盖一层灵液,一缕缕拔除他身上的煞气。
见状,林卿尘收剑,目光探究的看向许昭。
这样强效的净化咒,他从未听过,也从未见过。
许昭,这个凡人究竟是什么来历?
就在这时,被灵液包裹的王五突然伸出手抓住了许昭的胳膊,力道之大几乎能捏碎骨头。
许昭刚想挣扎,却听到王五开口——
“小昭!这是冲你来的!快逃!”
随着话音,他握住许昭的手渐渐四分五裂,与此同时灵液消耗完毕,露出王五形如泥塑的身体,他瞪大眼睛看着许昭,脸上的皱纹被裂痕替代,不断朝身体各处蔓延。
“王叔!”
许昭伸手想要拦下他倒下的身体,却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五摔在地上,成为一捧飞灰。
“从一开始就是泥像吗?”林卿尘抿唇,看着王五倒下的痕迹,不由得攥紧了手中的剑,“所以煞气消除,泥像也跟着被毁。”
许昭捏紧了拳,心中的怒意几乎喷涌而出,但越是愤怒她便越是冷静,开口道:“魂魄确实是王叔的,是邪祟把他换到了泥像里。”
这么一来,就是许昭亲手杀了王五的魂魄,灰飞烟灭,连来世都不会有。
“我们走。”许昭抬步便要往义庄的方向去。
“等等!”
林卿尘猛的开口阻止,他看向街角的方向,心头那股阴寒愈发浓烈。
他上前一步,带着许昭朝前走去,转过街角时——
一种果然如此的情绪浮上心头。
空无一人的街道中央,不知何时立了座泥像。
泥像底盘臃肿,看不出是什么,身子也歪七扭八,但唯独那张脸,格外细致精巧,俨然一副菩萨低眉的模样,但在阳光下,菩萨嘴边的慈笑却变成了饱含恶意的讥笑,似是在嘲笑他们。
林卿尘看了看周围,泥像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去义庄的必经之路,他们可以绕路走。
可这还是第一次有邪祟敢在他面前挑衅。
一念及此,林卿尘眼里流露出杀意,手中的清风剑颤抖着发出微微铮鸣。
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一时泄愤的想法,转而将剑收了起来。
同时,许昭神色不变的弯腰拾起脚边的一块碎石。
“你干什么?”林卿尘看着她的动作,不明所以。
许昭扭头看向他,问道:“看它这样,你不想打它吗?”
“想是想,但贸然靠近……”林卿尘点了下头,有些顾虑。
许昭掂了掂手中的石子,朝泥像扔了过去,说道:“那不靠近就好了。”
她的准头很准,力道也用的很足,一下就将泥像击溃,碎成粉末。
“在别人难过的时候,笑的太灿烂也是会被打的。”
许昭拍了拍手,心情稍微恢复了一些。
林卿尘沉默了一下,说道:“你这样做,容易被邪祟记恨。”
“他本来对我也没有好意吧?”许昭扭头看向他。
“确实。”林卿尘点了点头。
随着两人接近义庄,一路上出现的泥像越来越多。
“当啷——”
又一座泥像被石头打烂。
“我说这东西是没完没了了吗?”许昭甩了甩有些酸胀的手腕,看着不远处出现的下一座泥像,“每次都是不远不近的距离,也不攻击。”
“真是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膈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