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年,舒婉去北京参加文学节,遇到了当年和陆京川同校的同学。闲聊时,同学说:“陆京川现在挺好的,在研究所里带团队,他老婆是医生,孩子都上小学了,一家人很和睦。”
舒婉点点头,心里很平静,就像听到一个老朋友的近况。她没有追问更多,也没有想要再见一面,因为她知道,最好的告别,就是互不打扰,各自安好。
文学节结束那天,她特意绕路去了当年和陆京川一起去过的未名湖。湖边的柳树依旧,博雅塔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只是再也没有那个穿着白衬衫的少年,陪她一起逛校园,给她讲学校的历史。
她沿着湖边走了一圈,然后转身离开。走出北京大学的校门时,她回头看了一眼,没有留恋,只有释然。
回到南京后,舒婉在书桌前放了一盆绿萝,长势很好,叶子绿油油的。她依旧每天写作,偶尔和朋友出去旅行,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她再也没有梦见过陆京川,也很少再想起那些青春里的往事,只有在某个夏夜晚风拂过的瞬间,会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有什么东西,一直都在。
后来,有人问她:“如果能回到过去,你会不会选择和他在一起?”
舒婉想了想,笑着说:“不会。因为当年的我们,就算在一起了,也未必能走到最后。而现在这样,挺好的——他有他的家庭,我有我的生活,我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活得很精彩。”
是啊,青春里的喜欢,不一定非要开花结果。有些相遇,就像夏夜晚风,吹过就散了,没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但风过之后,留下的温暖和勇气,却能让我们带着这份光,一直往前走,走向属于自己的晴朗。
就像舒婉在书的最后一页写的:“谢谢你曾是我的光,让我即使一个人,也能把往后的路,走得明亮而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