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西京别记 > 第31章 妆奁

西京别记 第31章 妆奁

作者:梧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8:25:35 来源:文学城

傍晚,天气湿热闷人,连呼吸都带着黏腻的潮意。

低垂的天幕上半颗星子也无,唯有成排的云雾,墨一般黑压压地涌着,一道压过一道,遮天蔽月。明明时辰尚早,却给人一种置身于午夜的错觉。

屋里正倚在窗边打理丝线的卫孺似有所觉,探头看了眼窗外的天空,知道这是暴雨来临的前奏,便立刻加快手中的动作,待最后一板丝线被厘清,她直起身,把窗门牢牢关上,不给外边的风雨一点儿闯进来的机会。

怕没关牢,她还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两遍,再三确认窗门确实关好了,才安心地向家中摆放食案的那处位置走去。

彼时,卫长子正端坐在食案前,卫少儿也靠在他身边,案上铺满了钱币,兄妹俩正一起清点着穿成缗。

钱币虽多,但兄妹俩配合默契,动作麻利,加上卫孺也来帮忙,三人很快就把全部钱财清点完毕了。

新串好的铜钱加上先前就串好的,约莫有五万钱,和外面普通农户人家的积蓄相近。

这些钱是一家人多年来积攒下的家资,早前由身为一家之主的卫媪掌管着。等卫长子到了及冠之年,卫媪便把这钱交到了他手里。

银钱的交接也意味着责任的交接,作为长兄,卫长子有责任将这笔钱财妥善分配给诸兄弟。

他也早就计划好了:步、广暂时用不上,除去自己那份,余下的等到几个弟妹成婚时,再按定数分给他们充作聘礼或陪奁。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卫长子原以为最先该给的是大妹妹卫孺那一份,不曾想却是年龄更小的少儿和子夫。

两个妹妹的事,让卫长子两次都措手不及。他说不清自己是什么心情,反正两次都不是很高兴。

不过相较而言,比起少儿,他还是更担心子夫。不管怎么说,少儿还留在家里,小妹却是要到别人家去。

子夫看上的那个男人待她是否真心?愿不愿意给她脱了奴籍?会不会善待她和腹中的孩子?这些全都是未知数。

想到这些,卫长子就一阵头疼。虽然他自己也是个男人,但看多了母亲和妹妹的经历,他对外头男人的责任心实在不抱什么期待。

他低头看了一眼案上的钱,默默盘算着,决定到时候从自己的私房里再拿出一部分给小妹。无论如何,手头多点钱傍身总没坏处。

无独有偶,作为姐姐的卫孺和卫少儿也是这样想的。她们不约而同地在心里计算着自己的私房钱,准备给小妹添妆。

尤其是少儿,在这个家里,数她对子夫的事情知晓得最多,因此也格外操心子夫日后的生活。

她心知肚明,自己这个妹妹此去,是到一个更恶劣的环境里寄人篱下。

虽然任长卿是一个能为搭救仅有几面之缘的女子,便咬着牙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孩子的男人。

少儿相信他的品行,但人心易变,作为卫子夫的姐姐,她不能将所有期望都寄托在任长卿这个外人身上。

兄妹三人对视一眼,明白对方也有一样的打算,便都心照不宣地各自去寻自己的钱匣,毫不避讳地当众打开并清点了起来。

其中,卫长子拿出了自己小一半的私财,约有几百钱。卫孺和卫少儿则各自出了些首饰,这些首饰虽不能直接花销,但也值些钱;平日里旁人动不了,到了急用时,小妹可以自己拿去典当。

加加减减算下来,近八千钱的资财,这便是他们几个做兄姊的,能给予小妹的全部东西了。

他们把这些财物妥善地装进给位子夫准备的箱奁里,只等她回来就把东西全都交给她。

而当卫子夫和母亲卫媪与天公比快,抢在暴雨落下之前进屋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正是兄姊们围坐在食案前,商量着要如何让她一定收下这些钱的情景。

子夫还不算太笨,哪怕面前三个人尽力遮掩,她也已经猜到了他们想做的事情。

兄姊们对她是真切的疼爱,这让她在感动之余,又生出了沉重的歉疚。

卫子夫并没有家人们想象的那样好、那样乖,也不够聪明,一直都得过且过,像只无头苍蝇似的做了很多不知对错的选择。

她也没有回报家人什么,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们添麻烦,让他们为了自己的事忧心伤神。

出于不知名的情绪,子夫跪坐在箱奁边,翻看着里面的财物。忽然,她认出里面有一支钗是大姊常用的样式,便动作轻柔地拾起,将其缓缓绾在卫孺鬓边。

再之后,她抬眸看向三位兄姊,缓声道:“大兄,你们几个不必为我费心了。就算到了外面,也是去新的地方当奴婢,自己都是别人的家资,又何必带这些银钱呢?”

“再者,明日我出府时,翁主说要派身边亲信的侍婢来送我。有那翁主的亲信在,我是半文钱也带不走的。”

卫长子皱起了眉头,有些不认同地道:“翁主身份尊贵,哪会跟咱们做奴仆的计较这点东西呢?”

卫子夫苦涩笑笑,“大兄不了解翁主的脾性。翁主为人最是恩怨分明,我得罪了她,如今能安然离开侯府,已是她格外开恩的结果,其余的,我也不敢贪图。”

“可是——”

卫长子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着小妹沉静的面容,内心也明白她的话在理,便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一个“主”字大过天,身为奴隶,他即便再有心,也只能暂时妥协。

眼下之计,只能筹划日后有机会出府,再把钱塞给妹妹了。

少儿他们也是这样想的,可一想到子夫出去后不知要受多少罪,心里便堵得发闷,谁也没再开口。

连卫媪这个当母亲的,自进门起也一言未发。她没有插话打断兄妹四人,只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慈爱地逗着去病和自己的两个小儿子玩耍。

在这个家里,小孩子是活的最幸福的,每天无忧无虑,完全不知道自己未来要面对怎样的世界,只知道困了要睡,饿了要吃。

当三个孩子捧着自己的肚子,委屈巴巴地看着家中大人的时候,卫孺就知道自己是时候该去造饭了。

无论心情如何,饭总是要吃的,不吃哪还有力气应付明天的差事呢?

卫孺甚至还特地多做了几个菜。她的小妹妹明天就要离家了,她想弄得丰盛些。

卫少儿帮着卫孺忙活了起来,子夫因不善烹饪,便没有插手,只是在饭食做好后,和大兄一起把食物端上食案。

案上,卫家每个人都在尽力吞咽着碗中的饭食。尽管过于低迷的心情,让他们觉得进食如同嚼蜡,但大家依然尽可能多吃,不浪费一粒米。

屋外的雨还没有停的意思,漆黑的夜幕里,雨声噼里啪啦的,搅得人心神不宁。就连家中唯一的一盏烛灯,烛火似也随着外面的狂风暴雨不安分地摇曳,将墙上众人的影子晃得忽明忽暗。

往常这样的天气,用过饭食后,卫家人为了节省烛火钱,总会早早躺下歇息。

今夜也是如此,纵然大家都毫无困意,却也不得不装出一副安睡的样子。免得凑在一起哭哭啼啼的,反倒伤感。

夜很长,也很短,煎熬着,很快就过去了。

到了鸡鸣时分,卫子夫便早早起身,坐在镜台前整理仪容。

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可那份为心上人描眉画眼的欢喜,卫子夫却从来没有体会过。

每一次对着铜镜妆点仪容,不过是为了应付宴会上那些轻蔑或贪婪的目光。

指尖蘸着脂粉,石黛划过眉骨,日复一日做着这重复了成千上百次的动作,心里头半分轻松也无,更别说藏不住的喜悦了。

实话讲,比起素面朝天,还是稍微描画一下更显艳丽精神,但卫子夫实在是不太喜欢那种脂粉涂在脸上的感觉,闷得慌。

有的美是能自由选择的,有的美则是不得已而为之。很不幸,卫子夫正是后者。

今晨,子夫净过面,打量了一下镜中的自己,习惯性地从装脂粉的陶奁里蘸取了一些粉末,准备涂在双颊,可当手指触碰到脸颊的那一刻,她改变了主意。

算了,她想。

出了平阳府的门,她就不再是歌女,任长卿更不是前来拜访公主夫妇的宾客,她没有义务为他装点色相。

卫子夫左看右看,觉得自己这张脸也没什么需要特别修饰的地方,便决定偷个懒,只把头发规矩地扎起来就算了事。

她想找那条自己平素最爱的红色发带,可翻遍了箱笼却一无所获。

怔愣片刻,她才后知后觉地想到,那条发带或许遗失在公主拷问她的那间屋子里,早就不知道被哪个婢女当作秽物扫走了。

说来惭愧,这条发带还是她亲手编织的。虽说编得不算精巧,却是子夫平日里的爱物。

而如今的她,竟也像这条发带一般,被主人轻飘飘地扫出门去。

失落吗?心里头那空寂的感觉,早已替她做了回答。

可即便清楚自己落得这般境地,怨不得旁人,卫子夫还是忍不住想:难道就真的全然是自己咎由自取?

她对着铜镜里的自己摇了摇头,似乎也不是这样的。但她没时间再往下想了。

卫子夫闭了闭眼,将那些盘桓不去的念头一股脑摁了下去。

是时候该走了。

她迅速翻出一条普通发绳,将青丝牢牢束紧。确认头发不会散开后,便起身走到早已穿戴整齐的卫媪身边。

《汉书·文帝纪》:“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

《汉书·元帝纪》:民訾不满千钱者。”

《汉书·成帝纪》:“民赀不满三万”

《汉书·哀帝纪》:“民赀不满十万”

《汉书·平帝纪》:“天下民赀不满二万及被灾之郡不满十万”。

由上述记载可见,汉代中等农户的家资在十万钱左右,富农则在十万之上,而贫农的家资最低可能在万钱以下。

另有关于董贤奴婢的记载:“贤家有宾婚及见亲,诸官并共,赐及仓头、奴婢人十万钱。”

从这条记载中可以看出,汉代奴婢虽然是半人半物的性质,属于主人的财产,但他们也有“赏钱”作为收入。

当然,董贤的奴婢们是受财大气粗的皇帝赏赐,才能一次性跻身中产行列,其他人家的奴婢可能就没那么滋润了。本文中卫家的家资取个中间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妆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