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武周女官升职记 > 第60章 星星之火

武周女官升职记 第60章 星星之火

作者:芮祎Sophie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14:45:56 来源:文学城

开元元年深秋,洛阳宫城的银杏已然尽染金黄,落叶如蝶,铺满了紫微城的甬道。新帝李隆基改元“开元”,取“开辟新元”之意,大赦天下,犒赏功臣,整饬吏治,一派万象更新的气象。然而,在这蓬勃朝气之下,前朝的血腥气息似乎仍未散尽,尤其在宫廷深处,一种无形的、旨在巩固皇权、防范内闱的肃清与重塑,正悄然进行。

新任的内侍省少监,一位面容肃穆、举止一板一眼的宦官,来到了软禁杜善等人的偏僻院落。他身后跟着两名手捧朱漆托盘的小黄门,盘中放着数卷崭新的官牒与一套浅青色的女官服饰,品阶赫然是“正七品下”的宫官之职。

“杜娘子,”少监的声音平稳无波,带着程式化的恭谨,“陛下念旧,惜才如金。闻娘子掌记之才,冠绝掖庭,特旨恩赏,擢为尚宫局司记,掌宫内文书典籍,赐居安福殿南阁。此乃浩荡皇恩,娘子即刻便可迁入新居,三日后赴尚宫局上任。”

诏令清晰,恩遇颇厚。从一个待罪的前逆王府邸掌记,一跃成为宫内正式的女官,品阶不低,职司仍是熟悉的文书典籍,对于历经风波、前途未卜的杜善而言,这无疑是新皇抛出的、极具诱惑力的橄榄枝,是一条安稳且体面的出路。

院落内其他几位一同被软禁的女官,闻言皆露出或羡慕或松口气的神情。郑司记目光复杂地看了杜善一眼,沉默不语。

杜善静立原地,身上还是那身洗得发白的旧日青绫官服。她垂首听完旨意,面上无悲无喜,沉静得如同院中那口古井。她缓缓抬起头,目光掠过那崭新的官服和官牒,最终落在那位少监脸上,声音清晰而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决绝:

“臣,杜善,叩谢陛下天恩。然臣才疏学浅,年力已衰,恐难当新朝重任。恳请天使回禀陛下,允臣……归乡里。”

一语既出,满院皆寂。秋风卷着落叶,打着旋儿,发出沙沙的轻响。那少监显然未曾料到如此答复,刻板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错愕与不解。擢升之恩,竟遭拒绝?在这新旧交替、多少人挤破头想要表忠求进之时,她竟要自请出宫?

“杜娘子,”少监蹙眉,语气加重了几分,“此乃陛下特旨,非同儿戏。娘子三思。宫中正值用人之际,娘子之才,正当其用。何必……”

杜善微微躬身,姿态谦卑,语气却无丝毫转圜余地:“臣心意已决,非敢拂逆圣恩,实乃力有不逮,唯恐贻误宫务,有负陛下期许。恳请天使成全。”

少监凝视她良久,见她目光澄澈坚定,知不可强求,最终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许,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示:“娘子既执意如此,咱家便如实回奏。只是……娘子当知,出了这宫门,前尘往事,便如云烟。宫中……不会再记得一个请辞的女官。”

这话意味深长。既是提醒,也是某种程度的最后通牒。选择离开,便意味着自愿抹去过去的一切痕迹,放弃与新朝的任何关联,成为一个彻底的“局外人”。

杜善再次深深一揖:“臣明白。谢天使提点。”

少监不再多言,示意小黄门收起官牒服饰,转身离去,背影很快消失在金黄的银杏道尽头。

郑司记走上前来,眼中情绪复杂,低声道:“阿善,你这又是何苦?新朝初立,正是……”

杜善转过头,对她露出一抹极淡却异常平静的笑容:“司记,我的路,已走到头了。这里,已不再需要我这样的‘旧人’。” 她目光扫过这深宫的重重殿宇,“我……倦了。”

三日后,一纸准予还乡的文书与一份丰厚的遣散赏赐送到了杜善手中。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送别的人群。在一个薄雾弥漫的清晨,她换上一身半旧的青色襦裙,挽着一个简单的青布包裹,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便只有那枚早已失去效用的青铜鱼符,以及一方用旧了的、刻着“善”字的小小砚台。

她一步步走过熟悉的宫道,穿过一重重朱红宫门。守门的金甲卫士查验过文书,面无表情地挥手放行。沉重的宫门在她身后缓缓合拢,发出沉闷而最终的巨响,将那座承载了她整个青春、见证了她半生浮沉的辉煌宫殿,彻底隔绝在外。

岁月流转,开元盛世的大幕轰轰烈烈地拉开。李隆基励精图治,姚崇、宋璟贤相辈出,天下日渐富庶繁荣。而深宫之内,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却被有意无意地悄然抹去。上官婉儿的诗文被禁,生平被刻意淡化;太平公主的功过被定调为“谋逆”,其党羽名字多成禁忌;就连那些曾活跃一时、才华横溢的女官们,其事迹也逐渐湮没无闻,仿佛她们从未在那权力的核心留下过深刻的印记。杜善这个名字,如同投入大海的一粒石子,未曾在那煌煌史册中,激起丝毫涟漪。

然而,在某些寂静的深夜,杜善会点亮一盏小灯,铺开素笺,研墨提笔。她并非写回忆录,也非著书立说。她只是凭着记忆,用工稳端严的楷书,一字一句地,默写那些她曾核校过、起草过、或只是见过的诏令典章、文书格式、乃至一些精彩的批答片段。她写《臣轨》的注疏要点,写北门学士的策论风格,写上官婉儿的骈文技巧,写太平公主的朱批习惯……她将那个时代赋予她的、关于文书与权力的所有知识与智慧,以一种近乎仪式的方式,重新书写、封存。

她知道,这些文字,或许永无面世之日。男人们书写的历史,不会记住她们。但她书写,并非为了被记住,而是为了确认自己曾经的存在,确认那个由女性执笔参与书写历史的时代,曾经真实地、轰轰烈烈地存在过。

多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阳光和煦,杜善登高远眺洛阳,山风拂面,视野开阔,远处的神都洛阳城郭俨然,气象万千。

如今盛世,海内承平,武周宫中旧事,早已无人提起,仿佛那段岁月,从未存在过一般。

这山河万里,烟火人间。史书由人书写,墨迹可干,名字可隐。那个时代,或许已被抹去,但它所点燃的东西,却不会真正熄灭。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些深宫之中,曾经与她一样,用智慧、心血、甚至生命,参与塑造历史的女子们的身影。

武周盛世点燃了一种可能。一种女子亦可执笔论政、参决机要的可能;一种才华与智慧足以超越身份与性别、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印记的可能。这种可能,一旦被看见,被体验,便如同星火,落入心田。即使表面沉寂,却已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积聚着力量。

宫阙会忘记她们,史册能忽略她们。但那种被点燃的东西,在这里,在那里,在每一个悄然觉醒的心灵深处,活着。它或许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等待,需要漫长的时光,但它终将再次燃烧起来,照亮更广阔的天空。

山风猎猎,吹动她的发丝,她的身影在苍穹下显得渺小却挺拔。她遥望着那片她曾为之耗尽心血、最终又毅然离开的宫城,眼中没有留恋,没有怨恨,只有一种超越了个体命运的、深沉的洞察与希冀。

星星之火,或许微弱,但一旦见过光,便再也无法安于彻底的黑暗。而她相信,这火种,早已播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