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武周女官升职记 > 第53章 建言失败

武周女官升职记 第53章 建言失败

作者:芮祎Sophie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2 08:10:21 来源:文学城

延和元年秋,太极殿的御座之上,已换了新主。李隆基受禅登基,是为玄宗,改元先天。然紫微城内的天,却并未因此廓清,反更显云谲波诡。太上皇李旦居百福殿,仍握“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之权,而此权之实柄,经由无数“太上皇诰”,十之七八,皆操于太平公主之手。澄心堂内,烛火燃得比往日更久,文书流转之频密、内容之峻切,更胜睿宗在位之时。杜善伏于案前,眉间倦色深锁,笔下虽依旧沉稳,心头却日渐沉重如铅。

这一日,郑司记面色凝重,将一卷密封的文书置于杜善案头,低声道:“殿下密令,即刻拟复。事关重大,需慎之又慎。” 语气中带着罕见的紧绷。

杜善解开密封,展开文书,心头骤然一紧。这是一份由公主安插于左羽林军中的心腹郎将密呈的急报,内容骇人听闻:玄宗近臣、新任中书令王琚,近日频繁密会万骑营中低级军官,常于夜间宴饮,席间多有“主少国疑”、“功臣未得厚赏”等怨望之语,其心叵测。密报末尾建言:当速奏太上皇,以“挑拨君臣、窥探禁军”之罪,将王琚罢黜出京,或下制狱严鞫,以儆效尤,剪除今上羽翼。

杜善执卷的手,指尖冰凉。王琚此人,她素有耳闻,乃玄宗为临淄王时的心腹谋士,参预唐隆政变,机辩纵横,深得信任,是新帝身边最为锐利的一把刀。其与万骑军官往来,确属敏感,然密报中所言“怨望之语”,皆出自“听闻”,并无实据。万骑营经唐隆政变,地位超然,将士骄悍,本就不易驾驭。王琚此举,是为玄宗笼络军心,抑或真有不臣之图?仅凭此单一密报,实难断定。

更令她心惊的是公主欲采取的手段——“罢黜”或“下制狱”。此乃雷霆之击,直指皇帝近臣,无异于公然向新帝宣战。王琚若倒,其身后牵连的是一整个东宫旧臣集团,势必引发朝野巨震。如今玄宗已正位,虽受制于太上皇,然其名分已定,绝非昔日临淄王可比。如此悍然出手,一旦失当,或证据不足被反噬,后果不堪设想。

她抬首,望向郑司记,声音谨慎:“司记,此报事关禁军与皇帝近臣,干系极大。然所劾之事,多为风闻,未见赃证。若骤加严惩,恐……恐难以服众,反激变局。是否……应先密查核实,或由御史台风闻奏事,探其虚实,再作定夺?” 她试图以程序与证据为由,稍作缓冲。

郑司记目光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殿下之意已决。王琚狂徒,留之必为大患。今上受其蛊惑已深,非重典不足以震慑。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岂能拘泥常法?速拟敕草,请太上皇用印。”

杜善心中咯噔一下,知公主杀心已起,劝恐无益。然她深知此举风险滔天,沉默片刻,终是深吸一口气,提笔于一张素笺上,极快地写下数行小字,并非敕草,而是建言:

“殿下明鉴:王琚事,牵动禁军,直指今上,实乃枢机。然其一,证据未固,恐予人口实;其二,操之过急,易打草惊蛇;其三,恐逼反万骑,祸生肘腋。愚见:莫若明升暗降,迁王琚为外州刺史,调离禁中,削其实权,缓图其后。既可去殿下心腹之患,亦不露痕迹,保全大局。冒死以闻,伏惟圣裁。”

她将素笺折好,双手呈予郑司记:“此乃卑职浅见,万望司记呈送殿下三思。”

郑司记深深看了她一眼,接过纸条,未发一言,转身离去。

时间在焦灼中缓慢流逝。窗外秋风萧瑟,吹得檐下铁马叮咚作响,每一声都敲在杜善心上。她独坐灯下,面前摊着空白的敕旨用纸,朱笔搁在一旁,却迟迟无法落下。她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上官婉儿之死、李重俊兵败、韦后覆灭……一桩桩,一件件,皆因急于求成、手段酷烈而招致反噬。公主如今权势熏天,然其对手,已非韦后那般不得人心,而是年轻气盛、颇具人望的新帝!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良久,郑司记返回,面色平静如水,将那张素笺放回杜善案上。杜善急切展开,只见她那几行小字之下,多了一行朱笔批注,字迹瘦硬凌厉,力透纸背,正是太平公主手书:

“筹谋已定,勿复多言。蜉蝣撼树,不知量力。速拟敕草!”

每一个朱字,都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入杜善眼中,更刺入她心中。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是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是对她谨慎建言的全然蔑视,更是一种近乎盲目的、对自身力量的高度自信与刚愎。

杜善的手微微颤抖,一股寒意自脊椎升起,瞬间蔓延全身。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效忠多年的主上,在权力的巅峰,已听不进任何逆耳之言。所有的谋略与谨慎,在绝对的权力意志面前,都成了“蜉蝣撼树”的笑话。而那“已定”的“筹谋”,在她看来,却是一场巨大风险的豪赌。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无波澜,只剩一片冰冷的死寂。她默默地取过敕旨用纸,提笔蘸满朱砂,开始依令起草罢黜王琚、下制狱勘问的敕文。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一字一句,皆依公主体例,措辞严厉,罪状罗列,无懈可击。她写得极快,极稳,仿佛方才那片刻的谏阻从未发生。

写罢,她用印,封缄,交付郑司记。整个过程,沉默得令人窒息。

郑司记接过敕书,目光在杜善脸上停留一瞬,似有复杂情绪掠过,终只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转身离去。

杜善独坐案前,望着那跳跃的烛火,心中一片冰凉。她知道,这道敕书一旦经太上皇用印发出,便如同向玄宗阵营投下了一枚战书。王琚命运难测,而公主与皇帝之间那最后一层勉强维持的体面,也将被彻底撕碎。她仿佛已预见到那即将到来的、更加血腥惨烈的冲突。

这一次建言的失败,于她而言,不只是一次建议未被采纳,更是一次信仰的崩塌。她一直以为,自己追随的是一位智慧超群、深谙权谋、懂得审时度势的王者。然而,今日公主那朱批十字,却让她看到了权力顶峰那令人恐惧的盲目与傲慢。原来,再英明的人,在绝对的权力中浸淫日久,也会变得如此……不可理喻。

窗外,秋风更紧,吹得窗纸噗噗作响,仿佛无数冤魂在拍打着窗棂。杜善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孤独。她在这深宫之中,凭借笔墨与谨慎,挣扎求生至今,却发现自己最终,或许也只是一枚随时可以被牺牲的棋子,她的忠诚与智慧,在主人的刚愎面前,轻如鸿毛。

延和元年的这个秋夜,杜善在澄心堂的孤灯下,完成了一次无声的蜕变。她依旧会尽职地处理每一份文书,依旧会谨慎地守护着公主的秘密,但她的心底,那份曾经炽热的忠诚,已悄然蒙上了一层冰冷的灰烬。她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所处巨舰的航道上,那巨大的、狰狞的冰山,而掌舵者,却对警告充耳不闻,一意孤行地直撞过去。她能做的,唯有抓紧身边所能抓住的一切,等待那最终撞击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