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孟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医院的。
诊断书被他折叠起来,塞进衣服最内侧的口袋,紧贴着心脏的位置,仿佛那是一封注定无法投递的绝笔信。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穿过熙攘的街道。午后的阳光明媚得近乎残忍,洒在行人带笑的脸上,洒在咖啡馆露天座位的遮阳伞上,洒在孩童手中的彩色气球上。
世界依然鲜亮活泼,充满生机,而他却感觉自己正在一点点从这个世界剥离。
世间纷纷扰扰,他却...没有多少时光去看了。
这个认知像一块巨石,沉沉压在他的胸口,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下意识地抬手,轻轻按住胃部——那个正在悄然吞噬他生命的地方。
疼痛尚未到来,但恐惧已经生根发芽。
疼……
走着走着,他停在了一家名为“墨色”的书店前。深褐色的木质招牌,橱窗里精心陈列着新书和复古文具,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回到了那座北方小城,那家和边江然常去的书店。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看见十七岁的自己站在书架前,指尖划过书脊,而十七岁的边江然就站在不远处,假装在挑选参考书,目光却不时飘向他。
少年的眼中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那些周六的下午,阳光透过书店的玻璃窗,在木质地板投下温暖的光斑,两个少年各自捧着一本书,偶尔抬头对视,又迅速移开视线,心中却满是甜蜜的悸动。
远孟舟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还能闻到旧书店特有的纸张和墨水的气味,混合着少年边江然身上清淡的雪松香。
他继续向前走,不知不觉来到了大学城。街角那家奶茶店依然还在,招牌换新了,但位置没变。
那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约会的地方。他还记得那天边江然紧张得差点打翻奶茶,笨拙地解释着自己不是故意的,而他只是笑着,觉得这个平日里冷静自持的Alpha手足无措的样子可爱极了。
嗯,傻傻的。
“要半糖,多加椰果,”当时的边江然对店员说,然后转头看他,“我记得你喜欢。”
那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远孟舟红了眼眶。那么多年过去了,边江然始终记得他所有的喜好,就像他也记得边江然的一切。
再往前走,是那家他们一起挑选家具的商场。
站在商场门口,远孟舟仿佛看见两年前的自己和边江然,推着购物车,为他们的第一个家精心挑选每一样物品。
“沙发要软一点的,”当时的远孟舟说,“这样躺着看书才舒服。”
边江然认真地点点头,然后在预算范围内选了最贵的那款:“这个支撑性好,对你的腰背也好。”
每一个决定,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他们要一起打造一个家,一个完全属于他们的避风港。而现在,这个家才刚刚温暖起来,他却可能要离开了。
回忆如电影画面般一帧帧闪过脑海:边江然在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图书馆里帮他占座时认真的侧脸,睫毛在脸颊上投下细密的阴影;在雨中把外套撑在他头顶的笨拙,自己的半边身子却都淋湿了...
那些美好的、珍贵的瞬间,如今都变成了锋利的刀片,切割着他已经脆弱不堪的心。
“我不能拖累他。”
这个念头突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的迷茫和不确定。
这是他深思熟虑的决定。
边江然有光明的未来,不应该被一个病人束缚。他刚刚凭借自己的努力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泥沼,不能再陷入另一个深渊。
他值得...更好的未来。
远孟舟停下脚步,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公园。
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成绚丽的橘红色,美得令人心碎。
长椅上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他们并肩坐着,安静地看着夕阳,老爷爷的手轻轻覆盖在老奶奶的手上。
那本该是他和边江然的未来。一起慢慢变老,一起看无数个日出日落,然后在某个平静的午后,依然牵着手,回忆他们共同度过的一生。
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滑落。远孟舟快步走到一棵大树后,背靠着粗糙的树干,无声地哭泣起来。压抑的呜咽被风吹散,肩膀剧烈地颤抖着。
他的未来如此美好,他还有大好前程,不应该为他一个人停留。
这个认知既残酷又清晰。边江然才二十八岁,事业正处于上升期,他聪明、坚韧、有能力,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而自己……却可能成为拖累他的负担。
治疗需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结果却未必理想。即使侥幸延长生命,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他见过癌症晚期的病人是如何一点点被疾病吞噬,也见过照顾病人的家属是如何被拖垮的。
他不能让边江然经历这些。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公园里的路灯一盏盏亮起。
远孟舟擦干眼泪,从树后走出来。他的脸上还带着泪痕,但眼神已经变得坚定。
他拿出手机,看着屏保上两人的合影。
“对不起,江然。”他轻声说,指尖轻轻划过屏幕上边江然的笑脸。
夜幕降临,城市华灯初上。远孟舟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沉重无比,但他知道,这是他为边江然能做的,最后的、也是最艰难的决定。
他要用自己所剩不多的时间,为边江然铺一条没有他的未来之路。
即使那条路上,再也不会有他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