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五十年代女材料学家 > 第61章 倾谈

五十年代女材料学家 第61章 倾谈

作者:连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8:20:20 来源:文学城

暴雨是在第三日傍晚才彻底停歇的。

天地间仿佛被一只巨手粗暴地清洗过,又胡乱拧干,残留着饱含水汽的沉重与泥泞。

白沙河失去了往日平缓的绸缎模样,变成了一条咆哮翻滚的黄褐色巨龙,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断木、杂草、甚至偶尔可见的破损家具和畜禽尸体,轰鸣着向下游奔腾而去。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土腥味、水腥味,还有一种灾后特有的、万物凋敝的沉寂。

农机厂地势稍高,成了临时的避难所和指挥中心。

院子里挤满了从低洼地带和山边疏散出来的村民,孩子们受了惊吓,依偎在父母怀里小声啜泣,大人们则面带忧戚,望着依旧阴沉的天色和汹涌的河水,低声交谈着损失的田亩、冲垮的猪圈,或是庆幸着及时的撤离。

公社干部和基干民兵们声音嘶哑,眼窝深陷,仍在忙碌地清点人数、分发有限的干粮、组织人手加固厂区边缘可能被冲刷的坡坎。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与茫然笼罩着所有人。

保管室的门紧闭着。

屋内光线昏暗,只有一盏煤油灯摇曳着微弱的光晕,将沈屹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投在斑驳的土墙上,像一尊沉默而紧绷的雕塑。

他坐在炕沿,背脊挺得笔直,仿佛依旧在对抗着那场滔天的洪水。

他的目光,一瞬不瞬地落在炕上那个深陷在旧棉被里的身影上。

向真睡着了,或者说,是陷入了某种药物勉强维持的昏沉状态。

她的呼吸极其浅促,每一次吸气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胸膛微弱地起伏着,隔一会儿,便是一阵压抑不住的、撕心裂肺的深咳,那声音空洞得让人心惊,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每一声咳嗽都让沈屹的指节捏得发白,手背上青筋虬结。

她的脸色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苍白,嘴唇泛着淡淡的青紫色,眼下一片浓重的阴影。几天前在洪水中驾驶拖拉机的那股惊人的锐气和生命力,仿佛被那场暴雨彻底浇熄,只余下这具油尽灯枯、残破不堪的躯壳。

沈屹伸出手,指尖极其轻微地拂过她汗湿的额角,触手一片冰凉的黏腻。他拿起炕头温着的热水缸,用棉签蘸了水,小心翼翼地润湿她干裂起皮的嘴唇。动作轻柔得近乎虔诚,仿佛对待一件一触即碎的稀世珍宝。

可他的心,却像被浸泡在寒冬的冰河里,充斥着无力的绝望。

山洪退去后,公社卫生所的老医生被紧急请来,看过之后,只是摇头,开了些镇咳安神的药,私下里对沈屹坦言:“沈同志,陆同志这……不止是肺上的老毛病,是根基都耗空了。这次又淋雨受寒、耗神费力,引发了急症……我这里,实在……最好是能尽快送去省城大医院,用上好的抗生素,或许……还能拖些时日。”

“拖些时日”。

这四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沈屹的心尖上。

他何尝不想立刻带她走?飞也要飞到大医院去!可是,那封威胁信的内容如同毒蛇般缠绕着他。金组长那些余党的眼睛一定还在暗中窥伺。此刻任何试图离开的举动,都可能被曲解、被利用,成为攻击他们、甚至攻击周将军那边斗争成果的把柄。他不能冒这个险,不能让向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要背负莫须有的罪名,让所有人的努力功亏一篑。

而且,她自己也不会允许。

一种深切的、几乎要将他撕裂的无力感,如同这屋外未散的潮气,无孔不入地侵蚀着他。

他这一生,枪林弹雨闯过,技术难关攻克过,明枪暗箭应对过,似乎从没有什么能真正难倒他。就算是最绝望的抗战岁月,看着国土一寸寸沦陷,同胞一片片倒下,他心底那口气也从未散过,坚信胜利终将到来,并愿意为之流尽最后一滴血。

可唯独对于她,陆向真,他好像从来都把握不住。

最初是抓不住她那颗看似疏离实则柔软的心,后来是护不住她免受流言蜚语和阴谋陷害,如今,更是留不住她这盏风中残烛般的生命残火。

他握住她露在被子外的一只手,那手腕纤细得他稍一用力就能折断,冰凉得没有一丝活气。

他徒劳地想用自己的体温去煨热它,却只发现自己的手也同样冰冷。

“真真……”他低声唤她,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见,“再撑一撑……再撑一撑就好……”

他不知道是在安慰她,还是在欺骗自己。

昏睡中的向真似乎感应到什么,睫毛剧烈地颤抖了几下,又陷入更深的咳嗽,身体蜷缩起来,像一片在秋风中凋零的枯叶。

沈屹慌忙将她半扶起来,轻轻拍着她的背,那单薄脊背上凸起的骨头硌得他手心生疼。

一阵剧烈的咳嗽过去,她微微睁开眼,眼神涣散了片刻,才慢慢聚焦到沈屹脸上。看到他紧绷的下颌线和眼底深藏的红血丝,她似乎想笑一下,嘴角却只牵起一个微弱的弧度。

“吵到你了……”她的声音气若游丝,几乎被窗外的流水声淹没,“哎呀……怎么成苦情剧了……”

“没有。”沈屹立刻否认,声音放得极柔,“没有吵到我。你渴不渴?再喝点水?”

向真轻轻摇头,目光缓缓扫过这间简陋却暂时安宁的保管室,窗外是灾后忙碌却充满生机的景象。

她喘了几口气,积攒了一点力气,才轻声说:“外面……大家都还好吗?”

“都好。疏散及时,没人伤亡。就是庄稼和房屋损毁了一些。”沈屹言简意赅地汇报。

“那就好……”向真似乎松了口气,眼神又飘远了些,喃喃道,“那台拖拉机……没坏吧?关键时刻……还真挺顶用……”

都这种时候了,她惦记的还是那些机器。

沈屹喉头一哽,差点没忍住情绪。他用力抿紧嘴唇,点了点头:“没坏,好得很。你开得……很稳。”

这话半真半假。那台东方红-54确实质量过硬,经住了洪水考验。但当时向真那种近乎搏命的开法,任何一个司机看了都会心惊肉跳。

“那当然了……我就是……这么厉害……”向真似乎满意了,又闭上眼睛歇了一会儿。

再次睁开时,她的精神仿佛好了一点点,眼神也清亮了些许,竟带着点回忆的微光。

“沈屹。”她轻声唤他。

“嗯,我在。”

“我在来这里之前……其实从来没开过拖拉机……”她慢慢说着,语气里带着点新奇,又有点顽皮和自得,“不过……在福利院……帮阿姨推过送饭的小车……C1的驾照考得……也都是一把过……”

沈屹的心猛地一抽。

她从未主动提起以前的事情。沈屹知道她“归国华侨遗孤”身份漏洞百出,但她不说,他就不会再深究她真正的来历。

他握紧她的手,专注地听着,仿佛要将她的每一个字都刻进心里。

“我们福利院……最开始的条件不算好,”向真的目光望着昏暗的屋顶,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个遥远的世界,“但院长妈妈和阿姨们……都很好。小时候,冬天怕我们冷,会把办公室的蜂窝煤炉子早早搬到我们睡觉的屋子……夏天,有个老校工爷爷,会用旧水管和马达给我们做个小小的喷水装置……虽然简陋,但我们都玩得很开心……后来……条件好了,还会给我们做新衣服……学校里有父母的同学……都羡慕呢……”

她断断续续地说着,咳嗽时不时打断她的叙述。

“我知道……我是被遗弃的……因为性别……但她们给了我一个家,供我读书,告诉我……女孩子也要有出息,要学好本事……将来……报答社会……报效祖国……”

“读书了……我成绩好,尤其是物理和化学……做实验最有意思……”她的嘴角弯起一个微弱的笑容,“就是有时候太投入……会把实验服烧出洞,这可是危险操作啊……千万不能学……实验室安全……真的非常重要啊……哈……还有一次……差点把导师珍藏的样品给污染了……被他训了好久……”

沈屹想象着那个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偶尔闯点小祸的年轻女孩,心头酸软成一片。

那本该是她平静而充满希望的人生轨迹。

“那时候,虽然也累,也难……但总觉得……前面有光……”向真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带着无尽的怅惘和一丝委屈,“没想到,到了这里……还是搞材料……却这么难……”

“好难啊……怎么这么难……”

沈屹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疼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他俯下身,额头轻轻抵着她的手背,声音压抑着巨大的痛苦:“对不起……真真……是我没保护好你……是我没用……”

如果不是卷入这些风波,如果不是跟着他受这些苦……她或许还在那个明亮的实验室里,做着虽然忙碌却安稳的研究,不会有性命之忧。

向真似乎感受到了他的自责和痛苦,费力地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放在他粗硬的头发上,抚摸了一下。

“不怪你……”她喘息着,语气却异常平静,“哪里搞材料……不是搞呢……这里……这个时候……更需要吧……”

她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在积攒最后的气力,然后轻声问:“沈屹……你呢?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那么高的个子……是不是从小就打架很厉害?”

她试图让气氛轻松一点,像以前很多次那样,带着点好奇去探询他冷硬外表下的过去。

沈屹抬起头,对上她温和而带着鼓励的目光。

他知道,她是想转移注意力,不想沉溺在病痛和消极的情绪里。他也努力压下心头的悲恸,顺着她的话题,开始回忆那些被血与火覆盖的久远岁月。

“我……老家在河北一个村子,靠山。”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一种久远回溯的模糊,“小时候……皮得很,上房揭瓦,下河摸鱼……个子是比同龄人高半头,打架……倒是很少主动惹事。”

他顿了顿,眼底掠过一丝深切的痛楚:“1938年春天,日本人来了……村子没了……乡亲们……都没了……我那年十四岁,躲在村后山的地窖里,躲过去了……”

他说得极其简略,但那平静语气下掩盖的血腥与惨烈,却让向真呼吸一窒,下意识地反握住他的手。

“后来……我就跑了出去,一路往西,听说那边有队伍打鬼子。”沈屹的眼神变得幽远,仿佛看到了那个衣衫褴褛、满心仇恨与恐惧的少年,“碰上了一个侦察班,班长看我个子高,问我多大,我谎报了年龄,说十六了……他就把我留下了。”

“那时候的队伍……就像你可能会在书里看到的那样,”他看了向真一眼,似乎想描述得更具体些,“很苦,经常吃不饱,穿草鞋走山路,脚底都是血泡。但……气氛很好,长官和士兵吃一样的伙食,晚上围在一起学习、唱歌……我很多字,都是在那个时候,趴在背包上,借着篝火或者月光,跟文化□□和战友们学的。”

他的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一丝温暖,那是残酷战争岁月中唯一的光亮。“大家都很年轻,很有活力,相信我们正在做一件正确而伟大的事情,再苦再难,眼睛里有光。”

向真静静地听着,仿佛也看到了那群衣衫褴褛却精神昂扬的年轻军人。

“我十六岁的时候……确实已经带着侦察排执行任务了。”沈屹的语气里没有炫耀,只有一种经历过生死后的平静,“没办法,牺牲太大,补充上来的兵很多年纪更小……得有人带着他们活下去,完成任务。”

“我也养过一只兔子。”他忽然说,嘴角牵起一个淡到几乎看不见的弧度,“一次侦察任务回来,在路上捡的,灰扑扑一只,腿受了伤。我就揣在怀里带回了驻地。战士们都觉得稀奇,轮流找草喂它。那小家伙看着乖,急了也咬人,咬得还挺疼。”

他说着,目光落在向真苍白却依旧难掩清秀的脸上,眼神深沉而温柔:“有点像你……看着温和,惹急了,扳手都能抡起来,砸得人爬不起来。”

向真忍不住轻轻咳了一声,不知是病的还是想笑,眼底却泛起一点微弱的水光。

“后来呢?兔子……”她轻声问。

“后来?”沈屹眼底那点微光黯淡下去,“有一次紧急转移,跑散了……没找到。”

短暂的沉默。

战争的残酷,体现在每一个微小的生命上。

“那……唱歌呢?”向真又勉强支起笑容问。她还记得沈屹唱得比她还难听的军歌。

沈屹脸上露出一丝极少见的、近乎窘迫的神情:“……确实不好听。在延安那会儿,搞联欢,被同志们起哄非要唱一个……我吼了一首家乡的打夯号子,调子跑到天边去了……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他们一看见我就笑。”

向真想象着那个画面,一个高大冷峻的年轻军官,板着脸唱荒腔走板的歌,台下是哄堂大笑的战友……

她终于忍不住,极轻极轻地笑出了声,尽管立刻又引来了咳嗽,但眉宇间那点郁气似乎散了些许。

这是她的笨蛋啊。

“那……后来怎么……去学机械了?”她喘匀了气,继续问。

这些琐碎的、属于他的过去,像一块块拼图,慢慢拼凑出一个更立体的沈屹,一个不只是冷峻特派员、威严副总师的沈屹。

“因为聪明,年轻,肯学,表现好吧。”沈屹说得简单,“组织上推荐我去工大学习深造。那时候,国家其实还没打跑鬼子,但大家坚信我们一定会胜利。而胜利后必需建设国家的人才。周老那时对我说‘国破山河在,犹需读书人’……我觉得,拿惯了枪的手,或许也能拿起绘图笔,换一种方式建设国家,保卫她。”

他说得平淡,但向真能感受到那份转变背后的决心与担当。从守护到建设,他走了一条无数革命者共同的道路。

他们就这样断断续续地聊着。

大部分是向真问,沈屹答。她的问题有时清晰,有时因为精力不济而显得有些跳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