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五十年代女材料学家 > 第6章 副组长

五十年代女材料学家 第6章 副组长

作者:连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8:54:57 来源:文学城

后来的几个小时,第三项目组的实验室气氛紧绷如弦。

向真全神贯注。

她用镊子夹着蘸有微量腐蚀液的脱脂棉,屏住呼吸,在重新抛光得如同镜面般的样品表面,以最轻微均匀的力道擦拭过特定的晶界区域。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丝颤抖破坏了这来之不易的细微特征。

何沁则伏案疾书,偶尔抬头看向向真操作的背影,眼神复杂难辨。王世钧更是大气不敢出,在一旁默默准备好替换的砂纸、抛光膏和清洗用的乙醇。

当第二组、第三组对比样品的腐蚀形貌在显微镜下清晰重现,与第一次观察完全吻合时,一种无声的狂喜在三人之间弥漫开来。

证据链闭合了!那晶界上的坑洼与胡须,就是仿制品韧性低下的致命伤!

下午,孙继廷组长带着一身寒气回到实验室。他刚参加完一个冗长的所务会议,脸上相当疲惫。

但当他听完何沁的汇报,又亲眼在显微镜下反复确认后,疲惫瞬间被喜悦冲刷得一干二净。

“好啊!”孙组长激动起来,镜片后的小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小陆同志,你这观察力,真是……真是切中要害!困扰我们几个月的死结,总算看到松动的希望了。何沁的报告写得非常扎实。”

他来回踱了几步,猛地站定,“立刻!召集项目组核心成员,半小时后小会议室,专题讨论会。世钧,去请一室的陈工过来旁听,他在晶界相变方面经验老道。何沁,把报告再精炼一下,重点突出这个新发现的腐蚀特征差异。小陆,你准备发言,详细阐述你的观察、推论和下一步可能的攻关方向。”

这个级别的小型专题会,陆向真作为刚来不久的新人,本是没有资格作为主要汇报人的。

她眨了眨眼,倒是没有指着自己问出“我?”这种怀疑自我的话。

她还是有信心的。

小会议室里,几位资深研究员和工程师围桌而坐。

当何沁将报告要点陈述完毕,向真被点名站到前面那块简陋的小黑板旁时,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有期待,有审视,也有掩藏不住的好奇。

向真定了定神,抛开杂念。

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快速画出苏联原品和C1仿制品的晶界腐蚀形貌示意图,线条简洁却特征分明。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小小的紧张,“如报告所述,关键差距锁定在晶界状态。苏联原品的晶界腐蚀均匀、沟壑平滑,表明其晶界结合力强,纯净度高。而我们的C1批次,晶界腐蚀呈现深浅不一的坑洼和胡须状凸起,这是晶界弱化、存在异常偏聚甚至可能发生局部晶界反应的铁证。这种弱化的晶界,在冲击载荷下极易成为裂纹萌生和扩展的源头,直接导致材料韧性断崖式下跌。”

她顿了顿,粉笔指向胡须状凸起:“这种形貌,我个人推测,极可能与脱氧工艺或某种微量添加元素的控制有关。苏联人很可能掌握了一种特殊的晶界强化技术,这或许是他们装甲钢性能优越的核心秘方之一。”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低声的议论。负责冶炼的刘工眉头紧锁:“脱氧?我们一直用的是锰铁和硅铁复合脱氧,按苏联给的工艺走的啊?”

“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向真立刻接上,思路无比清晰,“或者,问题出在某种我们尚未检测到、或者含量控制范围极其狭窄的关键微量元素上。它可能在晶界处发挥清扫或钉扎作用。我建议,下一步集中火力,从两个方向深挖:第一,彻底复查、优化脱氧工艺,尝试引入铝或稀土进行终脱氧,对比效果;第二,请求所里分析室支援,利用他们的光谱设备,对苏联原品和我们各批次仿制品进行更精密的痕量元素普查,特别是关注硼、钛、钒、铌等可能对晶界产生显著影响的元素。”

她的提议清晰、具体,且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瞬间为陷入僵局的项目指明了突破口。

孙组长带头鼓起掌来,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看向向真的目光彻底变了,充满了实质性的认可和重视。

“小陆同志的分析非常到位,建议也切实可行。”孙组长一锤定音,“刘工,脱氧工艺优化试验,由你牵头,小陆配合,明天就拿出方案上会。何沁,你负责协调分析室,样品和需求清单今天下班前务必送到。散会。”

走出会议室,冬日下午稀薄的阳光透过走廊高窗照进来,带着一丝暖意。

王世钧兴奋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陆技术员,太牛了。你没看刘工他们看你的眼神!这下咱们组可算扬眉吐气了!”

何沁走在旁边,依旧没什么笑容,却在经过向真身边时,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夹塞到她手里。

“拿着。”何沁的声音还是清清冷冷的,目光却直视前方,没有看向真,“这是所里分析室能找到的,关于晶界偏聚和微量元素作用的俄文文献译稿,还有几份五机部内部的技术简报摘要,上面有些零星提到过类似现象。所里资料室借阅的,下周三前要还。别弄脏弄丢。”

向真抱着那叠沉甸甸的带着油墨和纸张特有气味的资料,愣住了。

这份资料在这个年代可不好找。

这也绝不是简单的什么借阅,是何沁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限特意为她找来的。向真知道。

“何姐……谢谢你。”向真郑重地向何沁道谢。

何沁脚步未停,只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身影很快消失在楼梯拐角。

工作上的突破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变化。几天后,向真去行政科领新的饭票和劳保用品时,管人事的赵大姐笑容满面地递给她一张崭新的工作证。

“小陆同志,恭喜啊!所里刚下的通知,鉴于你在装甲钢项目中的突出贡献,特批提前结束实习研究员考察期,正式晋升为助理研究员了!喏,新工作证,收好!”

工作证上,“助理研究员”几个字清晰地印在上面。向真摩挲着那硬硬的卡片,心头百感交集,最终只化作一个念头——

噢耶!升职喽。

日子在忙碌中有了新的节奏。

白天,她泡在实验室,和王世钧一起做各种脱氧工艺的小型模拟试验,记录着不同脱氧剂组合下钢水的流动性和凝固状态。

晚上,则一头扎进何沁给她的资料里,在昏黄的台灯下,如饥似渴地啃读着那些晦涩的俄文译稿和内部简报,试图从中捕捉关于晶界强化的蛛丝马迹。

资料里提到的一些概念,如“晶界偏聚动力学”、“微量元素晶界内吸附”,虽然描述模糊,却像黑暗中的萤火,不断印证和拓展着她的思路。她感觉自己正站在一扇厚重的大门前,钥匙的形状已隐约可见。

偶尔在食堂打饭还会遇到沈屹,他依旧是那副冷峻的阎王模样,只是目光扫过她时,停留的时间似乎、好像、大概比以往长了那么零点几秒。

向真心里发毛,客气一句“沈主任好”,便端着饭盒匆匆走开。

开玩笑,被阎王注意上,能是什么好事吗?

她还记得沈屹在鞍钢那副咄咄逼人的样子。这大概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吧。

万一他哪天突击她的岗位,看见她鬼画符的字,鸡蛋里挑骨头怎么办。

她不仅在工作上不想被他注意,连他的八卦都兴致缺缺。

这天中午,向真和王世钧在食堂角落吃饭。王世钧扒拉着碗里的白菜粉条,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哎,陆技术员,听说没?昨天沈主任在所务会上,又提咱们组了,特别点名了你发现的晶界问题,说方向抓得准,是打开局面的关键!”

向真筷子一顿:“是吗?孙组长倒没提这个。”

“孙组长那人你还不知道?闷葫芦!这种内部表扬他肯定不说。”王世钧一脸“我消息灵通”的得意,“沈主任还说呢,咱们所就需要这种能从微观上揪出真问题的眼睛!啧啧,这评价,够高的!你是没看见,当时刘副所长那脸色……”

向真垂下眼,默默夹起一块冻豆腐。王世钧后面那句关于刘副所长的话,又让她心底掠过警觉。

也是怪了,她不记得她得罪过这个刘副所长啊。

估计是沈屹和这个刘副所长两个人自己的矛盾。

但她是被沈屹调过来的,在别人眼里,她就是沈屹这边的人。

这刘副所长,这么心眼儿这么小呢。她一个小小研究员的成功都能让他忍不了。

这气度,八成干不过沈屹。

“对了,”王世钧忽然想起什么,挤眉弄眼,“还有个小道消息,沈主任二十好几还没成家。所里好些大姐都替他着急,张罗着介绍,可人家连面都不见。你说,这么拼工作,图啥啊?”

向真一口汤差点呛住,脑子里冒出冷面阎王被各位大姐围着架去洞房的场景,表情诡异得绷不住。

胸口上别着大红花的沈屹在她脑中突然转过来看着她,嘴巴张成type-C,开口:“想也不行!想也有罪!”

王世钧见她笑得灿烂又诡异,一定要她把脑子里在想什么说出来。

向真没那么大胆子,她岔开话题:“你不也二十九岁了吗?哎,说起来,你还比沈主任大几岁呢。你咋没结婚?”

一向嬉皮笑脸的王世均倒是安静了一下,向真看着他,忽然觉得自己不该问这个问题。

他说:“我也想结婚呀。可是媛媛八年前就死了。就死在这里。被日本鬼子杀的。”

向真说抱歉。

王世均说没事,她投身游击队的时候就想过牺牲,还给他写过好多信呢。现在他们已经把日本鬼子都赶跑了。这次,他也要让美国鬼子赶得离东北远远的。

他们都听过主席的论断,知道美国佬虽然是在插手朝鲜半岛,但他们的动作对共和国同时也是挑衅。如果不打跑他们,下一步就不好说了。

两个人又把话题聊到老鼠洞的稳定结构上去了。

几天后,一次成功的脱氧试验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新加入微量铝进行终脱氧的试验炉次,浇铸出的钢锭,其低倍组织观察显示晶粒明显细化,肉眼可见的夹杂物也大大减少。

虽然距离彻底解决晶界问题还有距离,但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积极信号。项目组紧绷的气氛终于有了一丝松动。

孙组长难得地露出了笑容,大手一挥:“晚上食堂加餐!算咱们项目组小小庆功一下。”

说是加餐,也不过是多了一盆油汪汪的红烧肉和一盘炒鸡蛋,还有一小瓶热过的二锅头。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已是难得的犒劳。

大家围坐在两张拼起的长桌旁,气氛热烈。连何沁的脸上也少见地带着一丝轻松,话也多了几句。王世钧更是活跃,讲着车间里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向真小口吃着难得的红烧肉,一点点地抿着杯中的酒。

第一口,敬自己。感谢自己莫名其妙穿越时空但是稳住心态了!不仅在鞍钢通关,还被调到沈阳升职了。

第二口,敬路上给予帮助的陈总工、李秀兰、王铁柱、何沁、王世均、孙继廷……感谢各位同志的帮助!有你们,才有我陆向真的今天!

向真又大口喝了一口,一声不吭。她以前从没喝过二锅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脸已经烧起来了。

第三口,敬自己。感谢自己在这噩梦实验室里不屈不饶,总算取得进展了!

第四口,敬自己……

几个月来的压力、熬夜的疲惫,似乎都被这简单的快乐冲淡了。

就在气氛最融洽的时候,食堂门口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喧闹声像被按了暂停键,瞬间安静下来。

众人回头,只见沈屹一身笔挺的深蓝色制服,带着一身寒气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他的随员。

他的目光扫过热闹的长桌,在向真因喝了点热酒而泛红的脸上停顿了一瞬,随即走向孙组长。

“孙工,听说你们今天有进展?”沈屹道。

孙继廷连忙站起来,脸上带着笑:“是,沈主任。脱氧试验初步结果不错,晶粒细化明显,夹杂物控制住了,大家伙儿都挺高兴,就……简单聚一下。”

沈屹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似乎比平时柔和了一线:“有进展是好事。但核心的晶界强化机制,找到突破口了吗?”

他的目光转向向真,带着询问。

所有人的视线也随之聚焦过来。

向真顿了一下,放下筷子,站起身回答:“还在深入排查。痕量元素分析的结果还没完全出来,何沁同志提供的资料里提到的一些强化机制,我们正在结合试验现象进行比对和筛选。目前有几个重点怀疑方向,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她的回答冷静而条理分明,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因领导突然驾临而慌乱。

只是顶着这张猴屁股一样的红脸,有点滑稽。

沈屹看着她,几秒钟没说话。

向真心想,这登儿又在装什么深沉呢。啥事儿要想这么久?就知道吓别人。

几秒钟的沉默,却让整个食堂都安静得能听到炉火呼呼的声音。然后,他缓缓开口:

“很好。陆向真同志,保持这个方向和专注。你的工作,”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是打开这扇门的关键钥匙。所里决定,从下周起,由你担任第三项目组副组长,协助孙继廷同志,重点负责装甲钢微观失效机理与晶界强化技术攻关专项。希望你不负重托。”

副组长?!

哎呦我去,直接坐火箭升职啊……哎——对!没错,就该这样,老娘确实是这么牛。这阎王真是慧眼识珠。

向真心里暖洋洋的,对沈阎王给予自己的肯定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连孙组长都愣了一下。

向真下意识地看向何沁,何沁脸上也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归于平静,甚至对向真微微点了点头。

“是!沈主任!”向真挺直脊背,声音清晰有力,“我一定竭尽全力,配合好孙组长和各位同志的工作!”

沈屹点了点头,似乎还想说什么,目光再次落在向真因升职激动而格外明亮的眼睛上。

但就在这时,他身后的一名随员快步上前,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同时递上一个密封的牛皮纸文件袋。

沈屹的表情瞬间凝住,恢复成一贯的冷硬。他迅速接过文件袋,手指在封口的火漆印上摩挲了一下,眼神变得凝重。

他没有再看向真,也没有再看任何人,只是对孙组长简短地说了一句:“你们继续。”便带着随员大步流星地离开了食堂。

食堂里温暖喧闹的气氛仿佛被瞬间抽空。桌上那盆冒着热气的红烧肉似乎也失去了香味。所有人都被沈屹这突兀而凝重的离去弄得有些茫然无措。

向真站在原地,有些疑惑。

那个文件袋里,到底是什么东西?

王世钧凑过来,声音带着不安的疑惑:“沈主任这是……怎么了?那文件袋……”

向真缓缓坐回凳子,拿起筷子,趁着大家都没胃口,又库库干了几块肉。

她望向沈屹消失的门口,寒风正从那里灌入,吹得食堂门口厚重的棉布帘子微微晃动。

“不知道。”她低声,随后微微抬起下巴,自信地晃着两根指头,说,“但肯定啊……不是小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