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大壮还在老家埋首在田里挥汗如雨的时候,这片天地的另一角正有一位女子和父母吵得厉害。
“爹——女儿都说了不嫁!不嫁!不嫁!您为什么就是不能听我一句?!咳咳咳……”
孙令仪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争执,但也只是正常人说话的音量,还想再说一点儿都不行,立马咳得厉害。
旁边的布衣妇人忙去给女子顺气儿,却也忍不住劝,“闺女啊,你还小你不懂,爹娘选的是最适合你的……”
孙令仪真的很想反驳自己母亲,奈何心中装了千言万语,刚才没控制住,说话劲儿使大了,咳嗽不停,压根就说不出来话,脸被憋得通红。
屋里布衣长袍的男子被气得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都多大了,啊?光长年龄不长脑子?!你看看,有谁家闺女不嫁人的?!就你有想法有脑子?那别的人都是傻子?你爹娘就天天操心着想成心害你?!”
孙令仪刚喘过来气儿,忙灌了一杯参茶继续“战斗”,找回脑子,压住怒气,用尽量小的声音,“女儿没说你们的动机有问题,女儿知道你们的心是好的,但是并不是你们认为的好就适用于你家闺女,同样一张药方,有些人吃了是治病的,有些人吃了却是要命的!”
孙父大跨步坐在屋里正中的扶手椅上,胡子一翘,眼睛一瞪,“你没成过婚,你怎么知道不是治病的?!”
孙令仪也不敢看孙父,把头别到一边,却还是碎碎叨叨,“那你怎么知道不是要命的?!还成婚,要命了就晚了!”
“你扭过头跟我再说一遍?!”孙父几乎要气炸了,“成婚这事儿,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轮得到你来表达意见?!我也是昏了头了,还要在这儿劝你,反正这婚,你今年是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媒人讲的那些男子,你再连画像一眼都不看,就别怪你爹我给你挑个歪眼还是斜嘴的了,到时候绑也把你给绑到花轿上去!”
孙父一说完,大步流星地就走了。
主要是呆在这儿,他也胸口疼。
孙母见孙父走了,扯着孙令仪回了里屋。
“你呦~怎么就是那么犟呢?”孙母虚点了点自家闺女的额头。
“女儿就真的不想嫁人嘛~”孙令仪往塌上一摊,继续说道:“凭什么都是人,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女子长大了就要离开自己家到男子家去,还要冒着自己可能没命的风险,给人家传宗接代?给他操持家务,荣辱生死、吃饭穿衣都系在那人身上,还什么‘妇人无事不窥中门’,频繁回娘家就会被认为不守妇道……男子怎么不去守什么夫道?”
孙母在一边又是给孙令仪顺气,又是给孙令仪拿小被子搭着,安抚着孙令仪慢慢说。
等孙令仪一段话说完,孙母才无奈地叹了口气,“你父亲的脾气你也是知道,那就是个顽固不化的性子,何苦气坏了自己身子?”
孙令仪一头扎进母亲怀里,“娘~~女儿舍不得你~~”
“如果女儿出嫁了,回自己家还要公婆和丈夫的同意,《书仪》那本书里还说什么劳什子,新妇要恭敬侍奉公婆,不能总想着回自己家什么的,都是父母生养的,又不是卖给男方家了,凭什么不能想着会自己家,父母有舐犊之情,子女有反哺之心,那只有男子的父母能舐犊,只有男子能对他自己的父母返哺?”
孙母看自家女儿本来身体就弱,还生气越说越多,越说越激动,想拦还拦不住,只能顺背,插空就递参茶。
孙令仪歇了一会儿,抿了一口参茶,继续说道:“合着女子的想法意愿就理所当然不能被看到,那女子到底是个人,还是个等级高一点儿的物件儿或者工具?”
“古往今来那些掌权的男子太过精明了,要女嫁男,要用出嫁的时候泼水、扔扫把,出嫁后少回娘家来控制女子,让一代一代的人不指望女子,那么家族资源就会更多地倾向于男子,那么男子就更可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权力,站上更高的位置,进一步控制女子,让女子失权,把女子绑在家里,沦为为他生育、为他料理内务、操持家业的随时可以替代的工具。”
孙母拢了拢女儿的头发,“可这世道就是这样啊……”
孙令仪枕在母亲膝头,“如若有幸嫁到识礼的人家,好歹嫁妆还能保留,要是倒霉一点儿,嫁到虎狼窝儿里……”孙令仪也顾不得虚弱的身体,一骨碌坐起,抓起母亲的手臂就是泪眼朦胧,“娘,你可是再也看不到你聪慧、果敢、貌美、大方、博学、仁善的好女儿了!”
孙母也被闺女这架势有点儿吓蒙了,紧张问道:“……那该怎么办?”
孙令仪一边抠手指,一边偷偷瞧着母亲的神色,“女儿都听说了,京城里有女子以侍奉双亲的名义,永远留在家中不嫁,那女儿……为什么不可以呢?”
孙某看到女儿的小动作,醒过神来,认真的说道:“闺女,你知道你每旬的药钱是多少吗?……你若嫁出去,爹娘可以把银钱给你陪送出去,可你若是不嫁,那你可是就要在你弟妹手下讨生活了,如果再等哪天父母老了没了,你,可怎么办啊?”
“为什么说要在弟妹手下讨生活,难道不是在弟弟手里讨生活吗?”孙令仪最受不了世人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在女子身上。
所谓妲己亡了殷商,褒姒亡了西周,杨贵妃误了大唐,一个王朝的倾覆竟然能这么简单地被算作在一个女子头上,可真是一人可抵数十万精兵强将啊……她对此向来不齿,所以一触及到这个点,她就忍不住反驳。
“我又不会去故意招惹弟妹,而她若招惹我,无非是因为我手中积攒或者花费的银钱,而此时弟弟若真心愿意我这个姐姐在家,弟妹自是不会与我自讨没趣,他若有心默认弟妹找我的不快,甚至暗中作推手,那从根儿里看,还是我跟弟弟之间的事儿。”
孙母怔怔地望着窗台上象征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木色烙画葫芦,良久才讷讷道:“原来如此,应该如此……”
孙母初嫁人的时候,最是期待着回娘家,但每次过节好不容易回去一趟,娘家嫂子总是各种想方设法地让她从嫁妆中拿钱、从婆家拿钱,要么说是长辈吃药需要钱,要么是她大哥需要钱上下打点关系,要么是侄子进学需要钱,她去问她大哥,她大哥也只是侧头不说话。
明明她大哥、侄子着锦绣,居高宅,继承了父母的七八成身家,却惦记她这仨瓜俩枣。
她把钱给了自是皆大欢喜,她要是不给,少不得要受一番冷言冷语。他爹娘哥哥也只是私下跟她说——娶媳娶妻不贤,让她受委屈了……所以她才老是担心自家闺女受未来弟妹的气,催着她成婚……
孙母理了理自己繁乱的思绪,抓着自家闺女的手,还是想劝一句,“女子不易,总要多看看,多试试,多找几条路,如果最后你仍然选择不嫁人,娘支持你。”
孙令仪望着母亲,眼眶和鼻头都红红的。
孙母拢了拢女儿身上的小被子,“今天说了这么多话,可得好好歇歇,娘去忙别的事儿了。”
孙令仪还想说什么,却被孙母一句话制止。
“明日上元灯会,没有力气可逛不了。”
孙令仪乖乖饮茶、躺下,把被子盖过自己肩头,向着母亲眨巴着眼睛,可爱的不得了。
*
上元灯会,火树银花,香风扑面。街上笑语喧天,游人如织。
主要是三步一貂蝉,四步一潘安。
孙母又悄悄附耳过来了,“闺女,你看这个怎么样?比刚才那个长得还好嘞,就是矮了点……再看看,再看看!”
孙令仪无比无奈地望了一眼自家母亲,又默默地扭回头,叹了口气。
虽然她也承认自己很优秀,但是在母亲眼里,她女儿应该配这世间最好最完美的男子……主要是他娘恨不得把全府城所有的适龄男子拉成一排,一个个挑肥拣瘦,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卜卦算命,测字看相,不准不要钱嘞!”一口汴梁口音的布袍老头儿坐在摊儿前不是很认真地有一句没一句地招呼着,因为他一口盐豉汤,一口芝麻烧饼正吃的喷香。
孙令仪看他眼神沉稳平和,似有些真本事在身,便想上前去问问。
一个闪亮的罗盘瞬间挡在身前,“这位小娘子可是要算姻缘?贫道师承栖霞观玄明真人,专解世间姻缘痴缠,今日见你我有缘,贫道为你卜上一卦?”身上刺绣繁杂的锦衣道士明明是故意挡在孙令仪身前,但偏偏仰着头不看人,仿佛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
孙令仪皱眉刚想拒绝,孙母却立马眼睛放了光,暗地里揪着孙令仪的衣袖,暗示性的眼光超级明显。
孙令仪实在看不下去锦衣道士道袍上鲜艳僭越的纹样,只要托辞,“我跟那位道长已经约好了,下次,下次。”说完便拉着母亲绕过这位道长,往刚才的布衣道长方向去。
“无量天尊!罢了!罢了!本想给你一场造化,你既冥顽不灵,便是天意如此!”那穿得不伦不类的锦衣道长一甩衣袖,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扬长而去。
“等等!道长等等!别人不信我信啊!”一个青年男子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全身蓝紫色调的杭绸,可惜被划破了几个大口子。
锦衣道长优雅转回身,捋了捋胡须,“你也想求姻缘?”
“道长这次怎么算不准了?晚生想拜师啊!”男子笑起来,两个小小的虎牙甚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