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无家别 > 第19章 五岳寻书不辞远

无家别 第19章 五岳寻书不辞远

作者:栖里过客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3 09:09:28 来源:文学城

三兄弟出发前,方成儒去参加朝会,也想向靖帝报告一下《靖和大典》的编撰进度。

朝会之前,往往是群臣八卦聊天的时候,能听到各种消息。而群臣,仿佛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最活跃一些。

今天方成儒在午门之外,就听见锦衣卫中有人在悄悄议论:“你们知道吗,李传奎千户和他的两个手下昨日身亡,死得很惨。”“李千户?他不是锦衣卫中剑法最好的吗?怎么死的?”“身中十余刀,刀刀毙命!现在正在彻查此事,但并无头绪。”“刀伤?前段时间睿王府侍卫数人也无端惨死,听说也是齐齐整整地为刀所伤。此事也未查明。”“李千户最近在查什么案子啊?”“不清楚!好像厂公已经派程达千户去调查此事。程达千户亦擅长使刀,他熟知天下刀客的刀法,应该能查明!”“兄弟们,我们大家查案子的时候千万小心一点罢!”

群臣现在的聊天内容大多是家长里短,仿佛本朝百年无事的感觉。不过方成儒还是听见后面有人在笑着说:“你们知道吗,现在坊间流行一些俗谣,什么阴阳轮转柔克钢,意思是怀柔帝和小皇子还活着,真真是笑话,要么就是老百姓戏文看多了。”“是啊。不过如若皇子还活着,那应该也十六、七岁了罢!”“好像现在陛下也听说了这些传言,正在查访呢?”“不是一直在查访吗,明国境内,早已挖地三尺,后来都找到海外去了。”就有笑声响起:“哈哈,海外?当年宦官郑保曾遍游海外,好像郑保也没有了下落,莫不是跟郑保出洋去了。”“嘘!莫开此种玩笑,你们忘了当年的情景吗?”之后就是一片沉默,过了一会聊天的声音又响起来了,但话题很快就转移到其他八卦绯闻中去了。

靖帝刚刚当皇帝的时候,早朝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后来就越来越荒废,往往过好久才举行一次,加之靖帝本身就很严苛,不上什么奏议还罢,上了之后还可能祸及自身,群臣们也开始摸鱼、走个形式。

而且靖帝不像怀柔皇帝,凡事都很依仗身边的宦官,虽然他是靠王顺打开城门,拥护登基的,但他对王顺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仿佛对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有疑惧之心。有一种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的势头。所以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保全自己为妙。

所以大家摸鱼的摸鱼、拖延的拖延,大家也都感到明国的整个气场,已如冬日一般肃杀而又衰颓。

兵部尚书贾礼广最先迈步出班,报告边境事务:“启奏陛下,臣有事启奏。”“爱卿请讲。”“前有赤海国流寇常至江苏、浙江、福建东南一带烧杀掠夺,此患未平,今日东北玄族屡屡侵扰边境;东南一带尚有台海总兵姜遇明把持大局,东北方面兵力及粮饷皆不足,军士也经常鼓噪,恐生后患。”

靖帝说:“此事应由内阁好好商议,各部经费均是紧张。”

此时礼部侍郎王知言出列说:“如若稍有鼓噪,即发帑银,若各地效仿,则生事更多。”

方成儒知道朝议的时候,往往一件大事,稍微扯皮一下,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往往议事者多,成事者少。

所以接下来刚刚从陕西巡查回来的官员马懋上奏:“启禀陛下,臣刚从陕西巡查回来,西北确实饥荒严重,饿死之民众可于路边不时可见,甚至有人食人之事。而流民亦经常滋事,还请陛下拨款赈灾!”

他的上奏显然也没有得到很快的回应。靖帝只是说:“朕知道了,此事还请内阁商议。”贾礼广此时反而出列说:“天灾年年都有,些许流民,应不足为患。陛下还是应以东北、东南局势为重。”

方成儒在心里叹了口气,他觉得这个国家,越来越成为一个烂摊子了,靖帝一方面苛责臣子,一方面又疏于政事。他知道其实民众们还是很怀念那个仁慈的怀柔帝的,而民间谣俗一出,也就意味着即将天下大乱。他也希望能早日找到怀柔帝或者皇子,联合卫所军队和江南世家的力量推翻靖帝,重整乾坤。

想到皇子,他就想到了莫无家,感到无家这孩子的身世确实疑云重重,无家一直否定自己不是皇子,但是锦衣卫嗅觉灵敏,之前已经开始跟踪他了,虽然跟踪他的人都死了,但接下来他一定会遇见更多的麻烦。所以他要先做部署,他准备让莫无家去姜遇明军中效力,这样既可以保证莫无家的安全,同时也可以通过莫无家,寻找新线索。

如果莫无家真的是皇子,那对他们的计划而言,是一件好事。他们就可以辅助小皇子,推翻靖帝。而文楚望在金陵文会之后,可以继续参加会试,以后可以跟着他在朝为官;至于文楚颜,这孩子真的是太有个性了,一心只想仗剑江湖或者为国效力,仿佛也不需要自己为他筹谋了。

想到三个孩子,他微笑着点点头,心里想:“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们是渐渐老去,但没有关系,永远会有年轻而新鲜的力量生发,永远充满着希望。三个孩子虽然还是少年心气,但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终究会成大器。”

早朝快结束的时候,方成儒出列道:“启奏陛下,臣奉陛下之命,总领编撰《靖和大典》,目前正在遍访明国各地之书。臣手下有二十四人负责编辑,一百余人分赴齐鲁、吴越、燕赵等地,搜集校对。目前所列文集书目有上千种。此典希望真正能够经世利国,故凡农业、边防、赋税、财政、水利、海防、火器、灾荒等书,尽皆收入。”

靖帝点头:“甚好,甚好,有此《靖和大典》,方显我泱泱大国风貌,显我盛世风范啊!爱卿夙兴夜寐,编此大典,其心可嘉,其心可嘉啊!”

成儒言道:“五岳寻书不辞远,为编此书,臣可能需要去各处采集。亦需要更多各省官员辅助。”

靖帝道:“此乃好事,方爱卿放心去做。”

方成儒端正行礼:“谢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