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儒的思绪,还是不自觉地飞到了十几年前的江南。
二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江南是明国最为繁华之处,整个江南,又属杭嘉湖平原一带最为灵秀。太湖和运河之水系,把杭州、嘉兴、湖州、苏州沟通起来,其间的名门望族,蔚然如烟,并多有往来。而科举得中之英才数量,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匹敌。不仅是男儿多俊才,甚至大家族之女子,也是琴棋书画,无不涉猎。加上风景灵秀,难怪元朝之蒙古人,都视江南如在天上,以此生常住江南为理想。
嘉兴方家和苏州文家,一向是联姻对象、过往丛密。去岁秋闱之后两家同时得到喜报,方成儒和文怀素同时科举得中,刚好文家又为怀素举行婚礼,所以方成儒便在春花烂漫之时,前往苏州参加怀素的婚礼。
江南所有的城市里面,苏州其实是明国文化、经济最为发达之处。这里集中了太多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曲家……甚至连服装、家具、刺绣、园林的样式,也是天下效仿之对象。正是所谓的“苏州样,广州匠”。
从嘉兴到苏州,沿着运河,方成儒看见一路春花次第开放,一路人家充满生机,不由对未来生出无限向往。当然,此行他还有一个小小的秘密,那就是文怀素想要牵线搭桥,特意约他来见一下妹妹文怀云。
文怀素所迎娶的是苏州范氏的范如兰。当初在金陵方成儒和文怀素同住一客栈,都要考试了,文怀素还经常拉着方成儒挑灯夜聊,聊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如兰如何如何。
文怀素自己是个雅正端直的才子,他口中的范如兰却是一个聪慧机灵、活泼有趣之女子。苏州一些大家族之闺秀早就已经结了浣花诗社,经常在一起吟诗作画、弹琴刺绣。如兰和文怀云也早就情同姐妹。诗社每有诗词流出,便会被好事者传抄。文怀素未见如兰,却对如兰的诗歌赞赏有加。
怀云太喜欢如兰了,于是一定要拉着哥哥去浣花诗社看如兰。怀素感到很害羞,怀云便说:“我们诗社正缺一个教诗的老师呢,你便以老师的身份前去吧,我来和姐妹们说。”怀素在去之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设想了无数种见面的方式,自己该如何开口,但总觉得不妥。
诗社此次雅聚是在如兰家的天平山庄举行,天平山庄有一私密的寤言堂,是一个游廊之后的小小空间,正能让姐妹们安心作诗交流。文怀素走至寤言堂前,便踌躇不前。仿佛若晚唐之贾岛,不知该推还是敲,不知该何时推何时敲,又想往前,又欲退后。
此时身后突然传来“扑哧”的一声轻笑,怀素回过头来,正见一双明如春水的眼睛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这位君子,不知是想进去还是出来。又不知是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文怀素一下子窘迫地低下头。
女子继续笑着道:“君子,请受学生一拜!”怀素抬起头来,女子一边施礼,一边一连串地说:“你是怀素哥哥吧,怀云早就告诉我今天邀请你来做我们的老师。小女子名叫范如兰,早就熟读怀素哥哥的诗文。最喜欢哥哥写的‘若有闲云渡远秋,便无心事在眉头。’为何怀素哥哥此刻却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啊?”怀素也不由笑了,反而放松下来。
“怀素哥哥进来吧,姐妹们都等着呢。”不知为何,有范如兰在一旁,就始终让人很放松。文怀素不知道,每当范如兰说笑的时候,自己一直在痴痴地看着她,这一颦一笑,怎会如此灵动,如此好看?等轮到怀云展示诗作之时,她终于忍不住了,提醒道:“哥哥,你看见我写的诗歌了吗?我的诗歌就那么不入你的眼吗?你怎么只是看着如兰姐姐啊!”于是一室姐妹都笑了,文怀素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自此文怀素就成了诗社的老师,和姐妹们一起谈诗论文,评论高下,一时不知今夕何夕,真有神仙中人的感觉。
哥哥如痴如醉,不知岁月迁延。妹妹就着急了,开始催着哥哥提亲。文怀素的妹妹文怀云娇小秀美,她也是苏州第一流的才女,擅长书法,不仅有一手娟秀的小楷,还爱临金石碑帖,能写一手充满力度的方正大字;怀云还弹得一手好琴。
文家有一张祖传的古琴,状如蕉叶,弹出的声音如秋风掠过万籁、如秋水高高下下,怀云亦最喜弹《秋鸿》《平沙落雁》之曲,每次社集,姐妹们都会拉着怀云弹琴。第一次听见怀云弹琴,一曲未了,如兰便说:“怀云怀云,如此天上之乐,不知何等天上之人,方能有幸听得;到时候定是神仙眷侣,羡煞旁人啊!”
《秋鸿》一曲太长,故怀云每次浅弹辄止。如兰每次都听不过瘾。所以有一次诗会,如兰便道出了心头不满:“怀云怀云,何时能奏整首《秋鸿》啊,你这样的弹法,勾得我魂不守舍、茶饭无味,琴声日日只在耳边,却不能终章。”
怀云笑道:“那姐姐便嫁到我家,我终日弹琴给你听便是。”如兰本是接话极快之人,此时却害羞不语。
于是怀云便张罗着要撮合哥哥和如兰,苏州文氏和范氏原本两家便是交好,这桩婚事自然是皆大欢喜,两家很快定下良辰吉日。而哥哥也开始操心妹妹婚事,他一下子便想到了自己的好友方成儒,有意撮合他们。
他和方成儒在金陵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常常挑灯夜话,都视对方为知己。方成儒见怀素之风采,亦能想象他的妹妹,定是万里挑一之女子,所以也心向往之。
这次婚礼,方成儒还可以见到文怀素的另外一个好友,温州的卓远。虽未谋面,两人一直有鸿雁传书,也是期待着此次能够会面。婚礼之后,三人都要前往京师,以求仕进。
方成儒就是在这样一个春天、春水、春花之中驶向春日之苏州,那船上充满希冀的一刻,也就成为日后他追忆的最美片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