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误差 > 第8章 噪声门限

误差 第8章 噪声门限

作者:风风呼呼到处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6:21:13 来源:文学城

一场雪彻底锁住了林川大学的冬天。风一夜之间变得锋利,空气像被刮去温度的玻璃。教学楼的门口结了冰,晨雾低得几乎贴在地上。

沈砚从宿舍出来时,陆峤已经不在。桌上放着半杯凉透的咖啡,还有一本合上的笔记本。封面是深蓝色的,上面用银色的笔写着“Resonance”。

他盯着那个字,指尖摩挲过封面边缘,纸张有轻微的起伏。

他把笔记本放进包里,像是某种本能的保存。

——

下午的实验楼安静得出奇。

沈砚在电脑前调代码,窗外的雪光照在他手上,反射出细碎的白。屏幕上的光线闪烁,数据曲线稳中带着微小的震荡——那是信号干扰的余波,理论上不该存在。

他保存文件,退出程序,背后忽然传来门被推开的声音。

陆峤拎着相机走进来,头发上落着雪,肩膀一抖就掉了一层。

“你又忘记带伞。”沈砚说。

“我带了,只是懒得撑。”陆峤笑,“我去拍雪夜。林川冬天的光太干净,像滤镜。”

“你拍滤镜?”

“我拍噪声。”陆峤一边擦镜头,一边抬眼,“你不是说噪声有时候比信号更真实?”

沈砚没回答,神情一如既往的冷静。

陆峤凑过去,低声说:“那我拍的,是你。”

两人之间的空气一瞬间变得浓稠。沈砚微微避开视线。

“你应该去交稿。”

“我交了。”陆峤笑着靠在桌边,“新专题的名字,你猜?”

“我不猜。”

“《门限》。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信号触发的临界点。”

“对。只要超过,就会产生反应。”陆峤停顿,“我想写人与人的门限。”

沈砚的手指微微收紧。

“你打算怎么写?”

“从我们开始。”

——

新闻社的社长看完陆峤的稿,沉默了很久。那篇文章和以往完全不同——不像报道,更像一份未寄出的信。

> “人心不是稳定的函数。我们一生都在试图压制噪声,可正是噪声,让信号有了意义。”

沈砚看到那篇稿时,是在凌晨。陆峤留了一份打印稿在桌上,落款只有两个字——L.J.

他读完那篇稿,胸口像被什么轻轻压着。窗外的雪落得无声,整栋宿舍楼都在那种静默里延展。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从未真正理解“干涉线”的意义——不是相抵消的波,而是相互影响的共存。

——

第二天,陆峤不在课堂。

沈砚给他发消息,没有回复。到了中午,他去了新闻社。办公室空着,桌上只剩一台没关的电脑。屏幕上停着一张照片——雪地上,两个人的背影。

沈砚站了很久,像在看自己。

那天下午,风雪交替。校广播里循环播放通知,说因为恶劣天气,校际采访活动暂缓。

他听完,突然有种无法形容的焦躁。那种情绪不来自外界,而是从内部生长出来的——像信号被无限放大,逼得人失衡。

他跑去教学楼,实验室,摄影展厅,都没有陆峤。

最后,他去了湖边。

雪仍在下,湖面已经结成厚冰。栏杆上覆盖着一层细雪。

沈砚站在那里,风刮得他睁不开眼。

他忽然听见远处有脚步声,转头——陆峤正从图书馆方向走来,裹着围巾,脸被冻得通红。

“你跑什么?”陆峤笑,气息在空气里化成白,“我去取硬盘,忘记带手机。”

沈砚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目光太沉。

陆峤走到他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别那么严肃。”

沈砚的手忽然抓住他。那动作近乎本能。

“别再这样。”

“怎样?”

“让我找不到你。”

陆峤怔了几秒,眼神慢慢软下来。风吹动他们的外套,雪花落在头发上。

“好,”他轻声说,“我不会让你找不到。”

——

那晚,宿舍的灯一直亮到很晚。

陆峤坐在地上整理素材,沈砚在旁边检查算法。两人都没说话,只有键盘声在空气里交替。

过了许久,陆峤抬头问:“你为什么一直不睡?”

“我在修复数据。”

“数据出问题了?”

“偏差太大。”

“那你修得回来吗?”

沈砚盯着屏幕,低声道:“我不知道。”

陆峤靠过来,语气轻得像梦话:“有时候,不修也没关系。”

沈砚没回应,只听见心跳和风的声音重叠。那一刻,他忽然想起陆峤在《门限》里写的那句话——“所有噪声都在提醒我们,还活着。”

——

期末周。校园变得安静,每个人都在为最后一场考试忙碌。

陆峤的报道被选入校刊,编辑特意找他谈合作,问他下学期是否愿意继续写“门限”系列。陆峤笑着答应。

沈砚的论文也终于通过初审。导师说:“你的模型有缺陷,但思路值得肯定。”

他点头,没解释。那“缺陷”他心里清楚——算法在某个环节被人为修改。

那天晚上,他在实验室重开电脑,重新输入代码。

程序运行后,屏幕出现提示:

> Signal Overload. Noise Threshold Exceeded.

沈砚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然后关机。

他走出实验楼,夜空沉沉。操场灯光远远亮着,一个人影在雪地里走动——陆峤在拍夜景。

他走过去,陆峤听到脚步声回头。

“又熬夜?”陆峤问。

“习惯。”

“那我们算一样了。”陆峤抬头望着天,“你知道雪花为什么会亮吗?”

“反射光。”

“不,只是因为它短暂。”

沈砚看着他,眼神忽然有一点温。

陆峤继续说:“我总觉得我们就像两种波,一直在互相干扰,但谁也没办法完全消失。”

沈砚低声道:“那也许就是稳定。”

“或者共振。”

他们对视着笑。风把雪吹向两人的中间,落在脚边,悄无声息。

——

那天夜里,沈砚失眠。他翻开陆峤那本笔记——《Resonance》。最后一页有一行潦草的字:

> “噪声门限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他盯着那句话,心脏像被一股无形的力轻轻握住。

窗外的雪停了,天空被月光洗得发亮。沈砚起身,穿上外套。

他去了楼顶。夜风刺骨,整座校园都沉睡着。

他打开电脑,把之前的程序重新输入。那条曲线缓慢地在屏幕上绘制出来,两条波线相互靠近,最终叠在一起。

没有抵消。

也没有失真。

他在代码下方输入注释:

> Stable Interference Achieved.

保存。退出。

风吹过屏幕的反光,折射出一点亮光,像某种低频的回应。

他忽然笑了。那笑很轻,几乎连自己都听不见。

——

第二天,陆峤给他发消息:【今晚有空吗?】

【有。】

【带你去个地方。】

他们晚上去了城外的天文观测站。雪后的夜空澄澈,星光像碎冰。

陆峤把相机架好,调整镜头,按下快门。

“拍到了吗?”沈砚问。

“拍到了——噪声最少的夜。”陆峤笑着说,“我想让它留一点误差。”

他递给沈砚看照片。那是一片星空,亮得刺眼。照片中央,两道身影并肩而立。

“这张照片叫什么?”

陆峤想了想:“《干涉》。”

沈砚点头:“合适。”

他们并肩看着夜空。风掠过山顶,吹得人几乎站不稳。陆峤靠近半步,轻声说:“沈砚,你知道我最喜欢的声音是什么吗?”

“什么?”

“不是风,也不是快门,是你说‘我会去’的时候。”

沈砚转头看他,那一刻,两人之间所有距离都消失了。

风从他们身边经过,雪屑被卷起,星光碎裂。

沈砚低声道:“陆峤,门限已经过了。”

“那就别回头。”

风吹乱了话音,但他们都听清了彼此。

他们站在风雪之间,像两道重叠的信号,在漫长的噪声里,终于找到了同一频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