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揪心处戛然而止,众看客以为霍小玉当真要死了,个个急得不行,纷纷解囊。
言少微就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是硬币落在搪瓷碗中的声音,她眼底闪过一抹小得意,又继续唱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次讨彩,一次比一次要得多,到结束的时候,光头看到陆剑铮也从兜里摸出一个五豪子硬币放进了搪瓷碗中,不禁有些着急。
“铮哥,就这水平,你还真打赏啊!”
陆剑铮瞥他一眼,没说话,但是光头看懂了他的眼神——就这水平,你刚刚不也听得十分专注吗?
“我……”光头有点脸红,“我那是关心霍小玉!”
那边小柳宿看着言少微手里一把硬币,开心得跳起来:“大佬,咱们有钱了!”
言少微已经数完了钱,拢共一蚊三豪四仙(1.34元)。比刚才的瞽师少了不少,不过因为她开始唱的时候,夜市也差不多到了散场的时候,人流量是比不了的,有这个收入已经相当不错了。
言少微把那四仙给了小乞丐,算是谢谢他借自己的搪瓷碗,又拿了五豪钱给冯望舒:“带老三去买点吃的吧。”
两个小家伙欢呼一声,拿着钱,手拉着手跑了。
言少微把钱放进兜里,跟之前的九豪一合在一起,听到兜里硬币碰撞的声音,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饿不死了。
正乐颠颠地盘算下一步,光头不情不愿地上来,递过来一个五仙的硬币。
“多谢帮衬。”言少微接过钱,冲他笑出两个大大的酒窝。
“南音不是这样唱的。”光头还是忍不住说道。
言少微点点头:“我知道,但是故事你喜欢吗?”
光头想要违心地说不好听,余光瞥见陆剑铮正朝自己看来,只好实话实说:“……还挺有意思的。”
言少微正要说话,老二老三已经回来了,冯望舒手里还举着一截油炸鬼:“大佬!你的!”
言少微早已觉得饿了,看到吃的,眼睛都发绿,哪里还顾得上那两个观众,接过来就塞进嘴里,囫囵吞了下去,再抬头的时候,那两个观众都已经走了。
言少微拢过两个小家伙:“走,咱们找地方去睡觉。”
……
七日后——
“大佬,咱们真的能吃得起碟头饭吗?”言柳宿瞪圆了眼睛,仰头看着正数钱的言少微,像是根本不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碟头饭其实是维岛常见的一种快餐,一个盘子里有饭有菜,价格视含肉量的多少,五豪子到一蚊不等。
刚刚言少微演完一场,就大手一挥,表示要带他们去吃碟头饭。
虽然说,这几天他们都没有挨饿了,但是言少微花钱还是比较克制的,伙食以吃饱为主要目的,荤腥他们根本不敢想。
冯望舒咽了口唾沫:“大佬,我们吃云吞面就好了,不用吃那么贵的。”
言少微把钱踹回兜里,一手放在老三的头顶上,一手揽住老二的肩头,笑着说:“都吃都吃,咱们现在天天有进账,偶尔还是可以开开荤的。”
她现在带着两个小家伙在维岛到处找报社,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只要看到街口人流量还不错,就会唱一会儿南音,赚一点钱。
街头卖艺,同一个地方的看客很少愿意重复给钱,所以她这么频繁换地方,倒也能把收益最大化。
每回表演的流程都是一样的,看客会鄙夷言少微这种毫无唱功的表演形式,但是一旦听进去了,又会被她的故事深深吸引。
一开始言少微还是用的南音的调子,每个字拖长音,显得意韵悠长,然而想不到众看客竟等得不耐烦。
“喂!你别唱了!”有人冲她嚷起来。
言少微心头咯噔一下,以为自己这是遇到了喝倒彩的,就听那人继续说:“你就直接讲啦!那个宰相小姐后来跟那个书生怎么样了?小姐她娘亲答应这门婚事没有?”
其余的观众给那人一提醒,也跟着催促起来:“对呀,对呀,快点讲嘛!”
“他们最后成婚没有?”
“那个书生考上状元没有?”
“…………”
言少微把眼一扫,见到这圈人殷切热烈的目光,心头却是一亮,意识到自己之前先入为主地陷入了一个误区——
自己用南音的形式讲故事,唱词都得现编,要古典还要押韵,费脑子不说,唱得也累,简直吃力不讨好,听众听得也着急。
既然自己卖的本来就不是唱腔,那完全可以改成直接说书啊!
她到这个时候也想起来,维岛本来就有讲古(讲故事)这个行当,完全不用挑战看客去适应新的形式嘛!
而且南音因为唱腔婉转哀怨,其实受众大多是中老年,而讲古就不一样了,上至耄耋,下至儿童,都可以是讲古的受众!
言少微想到这里,即刻改弦更张。
果不其然,收获了众看客更大的热情。
每每言少微只要开讲,很快就能在身周拢住一拨人。
她也不在意人数多寡,反正有人聚过来就开讲,先讲个十分钟,等到人数多起来就开始卖关子,让两个小家伙去收钱。
每次少说也能赚个一两蚊,一天下来,那就是四五蚊。比之唱南音,一天最多赚个两三蚊,那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几天下来,姊妹三人早已不用惨兮兮地分一碗粥喝了,但是吃肉,倒还真是上岛来的第一次。
言少微没有带两个小家伙去茶楼饭店,依旧是寻了一个街边的小食摊。
言少微豪气地数出三蚊:“来三份叉烧饭!”
冯望舒瞪大了眼睛,一蚊一份的叉烧饭,一人一份!
言柳宿看向大姐的表情,全是崇拜,他们真的吃得起肉嘞!
就连档主都笑逐颜开,忙不迭地开始给他们舀肉舀饭。
唯有言少微眉梢都没挑一下,高深莫测地往小摊的矮木凳上一坐。
那档主动作也快,言少微刚一坐下,第一份叉烧饭就已经放到了她面前的小木桌上了。
一闻到肉香,言少微登时有种想哭的冲动,表情差点没绷住。
她对面的小柳宿更是馋得口水都要滴到脚背上了。饭一上来,筷子都没来得及拿,小柳宿就抓起一块肉,嗷呜嗷呜地就往自己嘴巴里面使劲塞。
冯望舒也没比他斯文多少,她坐在一个破木箱上,也已经开始狼吞虎咽。
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三盘饭就被他们一扫而空,就连小柳宿居然也没剩下一颗饭。
言少微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感觉自己还能再干十盘,不过想想一盘就得一蚊,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吃饱了吗?”言少微问两个小家伙。
两个小家伙点头如捣蒜:“吃饱了!”
“好!左将军,右将军,跟本王杀向下一家报社!”言少微大喝一声,率先冲向前方。
“杀——”两个小家伙齐齐呐喊一声,举高小拳头,赳赳昂昂地跟在言少微身后。
……
来的时候气势昂扬,离开报社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就垂头丧气了。
冯望舒抿着唇,低着头,死死揪着自己的衣摆。
言柳宿揪的是大姐的衣摆,脚步黏连,也不说话。
走出去十来米后,言少微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两个萎靡不振的孩子。
对于找人的难度,她自己是有心理预期的,所以找不到也没有太影响心情,但是两个小家伙显然有点接受不了一次次满怀希望,又一次次地失望而归。
言少微便一边一个,把手放在两个孩子的脑袋上,把他们的头发撸得乱糟糟的,正要说话,三人却刚好走过报社门口一个临街的橱窗。
言少微转头一看,发现里面贴着当日的报纸,不由停住了脚步。
她之前买不起报纸,报摊的摊主也不会允许人随便看,所以她自从穿越过来,就没有接收过外界的讯息,此时趁此机会当然要好好看一下。
“大佬,这些写的什么?”小柳宿不识字,仰着头问言少微。
“说外面还在打仗。”言少微说。
小柳宿的头就又垂了下去。
言少微没留意到小柳宿的情况,她还在一目十行地看报纸。
这家报社是个大报社,报纸的内容也挺丰富的,有岛外的战况,岛内的民生,还有文娱方面的板块。
这文娱板块还颇有意思的。
言少微发现,里面不光有电影广告、影评,还有大戏专栏,专门点评各家的戏文、唱功。
她的目光下移,底部居然还有连载的小说。
她看看作者名字,发现自己并不认识,再算算时间,她在后世曾经拜读过的那些经典小说,大部分都还没有被写出来。
比如某位家喻户晓的武侠大家,这个时候根本就还没有开始他的第一本武侠小说的创作。
言少微仔细看了看报纸上连载的小说,发现这个小说的风格和后世的还真不大一样。
首先是语言风格问题,眼前的小说直接就是用粤语方言写作,使用了很多当地俚语,这对于非粤语区的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就困难了。
当然,这对于言少微来讲,并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她不是在粤语地区长大的,但是她阿婆是在广东长大的,她从小陪着阿婆看粤剧,听南音,粤语对她来讲,也算得上是第二母语了。
其次是故事情节进展得特别缓慢,光是主角出门找人,就要从他穿衣服讲起,事无巨细,一千多个字过去,人还没出门。
整个一篇连载看完,情节没有半分推进,言少微甚至无法判断出这篇小说到底想要写个什么样的故事。
再有就是作者似乎没有太多的叙事技巧,整个故事平铺直叙,缺乏吸引力,读来让人觉得无聊至极。
言少微捏着鼻子将整个连载读完,心里忍不住吐槽,这写的什么东西啊,这也有人看吗?
她敢打包票,这个水平要是发表在小绿江,肯定一毛钱都赚不到。
刹那间,言少微自然而然就有一种,‘想要让这个时代的读者看一看,到底好看的小说是什么样的’的想法。
这么一想,言少微登时来了精神,对呀!她可以写小说养活自己!
就在她思量间,目光依旧在报纸上逡巡,忽然,她定住了,她看到报纸上某个版面上,用醒目标题写着——
天文台挂八号风球,台风即将登陆
言少微心里“咯噔”一下,这些天他们也遇到过下雨,在骑楼底下躲一躲就过去了。
但如果是台风的话,骑楼下面肯定是不安全的。
而且这台风也不知道要刮几天,她得赶在台风来之前,把住处给定下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有钱落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