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在三国造反当老大 > 第3章 第三章金城

我在三国造反当老大 第3章 第三章金城

作者:十年猫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0 17:39:48 来源:文学城

议会厅内,残存的几盏青铜油灯灯焰摇曳不定,在每个人凝重如铁的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汗臭与灯油燃烧产生的淡淡烟味,混合成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氛围。厅外呼啸的寒风偶尔穿过门缝,带来远处叛军隐约的呐喊与攻城器械撞击城墙的沉闷回响,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众人所处的绝境。

仅存的数位军侯、司马围在中央那张粗糙的木质城防舆图前,每一张脸上都镌刻着连日血战带来的深入骨髓的疲惫,以及援军无望后滋生的浓重绝望。

当他们听闻年仅十一岁的太守之女陈熹竟放弃唯一生路的密道,反而折返这危如累卵的议事厅时,惊疑、不解甚至是一丝荒谬感。

这些久经沙场、见惯生死的将领们,此刻的思维实在难以理解,这个本该最先被护送离开的陈太守最后血脉的少女,为何要自投这必死之罗网。

“女公子!”一位脸上刀疤纵横、从左额斜劈至右下颌的军侯忍不住踏前一步,甲叶铿锵作响,声音因焦灼与连日呼喊而沙哑不堪,“此非儿戏之时!城破在即,刀剑无眼!太守临终有严令,务必护您周全离去!金城陈氏一脉,不能就此断绝啊!”

他名叫张嶷,是已故太守陈懿麾下最勇猛善战的将领之一,以悍不畏死著称。此刻他的激烈反对,更多是出于对故主遗命的忠诚,以及对眼前少女安危的担忧。

陈熹立于厅中,身形虽依旧单薄,却努力站得笔直。她清澈而沉静的目光缓缓环视全场,如同冷静的棋手审视棋盘上的每一个棋子。

这些将领尽管眼窝深陷,血丝遍布,甲胄破损沾满污秽,但他们的眼神深处,仍保留着历经磨砺而不折的坚毅,以及一种对命令下意识服从的惯性。

她心中快速盘算,结合前世所读的《将苑》、《六韬》中关于“知人”、“选将”的论述,判断这些人皆是父亲陈懿生前精心培养、考验过的核心骨干,其忠诚度在常态下毋庸置疑。现在最关键的是,必须用非常之策,打破他们因困守孤城、外援断绝而形成的“固守待毙”或“弃城溃围”的思维定式。

“正因非儿戏,绝非孩童嬉闹之时,熹才必须站在这里,与诸位叔伯共商存续之道。”陈熹的声音依旧带着少女未褪的清亮,却像一柄经过千锤百炼的薄刃,清晰地划破了厅内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沉默。

她立在巨大的城防舆图旁,显得愈发渺小,然而那沉静如水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将领的面庞时,竟让他们下意识地收敛了因惊疑而略显散漫的姿态。

“在座诸位,皆是我父生前倚重之股肱,金城之干城。现今情势之危,城墙将颓,援军无望,叛军气焰日炽,此等境况,不必熹一稚龄女子多言,诸位身经百战,比熹更为明了。”

她刻意在此处停顿,让“援军无望”这四个字所带来的冰冷现实,如同寒冬的冰水,渗透进每个人的心田,感受到那彻骨的绝望分量。

然后,她话锋微转,继续说道,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叩击心扉:“弃城而逃,依密道之隐,我等数人或可侥幸苟全性命于一时,”

她话音一顿,眼中骤然迸发出与其年龄绝不相符的锐利光芒,“然则,试问诸位,满城数万百姓何辜?他们世代居此,纳粮服役,信任官府,倚仗诸位守护。如今大难临头,金城父老,就该成为我等逃命时随意舍弃的累赘、换取生机的弃子吗?《传》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为官为将者,岂能行此背弃父母之道?”

这番话,引经据典,情理交融。陈熹深知,凉州边军将领大多出身本地或邻近郡县寒微之家,与城中许多百姓非亲即故,血脉相连。唤醒他们内心深处那份源于乡土情谊和责任感的同理心,远比任何冰冷的命令或空洞的口号都更为有效。

【叮!检测到有效追随者心态稳固:尹会(认同度85%)、陈戬(认同度92%)。拉拢小弟任务进度:2/100。宿主加油,团队雏形初现哦!(????????????)????】

脑海中系统那带着现代网络用语风格的提示音适时响起,语气活泼得与周遭的肃杀格格不入,却让陈熹心中微微一稳。

不过现在也不是时候和系统交谈。

“不逃……不弃百姓,女公子之心,末将等感佩。然则……”旁边一位臂缠厚重、已被血渍浸透成暗红色布带的司马哑声开口,他名叫王平,此刻他眼中是近乎绝望的灰败,“莫非就在此坐以待毙?刺史左昌拥数万精兵坐视不救,城中箭矢不足千支,存粮……即便掺以树皮草根,也难支撑三日。将士伤亡过半,能战者不足两千……我们,我们还能凭什么去撑?拿什么去搏?”他的质疑,沉重而现实。

陈熹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将讨论从“是否承担责任”引向“如何解决问题”。

她稳步走向厅中那座以沙土木石标示着敌我态势、城池轮廓、山川地形的沙盘。

“所以,我们不能坐等力竭城破,亦不能寄望于虚无缥缈的援军。”她语出惊人,纤瘦的手指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精准地按在沙盘上代表叛军中军大帐的那个显眼木雕标志上。“我们要反客为主,我们要让城外的北宫伯玉,不得不‘请’我们出去。”

这个匪夷所思、近乎狂妄的说法,如同在死水潭中投入一块巨石,立即引起了所有人的侧目和关注。

陈熹敏锐地注意到,至少有三位将领原本略显佝偻的身躯不自觉地微微挺直,向前倾身,目光紧紧锁住沙盘上她那根手指。这说明,他们已经被这个大胆到极致的思路所吸引,内心的求生欲与战意正在被重新点燃。

在众人错愕、探究、难以置信的复杂注视下,她清冽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冰泉击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北宫伯玉,羌胡酋帅,借黄巾乱起之势,裹挟饥民,连战连连,气焰正炽。今见我金城孤悬,苦苦支撑,久攻方下,其心必生骄狂,视我等为砧板上待宰之鱼肉,笼中困兽。兵法云:‘骄兵必败’。若此时,城头突然白幡高悬,示弱于敌,再由我这太守遗孤、年仅十一的弱质女流,亲捧太守印信与言辞恳切之降表,缒城而出,直面其锋。诸位以为,以北宫伯玉之骄横,及其欲速定凉州之心,他会作何想?会如何待我?”

她选择这个看似屈辱的“诈降”之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主薄尹会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捕捉到了此计的关键,脱口而出:“女公子之意是……效古之勾践事吴,或更近者,如段颎平羌时之许降诱敌?行诈降之策,示敌以弱,使其懈而无备,然后……”作为文官,他立即明白了这个计策的妙处——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敌人的戒心,创造接近敌酋的难得机会,又能在其阵营中制造混乱,为后续行动创造战机。

“不错!正是许以降表,行斩首之实!”

陈熹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杀伐决断,“坐以待毙是死路,叛军破城,必行屠戮,以儆效尤,我等头颅,正好为其立威之物;弃城溃围,亦是九死一生,且背负弃民骂名,生亦难安。既然进退皆是无路,为何不行此非常之事,效博浪一椎,于万死之境中,搏取那一线逆转之机!”

她环视全场,稚嫩的面容上竟浮现出与年龄截然不符的决绝与狠厉,“我要亲自献上降表,趁其审视降表、心神松懈之刹那,近身格杀北宫伯玉!贼首一毙,其军必乱!此乃我等,亦是全城军民,唯一生机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