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我在霸总文里武运昌隆 > 第10章 No.10

我在霸总文里武运昌隆 第10章 No.10

作者:羊笔笔羊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6 10:43:16 来源:文学城

莴笋叶过水焯一下,时间不能长,叶子一变绿就捞出来,过凉水控干。闷上米之后,我又切了些干辣椒,和花椒粒一起洗净备用,还切了葱蒜末。

想想过去的经验,如果光是这一道素菜,老板中午可能会吃得眼睛发绿。我看了看手边乏善可陈的食材,发了会儿愁之后,决定弄个油煎开花肠应付差事。

起锅烧油,等油热的功夫拆两根火腿肠,切刀花放一旁。油热后放入干辣椒和花椒粒,炸香后把油分次浇在葱蒜末上,倒进莴笋叶里,加酱油、耗油、醋,拌匀。

一道炝拌莴笋叶就大功告成了。

再热油,油量要小,转小火慢煎开花肠。等肠开花,就拿签子穿起来,撒料、完活儿。前些天在调味店里买了辣椒面,这次正好尝尝什么味儿。

等这一顿生命体征维持餐做完了,时间还不到十二点。雨势如果有变化,那也是下得更大了。在山里,风声听起来都更吓人一些,呼呼的,仿佛要把整栋屋子吹到姥姥家去。

我磨磨蹭蹭收拾完厨房,听着外面的狂风骤雨叹了口气,然后把午餐送到了楼上。把托盘放下的时候,我好像听到门里有说话的声音,但转眼间又没了。

谁知道,可能是老板在跟谁打电话吧,说不定在自言自语,也不无可能。

但我莫名觉得那声音细细的,不像老板的声音,倒像是人偶的声音。这可能出自我一厢情愿的想象,可在当时却给了我无限希望。

毕竟我可不希望得出自己的理智出现问题这一结论。

回到餐厅,我先咬了口开花肠,心满意足地发现果然很香。然后我就着莴笋叶开始吃大米。结果刚吃了一口菜叶子,我就愣住了。

没、没放盐。

糟了!我在心里大骂自己一声,从座位上跳起来,椅子腿拖出“刺啦”一声。跑到座机旁,我匆匆拨通内线给老板打了过去,心里忐忑不安。

结果老板磨磨蹭蹭好久才接电话,线路通了之后,我劈头盖脸就说:“拌凉菜忘记放盐了,不好意思,先生,您要不送出来,我加点儿盐再送上去?”

“不用,今天不热,口淡些也好。”老板很和气,但隐隐给我一种他在应付我,因为眼下有其他事要忙的感觉。

“哦,这样子哦。”我好像一拳打在空气里,心里顿时觉得没着没落。

老板挂了电话。

行吧,反正我已经提出了弥补方案,爱咋咋地吧。垂头丧气回到餐厅,我心不在焉地又吃了口菜,这才想起来要加盐。不过站起来之后,我想着口淡点儿好像也确实不是不行,反正酱油和耗油里其实也有盐的成分在,于是又坐回去了。

本来就很苦涩的莴笋叶,眼下因为没放盐,苦味就更清晰了。虽然吃起来脆脆的,又带了点醋的酸味,但我觉得,这世上除了我和哥哥以外,根本不会有人爱吃这种味道的菜吧?

我吃一口菜,吃一口肠,然后填一大口米饭进嘴巴默默咀嚼。这吃相大概不算雅观,但至少我已经改掉了吃饭吧唧嘴的毛病——直到上了大学,我才知道自己吃饭会发出不雅的声音。大学舍友忍无可忍,后来逼着我改掉了这毛病,刚开始的时候,我可因此挨了她不少白眼。

养成习惯后,我回到家里反倒会觉得不自在,因为我父母都吧唧嘴。父母亲吃饭都是冲锋队的风格,上一口还没咽下去,下一口已经送进嘴里,塞得满满当当筷子才会歇一会儿。父亲家境贫寒,兄弟又多,我倒是觉得他不快点吃估计就没得吃了,倒也合情合理。母亲却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从没爱过饿,居然在吃东西上跟父亲这么有夫妻相。

当然,她在饭桌上也是规矩最多的那个,筷子不能撞到碗啦、盘子里的菜只准夹自己这一边啦。倒也挺合理的。只是有时用大碗盛菜,我们总是忍不住探过自己的视野盲区到对面去夹,结果必然会挨骂。

速度也是进食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会儿晚饭时间的黄金档电视剧质量都很不错。但我们要是多看一眼电视,就会被她一叠声的催促,仿佛吃饭也是比赛,慢过她的各个都是输家不算,还要被她鄙视。

我那冲锋队风格的进餐速度也是大学才放慢的,不是二者有明确的高下之分,而是慢点吃肠胃舒服。

饭量也是大学时才回归正常的。我活了二十多岁,父母对我的饭量始终持鄙夷态度,嫌我吃的少。哪怕是我吃的撑了,他们也只觉得是八分饱。如果我这一顿不想多吃——基本是大学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就会听到母亲或父亲的嗤笑:“哼,就吃这么点?你看我吃多少呢。”

这一句尾音必然上调,仿佛被溢满的不屑之情拉得直冲云霄。

兄长因为吃的比我多,在这方面逃过一劫。

等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我看着雨势丝毫未减,终于开始担心了。现在雨虽然大,但至少有些光亮,但再等等的话万一雨没停,天还黑了,我该怎么下山?

是现在就走呢,还是再等一会儿呢?

不等我犹豫出一个结果,电话再次响了起来,依旧是老板。

“恐怕下山的路已经被淹了,山下的镇子多少也会被淹。”老板开门见山,“二楼的客房已经收拾好了。先斩后奏,十分抱歉,我也没料到雨会下得这么大,一直不停。”

我结巴了一下,笨拙地答道:“这怎么好意思。”

“住下吧,我的情况特殊,恐怕没法送你下山。如果路上出事的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是坏事一撞。”老板听起来诚心实意。

我只好答应下来,然后绞尽脑汁开始思考晚饭怎么办——凉拌莴笋叶这种东西一顿也就算了,而且剩下的那些货色拿去喂鸡还算比较合适。

库存情况:馒头只剩一个,鸡蛋还有三个。咸菜只剩几根了。不过面粉袋子还鼓着,小葱也还算新鲜。

烧烙饼吧。

量好面粉,一半的开水烫面,拿筷子搅一搅、揉一揉,剩下的一半凉水慢慢倒进去,边倒水边揉面。

不是我吹牛,和面这回事我向来是一把好手。虽然小时候力气不足,一家四口的一顿的面和起来很是吃力,但也很少失手。眼下力量见长,吃饭的嘴又少了一大半,我这块面和得可说是得心应手。

烧饼子的面要比做面条的那种软得多,还要揉到有韧性,之后滚成条,分成等大的面剂子。然后就是封口醒面,要二十分钟。

趁这功夫,我切了足量葱花,拿擀面杖捻了些芝麻碎,混着盐和少量胡椒自制成椒盐。烙饼的话,其实油酥可做可不做,但我想着尽善尽美,于是起锅烧油,不用太热,跟面粉混合搅匀就是油酥。

擀面饼要耐心一些,案板上面粉要撒足,把面剂子擀薄,对我来说这东西只要大致是个圆形就足够了。上面抹一层油酥,撒上葱花、椒盐。

接下来才是手艺活儿,从面饼中心切一刀到边缘,就像给圆画半径。然后拎起半径的一边开始把洒满料的面饼卷成锥形。面黏黏滑滑是正常的,沾一手油也是正常的,烧烙饼这种事情,想两手干干净净,得更高的段数才行。

等凹凸不平的圆锥大致成型了,把手掌按在圆锥顶上,然后往下慢慢按,按平。葱花逃逸了也没关系。案板这么小,它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压平了,大面饼又变回了中等面饼,两面抹油,再封口醒上五到十分钟。

然后就是烧饼子了:平底锅抹油,点火,不要太大。随心所欲的话,油小、火小是一种,油多一些、火大一些是另一种。我这人没耐心,于是选择了后者。饼子在锅里转一转,翻翻面,烧到两面金黄、葱香四溢了,就能出锅。

怀着对碳水的爱和向往,我热火朝天地烧完了六张饼子。这时,厨房乃至餐厅、客厅闻起来都像是镇上那家卖烙饼丸子汤的早餐店。

希望这味道不会传到楼上去。谁知道艺术家老板在自己的工作室闻到烧饼子的味道会是什么反应。

拿脚指头想也知道,肯定不是给我升职加薪。

刚出锅的饼子现在太烫了没法入口,于是我趁机迅速收拾了一下被弄得比平时更乱的厨房,这才用盘子盛了三张饼子送上楼。

上楼的时候,我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啪嗒、啪嗒、啪嗒。然后是门打开又关上的声音。如果不是那脚步声轻巧极了,简直像是小孩子的,我还会天真地以为是怕见生人的老板落荒而逃呢。

把托盘在老板门前放下之后,我就开始迅速四下扫视,因为我很确定,刚才匆匆溜走的是个人偶。

是个“被赋予了生命”的人偶。

可惜二楼不是久留之地。人偶腿短但显然跑得飞快,现在是影子也不见一片了。我可也不想跟开门来拿晚饭的老板来个四目相对,然后想办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在二楼急速参观所有阴影笼罩的角落。

结果,那句老话是怎么说的来着,有心栽花花不开,瞎猫碰上死耗子。等我回到厨房,三张烙饼只剩两张完好无损,三个小人偶正在争抢第一张饼的残余部分,还有两个坐在一旁,大快朵颐已经到手的战利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