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我愿许你千山共行 > 第9章 武帝已死

我愿许你千山共行 第9章 武帝已死

作者:不叹迟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1 09:50:34 来源:文学城

武帝死了。

武后颤动的视线像被冻住了一般,她的指尖颤动,片刻紧握在一起,她的呼吸加重,在这被雪围满的宫殿中怒吼:

“…是不是太子?!”

安平枭暗了暗眼睛,点了下头:

“是。”

这个回答,让武后最后的防备塌的一丝不剩,她无力的跪倒在地。

这几日太子的反常,她不是没有想过这个可能。可她的一些私心还在劝她,劝她不去相信儿子会弑父。

可她现在听到了这斩钉截铁的事实,心中仅存的那一丝希望彻底消散,被这太子的狠毒吞了去。

作为一个母亲最令她痛心的,不是太子去谋杀皇上。而是一个母亲,看到儿子去弑父。

武后也在此明白了过来,安佑康,或许是听到了她向陛下提出的换储君一事。

可那个逆子根本不知道,一个德不配位的君王,会换来多大的灾难,更不必说,安佑康身边还有一个显然更合适做帝王的安平枭。

他不懂,但经历过亡国的李裳很清楚,若安佑康执意登基,整个武朝必定乌烟瘴气。

终有一天,安平枭的取而代之将是必然。

所以她主动去向皇帝劝谏此事,一是为了武朝的未来,二是向安平枭卖一份情,换安佑康的一条命。

只要安佑康退位,安心去做一闲散王爷,不主动招惹安平枭,以安平枭的秉性,并不会过多为难于他。

但此刻,他竟然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将武后的良苦用心都毁于一旦。

武后自然感到心寒不已。

安平枭神情复杂,看着心如刀绞般难受的武后,他颤了颤双眸,还是低下了头,在武后身前将头低得更低了些。

若是武后知晓,太子不单弑君,还在君死后与后宫嫔妃纠缠…怕是会更绝望。

然后,安平枭看见了一滴凤泪落于身下的地面,粘湿金砖。

他愣住了,抬头之时,武后却像在护着武朝最后的希望一般抱住安平枭,亦像是抱住武帝最后的孩子。

这对并无血缘关系的皇后与皇子,此刻却在这座皇城中失态相拥,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

安平枭有些无所适从,因为他从没有感受过被一个母亲抱住的感觉,他的生母根本没有机会抱他。

但此刻,他却好似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那是被无助的母亲寄托希望的感觉。

武后在他耳边低声说着:

“枭儿…太子虽我所出,但我一直都知道,太子无能治国…”

她颤着声音,却说得异常坚定:

“不论是为了武朝,还是为了百姓,”

“…他都不应继位。”

武后松开他重新站起,擦去脸上因悲伤而留下的泪水,她低眼看着安平枭,下定了决心,后退一步,在安平枭面前再度跪下,以头抢地:

“枭儿,太子犯下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他真的该死!”

“…但太子荒唐,我这个母后难辞其咎。”

“身为母亲,我唯一能为他求的只有…他日诺是真的取而代之,让他走的痛快些…”

李裳满含泪水,下跪求他。

见到这幕,安平枭心中被下了一记重锤。

安平枭突然懂了,武后这么多年对他的好,一部分出于真情,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安佑康的以后。

他曾经听老将军说,

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

此刻,他明白的更透彻。

他与太子还是不一样,那骨肉相连之情,是他永远无可替代的壁垒。

他目光沉了沉,从地上站起,对她拱手道:

“臣,谨遵后愿。”

之后,安平枭转身走出了凤栾殿。

他站在殿前,抬头望向宫城中最高的屋檐。

那是太和殿。

从已灭的赵国到如今的武国,历来继位,都在那里。

武后让他取而代之,可安平枭并不知道,自己真的站在那里会是何种光景。

在他沉默时,舒籁走上前来:

“将军恕罪,流星刚刚跑走了。”

安平枭压了压思绪,摇头道:“无事。”

随后,他上了马车。

马车静静驶出后宫,继续往前。

这时,马车又停了下来,正浸在自己思绪中的安平枭因突然的停泊

而回神,他抬眼看向车帘,舒籁开口解释:

“将军,我看到流星了。”

“去牵回来。”安平枭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只是依旧闭着眼。

“是。”舒籁将马车先停在一边,下马去追流星。

过了一会,正闭着眼的安平枭再次感受到了马车在动,不过速度变慢了些。

常在马上的安平枭很快感觉到了不对劲,红粽不像是跑着的,而是走着,像是马车前头,正有人在牵着马慢行一般。

他不动声色的拉开了车帘。

满天飞雪中,那人的白纱在风中散着,一只手轻轻勾起缰绳,拉着红粽往前走去。

安平枭皱了下眉,对外面人开口道:

“白大人,你在做什么?”

在车前头牵马的白祈闻声一笑,回头看向他:

“殿下莫怪,前面就是太和殿了。此刻又是正午,乃是灵气最足之时,殿下在此会吸了灵气的。”

“臣看您的副将并不在此,更不能让您屈尊下车,便只好自作主张了。”

安平枭无言的扫视了他一番,又看向前面不远的太和殿,纵然大雪纷飞,也挡不住它的庄严。

听着白祈口里的灵气,安平枭冷笑一声,没说什么,只是将门帘盖了回去,算是默许他在前面牵驾。

马车缓慢的走着,白祈在雪地上一步步挪着,周围很安静,只剩一人一车走过的声音。

在寂静下,白祈闲聊般对安平枭开口道:

“殿下,臣少时听人说书,说赵国曾有一皇子,年幼时,途经这太和殿前摔了一跤。”

“后来那赵国君王听闻此事,就将那皇子封为了太子。并说,那么多殿门都不曾摔,却在太和殿前摔倒,此便是天意。”

白祈说着,语气带了些讥讽:

“可惜这位天意太子,却是赵国最后的亡国之帝。”

陡然,白祈停下了脚步,和安平枭一起,站到了承天殿高耸的长阶的正下方。

他手握马车的缰绳转身,大胆地拉开了车帘与他四目相对,发问道:

“您说,这是造化弄人,还是咎由自取呢?”

安平枭怔了一下,目光看向太和殿的长阶。

鬼使神差的,他回了白祈一句:

“咎由自取。”

听到他的回答,白祈笑了一声。

他松开车帘,在这太和殿下,说了一句话:

“殿下,武帝已死,但太子,必须登基。”

安平枭对他突然的一句感到意外,他很快冷笑一声道:

“所以,你果然是助太子的。”

白祈的唇依然勾着,只是眉眼暗了暗,他牵着马车继续往前走:

“我从不信造化弄人,我只信咎由自取。”

“也因此,太子必须登基。”

安平枭感受着马车的轻晃,他透过车帘看着白祈。

他的话像一张网,只展现给了安平枭能触碰到的这部分。安平枭深深觉得,太子也好,自己也罢,或许都只是他那张网下的一部分。

而太子登基,只是他必然要走的一步棋。

“你不怕我杀了你么。”安平枭在沉默中,突然说了这一句。

“你杀不了我的。”白祈轻声回道:

“你也不会杀我。”

车内一下安静了,白祈猜的到安平枭现在的表情,不过,他也不是很在乎。

马车牵过承天殿后,舒籁终于牵了流星回来,他看到马车前的白祈时,愣怔一下,快速跑回,他皱着眉头看向白祈。

他却丝毫不心虚地笑了一声,将缰绳还到他手里,压了压斗笠,往另一边走了。

在白祈身后,马车的布帘微微掀起,那双眼睛带着探究,看着他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