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迎霜雪渡衣冠 > 第54章 尚书

我迎霜雪渡衣冠 第54章 尚书

作者:藏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08:14:36 来源:文学城

长安城,浓云滚滚,天色暗淡。

昨夜传来消息,一直待在府里“养病”的姚惜古忽然暴毙身亡。作为多年相互扶持的好友,袁贯是第一个听到这消息的。

但他却只能伤心,不能愤怒,因为他知道姚惜古的死来得太突然,来得太仓促,就像是一场预谋。

一场试图将袁党打垮的预谋。

他孤独地坐在书房里,一直等到上早朝的时间。他眼睁睁地望着天边的颜色逐渐发生变化,由黑暗变为浅灰。他一直在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可他心里清楚,身体里的愤怒已经无法遏制,他恨不得现在就将这天划破,一分两半,露出混沌的内囊。

门外传来小声的呼唤,是他的妻子喊他换衣上朝。

他这才似乎有了动作,颤抖着双手从椅子上起身。

官员们在这个时辰都已动身前往宫门等候。袁贯抵达的时候,四周死气沉沉,尤其是袁党的官员,几乎人人面如死灰,兵部尚书关阳西更是臭着一张脸,不停地对沈党的人翻白眼。

沈具言看见袁贯来了,倒是气定神闲地点了个头,表示问好。

袁贯第一次面无表情地无视了他,自顾自地走到队伍前头。

可沈具言的脸上却没有意料之中的幸灾乐祸,反而神情变得沉重谨慎。

等到天空由浅灰色变成了青灰色,浓云渐散,残月如钩,繁星消退。城楼上的钟声准时响起,沉重的宫门终于打开了。

袁贯沉默着往前走,他的心底此刻已迅速抹去了悲伤,开始盘算着今日的朝会应该怎么应对皇帝与沈党。他知道沈党都是一群精明的狐狸,三言两语就能把人搞糊涂,而袁党的人很多和袁贯一样,是武将出身,他们通常一根筋,没心眼,其中尤以关阳西为例。

袁贯清楚地知道,若自己不能把控好局面,那么袁党基本就要一击即溃了。

若是姚惜古还在,至少还能与沈党周旋几个来回。现在老朋友却突然走了……

袁贯的心里开始发苦。

“姚尚书过世,朕倍感伤悲。只是礼部尚书一职现已空缺,亟需添补,诸位爱卿可有心仪人选?”李嗣琰发问道。

袁贯这才回过神,此刻自己正站在大殿内,面前是金黄的台阶,台阶上坐着的小少年是如今这座江山最威严的主人,而自己的身旁也正站着此生强悍的对手,他不得不重新集中注意力。

“谭让谭侍郎先前在翰林院当过侍读,听闻他熟谙礼法,文章奇绝,且一直跟在姚尚书身边做事。微臣斗胆,举荐谭侍郎担任礼部尚书。”

礼部侍郎谭让是袁贯一手提拔的,也是袁党中为数不多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人,让他升职礼部尚书,是袁党大多数人心目中最好的选择,虽说不喜欢一个人太过风光,但总比让给沈党强。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句话并非出自袁党之口,更非出自袁贯之口,而是出自他们的政敌沈具言之口。

李嗣琰眉峰微扬,扫视一圈,沉沉问道:“谭侍郎呢?”

监察御史回禀道:“禀奏陛下,谭侍郎请了病假,从今日算起,空朝三日。”

“谭侍郎想必是真的病了吧,这还是微臣第一次听到谭侍郎请假呢。”沈具言轻叹一声。

“谭侍郎不过三十而立,却在此等关头生病,可见难以担当大任!昔年他拜侍郎一职,臣等便觉不妥,如今何况尚书!”

“臣也认为不妥,谭侍郎资历尚浅,不足以当得起一部长官,烦请陛下三思!”

好话坏话,全让沈党说完了,袁党愣是没找到开口的机会。

袁贯此时却还是一言不发。

李嗣琰又问道:“贾爱卿认为呢?”

尚书令贾黯原本死死地闭着嘴巴,只要战火不烧到他身上,他是绝不会主动惹火的,只可惜李嗣琰不希望这个老人跟个柱子似的站在那儿。

“臣以为谭侍郎为人稳重,政绩优秀,不失为一国之才。”贾黯慢慢说道,“不过大雍幅员辽阔,不乏栋梁。朝中人才更是济济一堂,除却谭侍郎,亦有旁人能够接任尚书。”

李嗣琰仍旧不肯放过他,继续问道:“贾爱卿认为谁比谭让合适?”

贾黯开始犹豫了,但是李嗣琰灼热的目光始终停留在他身上,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江陵刺史苏季闻也曾在翰林院就职,且办事沉稳,资历充足。微臣认为,他与谭让,皆为可选之人。”

他还是谁都不愿意得罪。

李嗣琰点了个头,接着又问道:“诸位爱卿可知,这任命本是吏部掌管,朕为何要在今日过问?”

阶下无一人应声。

“照惯例,桑其明年需派使者出使大雍,而西境战事——诸位爱卿应当都很清楚。”李嗣琰沉声道,“朕很注重此次与桑其使者的会面,希望诸位爱卿勿要懈怠,丢了大雍的脸面。”

袁党主战,沈党主和。说白了,谁当礼部尚书,其实就是看皇帝主战还是主和。

“至于苏季闻……”

李嗣琰话未说完,袁贯开口了:“江陵顾兆案,昨日已有进展。”

李嗣琰不禁皱起眉头,等他继续说下去。

“顾兆的舅舅及其妻子,皆已被杀害。”

此时沈党大惊,就连沈具言也变了脸色。

关阳西立刻懂得了袁贯的意思,立即说道:“倘若真正的凶手已经伏法,顾家为何还会继续被杀害?这么短的时间内,一家人相继被杀,分明是苏季闻办事不利!”

沈党中立即有人开始辩驳:“最大的责任是县令的,苏季闻不过算失察!”

此话一出,他便后悔了。

袁贯终于露出了笑容:“案是苏季闻报上来的,县令也是被苏季闻弹劾赶走的,此事陛下因明年科举之重,特意在朝中提及,故而朝中人尽皆知。”

可是顾大帮夫妇死了这件事,沈具言不知道,李嗣琰不知道,为什么袁贯会先知道?

难道江陵有他的人手吗?

李嗣琰不悦道:“那依镇远侯的意思,苏季闻自然不能当礼部尚书——谁能当?谭侍郎?”

似乎到了最后,所有人都亮出了他们的底牌。

“谭侍郎自然也不能当。”袁贯出乎意料地回答道。

李嗣琰不解,不依不挠地问道:“那么是谁?”

“空着。”袁贯道,“由两位侍郎一同管理礼部,尚书人选既然一时找不到,不妨以后再找。”

他的意思是,既然双方争执不下,那么便各退一步,以后再说。

至于这个以后,是什么时候,除了袁贯自己,恐怕没人知道。

“袁大人,陛下方才说了,桑其使者很重要。这时反而没有了礼部尚书,介时出了问题,算谁的?”

袁贯反问道:“只不过没了尚书,礼部难道没人吗?”

——你们沈党,礼部就没人了吗?

关阳西搭腔道:“若是此时思虑不周,有了新的礼部尚书——比如说那苏季闻,介时出了问题,又算谁的?”

“谭侍郎与陆侍郎皆是稳妥之人,陛下大可放心。”袁贯又道,“谭侍郎病了,还有一个陆侍郎。沈大人,你还信不过陆侍郎吗?”

沈具言不搭话了。

袁党一支独大,果然不是没有道理的,只要有袁贯这只老狐狸在,沈党就一日不能踩在袁党头上。

李嗣琰被摆了一道,心情不爽,他冷冷地盯着袁贯,说道:“姚尚书去世了,镇远侯想必伤心的很。如此强撑着身体来上朝,朕心甚慰,朕允许你在府里修养几日,日后好继续为国尽忠,朕的江山社稷仍需倚仗镇远侯。”

走出大殿的时候,云天放晴,汉白玉阶正晒着日光。在这样好的天气里,袁贯似乎还在愣神,似乎还沉浸在李嗣琰方才那淡漠锋利的眼神中。

不知不觉,李嗣琰已经长成了少年,也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只蜷缩在黑暗中的豺狼,就等着机会,在他露出微弱呼吸的一刹那,一口咬断他的脖子。

沈具言走在他的身后,盯着他一步一步走下台阶。

袁贯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的脚步开始变得虚浮,等猛然回过神的时候,他的脚已经被台阶绊了一下。幸好身边的人眼疾手快,将他扶住,才使他没有跌倒。

“侯爷当心。”贾黯提醒道。

袁贯苦笑一声,喃喃道:“果然是老了……”

身后的沈具言默默将手重新拢回袖中。

方才袁贯被绊住的瞬间,他几乎同时伸出了手,竟下意识妄想搀扶。幸好贾黯先他一步,让他没有做出什么异常的举动。

沈具言啊沈具言,你这是在做什么?

他不禁在心中这样责问自己。

只可惜,还是被身边的同僚发现了不对劲。

“沈大人,怎么了?是有什么不舒服吗?”

“没什么。”沈具言收回目光,淡淡道,“我怕我自己也摔了。”

他的话,前面的人听得一清二楚。

袁贯没有理会,也不想搭理。

他们刚走下台阶,迎面便看见了孙师啸和裴观。

几人相互打了招呼,寒暄了几句。

虽然袁贯此生从未正眼瞧过几人,但对于孙师啸,却是真心敬佩的。他也知道甘心待在西境精忠报国的人并不多,于是亲切地问道:“孙将军怎么回长安来了?”

“自从何寿到了西境,西境便出了点问题。”孙师啸不愿明说,“我此番回京,一来是为了向皇上禀明西境战况,二来……”

袁贯看出他眼中的担忧,以为西境出了什么事:“怎么了?”

裴观接话道:“我们中途去了黔州一趟,酉阳象王山的山匪夜袭酉阳县,死伤惨重,现已伏法。酉阳县令勾结江湖歹人,黔州刺史在押解回京的路上,畏罪自杀了。”

袁贯和沈具言俱是一惊。他们发现,未来要应付的已经不是彼此,而是——

皇帝的怒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尚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