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迎霜雪渡衣冠 > 第25章 酉阳

我迎霜雪渡衣冠 第25章 酉阳

作者:藏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2:42 来源:文学城

江碧风清,满山春色。

此时已是黄昏,晚霞明艳。一行人终于赶到了黔州酉阳县。狭长幽远的乡间小路上,偶有虫鸣,茁密的禾苗乖巧地侍立在两岸的田亩中,放目望去,一片青碧。

傅虞兴致盎然地牵着马,走在前头。她望见前方有农户炊烟,立即回头兴奋地朝他们道:“快看!前面有个村子。我们今晚就在那儿借宿吧!”

“再往前走不久,应该就要到县里了吧。”谢照安抬手挡住刺眼的阳光,亦放目远眺,“去县里的客栈吧,正好给马儿喂些粮草。”

“成。”傅虞点头。

谢照安侧头看去,只见陈偃一直别着头打量着田里的青禾,神情专注认真,她忍不住凑近,询问道:“陈偃,你看什么呢?”

“嗯?”陈偃的唇角尚且挂着朗朗笑意,待听见谢照安的话,他才回过神来,朝她投来目光,但瞧她神采奕奕,一脸好奇。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农田,语气中不无骄傲欣慰:“我瞧着这些禾苗壮硕饱满,若是今年没有天灾**,应当是个丰年。那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可他又指向另外一边,不无叹惋道:“不过那个田里的禾苗有几株病怏怏的,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

谢照安顺着他指的方向,张头探脑地好一番打量。好吧,在她眼里,所有的禾苗都长得一个样。不过,她还是跟着附和道:“嗯,你说的不错。”

“若能有一天,神州各地,都是碧禾万顷的太平景象,就好了。”陈偃轻声道。

谢照安抬头,见他的目光在夕阳下愈加沉稳安静。碧田绿海映射在他的眸中,亦照在他的心里。谢照安心弦一动,对陈偃的印象在此时既清晰又模糊了起来。

傅虞一回首,却见谢照安和陈偃挨得近,有说有笑。她瘪了瘪嘴,复看向薛察。对方正落在后头,凝眉思索着什么,格外认真。

“小察!你过来!”她唤道。

薛察听见声音,疑惑地抬头,望向傅虞。傅虞朝他招了招手,他以为她是有什么事要告诉他,于是牵着马疾步向前,追上傅虞。

“阿虞姑娘,是有什么事吗?”

傅虞却摇摇头,仅仅问道:“你在后面想什么呢?一脸苦大仇深的。”

“……哦,没什么。”薛察垂眸,“家父给我寄了封信,我在想怎么回信给他。”

“你想家了?”

“……没有。”

“那你刚刚那副表情,仅仅是为了想怎么回信?”傅虞有些不相信,“小察,你才十五岁呢,别总是一副小老头的样子。年纪轻轻,就应该享受大好风光呀,最起码多笑一笑,生活还是很有意思的。”

“我……”薛察无奈,“我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的,从未有人与我说过这不妥。”

“不是妥不妥的问题。”傅虞说,“人沉闷久了,容易生病。”

“可是平日里也没那么多让人开心的事。”

“那就要学会自己找啊。”傅虞冲他眨了眨眼,“你怎么一根筋似的,跟我师兄一样。”

话说得太快,傅虞想咽回去也不成。她有点懊恼自己为何会想起傅庸,明明自己和他已经划清了界限。于是她自己也没心情劝解薛察了,开始警告自己不要再提起与傅庸有关的一切。

夕阳下沉,天云逐渐暗淡。傅虞望见前方上坡有个老人正在艰难地拉着柴车,但废了好大劲也没上去几步。她登时又和三人说道:“我看见前面有个老伯好像有困难,我们去帮他吧!”

谢照安将缰绳递给陈偃,说道:“我和你一起去吧。”

傅虞点点头,她们二人先跑上前,帮助老伯成功地将柴车推上坡。老伯欣慰地回头看向她们二人,感激地说道:“多谢二位小姑娘帮我这个老骨头一把!哈哈!”

“小事一桩,不必言谢!”谢照安回道。

老伯笑逐颜开,拭去额头上的汗,看见陈偃和薛察在后头,又询问道:“善良的小姑娘们,那两个是你们的朋友吗?”

“嗯,是啊。”

“那快去找你们的朋友吧,上了坡我老头子就有力气运柴了,不用你们帮忙啦!”

“好,那爷爷你小心,我们先走了啊!”

傅虞和谢照安别过老伯,回头牵过自己的马。但年轻人脚程快,很快他们便赶上了老伯,并且发现自己和老伯似乎是一路的。

于是陈偃开始搭话:“伯伯,你是前头那个村子里的吗?”

“哈哈,是啊。”老伯笑道,“年轻人,你们是外地人吧,怎么想到要来黔州了?”

谢照安回答道:“我们就是四处游历,想来黔州玩玩。伯伯,村子前面再走不远应该就到县里了吧?”

“是啊。”老伯点点头,又提醒道,“不过我劝你们要到县里去,还是走快点。咱们黔州这些日子不太平,山里头尽出些土匪流氓,专门洗劫过路的旅人。老头子我瞧你们几个年轻,也不强壮,出来玩还是要处处小心为好。”

陈偃道:“伯伯说的是象王山吧,我们来之前曾经听旁人说过。”

“哎呀,知道你们还来!真是够莽撞的。”老伯叹了口气,“你们既然知道,就得更加小心了呀!别也跟我那傻孙子一样,一天到晚虎头虎脑傻里傻气的……”

傅虞感到疑惑:“伯伯,那你的儿子孙子呢?怎么没有帮你一起运柴啊?”

“我儿子已经去世啦……”老伯一步一步走过坎坷的泥路,夕阳拉长他们的影子,像是要长过人漫漫的一生,“如今我和我的两个孙子待在一起生活。老大尽喜欢耍杆弄刀的,不爱读书,一天到晚神出鬼没,没个正经活儿干,我也不指望他了。老二呢,又太喜欢读书了,总是喜欢把自己闷屋子里。这两个人,是没一个让我省心咯……”

“啊?伯伯你这么辛苦,他们还不知道孝顺你吗?”傅虞唏嘘着,朝薛察努了努嘴,“小察,有句话怎么说的?”

薛察接上:“百善孝为先。”

“哈哈……”老伯爽朗一笑,“哎哟,虽然我年纪大了,但骨头还硬朗,不至于什么事都要我孙子帮着干。我早些年的时候啊,还跟着大伙一起去长安筑过皇寺呢!”

“哇,这么厉害。”谢照安眸色一闪。

“是啊……现在想想,昔日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就是昨日刚发生的一样!那会儿还是洪熙年间,有一回皇上亲自来皇寺看我们修筑的如何了,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见过皇上。不过皇上长什么样子我没看清楚,当时只看见他身后跟了个很小的孩子。后来我听别人讲了才知道,这孩子就是后来因谋逆之案惨死东都的前朝太子……”

谢照安听着听着,嘴唇动了几下,欲言又止。

“爷爷!爷爷——”

忽然前方有人呼唤。

老伯眯了眯眼睛:“哎呀,好像是我孙子来了。”

两个人影沿着蜿蜒的道路逐渐靠近。其中一人书生装扮,个头较高。另外一个则穿着青色官袍,眉清目秀。二人皆是二十来岁的年纪。

官服男子说道:“可算找着您了,向武着急忙慌的就跑来跟我说,太阳都快下山了都没见你回家,我还担心您出什么事了呢!幸好您没事,不然向武要难受死了。”

老伯一副“多大点事”的表情:“向武每天都担心来担心去的,我能有啥事?还亏小沈你辛苦跑一趟了!”

官服男子说:“没事,我多跑几趟不打紧,最重要的还是您老人家的安全。”

他身边的书生又开口说:“这些粗活交给我哥就行了,爷爷你身体大了,不用每天干活,好好在屋里歇着吧。”

老伯不置可否,问他:“你哥呢?”

说到这个,书生有些生气:“大清早就不见他人,也不知道去哪儿鬼混了。等他回来,我定要好好说他一番!”

老伯呵呵一笑:“所以啊,我与其等着他干活,不如我自己先动手呢,等他等到猴年马月啊。今日若不是遇见这几个年轻人帮我运柴,恐怕我现在还在后头上不了坡呢!”

书生闻言,赶紧向他们行礼道谢:“在下黄向武,多谢诸位帮助我爷爷!”

“诶,你们不是要去县里吗?这位便是酉阳县的主簿。”老伯又指了指官服男子。

“几位小友是来酉阳游玩的吗?”官服男子笑了笑,“我叫沈儒,是县衙的主簿。”

谢照安点点头:“是啊,我们今日才到的,打算去投宿县里的客栈呢。”

“哦,那我带几位去客栈吧。”沈儒说,“县里的客栈我很熟悉,我来安排吧,感谢诸位今日帮助了黄伯。”

“那真是太好了。”傅虞喜笑颜开,对谢照安说道,“今天运气真好。”

黄向武则走到黄伯身边,帮他搀着柴车:“爷爷,我帮你一起搬回去。”

两拨人一起远行,终于在霞光散尽之前分离。

谢照安朝傅虞递了个眼色,对方心照不宣地朝她点了个头。

因为她们方才发现,这外表祥和的乡间小路上,不止有他们一行人。

甚至隐藏了一群心怀不轨之人。

但是很奇怪,他们并没有任何动作。

既然他们不主动出现,谢照安自然也不想打草惊蛇,突生事端。可是这一发现,足足证明了酉阳的不平,往后行事,务必多留一个心眼。

远空,明月初寒。这条路上已无人烟,待他们走远之后,附近的草丛突然起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