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刚把海棠纹手帕的绣稿画完,院门外就传来了管事婆子的声音,说是二夫人王氏请她去前院的绣房一趟,有“要事”吩咐。
青黛正帮着整理绣线,闻言抬头看向苏瑾,眼神里带着担忧:“姑娘,二夫人这时候找您,怕是没好事。”
苏瑾放下手中的炭笔,指尖在绣稿上轻轻拂过,海棠的花瓣层层叠叠,用淡粉到深粉的渐变配色,已经能想象出绣成后的鲜活模样。她勾了勾唇角,眼底没什么波澜:“该来的总会来,王氏这是不甘心,想找机会给我难堪呢。”
前两日拆了苏玥的台,又处理了春桃,王氏作为苏玥的生母,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不过苏瑾也不怕——前世她就是太怕得罪人,才处处忍让,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这一世,她倒要看看,王氏能玩出什么花样。
“带上我的绣筐,里面放着桑蚕丝线和绷架。”苏瑾起身,让青黛收拾东西,“对了,把我昨天染好的那几缕渐变金线也带上。”
青黛连忙应下,心里却纳闷:二夫人找姑娘,带绣具做什么?
等两人到了前院的绣房,才明白王氏的用意。
苏家的绣房不算小,靠墙摆着四五个绣架,几个负责给府里绣日用品的丫鬟正在忙碌。王氏坐在上首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块碧色的缎面,见苏瑾进来,下巴微抬,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瑾儿来了?正好,府里下个月要给太夫人过寿,我想着绣块‘百鸟朝凤帕’当贺礼,你娘是商户出身,你绣活应该也不错,这活就交给你了,三日内绣好。”
说着,王氏把那块碧色缎面扔到苏瑾面前,缎面上已经用淡墨勾好了“百鸟朝凤”的底稿——凤凰居于正中,周围环绕着孔雀、仙鹤、鸳鸯等十余种飞鸟,羽毛的纹路精细复杂,光是看着就让人头大。
苏瑾的目光落在底稿上,心里冷笑。
她认得这块帕子。前世,王氏也是这样,在太夫人寿辰前,把绣“百鸟朝凤帕”的活交给她,说是“看重她的绣活”,实则知道这帕子难度极大,特别是凤凰的尾羽和百鸟的羽毛,需要极细的绣线和精湛的技法,稍有不慎就会绣坏。前世的她,为了讨好王氏,熬夜赶工,结果还是把凤凰的尾羽绣得歪歪扭扭,被王氏当众嘲笑“商户出身就是上不了台面”,最后这帕子还是苏玥接手,绣好后成了苏玥“天赋过人”的又一证据。
“二伯母,这帕子纹样复杂,三日内怕是绣不完。”苏瑾没有接缎面,语气平静地反驳,“而且府里有专门的绣娘,这样重要的贺礼,交给她们做更稳妥。”
“怎么?你是不愿意?”王氏脸色一沉,“我看你前两日在正厅里挺能说的,怎么到了正经事上就推三阻四?还是说,你根本就绣不了?”
她的声音故意拔高,让绣房里的丫鬟都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好奇和看好戏的意味。
苏玥这时也从里间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块绣了一半的手帕,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瑾姐姐,是不是这帕子太难了?要是你觉得吃力,不如我帮你一起绣吧?我也想给太夫人尽份孝心。”
这话听起来是关心,实则是在暗示苏瑾能力不行,需要她帮忙,而且一旦一起绣,最后功劳肯定还是苏玥的。
苏瑾瞥了苏玥一眼,心里暗道:还是老一套的绿茶话术,一点新意都没有。
“不必了。”苏瑾伸手拿起那块碧色缎面,指尖摩挲着光滑的缎料,“既然二伯母觉得我能绣,那我就试试。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我绣出来是什么样,二伯母可别后悔。”
王氏没想到苏瑾真敢接,愣了一下,随即冷笑道:“只要你好好绣,我后悔什么?要是绣坏了,你自己看着办!”
苏瑾没再说话,让青黛把绣筐打开,取出绷架,将碧色缎面固定好。她先仔细看了看底稿,凤凰的尾羽有十二根,每根羽毛都要绣出渐变的光泽;周围的百鸟形态各异,需要用不同的针法来表现羽毛的质感——比如孔雀的尾屏要用打籽绣,仙鹤的羽毛要用滚针绣,鸳鸯的绒毛要用盘金绣。
前世的她,就是因为不懂针法的搭配,一味用平针绣,才导致绣出来的图案呆板,没有层次感。但这一世,她有后世学的“分层绣法”——把图案按颜色和层次分开,先绣底层的底色,再绣中层的纹样,最后绣表层的细节,这样绣出来的图案会更立体,颜色过渡也更自然。
“青黛,把我染的渐变金线拿过来,再取深青、宝蓝、绯红的桑蚕丝线,都要最细的。”苏瑾吩咐道。
青黛连忙把线递过去,看着苏瑾拿出极细的绣针,开始穿线。她发现苏瑾穿的不是一根线,而是把金线分成了三股,最细的一股用来绣凤凰尾羽的边缘,另外两股用来绣中间的渐变,这样绣出来的羽毛,肯定会有光泽感。
绣房里安静下来,只有绣针穿过缎面的“沙沙”声。苏玥坐在不远处的绣架前,看似在绣自己的手帕,实则一直用眼角余光盯着苏瑾,见她手法熟练,心里不由得有些慌——她本来以为苏瑾会像前世一样手忙脚乱,没想到她竟然这么镇定。
王氏也坐在一旁盯着,见苏瑾先从凤凰的翅膀绣起,用深青色的线打底,针法细密,每一针的长度都差不多,心里暗暗诧异:这丫头的绣活,好像比传闻中好不少?
第一天,苏瑾绣完了凤凰的一只翅膀和两只仙鹤;第二天,她绣完了凤凰的尾羽和孔雀的尾屏;到了第三天傍晚,整块“百鸟朝凤帕”已经基本成型。
当苏瑾放下绣针,让青黛把绷架举起来时,绣房里的人都看呆了。
碧色的缎面上,凤凰昂首挺立,尾羽用渐变金线绣成,从根部的深金到末端的浅金,过渡自然,像是真的有光在上面流动;周围的百鸟形态各异,孔雀的尾屏用打籽绣绣出一颗颗圆润的“珠粒”,仙鹤的长腿用滚针绣绣得笔直修长,鸳鸯的绒毛用盘金绣绣得蓬松柔软,连细小的鸟喙都绣得栩栩如生。最妙的是,苏瑾用分层绣法让整个图案有了层次感,凤凰仿佛浮在缎面上,百鸟环绕在周围,像是真的在飞翔一样。
“这……这绣得也太好看了吧?”一个小丫鬟忍不住小声赞叹。
“是啊,比大姑娘之前绣的那块‘丹凤朝阳帕’还要好!”另一个丫鬟附和道。
苏玥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手里的绣针差点戳到手指——她绣的“丹凤朝阳帕”之前一直被王氏夸,现在和苏瑾的比起来,简直差远了。
王氏也愣住了,她没想到苏瑾真的能绣好,而且绣得这么出色。她心里既嫉妒又不甘,却找不到理由指责,只能硬着头皮道:“还……还行吧,就是颜色太亮了,不够稳重。”
“二伯母要是觉得颜色亮,下次可以选深紫色的缎面,用暗金线绣,就稳重了。”苏瑾淡淡道,一点也不顺着王氏的话茬,“时间刚好,我这就把帕子给老夫人送过去吧,省得误了太夫人的寿辰。”
说完,她不等王氏同意,就让青黛收起绷架,径直往老夫人的院子走去。
王氏坐在原地,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无可奈何——苏瑾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她根本挑不出错。
苏玥走到王氏身边,咬着唇道:“娘,苏瑾她……她怎么突然这么会绣了?”
王氏瞪了她一眼:“谁知道她是不是偷偷练了!以后离她远点,这丫头心思越来越多了。”
苏玥低下头,眼底闪过一丝怨毒——苏瑾,你以为绣好一块帕子就能压过我吗?没那么容易!
而苏瑾这边,刚走到老夫人院子的回廊,就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谢砚。
他还是穿着一身普通的布衣,手里拿着一把折扇,像是刚从外面回来。看到苏瑾和青黛手里的绷架,他的目光落在那块“百鸟朝凤帕”上,眼底闪过一丝惊讶:“这帕子是姑娘绣的?”
苏瑾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愣了一下,点头道:“是。”
“手法不错,特别是这凤凰的尾羽,用了分层绣法吧?”谢砚走近两步,目光落在尾羽的金线上,“颜色过渡自然,层次感也足,比市面上卖的绣品好多了。”
苏瑾有些意外——没想到谢砚还懂绣活。她不知道的是,谢砚的母亲是江南有名的绣娘,他从小耳濡目染,对绣品的好坏还是能分辨的。
“公子过奖了。”苏瑾不想和他多聊,毕竟他是来查贡品案的,和他走太近容易惹麻烦,“我还要给老夫人送帕子,先告辞了。”
谢砚点了点头,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回廊尽头,唇角勾起一抹浅笑。他身边的小厮低声道:“公子,这苏二姑娘的绣活,确实厉害啊。”
“嗯。”谢砚收起折扇,“不仅绣活厉害,心思也细。对了,贡品刺绣的线头查得怎么样了?”
小厮连忙道:“查到了,那线头和苏大姑娘绣筐里的冰丝线一模一样,而且贡品房的窗台上,还发现了一枚苏大姑娘的银钗碎片。”
谢砚眼底的兴味更浓:“有意思。继续盯着,看看苏大姑娘和二夫人接下来要做什么。”
“是。”
苏瑾把“百鸟朝凤帕”送到老夫人面前时,老夫人正在看账本。她接过帕子,起初只是随意一瞥,等看清上面的图案时,眼睛瞬间亮了。
“这是你绣的?”老夫人拿起帕子,凑到灯下仔细看,手指摩挲着凤凰的尾羽,“这金线绣得好,有层次感,比玥儿绣的强多了。”
苏瑾垂下眼:“能让老夫人满意就好。”
老夫人放下帕子,目光落在苏瑾身上,眼神复杂——这丫头是商户之女,出身不好,却有这么好的绣活,要是她是嫡女,说不定能给苏家带来不少好处。可惜了……
“你娘教你的?”老夫人问道。
“是,娘小时候教过我一些,后来我自己也琢磨过。”苏瑾没有提后世的改良绣法,只说是自己琢磨的。
老夫人点了点头,没再多问,只让身边的大丫鬟把帕子收起来,准备太夫人寿辰时用。临走前,她看着苏瑾道:“以后要是府里有绣活,你也可以多参与参与。”
虽然还是冷淡的语气,但比起之前的厌恶,已经缓和了不少。
苏瑾心里清楚,老夫人这是看重她的绣活了。这正是她想要的——她要靠自己的本事,在苏家立住脚,为以后离开攒资本。
走出老夫人的院子,青黛兴奋地小声道:“姑娘,老夫人夸您了!以后二夫人再也不敢随便欺负您了!”
苏瑾笑了笑:“这只是开始。青黛,以后咱们还要更努力,等攒够了钱,就开一家自己的绣坊,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青黛用力点头:“奴婢跟着姑娘,一定好好干!”
不远处的树影下,谢砚正看着她的背影,眼底的兴味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