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叫了红玉说话,“你们哥儿得了什么赏,你们这样高兴?”
红玉笑回道:“就是什么也不赏,哥儿能进宫面见皇上,就是天大的喜事了。”
宝钗又问:“那你们哥儿赏你们什么了?”
红玉笑说:“二奶奶代哥儿放了赏,每人都赏了月钱,我们几个还额外多得了一两银子。”
“说起这个,”惜春看向黛玉笑道:“林姐姐才正经该放赏呢。”
红玉笑道:“我们二奶奶早备下了,正要给林姑娘送去呢,同我们院里是一样的赏。”
黛玉心下熨帖,问说:“听说荞哥儿出去的时候,没有合适的衣裳?”
红玉苦恼的点头说:“可不是,往日竟没注意,哥儿连一套正经见客的衣裳都没有,都是些粉嫩嫩,活泼泼,鲜亮的颜色,匆忙之间,连东西都没给哥儿带齐,不然何至于到老祖宗那儿,才得了丸药吃。”
宝钗笑道:“荞哥儿年纪这样小,之前谁能想到这步,自然不会给他置些沉稳老气的衣裳。”
黛玉又问:“凤姐姐可给了你们料子?”
红玉笑回:“给了,哥儿前脚刚走,我们二奶奶就拿了新料子出来,让从头到脚做两身能见客的出来。”
黛玉道:“可做得过来?一会儿我带两样走,帮你们做两样。”
红玉笑着屈膝道:“多谢姑娘,您做的,我们哥儿必定喜欢,只是二奶奶听了哥儿说,姑娘年后要进宫,又回去开库房给您选料子了,只怕您那边也是忙不过来。”
黛玉微嗔道:“你也说了是年后,何至于就忙不过来了。”
宝钗几个听到这儿,劝说:“她这话说得很是,荞哥儿的不知下回是哪回,还能先放放,你那个却是定了的,你先忙好你自个儿的,荞哥儿这儿,若真忙不过来,我们几个还能干看着不成?”
最小的惜春也说:“纵然我做的针线不成样子,入画和彩屏她们做的,还是能看的。”
入画站在惜春身旁一笑。
说话间,贾荞穿戴整齐出来,先拱手施礼,“劳几位姑姑和薛姨久等了。”
惜春笑道:“只这么一句话可不成,林姐姐都应了请吃酒,你得了这么大一个体面,也得请吃酒才成。”
贾荞看了黛玉一眼,寻了个凳子坐下,笑回:“四姑姑想吃酒,说一声就是,就是挨了罚受了训,侄儿也不会少了姑姑们的酒吃。”
惜春捂着肚子笑倒在探春身上,“哎哟哟,你在宫里也这样的?难怪能得了赏来。”
宝钗道:“快别笑了,这份能耐可不是谁都有的,多少人到了那上头,不说说些俏皮话,能正经规矩、大大方方的回话,就很难得了。”
贾荞笑道:“薛姨说得很是,我就是衣襟都汗湿了回来的。”
迎春几个都笑了,觉得荞哥儿还是之前的荞哥儿。
迎春道:“你的针线若做不过来,一会儿我带两件回去。”
贾荞谢过。
探春道:“我做大衣裳不行,但做鞋子、荷包这样的小件还成。”
贾荞又谢过。
惜春催促道:“咱们不是来问林姐姐女官的事儿么?”
又对贾荞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们还一头雾水着呢,先只听说你见了皇上、太妃娘娘、贵妃娘娘,又得了赏,后来老爷过来了,就不大清楚了,只隐约听说是因为林姑父的缘故。”
贾荞道:“这事儿等旨意下来再说吧,老爷和老祖宗那儿,我也是这么回的,我年纪小,不太知道规矩,若是想错了,或是上头另有了旁的安排,我早早宣扬得人尽皆知,岂不轻狂?”
惜春有些难受的拧了拧帕子,“那林姐姐做女官的事儿?”
贾荞笑点头,瞧着黛玉道:“这事儿是稳妥的。”
惜春又道:“林姐姐就要入宫了,你好歹也是先进了一回的人,就没有别的要嘱咐的?”
贾荞只笑。
宝钗瞧出他二人有话要私底下说,笑着起身道:“既然如此,我们就等着好消息,等着酒喝了,咱们走吧。”
“诶诶,”惜春还有些不愿走,“我们听了,也不会到外头乱传乱说。”
“好了好了,走吧。”探春笑着拉着她走。
贾荞起身同黛玉一起将人送到了门口,看着人走不见了,黛玉蹙眉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贾荞示意她回屋内坐下说话。
茜雪奉了茶,红玉和善姐儿亲自到门外守着。
“先说姑姑的事儿。”
黛玉道:“先说你的。”
“好,”贾荞应下,未答先笑了起来:“到底是皇上,处置得,比我想的还要妥当,还要好。”
黛玉不解,以为他避重就轻,嗔他:“那你还被吓出了一身的汗。”
贾荞笑道:“我那是、天家的威严。”
“好了,姑姑您听我说,明儿或许旨意就下来了,说我建楼买房之事,皆是受林故公教导,房地产准入规则,也是姑公早拟好的,只是当时病重,不及呈上,只好教导给我。”
黛玉愕然得嘴唇微张,“那明明是你的主意,都是你的功劳。”
黛玉反应很快,“我的女官,我父亲的遗泽,就是这么来的?荞哥儿……”
贾荞笑着摆手,打断她的话,“这事儿归到姑公身上,比放到我身上好。”
黛玉只问:“我成了女官,你得了什么?”
贾荞笑道:“或许吏部那边会有任令。”
黛玉这才欢喜起来。
贾荞怕她到时失望,又说:“不是什么要紧的官职,大约也不会让我长期在任,只是为了暂时帮着收拾楼房那一摊子事,做事方便,毕竟我年纪太小,理上正轨后,大约就要叫我回家读书。”
黛玉果然又皱眉。
贾荞笑道:“如此就很够了,机会已经放到了手边,有了这个机会,往后如何,谁能说得准儿,姑姑信我。”
黛玉道:“我自是信你的,只是……”
“没有只是,”贾荞笑道:“这真是比我之前想的还要好的结果。”
皇上大约是不信他同病相怜的说法,所以如此这般,将他二人的命运绑在一起,生生将他说的“真心”,变成“真心”。
这一回官职什么的都是小事,能被皇上脱离荣国府独立看待,才真真是求之不得。
贾荞笑道:“现在能说姑姑的事儿了?”
黛玉见他笑容轻松不似作伪,点了点头。
贾荞正色道:“姑姑进宫头一件事,若被指派给旁的公主郡主,那贵妃娘娘的话或可听一听,若是被指派给了永乐郡主,那姑姑就尽量同贵妃娘娘、太妃娘娘都远着些,她们若问,只说是郡主的意思就是。”
这边两人说着话,贾琏回府了。
贾琏回府,听说贾荞已经回来了,头一件事,也是要叫他过来说话,被凤姐儿拦下了。
“那是你嫡亲的儿子,你也心疼着些。”
贾琏笑着叫屈,“这话说得冤枉,我哪里不心疼他了?”
贾琏道:“我可是亲自把他送到宫门口的,只是他进去得太久,园子那边又离不得我,我才没等他回来,可我也是留了人的,里头的公公也是打点好的。”
凤姐儿道:“我没和你论这个,我只说,你知道他才从宫里出来,他那么小一个人儿,独个儿进宫见皇上,见那些个贵人,心里头不知多紧张,回到府里,也没人问个一句半句,先被老太太、老爷轮着叫去说话,我明说了,他衣裳都汗湿了,才在问完话后,把他带回了院子,洗个澡,换身衣裳,就这么的,还不得闲,大老爷不说,一向不管咱们,可大太太必定又要把荞哥儿叫去细问,还有宝玉,环兄弟,兰哥儿,下学回来,必定也要去,他是你亲儿子,你且让他松快些,明儿再问吧。”
“好好好,”贾琏连声答应着,“这可是你不让我问的,明儿别又说我不关心儿子。”
凤姐儿笑睨他一眼,“我这儿另有一件事,要托付荞哥儿他父亲。”
今儿的事儿,关着两人,不仅贾荞后头有许多人要应付,黛玉那处也不得闲。
从梨香院回去,黛玉就被贾母叫了去。
炕桌上放着几匹料子,贾母笑着招手让她过来坐,“你到荞哥儿那儿,必定都听说了吧。”
黛玉点头,“是。”
贾母指着料子笑道:“这是我让鸳鸯现开了库房,才找出来的,给你好好儿做几身衣裳,虽说旨意还没下来,可先备着,慢慢做,才能做得好,就是不成,也不过废几匹料子,总比到时慌慌张张不体面的好。”
黛玉笑点点头,谢过了贾母。
贾母不让她行礼,拉着她坐,“咱们祖孙两个,不用这样客气,你到那地方去,老祖宗还有几句话要交代你。”
黛玉点点头,“老祖宗请说。”
“宫里不比旁的地方,规矩重,人也多,人多,事儿就多,你性子单纯,身子又不大好,公主郡主都是金枝玉叶的尊贵人儿,难免要受些委屈,”贾母抚了抚黛玉的鬓角,双目含泪,“唉,想到这个,老祖宗心都碎了,都说是好事儿,老祖宗倒宁愿没这好事儿。”
“老祖宗,”黛玉拉着她的手劝道。
贾母用帕子抹了泪,“好,老祖宗不说这个,你进了宫,万事多听你大姐姐的话,她是贵妃,多少能护着你。”
黛玉点头应了,待宝玉回府后,听说此事,拉着黛玉好一番不舍,自不用提,至晚间,到王夫人处定省,王夫人又嘱咐了几句。
知道黛玉的前程从此不同了,旁人待黛玉都添了几分亲近或恭敬,唯独王夫人一如从前。
底下人品出来后,也渐渐回过味来,林姑娘再如何,能越得过贵妃娘娘去?
好比荞哥儿,纵然进宫面了圣得了赏又如何,越不过宝二爷去。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不吃香菜 1个;么么么么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