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师爷下意识找不离身的布兜子,又立刻反应过来今日没带,毕竟布兜子磨得厉害又有点脏,带上岛实在有碍观瞻。
魏璋观人于微,问:“丢了东西?”
易师爷连连摆手:“笔黑纸砚未曾带。”
“等着,”魏璋去护士站找了纸笔递给易师爷,领到急诊内科诊室,“你坐这儿写。”
“不敢,不敢。”易师爷惶恐,对门是主位。
“那坐这儿。”魏璋指着病人就诊椅。
易师爷这才小心翼翼地坐下,这是……医仙用的纸笔啊,内心激动不已,第一笔觉得笔尖非常硬,第二笔觉得书写实在容易,太好写了有没有?!
魏璋一眼就看出易师爷准备写飞来医馆的奏章,在大郢生活的经历和诸多经验来看,这是飞来医馆与大鄣帝王建交的关键节点。
以申知府和易师爷的表现来看,飞来医馆符合他们对祥瑞和天外医仙的所有想象,奏章一定竭尽所能地禀报。
但对国都城的帝王来说,飞来医馆的一切都太过匪夷所思,尤其这祥瑞出现在衰落的刺桐城,如果身旁有奸佞之人说嘴,申知府就容易背上“欺君大罪”。
所以,奏章必须有“铁证”,才能让龙心大悦,申知府和刺桐城能得到嘉奖。
毕竟,刺桐城申知府好,百姓才能更好,米面粮油足够,飞来医馆才能更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魏璋有了新念头,离开诊室并关上门。
……
易师爷在飞来医馆所见所感实在震撼,很快就写完搁置数日的祥瑞奏章。
翻来覆去看了三遍,还是觉得不满意。
想着医仙纸笔金贵,所以提笔又放下,先在心中拟稿,三思以后才下笔。
就这样反复修改,不知不觉就把纸用完了,还不满意,但一时想不出更好的改法。
易师爷双手抱头在诊室来来回回地走,状若困兽。
魏璋安置好医官们,就把自己关在急诊外科诊室,一边关注抢救大厅,顺便瞄两眼易师爷。
恶补结束以后,他在走廊溜达透气,就看到易师爷像个电子陀螺,没人抽也转,就很贴心地拿来一沓纸,还带了杯咖啡。
诊室门打开,易师爷热泪盈眶地望着魏璋,但……人有三急,现在憋得慌,快憋不住了。
魏璋注意到易师爷复杂至极的表情,以及欲言又止的尴尬,瞬间秒懂:“要更衣?”
易师爷连连点头。
“跟我来。”魏璋领着易师爷去洗手间。
一阵冲水声,易师爷从洗手间走出来整个人都恍忽了,如厕之地怎能如此干净?
魏璋只当没看见,介绍:“此杯中饮能提神醒脑。我去歇息,有事找抢救大厅的医生护士。”
“多谢。”易师爷坐回病人位,闻着咖啡清冽新奇的香气,一口下去先苦后微甜微酸,有难以言说的愉悦,想表达所有惊奇与感受却只有“词穷”。
一口接一口,易师爷望着空空的纸杯,千言万语都化成一个念头,要是能一直在飞来医馆该多好?
就这样从深夜到清晨,易师爷写写改改很多遍,直到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写法,才把纸页收拾整齐,长舒一口气。
好久没写得这么尽兴了!
睡完冲锋觉的魏璋醒来时刚好五点半,就来敲诊室门。
易师爷兴冲冲地把写好的奏章给他过目,总觉得还要改,也还能改。
魏璋看完给了个评价:“如此甚好。”
“真的?”易师爷激动不已。
“反正还要带回刺桐城给申知府过目,怕什么?”魏璋可太了解官吏写奏章是什么流程了。
“多谢魏通事。”易师爷收好草稿纸,毫无睡意只余兴奋。
“天亮了,你们去食堂吃了早食再回去,”魏璋说完,“我还有其他事。”
两人相对拱手,各自走在长廊两端。
易师爷目送魏璋到转角,恰好听到不远处楼梯间传来响声,紧接着庄医官一行人匆匆赶来。
“易师爷?”庄医官的声音有些变调。
易师爷个个面目扭曲,脑海里灵光一闪,嘴角上扬着带路:“更跟我来。”
“看清楚了,这是男位,这是女位,可千万不能走错。”
一阵又一阵冲水声,医官们莫名兴奋,努力按捺住激动:“易师爷,飞来医馆真不愧是神仙之所……”
易师爷想到魏璋之前的说词——我们真不是神仙,才怪!
庄医官望着易师爷,像下了某种决心,恳求:“师爷,能不能让我们几个暂时留在飞来医馆?”
“绝对不是我们好逸恶劳,而是想给医仙们打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抚病患醒来时的恐惧。”
医官们能进飞来医馆只觉得三生有幸,但昏迷病患醒来看到飞来医馆只会觉得自己已经死了。
易师爷沉默片刻:“走,一起去食堂找魏通事。”
每天早晨六点,食堂餐区就会摆出琳琅满目的早点,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糯叽叽糕、茶叶蛋、豆腐汤、油条、大馄饨、小馄饨、大汤圆、酒酿小丸子……
不管多饿多疲惫的人,走进来闻着这些味道,都能消解一大半。
经常是拖着脚步进来,饱餐一顿,起码可以愉快地离开。
魏璋端着餐盘找位置,就看到易师爷医官们走进来,热情招呼:“易师爷,医官们都别客气,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易师爷带着医官们向魏璋拱手,又向大厨和帮厨们拱手,选了不少早点,一时不知道该坐哪儿。
魏璋坐在大桌区向他们招手。
虽然人多但都安静吃早食,直到吃完以后,易师爷才向魏璋提出把医官留在这里帮忙的事情。
万万没想到,魏璋立刻同意,但也提出要求:“能说雅音和刺桐话的医官留下,方便抢救大厅的医护们沟通。”
本来医护们就有这个要求,魏璋还琢磨怎么开口,没想到易师爷先提。
经过短暂的商议,庄医官、井医官和穆医官三人留下,其他医官跟着易师爷回刺桐。
魏璋代表飞来医馆把易师爷一行人送到医院南门,把医院流沙冰箱贴交到易师爷手中,并教了他安放和观赏方法。
易师爷和医官们看着阳光下徐徐落下的彩晶砂,以及与飞来医馆完全相同的冰箱贴轮廓,惊得无以复加。
魏璋解释:“此物可吸在铁质物品上,可旋转又便携,大鄣没有,其他国家也没有。”
“再配上纸笔,凑成铁证。”还附赠一个文创帆布包给易师爷。
易师爷再三道谢,和医官们三步一回头。
偏偏在这时,魏璋的对讲机传出金老的声音:
“魏璋啊,刚才邵院长去抢救大厅问过,抗生素和支持治疗非常有效,但他们病程过长,还有一半人需要手术,七天之内没法完成第一项任务。”
“现在高楼上已经水压不足。”
“你找个理由,让宝船上的船工们到医院南门的临时门诊,做个体检,看能不能多找些病人?”
“像之前一样,中医科出门诊,迅速分诊给其他科室。”
金老说的是大郢语,易师爷和医官们完全听不明白。
而魏璋已经脑补出停水、洗手间异味弥漫的画面,由奢入俭难,这绝对不能忍,组织了一下语言:
“易师爷,其实飞来医馆只收药费诊费的,之前申知府带了许多贵重礼物拜访,医馆受之有愧。”
“应该的!”易师爷以为魏璋要退礼单,吓出一身汗来。
“昨日看易师爷和医官们都如此疲惫,医不自医,不如先诊个脉;把船工们也叫上,义诊一日,如何?”
易师爷和医官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机会难得,错过就不再。
“多谢飞来医馆!”一行人整齐拱手。
“稍等,”魏璋拿起对讲机找保科长,“科长,麻烦你们到医院南门搭临时医帐,要开快速门诊。”
“好嘞!十分钟。”
保科长作为医院的六边形战士,时间观念超强,十分钟内出现在南门,只用了一刻钟时间就把迷彩色医用帐篷搭好了。
也是到这时,魏璋才意识到,医院各门边奇怪的柱子桩子都有用处,比如现在正牢牢系着帐篷四角。
又过了一刻钟,中医科医生们赶到医帐,摆开桌椅,取出号码牌,做好快速出诊的准备。
与此同时,易师爷从船侧进去,带了第一批船工到达医院南门。
船工们喜出望外,双眼怎么也不够用,在船上干等时的羡慕和嫉妒瞬间消失,在易师爷的叫号声排队。
万万没想到,第一个被诊出有问题的是易师爷,紧接着就是三位医官。
事实上,后面的船工们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人人有病”过于惊悚,但完全健康的几乎没有。
于是,一大早,各科医护们刚上班就开始忙。
为了源源不断的淡水,也为了畅通无阻的洗手间,更为了食堂有净水,心里都有小目标的医护们忙得可欢了。
诊治的大鄣病人越多,医护的论文素材越多。
行政楼顶,邵院长和金老俯瞰医院南门,不由暗暗感慨,医护们的行动力特别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流沙冰箱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