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 第60章 村里日常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第60章 村里日常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5 19:21:55 来源:文学城

三春没有一秋忙。

捡了蘑菇,陆明远又和林乔上山捡了两趟板栗、核桃,昨个儿刚摘了一趟野菊花晒上,好不容易闲下来,一看,八月下旬,二十几了,月饼节都过了好几天了。

大周没有月饼节,也就没有月饼。末世前,也没多喜欢月饼,但一到了月饼节,月饼能装半冰箱,过年的时候还能从犄角旮旯的地方翻两块出来。

末世那几年,饭都吃不饱,月饼更成了奢望。

行吧,明天起早去趟镇上,买两个印花的糕点模具,再给小夫郎露两手。他家小乔儿时不时地会做一两样糕点,应该不会讨厌月饼。

翌日。

他们起得早,自己赶骡车,买了东西,不到巳时就从镇上回来。

刚进村口,就听村里有鞭炮声。

鞭炮可不便宜,除了过年、办喜事,谁家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买了放着玩。现在年不年、节不节的,这是谁家办喜事?鞭炮声听着像在陆家祠堂那边,能在陆家祠堂放鞭炮的,大概率是陆家哪儿支哪儿房的事儿。

陆明远和林乔狐疑地互相看看,都摇了摇头,没听说,不知道。

如果是村里其他人家的事,左右和他们无关,不知道也就算了,但若是陆家家族里的事,总得去看看。两人架着骡车,改路去了陆家祠堂。

远远地便瞧见陆氏祠堂门口乌压压地挤着一群人,鞭炮的硝烟味儿还未散去。

祠堂门口的大树下停着一辆马车,以李老太一家为中心,围了一圈人,吵吵嚷嚷,旁边还有桌子、板凳,看架势像收份子钱,写礼账的。

站在李老太旁边的是陆明承和一个个子稍矮、微胖的中年男人,两人都是一身不事生产的广袖长袍,头上带着乌黑的平顶纱帽。陆明远想了一会儿,这中年男人该是陆明承的岳丈,原主曾经的未婚妻赵秀娥的秀才父亲。

古人考科举没有年龄限制,常有父子、兄弟一同上考场的。岳丈和女婿一起上考场,估摸着也不算稀奇,就是不知道这两个人哪个能考上。

大周乡试在九月初,从河口村出发,一天的时间到县里,在县里歇一晚,再有三天的路程到府城。去了府城,提前认认路,找找考场,寻个落脚的地方,陆明承现在从河口村出发,不算晚,就是不知道到了府城,能不能找到落脚的地方。

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陆明远可没想去凑热闹,拽着缰绳,架着骡车,转头就往家里去。

离了祠堂,林乔拽了拽陆明远的衣摆。

“嗯?怎么了?”陆明远回头问林乔。

林乔眉眼弯弯地笑道,“三年后,夫君肯定考得比他好。”

陆明远挑挑眉,“那是,不看看你夫君是谁。”

两人回了家,林乔做午饭,陆明远和面做月饼。

豆沙,红糖枣泥,还有一个“什锦五仁”。材料不够,“什锦五仁”用的核桃仁、花生仁、瓜子、榛子、芝麻、蓝莓干,前些日子晒的海棠果果脯和切成丁的西瓜糖,加了猪油、白糖调成馅儿。

三种馅料的月饼,买了三个不同花案模样的模具,用杂物间里黄泥砌的烘箱烘烤,面皮上刷了一层蛋黄液调色调香。

新鲜出炉的月饼焦香酥甜。陆明远每样各取了一块,掰开,摆在盘子里,对林乔说,“来,尝尝。”

这月饼色香味俱全,只是看着就把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了。

林乔偏爱豆沙,先挑着豆沙的咬了口,绵软香甜,一双杏眼弯成了月牙,“嗯,好吃。”

看着一脸幸福的小夫郎,陆明远顿觉身心舒畅,十二分的满足,“你夫君手艺不错吧。”

林乔重重点头,“嗯。”

陆明远捡了块临时凑的“什锦五仁”,细品了品,味道还不错,没翻车。

林乔挨样尝过三种馅料的月饼,想到春天的时候,陆明远包了粽子,去酒楼卖包粽子的法子,心里有些犹豫,“……夫君做了月饼,是想把做月饼的法子卖给酒楼?”

陆明远顿了下,摇摇头,“没,就是,突然想起小的时候,娘每年秋天都会做一次月饼,昨个儿闲下来了,就想做给你尝尝。”陆明远继续将做月饼的事按到原主母亲头上。

听着陆明远不是要卖月饼的法子,林乔高兴了,“娘,真是个聪慧的女子。”

“嗯。”陆明远笑着点头。

“夫君……”

“嗯?”

“这月饼,也是甜食,到了府城之后,可以和糖果一起卖。家里现在的银子够花,这做月饼的法子……若是咱们以后不自己做月饼卖了,这法子要卖,最好也是到了府城再做打算。”林乔与陆明远商量道。

他们之前卖包粽子的法子已经算贱卖了。薄野县偏僻,镇上或者县里的百姓生活水平有限,再好的东西也卖不上价钱。

“好。”陆明远同意,他本来也没想卖做月饼的法子,全凭小夫郎的喜欢。

“明天去白露哥家,正好可以带几个过去给白露哥尝尝。”林乔笑道。

沈君庭开了个临时的书堂,教村里的孩子识字儿,每个孩子每月一百二十文的束脩,每天半天课,上五休一。吸引了附近几个村子不少人家,一个月也能赚二三两的银子。

陆明远去找沈君庭请教文章,便挑的沈君庭休息的那日。陆明远找沈君庭请教文章,林乔教白露做衣服、女红。

“田家的秋桃熟了,明儿早晨去的时候,给沈兄和露哥带两筐。”陆明远继续说,“下午回来的时候,再去买两三筐回来,咱们自己家吃。”

薄野县位置偏北,这个时节,再往后,新鲜的水果基本没了,陆明远又道,“再顺便买几筐秋梨回来存着。”

“桃子不容易放,会不会吃不了?”林乔问。

陆明远冲着林乔哼哼笑了两声,“这就不知道了吧,做罐头,桃子才是最好的。还可以做些桃子酱,晒点儿桃子干。这么一说,感觉三筐都不够了,怎么也得来个四五筐才行。”

第二日,陆明远和林乔从白露家回来,又去了种桃子的田家,拉了五筐桃子、五筐秋梨。他们去田家自己从树上摘,田家也省了拉去镇上卖,价格便宜了一半,用了四百多文。

这些便是他们一冬的水果了,直到明年春夏的时候,草莓、樱桃下来。

从田家出来,有些起风了。林乔从板车上的箱子里拿了两件无袖带帽的夹袄斗篷。这两件斗篷是他用陆明远的旧衣改的,放在车上,方便他们一早一晚出门的时候防寒用。

“呐,披上,刚刚摘桃子的时候出汗了,别被风吹了。”林乔说。

“小乔儿帮我。”陆明远转头,抻着脖子,笑嘻嘻地让林乔帮他系前面的绳带。盯着林乔帮他系带子时微垂的眉眼,陆明远说,“现在起风,今天晚上怕是要下霜了。一会儿回家,得赶紧把怕霜的东西收了。”

第一项就是南瓜,经霜一打就放不住了。南瓜的储存怕冷怕冻,天气稍微一冷,就不能放杂物间,得拿到屋里暖和的地方。

再是黄瓜、茄子、秋芸豆,不管是大是小,能摘的都摘了,这几样可以放一段日子,慢慢吃。

地里的茼蒿、菠菜、小油菜也得拔回去。菠菜留着根儿,放个十天半月的不成问题,遇到心思巧的妇人、夫郎,这菠菜能放一两个月都不坏的。

花生地里种的小白菜倒是不着急,过两天,有时间了,焯了水,晒成白菜干或者梅干菜。

还有后院的葫芦,后山上的两棵山楂树,也得拿棍子,把山楂敲下来,捡回去。

活儿不少,赶时间,陆明远缰绳一拽,骡车比平时快了不少。

秋风一起,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往家抢收这些东西。上到八十岁老太,下到四五岁的小娃娃,只要能动的,全家出动。

他们家只陆明远和林乔两个人,种的菜却不少,等这一切都忙完了,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杂物间里摆的满满当当,转不开身子,下不去脚。

里边案子上摆着几袋子核桃、板栗、榛子、花生,屋梁半空挂着两袋蘑菇,一袋春天时晒的干菜,还有茄子干、黄瓜干,墙边两个大缸里是粮食,门边摆着今天买回来的秋桃和秋梨,筐里装着刚背回来的山楂,屋地中间堆了大大小小五六十个南瓜,十来个葫芦……

这要是末世,看到这么一屋子的物资,得让多少人疯狂。

陆明远笑道,“家里驱老鼠的药不知道够不够,下次去镇上,得多买点儿。”

林乔点点头,声音里带了些疲惫,“时候不早了,回屋做饭吧。”

陆明远让林乔坐着烧火,他自己在灶上熬了黄瓜鸡蛋汤,热了两个馒头,煮了两个咸鸭蛋,切了一碟糖醋黄瓜,简简单单的一顿晚饭。

洗过澡,陆明远换了稍厚的秋衣,挑灯夜读,整理白日里沈君庭帮他改过的文章。林乔叠了一摞晒干的衣服,收拾了一堆夏天轻薄的衣衫,缝缝补补收拾好,用包袱皮包了,塞到衣柜最里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