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 第59章 村里日常(捉虫)

我教夫郎绑蝴蝶结 第59章 村里日常(捉虫)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5 19:21:55 来源:文学城

八月初,拔花生。

花生秧打成捆儿,扛回院里,花生地平整好,再种一茬儿白菜。初冬的时候,这茬儿白菜刚好长到半尺高,吃不完的就晒成白菜干或者梅干菜,冬季里熬汤、炒肉、蒸包子都不错。

两人花了两天的时间,拔花生,种白菜,再把花生从花生秧上揪下来,洗净,摊在院子里晾晒。

收完花生,就到了白露。

白露前后种的葱,明年春天小葱一早就发芽,比山上野菜下来的还早。

过了白露,便算真的入了秋,地里的庄稼、山上的山货陆续都到了收获的时候。

一早,天刚蒙蒙亮,陆明远和林乔上了山,捡榛蘑。

捡榛蘑是有地方的,若是哪片山出榛蘑,到了节气,基本年年都会有。陆明远领着林乔去了原主以前常去的那片山。

“啊,这么多,快赶上菜园子里种的了。”林乔看着满山坡的蘑菇不禁惊叹。

“那可不。”陆明远说,“这蘑菇成片,运气好了,一片就能捡满筐。咱们动作得快点儿,村里人都知道哪片山,什么时候,长什么蘑菇,动作慢了,该有人和咱们抢了。”

山上无主的东西,拿回家才是自己的。林乔一听,也没心思继续欣赏满坡的蘑菇了,忙放下箩筐,开始和陆明远捡蘑菇。

“秋天山上野蜂多,地上、树上、草丛里都得小心点儿。”陆明远边捡蘑菇边嘱咐小夫郎,“前两年,柳家村那边就有人秋天捡榛蘑的时候,踩了蜂窝,活活被野蜂蜇死了。”

“那么吓人?”林乔问。

“可没故意吓你,是真事。上山,可得小心点儿。之前,村里还有人上山打板栗,摔断了腿。”陆明远说,“那人下山坡的时候脚滑,也没看,随手拽了个树枝,但运气不好,拽了个死树枝,一用力就断了,半点儿没起作用,直接从山坡上滚了下来。”

“上山、下山的时候,如果需要拽树枝借力,一定得仔细看清楚了,挑结实的活树。”陆明远强调。

“嗯。”林乔捡着蘑菇,点点头,“知道了。”

“哟,竟然有人抢在咱们前头了。这么早就来啦。”山坡顶上突然走出来两个拐着箩筐的妇人。

“这不是明远夫夫两个吗?”另一个妇人走近,往林乔筐里看了看,“这捡了有一会儿了吧,真没想到,还有人起的比咱们俩还早。”后半句是看着结伴的另一个妇人说的。

“两位婶子早啊。”陆明远起身招呼道。这两位婶子,一位是村里外姓人家的,一位是陆家的,但到了他这一辈,已经快出五服了。

“婶子也来捡蘑菇啦。”陆明远说。

“是啊,每年这个时候都过来。今年,倒是让你小子抢前头儿去了。”陆家婶子大声笑道。

打了招呼后,四人分开,各捡各的。陆明远和林乔手速明显比不过两位“行家”婶子,两位婶子眨眼的工夫捡过大半个山坡,已经挪到陆明远和林乔半米远的位置了,眼看着手打手。

“乔哥儿一看就是个干净齐整的人,筐里的蘑菇都收拾得立立整整的,哪像婶子,烂草叶子都划拉筐里了。”陆家的婶子笑道。

林乔笑了笑,没接话。这两位婶子满脸带笑,话里话外的热络亲切,但手上的动作没半点儿客气谦让的样子,就差往他手里抠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山不是他家的山,地不是他家的地,只能吃了手慢的亏。

“行吧,两位婶子继续在这儿捡,我和小乔儿去别的地方了。”陆明远背上背篓,提了林乔的箩筐,领林乔往别处去。

走远了,林乔看着才装了小半筐的蘑菇,惋惜道,“可惜了满坡的蘑菇,都让她们捡了。”若是没人抢,他俩的筐都能装满了。

“没办法,遇上这种事,全凭自觉,一个村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能说什么。咱们换个地方继续捡。”陆明远笑着安慰。

路上遇到几队同样捡蘑菇的人,陆明远领着林乔一路往北,周围的树木渐渐茂密起来,遮天蔽日,林子里光线都有些暗了。

林乔本能的觉得今天走得有点儿远,“夫君……”

“嗯?”陆明远回头看他。

“……”林乔张张嘴,欲言又止。

陆明远见他这样,安慰道,“没事儿,这里还没到中围,在外围的边缘。我们就在这周围转转,不往深山里走。”

林乔放了心,点点头,继续跟在陆明远身后。

又走了不到一刻钟,一棵水桶粗细的枯树横在两人面前。

那树被风从地上半米左右的地方吹断,从立在地上的树桩,到横在地面的树干,全是一朵朵蘑菇。伞盖尚未全开,蘑菇腿儿又胖又嫩,看着就喜人,比之前山坡上的长得还好。

“行了,这下应该没人跟咱们抢了。”陆明远笑道。

“嗯!”林乔来了精神,一扫之前被两位婶子抢了蘑菇的沮丧不甘。

枯树附近地面草丛里也有不少蘑菇,估计是地下树根腐烂了长出来的。这一树的蘑菇捡完,两人的背篓和箩筐都冒了尖儿,险些装不了。

满载而归。

走到一处山腰,陆明远忽然两眼放光。

山坡上,两棵成人胳膊粗细的小树压弯了腰,缠着一棚藤蔓,藤蔓上挂满了一串串翠绿的小果子。

陆明远领着林乔直奔了那棚藤蔓去。

一靠近藤蔓就能闻到野生软枣猕猴桃特有的清香,裹着花蜜似的,浅浅淡淡的甜,风一吹就散了,一点儿不腻人。椭圆的小果子,半指长,有些扁,肉眼可见的皮儿薄。能闻到香味儿,便知这棵树的果子品相不会差。

陆明远摸了两个软的,摘了顶儿,一个给林乔,一个给自己,“尝尝?”

林乔也闻到那股清甜了,知道这果子不可能难吃,放心咬到嘴里,果然清甜多汁,半点儿酸味没有,皮儿都吐不出来,又解渴又顶饿。

“好吃吧。”陆明远问。

“嗯嗯。”林乔连连点头,眉眼弯弯地接了陆明远又递过来的果子。

“村里人管这东西叫软枣子,从初秋开始,陆陆续续的成熟,能吃到初冬。咱们遇上的这棵,算是早熟的品种,这还不是最好吃的呢。有那晚熟的品种,等落了霜,经霜一打,甜得齁人,蜜枣似的。”陆明远解释,“不过,美味不可多食,软枣子吃多了容易坏肚子。”

“哦……”林乔顿住,看着手里咬了半颗的果子一脸不舍。

“放心,你才吃了几个,没事儿。”陆明远笑道,“这个要看个人情况,有的人容易坏肚子,有的人当饭吃都没事儿。”

陆明远放下背篓,把身上的外衣脱了,扎成一个口袋,开始摘果子,软的两人分着吃了,硬的扔口袋里,拿回去,放几天,软了就能吃。

摘了果子,陆明远看着整株树藤眼热,只可惜这树太大了,没法移栽。

树藤根部两棵主藤手腕粗细,还有五六棵拇指粗细的侧藤,陆明远挑了两枝已经结了果子的侧藤,从树上扯下来,压到地面,接触泥土的部位用石子儿磨掉一层皮,压上土,算是简易的“高压扦插”。若是明年能想起来,就过来把这棵树苗移回去。

陆明远背着蘑菇,提着软枣子,领着小夫郎下山。走到外围,人迹逐渐多起来,甚至能听到有人呼朋引伴的声音,这个山头一声“喂”,那个山头一声“唉”。路上碰到几个婶子、叔伯,筐里、篓里不是蘑菇就是板栗、核桃。

板栗、核桃镇上有商贩收,一文钱一斤。不光是妇人夫郎,板栗核桃下来的时候,许多平时在镇上上工的汉子也会上山,一天捡个一百来斤就是一百多文,比去镇上上工合算,还不受人管束。

陆明远看了看小夫郎头顶小小一团发髻,他家小乔儿刚来的时候,头发就有些枯黄毛躁。都说核桃养头发,改天,他也得进山捡点儿。冬天在家无事的时候,砸了,给他家小乔儿养头发。

两人到家,林乔回屋做饭,陆明远在院子里晒蘑菇。

把院子里晒的榛子归拢到一个圆口大筐里继续晾着,腾出地方摆蘑菇。他俩捡蘑菇的时候已经把草叶、树枝挑出去了,筐里的蘑菇干干净净,直接晒上就行。

“夫君,留一捧蘑菇,中午喝蘑菇汤。”屋里林乔冲院子里喊道。

“好嘞。”陆明远应道,“我去地里拔点儿白菜,一起放汤里。”

地里白菜是立秋前后种的,已经疏过一次苗,陆明远挑着两三棵一窝的,拔了长势弱的,只留一棵健壮的菜苗继续长。

“哟,明远疏菜苗呐。乔哥儿在家吗,我给他送点儿海棠果。”秦冬媳妇拐着筐,站在地头路边招呼道。

“小乔儿在家呢,嫂子进去吧。”陆明远一边拔菜一边笑着回道。

这边说的海棠果,其实是一种野生、还未人工驯化的小苹果。大周这时还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苹果,这种海棠果外表和苹果很像,但个头小,和鸡心果差不多大,圆圆的,红黄绿相间,口感偏酸。村里百姓一般都是蒸熟了,晒成果干吃。

他们家春天修院墙的时候,请秦冬媳妇过来帮林乔做了几天饭,两人便熟悉起来,时常串个门、聊两句。

家里来人总得回去看看,招呼两句,陆明远看筐里的白菜差不多够了,回了院子。

秦冬媳妇正在帮林乔把筐里的海棠果倒出来,倒完了,拐了筐就要走。

“嫂子不坐会儿啊。”陆明远说。

“不了,你们快忙做饭吧。你秦大哥也上山捡蘑菇去了,这时间估摸着快回来了,我得赶快回去做饭。秋天事儿多,怕你们不在家,才赶着中午吃饭的时候送过来。我先走了啊,你们快忙。”秦冬媳妇边说着边急着往外走。

“嫂子慢走,以后有时间再聊。”林乔把人送到院外,回头就见陆明远蹲在屋门口,手上拿了个咬了一口的海棠果,龇牙咧嘴。

这海棠果酸倒牙,还有点儿涩,味道着实不敢恭维。

林乔轻笑,纤长的手指点了点陆明远额头,“让你嘴急,酸到了吧,嫂子说了,晒果干的。”

陆明远当然知道这东西是晒果干的,他就是忍不住想尝尝看,这果子长得这么像苹果,到底能难吃到什么地步。

“酸死我了,小乔儿快帮为夫甜甜嘴。”陆明远抓了林乔点他额头的手。

“一天天的,没个正形。”林乔嫌弃地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