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惊喜和强烈的期待充斥在许予安心间,她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修为飞速提升,追上师姐脚步,将师姐压到身下让她毫无反抗之力的那一天。
“嘿嘿……”浴池内传出许予安的笑声,也就是她们月云峰只有她们三个人住,不然被人听见这笑声还得以为是邪修混进宗门里了。
“主人,快停止你那痴汉的笑容,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什么邪门歪道呢。”小七对主人这般模样表示嫌弃,“我先把《归源造化诀》传给你,你把修为提上去再做你那美梦吧。”
许予安伸手擦了擦嘴角不存在的口水,没办法嘛,她一想到师姐被她压在身下无法抵抗就忍不住嘴角上扬。
听到小七说起正事,许予安也是调整了一下心绪,闭上眼睛道:“来吧,小七。”
说完一股清晰柔和的信息缓缓涌入许予安的识海,并非强行灌注,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领悟。
《归源造化诀》的总纲,修行路线,灵力凝练法门以及其中蕴含的那一丝玄之又玄的“造化”意境,清晰地印刻在她心中。
《归源造化诀》其核心依旧是引导生命本源,弥补根基,但路径更优,效率更高,对灵力的锤炼达到了一个极致,更蕴含着一种生生不息,向更高层次蜕变的“造化”意境,远比《归源启灵诀》更加深邃浩瀚。
“这感觉…好奇妙。”许予安睁开眼,看向水中的双手,原本因练剑而疲惫酸软的右臂,在温润泉水的浸泡和脑海中新功法自行流转带来的隐约滋养下,竟已舒缓了大半,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正从四肢百骸深处悄然滋生。
“是吧是吧!”小七的声音雀跃不已,“主人你快试试看这功法怎么样。”
许予安也确实心痒难耐,她调整了一下坐姿,背脊挺直,双手自然地搭在膝上,闭上眼睛,依照脑海中那清晰无比的路线,尝试引导灵泉内那些灵气。
起初,灵气如往常般缓缓流进她的身体,但很快,许予安就察觉到了不同,灵气行走其间,少了些许滞涩,多了几分顺畅。
更重要的是,在那路径之中,仿佛存在着无数个微不可察的漩涡,灵气流经这些节点时,会被自然而然地压缩、提纯,一丝丝极其细微的杂质,似乎在运行过程中就被悄然淬炼了出去。
原本需要近半个时辰才能勉强完成的周天运转,这次竟只用了不到两炷香的时间!而且,当那缕被初步凝练过的灵气最终沉入丹田时,许予安清晰地感觉到,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实,像是一小滴晶莹剔透的露珠,静静悬在丹田中央,散发着柔和而纯净的气息。
不仅如此,灵气运转过程中,一丝丝清凉而温煦的奇异能量,似乎也随之扩散开来,浸润着她的经脉,滋养着她的血肉,甚至连方才练剑时耗损的精神,都恢复了不少。
“这…这就是‘造化’之意吗?”许予安心中震撼,效率提升、灵力提纯,这都是可以量化的好处,但那种对肉身和神识隐性的、全方位的温养,却是一种更为玄奥和珍贵的体验。
“感觉怎么样,主人?”小七迫不及待地问。
“感觉很好…非常好。”许予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嘴角却忍不住高高扬起,“小七谢谢你,有了这归源造化诀,我感觉……未来真的可期了。”
“哼哼,跟我客气什么?咱俩什么关系呀!”小七有些骄傲的说道。
许予安被逗笑了,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明媚和充实,她又在池中浸泡了片刻,彻底放松了身体,将内心的兴奋稍稍平复。
估摸着师姐的午膳准备得差不多了,许予安这才依依不舍地从温暖的泉水中起身,水珠顺着她光滑的肌肤滚落,带走了最后的疲惫。
许予安用净身术将身体擦干,换上师姐早已为她准备好的干净衣裙,淡月烟纱配墨黑绣裙,冷艳里裹着精致,裙摆绣着几抹疏淡的暗色云纹。
当许予安踩着轻快的步子回到小院时,倚清秋正将最后一道清炒灵蔬端上石桌。
听到脚步声,倚清秋抬眼望来,目光落在许予安身上时,微微一顿。
眼前的师妹,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依旧是那张明艳娇俏的脸庞,但因刚刚沐浴,肌肤透出淡淡的粉色,更显吹弹可破。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得像被山泉洗过的星辰,眼底流转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动光彩,整个人仿佛一块被精心拭去尘埃的美玉,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温润而蓬勃的生机。
是错觉吗?还是……修为有所精进?倚清秋心中微动,但见她神采飞扬,只以为是泡了温泉缓解了疲劳所致,便也没有多问,只是柔声道:“来得正好,快坐下吃饭吧。”
“嗯!”许予安欢快地应了一声,跑到石桌旁坐下,目光扫过桌面,一盘色泽味俱全的红烧灵鱼,一碟碧绿欲滴的清炒灵蔬,一碗清香四溢的灵笋汤,还有一小碗晶莹剔透的灵米饭,简单却诱人,尤其是那灵鱼的香气,勾得她食指大动。
“师姐的手艺最好了!”她由衷赞叹,拿起筷子,先给倚清秋夹了一块最肥美的鱼腹肉,道:“师姐辛苦,师姐先吃。”
倚清秋看着她这殷勤的小模样,眼底漾开浅浅的笑意,轻笑道:“你呀,快些吃吧,练了一上午,早该饿了。”说完将到嘴的鱼肉吃下。
许予安这才埋头吃起来,鱼肉鲜嫩,入口即化,蕴含的温和灵气瞬间融入四肢百骸,与她体内那缕新修炼出的精纯灵力隐隐呼应,带来双重的满足感。
她吃得腮帮子鼓鼓,像只囤食的小松鼠,还不忘含糊地夸赞:“好吃……太好吃了……”
倚清秋看着她狼吞虎咽却依旧难掩灵秀的模样,唇边的笑意始终未散,她吃得不多,动作优雅,大部分时间都在静静地看着许予安,偶尔为她添一勺汤,或将她爱吃的菜挪到她面前。
她本以为千百年的修行路上,大道独行会是她的是常态,直至眼前这人出现,才知这烟火人间的一饭一蔬,亦可成为道心上最温暖的锚点。
阳光透过桃花树枝间的缝隙,在石桌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来远处山花的淡淡香气和厨房里尚未散尽的烟火气。
小院里安静而温馨,只有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和许予安满足的赞叹声。
这一刻,岁月静好,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