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会让你记住我 > 第17章 我想写作

我会让你记住我 第17章 我想写作

作者:詞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6:10:03 来源:文学城

林敏舟那座充满暴戾的牢笼,连同那个男人模糊扭曲的面孔,已被林池余小心翼翼地封存在记忆最底层的角落,蒙上了厚厚的时间尘埃。他现在的世界,是徐外婆那座坐落在梧桐掩映中的、带着岁月痕迹的老式别墅。宽敞、安静,带着旧日荣光褪去后的温润与宁谧,像一座隔绝了外界风雨的孤岛,缓慢地滋养着他几乎枯竭的灵魂。

别墅顶层的卧室依旧是他专属的领地。倾斜的屋顶下,那扇巨大的天窗将清晨最纯净慷慨的阳光泼洒进来,在老旧却干净的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照亮空气中无数飞舞旋转的微尘,如同跳跃的金色精灵。林池余没有像往常一样,脊背挺直地坐在那张宽大沉重、布满划痕的旧书桌前。他换了个姿势,靠坐在窗边厚实柔软的旧地毯上,后背抵着被阳光晒得暖烘烘的墙壁,修长的双腿随意地伸展着,透着一丝罕见的松弛。

他手中握着的,不是用了又削、削了又用的短铅笔和总是担心不够用的稿纸,而是一部屏幕带着几道细碎划痕、但运行依旧流畅的二手智能手机。金属边框有些磨损,昭示着它并非崭新。

这是他用刚过去的、异常安静的暑假,每天去社区图书馆帮忙整理搬运旧书刊,一点一点攒下的钱,再加上外婆心疼他,偷偷塞给他的一点“零花钱”,才最终凑够买的。手机壳是简单的磨砂黑,握在手里微凉,沉甸甸的,却代表着一个全新的、触手可及的、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可能性。一种不必再担忧物质损耗、可以无限次涂抹修改、能将所有心血安全存储的自由。

窗外,庭院沐浴在盛夏清晨透彻的阳光里,绿意盎然。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叶片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外婆穿着她那件洗得发白、边角有些磨损的旧围裙,正弯着腰,在她那片小小的、生机勃勃的菜园里,小心翼翼地侍弄着几棵挂满青果的番茄苗,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婴儿。几只麻雀在早已干涸的汉白玉喷泉池沿上蹦跳啁啾,羽毛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远处隐约传来几声悠长的鸽哨。一切都安宁、缓慢得像一幅永恒的油画。

然而,林池余的注意力并不在外面的鸟语花香上。他的全部心神,都凝聚在掌心这块发光的屏幕上。手指悬停在冰冷的玻璃上方,指尖下,一个界面简洁的笔记应用被打开,空白的编辑页面如同无垠的雪原,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光标在闪烁,耐心而固执地等待着被文字填满。

这巨大的别墅空间带来的空旷感和历史感依旧存在,甚至偶尔会让他感到一丝自身渺小的恍惚。但此刻,这小小的、发光的屏幕仿佛成了他整个精神宇宙的绝对中心,一个只属于他的、可以无限延伸、随意构建的隐秘次元。在这里,他是唯一的造物主。

他不再需要下意识地计算稿纸的消耗,不再需要担心铅笔磨损到无法握持,不再害怕写错一个字就需要整页作废的浪费。指尖轻轻触碰到冰凉光滑的玻璃屏幕,虚拟键盘无声地、优雅地浮现。他微微停顿,吸了一口气,然后,指尖落下。

哒、哒、哒……

极其轻微、短促而清脆的触屏反馈音在寂静的阁楼里响起,密集而高效,完全取代了过往铅笔尖划过粗糙纸面时那种独有的、带着摩擦阻力的“沙沙”声。这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属于现代科技的干净韵律,一种摒弃了物理束缚的便捷和速度感。

他写得很快,思绪如同终于冲破了堤坝的洪水,汹涌奔腾。删除、修改、调整语序、段落重组……这一切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只需要指尖灵巧的滑动、轻点和长按,瞬息之间便可完成,不留任何痕迹。过去那种写在纸上时、因珍惜纸张而落笔慎重、字斟句酌甚至难以更改的郑重与小心翼翼,被一种更自由、更肆意、更注重思维本身流畅性的表达所取代。他完全沉浸在这种全新的、令人着迷的书写节奏与触感里,目光在屏幕上跳跃的光标与窗外真实世界流淌的阳光之间快速切换。

哒哒…哒哒哒…哒……

楼梯上传来外婆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带着老年人特有迟缓与谨慎的脚步声,一步一顿,踩在木质楼梯上发出轻微而实在的“吱呀”声。她端着一个老旧的红漆托盘,上面放着几瓣切得大小不一的苹果,还有一杯温度刚好的白开水。走到虚掩的阁楼门口,她习惯性地停住了脚步。里面没有传来预想中那令人安心的、沙沙的铅笔写作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轻快的、几乎听不真切、却又带着某种陌生而规律韵律的“哒哒”轻响,像雨点急促地敲打在某种硬物上。

外婆脸上掠过一丝好奇与困惑,她轻轻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孙子背对着门口,坐在被阳光晒得暖融融的地毯上,微低着头,碎发垂落额前,全身心地专注盯着手中那块正散发着幽幽光芒的屏幕。他整个人的姿态是沉浸而投入的,和过去伏在书桌上写作时那种紧绷的专注一模一样,只是工具全然不同了。阳光勾勒着他清瘦的侧影和飞快移动的指尖,那场景竟有种奇异的未来感。

外婆没有出声打扰,她放轻脚步,几乎是踮着脚走过去,将托盘无声地放在他身边触手可及的地毯上。林池余这才猛地从数字世界中惊醒,微微侧过头,看到身边的外婆,眼神里有一瞬间被打断的茫然和恍惚,随即迅速恢复了平日里的平静。

“外婆。”他低声唤道,手指无意识地悬停在屏幕上方,敲击声戛然而止。

“哎,”外婆温和地应着,顺势就在他旁边那张磨得油亮的旧藤椅上坐了下来,很自然地从旁边拿过了她的宝贝针线筐,“看你写得正入神,没敢弄出大动静。吃点苹果歇歇眼,喝口水,看这亮闪闪的屏幕,看久了费眼睛哩。”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最质朴的关切,眼神慈爱,没有丝毫对“新工具”的陌生、排斥或是说教,只有全然的接纳。

“嗯。”林池余依言拿起一瓣苹果放进嘴里,清甜的汁液在口中蔓延,但他的眼睛却还不受控制地瞟向屏幕上刚刚写下的那段文字,似乎在确认它们是否安好。

外婆戴上那副老花镜,镜腿用白色胶布缠了好几圈。她在针线筐里翻了翻,找出一件林池余的旧T恤,袖口脱线了。她捏起一根细小的银针,对着光,眯着眼,颤巍巍地引上一根颜色相近的线,动作娴熟而稳定,带着一种历经岁月的从容。阁楼里,一时间只剩下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微妙地交织在一起:一种是极其轻微、细密如雨的屏幕触控声,一种是棉线穿过布料时极细微的“簌簌”声和老人偶尔调整姿势时藤椅发出的、缓慢的“吱扭”声。

这古老技艺的细微声响与现代电子设备冰冷的敲击声,在这充满阳光和历史感的静谧空间里,竟产生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奇异的和谐与默契。它们彼此并不干扰,反而像两种不同声部的乐器,在合奏一首关于陪伴与创造的宁静乐曲。

林池余慢慢嚼着苹果,目光从发光的屏幕移开,落在身边正低头缝补的外婆身上。阳光透过天窗,恰好照亮她满头的银发和那双布满深褐色老年斑与皱纹的手。那双手虽然苍老,甚至有些颤抖,但捏着那枚细小的针,引着线,一下下穿过织物时,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稳定与力量,一种将破碎重新弥合的耐心与温柔。屏幕的光映在他深邃的眼底,他忽然像是被某种情绪击中,指尖再次落向屏幕,但这一次,敲击的节奏明显慢了下来,变得更加沉静,带着一种更深的观察与思考,仿佛要将眼前这幅温暖的画面,一字一句地镌刻进数字的世界里。

外婆缝好了袖口,凑到眼前仔细看了看针脚,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低下头,用依然坚固的牙齿精准地咬断了线头。她抬起头,习惯性地朝那张旧书桌方向望去,却发现孙子依旧坐在光亮的地毯上,捧着那个发光的“小薄盒子”,神情专注。她忍不住好奇地微微探过身,老花镜滑到了鼻梁上:“小池,嘀嘀咕咕敲什么呢?能给外婆瞅瞅写成啥样了?”

林池余的手指顿住了,他迟疑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将手机屏幕微微侧转,朝向外婆。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对于外婆重度老花的眼睛来说,实在太小了,模糊成了一片移动的灰色蚂蚁。她使劲眯起眼,身体前倾,几乎要凑到屏幕前,努力辨认了半天,最终还是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

“唉,老了,不中用了,这字太小,密密麻麻的,瞅不清了,眼睛花喽。”外婆的语气里有些许遗憾,但脸上没有丝毫的责备或失落,反而洋溢着一种纯粹的、因为被书写而感到的快乐与宽容,“不过没关系,外婆知道你在写,在写好东西就行了!用这个写……”她伸出粗糙的手指,虚点了点手机,“是不是比纸笔快当多了?想改哪里,手指头一点就成?”

“嗯。”林池余肯定地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磨砂的手机壳,感受着那份实在的触感,“能存很多。不会丢。”他低声补充了一句,声音很轻,几乎像是自言自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极其郑重的珍视。对于经历过太多动荡、失去和被摧毁的人来说,“不会丢”这三个字,有着堪比千钧的重量和意义。

外婆听懂了。她布满深深皱纹的脸上,瞬间像一朵秋日里盛放的菊花,绽开一个无比温暖、无比欣慰的笑容。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林池余的膝盖,就像过去拍他的肩膀一样,充满了鼓励。“好,好!能存住就好!这亮闪闪的小匣子,灵巧!能装下你的心思,能帮你存住,真好!”她的肯定朴素至极,却直抵核心,充满了智慧,“外婆还是那句话,想写啥就写啥。用笔头子划也好,用这‘手机’敲也好,都一样!写出来就好!外婆虽然看不清这些小字了,但外婆心里亮堂着呢,我知道,我们家池余心里头装着大世界呢,装着光呢。你写下来的,肯定都是好东西。”

她的话语,如同深山里的温泉水,缓缓地、持续地注入林池余那片曾被冰封的心湖。他低下头,看着屏幕上自己刚刚写下的、关于阳光、银发和针线的文字,指尖悬停片刻,然后更加坚定、更加流畅地落了下去。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细密而清脆的敲击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流畅,更加从容,充满了某种新生的力量。阳光在天窗里缓缓移动,光斑在地毯上变换着形状,照亮了阁楼里无数颗飞舞的尘埃,也照亮了少年专注沉浸的脸庞和他指尖下那块不断生成文字、散发着微光的屏幕。在这座沉淀着旧日时光与温柔的别墅里,古老的针线穿梭声与现代的触屏敲击声持续着它们奇妙的共鸣。外婆用针线耐心缝补着看得见的裂痕,给予他现实的温暖与稳固;而林池余,则在指尖下那片冰冷的星河里,全神贯注地编织着无形的、却同样坚韧的丝线,将那些曾经破碎的、冰冷的、无法言说的感受与记忆,一点点细心串联、重构、赋予新的形态,在永恒的数字河流中,小心翼翼地寻找并建立着,只属于他自己的、可以永久保存和安放的温暖坐标。那屏幕幽幽的光芒,不仅映在他漆黑的瞳孔里,更仿佛彻底点亮了他内心深处,那片亟待开拓的、更为辽阔和深邃的宇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