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我非君子 > 第241章 第 241 章

我非君子 第241章 第 241 章

作者:我爱大红袍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3-07 16:26:13 来源:文学城

王银蛾站在高楼上,俯视着脚下乌压压的大军,忽问:“那缺口修好了么?”

“是,回右将军,已修好。”

“那么便死守吧。”王银蛾冷道。

“叫人把那些扎好的稻草人披上玄甲,放到城墙下面。”那副官领命而去。

王银蛾走到城墙边上,透过缺口往下看,文王的帛旗在风中飒飒飘扬。

随着一声号角响起,攻城开始了。王银蛾撤到后方指挥,看着云梯上敌方士兵像蚂蚁一般续上,又被巨石砸落。

城楼下面射起千万羽箭,如落雨般,楼上守军两三人组合升起铁盾,挡住那箭雨。底下轰隆一声,原是敌方拿棺木似的粗大柱子撞城门……

文王麾下想尽千万办法始终不能立刻夺回渭南城,士气大折,偃旗息鼓退回营地。

王银蛾一直守在城楼上的小屋子里,见敌军退走了,便出来吩咐手下人把稻草人运上城楼。

城楼上的守军又换了一批。

文王留下的探子急忙回营禀报:“殿下,城楼守军又换了一批人。”

文王心中正因攻城失败而生气呢。闻言,面色恼怒,恶狠狠地一脚踢翻了桌案,转头询问:“常先生,葛先生二位有何意见?”

这两位都是王府上的幕僚,是文王的左膀右臂。

常幕僚抚须,思索道:“方才一战对方也折损一些兵力,眼下又换一批新的士兵,恐怕是带了很多人。”

葛幕僚却笑着摇头:“我看不见得,说不定对方只是使了个障眼法。”

文王眸子微暗,已有主意,但问:“那为今之计?”

二位幕僚微微一笑:“殿下不是有主意了吗?”

此刻,王银蛾方下城楼,到城内四下检查纰漏。路经那些编制稻草人的百姓,她挥手停下,对监管的属官道:“让他们不要再做了。这些够用了,障眼法也只能起效一时。”

那些百姓被喝停,纷纷惶恐地抬头看她。

王银蛾低声问副官:“粮仓还有多少粮食?若有足够的,则留下我军三日口粮,剩下的粮食分给那些百姓,顺带叫他们近期不要出门了。”

副官虽不解,却也照做,带着人离开了。

王银蛾转了一圈回到东面城楼上。到傍晚,一耍长枪的将军带兵马逼近城墙下面,喝道:“逆贼,还不出来迎战?”

既不是文王亲自出面,何必要她出场呢,只当做没听见。

何况渭南城四面城楼都已部署妥当,一旦起了战火便立刻示警。

底下人又喊道:“你别不是怕了吧?”

王银蛾仍是不应。

正这时,南面却升起了烟花。王银蛾眸光一阵闪烁,派一支小队过去查看情况。

原来打的是声东击西的主意。

她走到城墙边上,仔细巡视着不远处的营地,心里盘算着攻打南面城楼的军士数量。

突听,一声破空声响,王银蛾急速侧身让开,一根箭矢已扎进城墙的石砖。

下面人一阵哈哈的嘲笑。

王银蛾仍冷静地等待南边信号,丝毫不理会对方的谩骂侮辱,越是重要的事上越是要沉住气,这种挑衅听听罢了。

约莫过去半柱香,南面又升起一支小型烟花。王银蛾暗松口气,忽令守城将士朝下面放箭。放的都是木头细片,扎人疼,却不致命,像和他们闹着玩似的。

良久,底下军队里传来一人阴沉的声音:“王慕光,本王认得你。”

王银蛾微挑眉梢,低头看去,却见文王被一众持着盾牌的军士保护在中央。他身上穿着普通军士的衣服,要不是开口说话,别人都认不出他的真实身份。

王银蛾暗自寻找一圈,没看见文王身旁的两个幕僚,心下警惕着,笑嘻嘻地说道:“文王殿下,我们在前皇寿宴上见过的。”

“本王是说,好几年前的罪人。”

“那便不知了。”

“没想到,麻雀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

王银蛾微一愣,随即笑道:“那足矣说明麻雀也有麻雀的利害。看箭!”

突然,她语气倏冷,挥手朝下面抛来一物。

文王被击中,眨眼间跌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

那藏身在树林后的军队立时涌出,两个幕僚急忙奔来,把文王扶到担架上抬走。临走时还不忘骂道:“庶子不讲武德!”

王银蛾见他们终于肯露面,心中稍定,呵呵一笑:“我可没杀他。”

可怜的文王不过被她用石子打了下,结果弱不禁风地晕倒了,这能怪她吗?还是说,她方才在石子上种了幻术,能让人见到心中害怕的东西。文王为此吓晕过去?

文王被一众人簇拥着抬走了。

城楼上的守兵立时又换一茬。这时候,被派去南面查巡的小队赶了回来,说道:“南面城楼外的敌军已撤走。”

王银蛾略一思索,吩咐道:“让手下军士准备好行装,估计文王那边不会暂时安定下来。”

接着几件发生的事,证实了她确实没料错。按常理说文王这个主事的受了伤,底下应会安分许多,可那两个幕僚鬼头鬼脑地派人时不时骚扰东、南两面城楼,又派人偷偷顺着沟坡攻打北城门。

虽说并未真打起来,可是很骚扰兵力,一夜下来,军士气势消减不少。王银蛾暗暗看在心里,面上依旧风淡云轻,只叫人把稻草人换个城楼继续扎着。

一连三天,双姝城那边仍没有动静,如同死寂一般。

派出去打听消息的小兵也迟迟没有回来,也许是被俘虏了。

王银蛾收回视线,要不是有顾忌,她早就用遁身诀到双姝城看一看了。

这天晚上,快到卯时,大地突然震颤起来,如同有千军万马浩浩荡荡逼近。王银蛾一下子惊醒,顾不得披上盔甲直奔城楼。

一看见她来了,守城楼的副官急忙禀报:“右将军,文王率领大军来袭!”

王银蛾挥手示意她安静,瞩目望向那片涌动的暗色。她耳目灵敏,一眼看见许多轻骑兵当下冲在前头。

果然,文王这几天没动静,一边骚扰我方军士,一边暗中回去调兵,就是想打一个出其不意的招数。

王银蛾一直在等,等杨将军攻下双姝城发信号,但却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按原定计划,撤吧。”她下了号令,转身朝城楼下走。

守军撤离前,把剩下的稻草人全扎到城楼上,远远一看,竟井然有序军威犹在。

文王的大军莅临城楼下,叫喊咒骂,想要激王银蛾出来应战。半天没得回应,城楼上的火把摇摇欲灭,领兵的将军忽然意识到不对劲,急忙朝城楼缺口一士兵射箭,那士兵躲也不躲就直挺挺地倒下了。

“唾!我们受骗了!人早走了!”

“走,攻城!”

正当大军费力撞那两扇沉重的大铁门时,王银蛾已召集手下兵力直冲出西城门。

荒芒原野一时齐刷刷涌入视野,涨得眼睛发酸。银月如钩,半隐匿在纤薄的云层里。突然,不知该往何处去?

王银蛾向后一挥手,妖力突然掀起一阵狂风,把那西城门合上。

“去双姝城。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成败在此一举!”王银蛾牵着缰绳,让马儿掉个头对众军士,高声喝道,“出发!”

因在夜里行动,而双姝城情况不明,王银蛾怕引来敌军注意,叫队伍里把旗帜都收下。

一众人马只是默默赶路。

天将亮,王银蛾带着右军兵马行走在荒原中,双姝城巍峨的身姿直直落进众人眼中,一点不落。没想到,双姝城和渭南城隔得近,中间居然夹着一片荒原。

王银蛾突然叫停队伍,让人在原地扎营,留守勘察双姝城的情形。

而此刻,渭南城已经重新落入文王大军手中。

先前攻破城门,大军涌入城中还有些忌惮,怕她来个瓮中捉鳖,但他们实在高看了王银蛾的能力。让她五千人马对付数万兵马,岂不是为难她?

等他们翻遍了渭南城,终于反应过来,王银蛾已带人逃了。

于是把城里居民叫出来,询问王银蛾麾下的动向。

但城里居民哪里知道,只是喏喏道:“我们这几天被要求留在家里不准出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文王王病歪歪地走过来,面色白中泛青,几乎咬破一口白牙:“还真有点狡猾,想必是往双姝城去了。追!”

“啾——”一只飞鸟落到灶台边上,也不怕人,只低头啄着地上洒落的几个米粒。

王银蛾猛坐直身子,望着往下坠落的夕阳,神思有一线恍惚。

“什么时辰了?”

副官恰好经过,便答道:“申时三刻了。”

王银蛾一言不发地从地上爬起来,紧盯着双姝城城门。

怎么还没有动静传出?连城楼上的守兵都不见一个。

再等下去,只怕文王大军就要追来了。

王银蛾攥紧掌心,正在走或留的百般挣扎中,突然双姝城像睡醒了,有了点动静。

穿着熟悉的盔甲的军士冲上城楼,拔掉先前的黑白旗,举而代之插上火红的凤凰旗。

王银蛾双目陡然放出亮光,喜不自胜,摆手让旗兵把旗子升上去。旗帜在风中飘扬,一个在城上,一个在城下,好像两只互探气味的蚂蚁。

轰隆轰隆声追过来,王银蛾登高一看,却是文王的骑兵正在追来。

“速速进城!”王银蛾高声喝道。

五千军士立马迅速地往双姝城下移动,而文王骑兵则紧追不舍,咬紧前面队伍的尾巴。

刚过护城河,栈桥就立马收起,骑兵大军骤然刹停。城楼上放起箭雨,骑兵急忙后撤让盾兵出面结阵阻挡。

趁这功夫,王银蛾已带兵顺利入了城。

左将军在城楼上向她打了个招呼,又转头专注起城下的大军。

顺利逃脱一死,整支军队都非常高兴,走路的脚步越发轻快,甚者哼起欢快的小调,连王银蛾都忍不住一脸轻松。可开心完了,一股心有余悸的感受后来居上,将众人淹没。

这场仗陆陆续续,总没个尽头,才开始打不久,他们已经想回家了。

可是他们心里又挂念着建功立业,衣锦还乡的美好愿望。

“银蛾!”

突然,身后响起一个熟悉的嗓音,声音并不大,但几乎将她的灵魂震碎。这声音好像是从上辈子传来的,让她有一刹那恍惚。

王银蛾回转身子,一眼望见在来来往往搬运弓石的军士中间向她挥舞手臂的青衣男子。他似乎又瘦了些,肩上挎着一只药箱,正艰难地挤过那些军士,凑到她面前来。

梁月庭贴近她脸,又微微往后退开一些,说道:“你怎么发愣啊?”

王银蛾反应过来,忽抿紧唇。

梁月庭被她这种反应打得措手不及,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突然面前人影一动,窜进他怀里,紧抱着他不说话了。

梁月庭脸上一愣,随即缓缓露出个无奈的笑,就势把她抱起来往回走。徒留下身后一群年轻气盛的军士面面相觑。

“你说,这天气怎么说变就变,方才还暖融融,这会儿只觉凉飕飕的。”

“是啊——”

王银蛾从梁月庭怀里扒拉出来,伸长脑袋对两个副官吩咐道:“带他们下去休息吧。我一会儿去见杨将军。”

得,总算这位还没见色忘义,忘记自己的身份。

等她吩咐完,梁月庭忽然足尖一点,带着她轻飘飘掠了出去,像一只断线的风筝眨眼就不见影了。

两人刚落脚到一处僻静的角落,已忍不住被对方的气味吸引,脸蹭着脸,吻了一阵天长地久。

结束时,两个人都有些站立不稳,但到底王银蛾天赋异禀,除了双颊绯红,两条腿有些发软外,一副精神奕奕的模样。

不像梁月庭都快融化成一滩春水了,歪歪斜斜靠在人家院墙上,呼吸微微急促,脖子到脸的白皙肌肤透出绯霞似的光泽。

王银蛾嘲笑他虚,一点也不像个男子汉。直把他气得站直身体,像是要发飙,可下一秒又软了下去,喃喃道:“我本就不是人。”

“对对,你是雌雄同体。”王银蛾不怀好意地接着他话说道,还未说完,人已闪出几米远,生怕被他拿住尾巴似的。

梁月庭只是气恼地看她一眼,招招手,笑道:“银蛾,你过来。”

“不了,我还要找杨将军。”

“这会儿杨将军在应敌呢。你找她,她也没功夫理你。”

王银蛾一面假装不情不愿地走回来,一面警惕地关注着他的动作。见他真没秋后问账的意思,这才安然放下心。

不想,刚到他身旁,陡然一双手拿住她,王银蛾立时绷紧脊背,缩起了脖子,一双眼瞪得溜圆像是在质问:你说话不算数!

见她活像一只被拿住后脖颈的猫儿,梁月庭忍不住呵呵一笑,嘴畔有个梨涡时隐时现。

“让我抱抱你吧。”说着,他松开手,伸臂一展将王银蛾揽入怀中,脑袋轻搁在她肩上。

忍冬花的气味萦绕在她鼻尖,如同一个快要忘记他名字的陌生老友突然拜访,让她不知所措。王银蛾乖巧地任他抱着,一会儿,伸手怀抱住他。

“明明我只有这一世,可是却总感觉这种日子好像是上辈子的事。”

梁月庭的声音轻轻淡淡,像是在和她聊天气,或者是吃过饭没有,很随意。

王银蛾没有开口回应。

她不知道怎么回复,事实上她每次从战场上回来,总有一种恍然隔世的困惑。

“咳咳。”

王银蛾疑惑地开口:“梁月庭,你怎么了?”

“好像是近日气温变化太大,不小心受凉了。”他急忙别开头,解释。

“我看看。”

“不用了,你又不是大夫——”

话还未说完,王银蛾已挣开他的怀抱,捧着他的脸颊细看,轻声道:“好大两只黑眼圈啊!你看起来最近没休息好。想必,这场仗打得很激烈吧。”

梁月庭垂眸,眼睫一阵轻颤:“嗯。这次打了很久,死了很多人,有些只是轻伤却来不及救就死了。”

两人沉默。

好一会儿,王银蛾向他微微一笑,安慰道:“没办法,人各有命,你不要太往心里去。”

说罢,王银蛾忽扯了一个哈欠,梁月庭跟着也扯了一个哈欠。

王银蛾没好气道:“你学我。”

“分明是你的哈欠虫摄我。”

“好了。”王银蛾不禁笑道,“你快休息去吧。我找杨将军汇报情况后再找你。”

梁月庭仍牵着她的手,凝望着她。

好不容易把这株磨磨蹭蹭的仙草赶走后,王银蛾略微整理了仪容,就去见杨将军。她把一些要紧的事汇报完后,便得到一个新的任务,负责巡逻和搜查遗漏的探子。

这让王银蛾很是头疼,可环视一圈,大家都是顶着黑眼圈做事,她也只好按耐下不爽的心思。

王银蛾到原来部下调出两百号人,分组列队,到城里维持秩序。

方经过一场大战,城中原来的居民都畏畏缩缩待在家里,不敢出门,可是却有少数行人在街上走动,见了官兵也不怕。

这不得不让人起疑心。

可苦于没有证据,王银蛾不能让手下抓人,免得落人把柄损坏了岐王的名声。

王银蛾派人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混迹在那些上街的行人中,留意周边人的动向,很快就摸出一条线索。原来双姝城里还有藏有一批军士,准备和文王大军里应外合,一举歼灭杨将军的部下。

眼下,文王大军重重守在城外,毫无退去之意,看来一场苦战是无可避免了。

正是千钧万发之际,决不能让城内那些藏在幕后的军士出来作乱。

王银蛾一面派人紧盯着那些探子,想找出那批军士的藏身地,一面叫人轮班巡视,不得松懈。

但一连数天,那些探子都没有闹出动静。

王银蛾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暗地吩咐某几个街巷的巡逻队伍放松警惕。而她,则时不时跑到伤员治疗的地方找梁月庭。

去了几次,就有些人不快活了,觉得她玩忽职守。此事传进杨将军耳里,却又没了消息。

梁月庭那个傻憨憨倒是私下提醒她,叫她不要来的那么频繁,免得被人穿小鞋。

可是王银蛾就爱让人给她穿小鞋,不用自己动手,有人伺候多舒服,用完了一脚踢走。

自此,王银蛾愈发骄纵起来,一次在城中巡逻时,有个眼盲老头误打误撞上她。王银蛾当即大怒,当着众目睽睽打了他一鞭子。

那些城中原住居民纷纷噤若寒蝉,觉得王银蛾这人残暴至极。

不过三天,果然出事了。

一直跟随王银蛾的小兵着急忙慌地冲进屋,禀报道:“右将军,北城区万华街有人闹事!”

王银蛾悠悠地问:“闹得什么事?”

小兵支吾着,不知怎么开口。

“说。”王银蛾眉眼沉了下去。

“就是前天冲撞您的那个老头好像快死了,那片街坊的居民都要起义。”

“我知道了。你先通传下去,让军士们守着负责的区域,加强巡逻,若有异动,立即放信号。”王银蛾吩咐完,挥一挥手让小兵下去。

“右将军,您不过去看一眼吗?”

“什么时辰?还早呢。一会儿,闹大了再去。”王银蛾笑眯眯地扫一眼屋里的水钟,这还是她从双姝城县令那儿借来的,说好用完再还。

小兵不得已只能先退下。

一柱香的时间还没到,小兵又冲进来,脸色更白了。

“右将军,那群人手里都拿着菜刀长棍,结成队伍朝这边过来了。”

王银蛾忽睁开一条眼缝,起身,拍手叫好。

出门前,她还特意让人搞得轰轰烈烈,把街巷两旁的住户都吸引过来。

“你叫人赶过去,我先走一步。”说完,王银蛾一个遁身诀消失在原地。

一般人都贪生怕死,何况是这群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他们早就麻木了,怎么会轻易为一个无缘无亲的老头打抱不平?要知道一旦起义,除非赢,不然输了,便只能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

起义的队伍俨然有序,颇有些纪律,并不像王银蛾以前遇见的起义军那样松垮懒散。

整条街上,两旁门户紧闭,除了被逼得后退的巡逻部队,便只有气势汹汹的起义队伍了,领头的那三人赫然穿着白色孝服,一面走,一面往空中撒纸钱。

王银蛾扑哧大笑,语气一派天真:“人真的死了?”

众人惊诧抬首,只看见一个戎装女子从空中轻飘飘坠落,眨眼,立在两方军队中间的空地上。

“你——”

众人暗自吃惊,很快那起义的头领当先喝问:“你还敢来?人都被你打死了,你还要来羞辱尸体!”

他一番话说得成词激昂,情绪激动,搞得王银蛾好像是个心胸狭隘的变态狂!

这些人想要找个出师的理由,连草稿都不打一下。她呵呵一笑,朗声道:“既然他已经死了,那让我亲自吊唁一番吧。”

“不可!”

可王银蛾哪里会听他的,当即一震袖,一股飓风凭空出现,卷得两旁门户轰然打开。

起义军急忙抱团,这才躲掉被风刮走的结局。至于那厚重的棺材盖早就被风捎走了。

两旁街坊的门窗里纷纷探出脑袋观望下面,一张张脸上既是害怕又是激动,看来凑热闹是每个大晋朝人的习惯。

王银蛾微笑着走上前,在众人悚然的目光中,探头往棺材里望了眼。

人还真死了,可惜不是被她打死的,而是被人毒死。

王银蛾眉梢眼角露出一抹狠厉。

余光瞥见一位穿孝服的男子向她露出个得意的讽刺,一股怒火立时窜出,王银蛾暗自朝尸体打出一道妖力。

霎时,棺材里发出砰的一声响,那死了的老头突然坐直身子,脸颊泛着诡异的红润。

王银蛾像是被吓了一跳,往后退了退,问道:“你不是死了吗?你是来找我报仇的吗?”

看见老头死而复生,那些看守棺材的居民立时吓得变了脸色,纷纷向后退开,又听王银蛾大咧咧地问复仇,当即一个个掉头要跑。

王银蛾忽而转眸,扫一眼后面的起义队伍,他们脸上虽也挂着害怕的神色却仍站立在原地,估计就是她要找的那批军士。

王银蛾见老头一动不动,不由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嘴里还挑衅道:“有冤报冤,我要是真害死了你,你就向我报仇吧。”

四下里响起一阵倒抽气声。

然而,那老头却直接忽略过她,从棺材里一跃而起直扑向三个穿孝服的人。

一场起义竟然演变成了闹剧,王银蛾伸了个懒腰,一边悠然哼起调子一边坐上人家的棺材,笑看着老头追咬那些起义的人。

等梁月庭得知消息急忙赶来时,王银蛾已经玩的不耐烦了,招手叫早就埋伏在附近的军士一举拿下叛军。同时,一掌把老头拍倒,叫人放进棺材里随处找个地埋了。

随后,王银蛾召集副官们顺藤摸瓜,直接把藏在双姝城里的叛军清缴干净,又趁机派出一个幌子,偷偷向城外传递消息,说是王银蛾因为太嚣张被杨将军革职囚在县令府邸里,城内起义不断,问他们什么时候里应外合一举夺回双姝城。

这件事是得了杨将军首肯的,后面的一系列工作也都转交给左将军去办了。王银蛾乐得被“囚”在县衙里,吃吃喝喝,不问俗事。

梁月庭看着她懒懒地霸占了人家县令小孩子玩的吊床,一时不知是笑还是叹气。

王银蛾向他招招手,眼里闪现着精光:“你过来。”

她准是在憋什么坏招。梁月庭漫不经心地想,还是走过去,被她忽然一把搂住脖子往下拽。

“你陪我睡吧。”王银蛾娇声道。

“啪!”

紧跟着后面响起一串仓促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应该是县令府邸里的婢子被她俩吓跑了。

梁月庭认命地靠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