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当前,场外早已聚集起群众,纷纷都是来看这场权贵官司的。
“想不到,这大名鼎鼎的温家,也会有这档子事。”
两个挎着菜篮子的妇人在人群中叽叽喳喳到,桃芷紧咬下唇,四处张望,手指不停翻搅着。
眼下温知白和秦雁珍已各立门堂一侧,辩驳快要开始。
天光穿过官门,汇聚在大堂上,判案的正是新上任的县令——
起初,官府之人都无人敢办这桩案子,毕竟牵扯到世家大族,往深处挖,又有东宫的背景,放在哪个做官的身上都是千斤重的担子,挑不得,可这新县令听闻是温氏的人命官司,便揽下了这烂摊子。
旁人都说,新县令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容易从井城考出头来,想要扬一扬威名。
只可惜他心气太高,选错了官司。
温知白坐在一张木椅上,手心尚轻贴在胸口,柳眉微蹙,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惹人怜惜。
反观秦雁珍,看在温氏的面子上,官府也只是将她关押在府衙中禁闭不过两三日,碍于人面,她倒也还强撑起几分精神气来,她早就听闻,这次的人命官司尚无官敢深究,只一新上任的县令接手。
新县令身着素袍,与以往做官之人不同,当他坐下时还藏了藏袖口上的补丁。
温知白的视线挪移到上位者,待仔细看清那人的面孔,她的瞳孔颤了一瞬。
那不是旁人,正是井城学子——徐习清。
一转眼,他竟已考取功名,成了县令。而今不知他的年岁,只见那个青涩男儿两鬓已平添几许白发。
徐习清见到温知白却不惊讶,开口关怀:“自去年温小姐离开学堂后,先生一直惋惜你的才气,却不想今日重逢,是在官府衙门,断一场人命官司。”
温知白轻笑,眼眶闪烁泪光,一份难言之隐终按耐心头:“父纳新欢,母患重疾,辜负先生教诲,知白惭愧。”
此话一出,门外众人又议论纷纷起来,都说传闻是真的,温家家主喜新厌旧,枉负发妻,任继母欺凌原配之女。
不过多的寒暄,人命官司正式开始。
徐习清:“今判温氏族陵一案,温知白,你继母秦氏所言,那日你母亲下葬,秦氏带人相助,寻一巫师为你母亲寻风水宝地,可巫师所寻之地让你不满,你便痛下杀手,而后由于愤恨秦氏嫁入温府,便也要杀了秦氏,至于你的伤,是争执间你自己刺伤的,基于以上,你是否认可?”
“那日官府之人皆可为我作证,是秦氏想要斩草除根,为他的一双儿女开路,想一并杀了我。而我一介弱女子,又怎会将自己的伤成这幅模样?”
温知白说着,眼泪便掉下来,楚楚可怜地望着秦雁珍:“秦姨娘,我母亲已经死了,为何您还是不肯放我一条生路?我知道您一直妒恨我母亲在年轻时便坐在您最想坐的位置上,得到了您最想得到的身份,可如今我已然一无所有了,那日母亲的棺椁又被您叫人挖出,试图鞭尸,此等伤天害理之事,您如何能做得?若我不与您争执,恐怕我也与母亲共赴黄泉……”
“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秦雁珍怒目圆睁,在场人多,她也压下火去,继续道:“那日,温知白并非一人前往,她的身边有功夫极高之人,在官府的人来之前,那几人便离开了,你们官府的人都是饭桶吗?那么多号人,一定留下了脚印,你们难道看不见吗?!对了,那日还有温氏族老在场,你们不信,可以去将他们请来!”
温知白抢先一步回应:“是,我承认,是有人与我一起,可那不过都是为我母亲下葬的家仆,母亲的棺椁葬下后,我也想单独祭拜母亲,也就让他们在温氏族老们离开后也走了。”
徐习清敲了敲惊堂木,反问道:“秦氏,你既声称有众多高手,他们来无影去无踪,大雨亦能抹去所有痕迹,这等人物,又岂是温小姐一个孤女能驱使动的?尔等几十人却拦不住她一人行凶,于情于理,可能服众?”
说着,徐习清又点了一衙役:“告诉秦氏,你们赶去温陵之时,可有看见她所说的高手吗?又可曾在现场找到别的踪迹?”
“回禀大人,并无。”
“怎么可能没有!”秦雁珍怒喊,像疯子一样被所有人指指点点,而后冷笑起来:“呵呵……我知道了。”
她转身,指向温知白:“这位县令大人一出现,便与你寒暄慰问,想必是从前你在学堂的旧相识吧?也难怪了,是多重的一份情意,才让他为你说话啊?就连公平礼义,也枉然不顾了!”
“难道这世间所有的感情,都是男女之情吗?更何况,不过两句寒暄,我且未出阁,秦姨娘造谣,是想让三纲五常的礼教压死我吗?”温知白强撑着站起身来,眉间染了些忿色:“同窗之情,官民之情,哪样不比秦姨娘说的更为贴合事实?”
“那你倒是说说,巫师是我带来的,你亲手杀了他,如何解释?”
“秦姨娘难道忘了?是您说巫师知道的太多了,只能杀他灭口,那日在场的都是您的人,连我都差点死了,何谈我杀人一说?”
“我的人都看见了,是你下的毒手!还想狡辩吗?”
“您都说那都是您的人,他们说的话不足为信。”她遂转身,面向群众:“诸位,我孑然一身,就连为母下葬的权力都没有,要如何对抗几十号打手而杀一人?”她捂住胸前的伤:“那日若非官府之人及时赶到,我也已早死于非命,这世间,有谁会想杀了自己的?”
“温知白,你真是恬不知耻!”说着,秦氏就要冲上来拦住温知白继续说下去,却被一旁的官兵拦住,这一岚更助长了秦雁珍的怒火,转而朝徐习清攻击道:“徐县令,你区区七品知县,也配审我温家的事?”
徐习清正了正官帽,不卑不亢:“本官乃朝廷命官,掌一地刑名。万年县既为县境,发生命案,本官就有权管。”
这时,京兆府尹与温令臣走了进来,气势浩荡,好不威严。
徐习清让了位置,堂外的百姓都被接连清退。
“这件事不过是家中妇人打闹,麻烦京兆尹大人了。”温令臣在一旁陪笑,却只是皮笑肉不笑,想要将这件事情快速压下去。
在大人物的眼里,只死了一个巫师,倒也无所谓的。
“温大人不必客气,只是此事恐要在外闹得沸沸扬扬了,该想想如何收场,不然丢了名声,影响也不好。”
温令臣面色铁青,朝温知白呵斥:“家丑不可外扬,还不退下!”
……
“跟我回家。”温令臣拉着即将先行一步离开的温知白,却被她推开手。
“家?”温知白冷笑,甩袖离去。
刚踏出堂外,桃芷便迎上来,一把扶住嘴唇发白的温知白。
她的伤还没好,费了太多力气。
“小姐,我们现在……”
她紧咬下唇,缓住胸口的那份疼痛,而后道:“桃芷,我们回家。”
回到裴府。
眼下唯一可以为她遮风挡雨的地方。
果不其然,温令臣与秦雁珍回府后,秦雁珍见到一个稚气的男孩。
那就是温令臣几日前,前去温氏祖宅带回的孩子。
也会是今后代替温符时的嫡子。
这一次,两人没有争吵,心知肚明,都做了对不起对方的事。
秦雁珍走到那孩子面前,伸出手准备碰他的小脸,却被温令臣喝止。
“雁珍,你不要碰他。”
闻言,她一声冷笑,她的笑似乎杂糅了所有痛苦。
不过秦雁珍确也停下手中的动作,她背对着温令臣,缓缓道出:“你很久没去看符时了。从前,你总嫌能与我们母子相聚的时间太短。”
“都活到这个年纪,你我不再年轻,也该明白物是人非和迫不得已的道理。”
秦雁珍彻底冷下脸来,朝门外走去。
守在温符时的床边,她脑海中浮现那句残情诗: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裴府 书房
温知白打开那本册子,思绪飘回为母下葬的那个雨天。
“你会赞我果决,还是会惧我沾了鲜血?”
悲恨交织的泪水滴落在那昏黄的纸页上,温知白觉得自己变了,可她说不出来究竟是哪里不同。
残忍吗?无情吗?
若不铲除异己,不斩灭用刀尖刺向她的人,她又如何能在这吃人的世道活下去?
未来等待她的是不归路,一条身不由己的路。
可不得不继续走下去。
没有选择。
“我没有选择……”温知白趴在书桌上痛哭起来。
只是第一步就已让她痛苦。
爱一个人,就是在你最脆弱的时刻,第一时间想到他,要是你在我身边就好了。
还有,要是在她难过的每一个瞬间,都能在她的身边就好了。
听见耳边传来的哽咽声,裴钦州拿着的军报顿了一下,皱了皱眉。
“纳乞传来新消息,十万大军压境,而你我手中只有三万精锐,这仗,如何打……”夏承恩握紧拳头,打断裴钦州的思绪:“熟悉凉川之地与纳乞战术的戚将军又是伤病缠身,注定是场硬仗。”
裴钦州放下军报,与夏承恩一同走到地图边,商议起战术。
深夜
两人站在战袍前。
夏承恩:“没想到,你我又要重新换上盔甲了。又该唤你一句,裴将军。”
裴钦州没说话,而是抚摸盔甲的磨损处。
“殿下,殿下!”一道尖细的声音传入帐篷,只见光兮走了进来,手臂上站着一只绿色羽毛的小鸟。
刚才那两声殿下正是小鸟说的。
“殿下,您看,我刚刚在营外捡到的,这鸟会学人说话。”
夏承恩用手逗了逗那鸟的下巴,又啧啧两声。
……
转眼几日过去,秦雁珍被禁足,尚京城将她下贱的手段传得沸沸扬扬,舆论哗然,这样的评说,才是让秦雁珍这样的人最难受的。
“小姐小姐!!”桃芷朝在凉亭下吃点心的温知白跑来,身后还跟了两个小厮。
“您看!”
温知白抬起头,朝桃芷指着的地方望去。
只见两个小厮手上提了一个鸟笼子,里面是只绿色的鹦鹉。
桃芷将鸟笼接过,递到温知白面前,有几分打趣地说道:“是大人托人给小姐的~”
温知白脸颊泛红,将手中的糕点揪下一小块,喂给那只鹦鹉。
鹦鹉眨眨眼:“小姐万安,小姐万安!”
“它竟还会说话呢!”桃芷的眼睛圆溜溜的:“大人事务繁忙,还记挂着小姐。想来,还真是一等一的用心。小姐就考虑考虑我家大人吧~”桃芷灿灿笑到。
“桃芷。”温知白故意严肃起来。
桃芷连连捂住嘴巴,摇摇头,表示不说了。
说着,温知白便想到昨日收到谢谙的口信,说是已经查到巫师和秦雁珍所有勾连。
那巫师住在一个叫乌仝寨的地方。
她已回信,明日一早便会去找谢谙汇合。
“对了,明日我要出去一趟,你去备些谢谙爱吃的点心,我好一并带去。”
“是,小姐。”
待众人退下后,温知白又打量起那只鹦鹉,趴在鸟笼前,小声问了句:“裴钦州呢?裴钦州怎么还不回家……”
人不在,但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