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的温度 > 第13章 第十三章

我的温度 第13章 第十三章

作者:绿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7:24:56 来源:文学城

清晨的阳光透过“磐石”公关总裁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将冰冷的大理石地面切割成明暗交错的光块。

顾怀瑾已经端坐在办公桌后近两个小时,处理完了积压的邮件和几份紧急预案。

然而,与往日那种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的状态不同,今天他的效率似乎打了折扣。

一份关于某科技公司产品危机的分析报告摊开在他面前,他却第三次将目光投向了旁边摊开的皮质笔记本。

笔记本崭新的一页上,画着一个略显潦草却结构分明的SWOT分析图框架,但四个象限里填写的,并非市场或竞争对手分析,而是几个孤零零的、与商业毫不相干的词语:

优势 (Strengths):

——声音平静(有助睡眠?)

——观察力细微(能察觉他人情绪?)

——共情力强(待验证)

劣势 (Weaknesses):

——职业偏见(社会接受度低)

——过于理想化(可能不切实际)?

机会 (Opportunities):

——改善失眠症状(已初步验证)

——提升对非理性情感的认知(研究价值)

——可能有助于个人形象软化(公关角度?)

威胁 (Threats):

——契约关系的不确定性(目标模糊?)

——价值观潜在冲突(如面馆事件?)

——引入不可控变量(如姜悦?)

顾怀瑾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是他最熟悉、最信赖的分析工具,用于拆解最复杂的商业困境都游刃有余。

然而,

当对象换成沈熹微,换成“情感感知”这个课题时,这个框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有些荒谬。

那些冰冷的词汇,根本无法捕捉到菜市场里她拿起黄瓜时指尖的轻柔,无法描述面馆灯光下她吃面时满足的神情,更无法量化她存在时,

自己脑海中那份奇异的安宁感以及昨晚那场来之不易的睡眠。

“失眠症状改善”被归类为“机会”,但当他回想起今早醒来时那份久违的神清气爽,这轻描淡写的几个字显得毫无分量。

那是一种近乎生理性的渴求得到满足后的松弛,远比拿下任何一个大客户更让他内心震动。

“提升对非理性情感的认知”是冠冕堂皇的研究借口,

他心底清楚,驱使他的,早已不仅仅是好奇或学术探究。

是一种更原始、更个人化的需求

——他需要那份能让他安眠的“温度”。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周晨阳抱着几份文件,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

“老板,早会的资料准备好了。

另外,‘星耀’那边的新合同草案法务部已经审完,您过目一下?”

周晨阳将文件放在桌上,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那个打开的笔记本。

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眼睛瞬间瞪圆了,嘴巴张成了O型,活像看见了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新闻简报。

“老……老板?”

周晨阳的声音都变了调,指着那页SWOT分析,

“这……这是什么新型商业案例分析模板吗?

分析对象是……‘沈小姐’?”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家老板,商界冷面阎罗顾怀瑾,居然在用SWOT分析法分析一个女人?

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惊悚!

顾怀瑾眉头一皱,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啪”一声合上了笔记本,脸上迅速恢复了惯常的冷峻。

“有事说事。”

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周晨阳缩了缩脖子,但八卦之魂已经熊熊燃烧,压过了对老板的敬畏。

他凑近一点,压低声音,脸上充满了求知欲:

“老板,您别骗我!我看见了!SWOT分析沈小姐?

您这是……在制定什么‘情感公关’战略方案吗?

目标是什么?达成KPI是什么?

需不需要我帮忙收集竞品……

呃,不是,是参考信息?”

顾怀瑾额角青筋微跳。

周晨阳的话痨和跳跃思维在此刻显得格外聒噪。

“周晨阳,你的工作是不是太清闲了?”

“不不不,忙,特别忙!”

周晨阳立刻站直,但眼神里的好奇光芒丝毫未减,

“我就是……就是好奇嘛。

老板,您最近变化挺大的,我都看在眼里。”

顾怀瑾端起桌上的咖啡,抿了一口,试图掩饰被下属看穿心事的微妙不悦。

“什么变化?”

“您看啊,”周晨阳掰着手指头数,

“以前您下班不是应酬就是加班到深夜,现在到点就走,还挺准时。

以前您喝咖啡跟喝水似的,最近好像……

嗯,次数少了?最重要的是,”

周晨阳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顾怀瑾的脸色,

“您提到沈小姐的次数,明显变多了。

而且,每次提到她,您的话……好像也变多了那么一点点。”

顾怀瑾握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顿。

话变多了?

他下意识地回想。似乎……

是的。

无论是之前向周晨阳交代与“归途”公司的合作事宜,还是偶尔在思考时,会不自觉地将沈熹微的一些观点或行为作为参考案例提及。

虽然依旧是简洁克制的风格,但相比于他以往对私事绝口不提的态度,这确实是显著的变化。

他自己竟然未曾察觉。

周晨阳见老板没有立刻反驳或训斥,胆子更大了些,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直率和调侃,一针见血地点破:

“老板,您就别用您那套商业模型生搬硬套了。

感情这事儿,要是能用SWOT分析明白,那世上哪还有那么多痴男怨女?您这分明就是……”

他故意拉长了语调,看着顾怀瑾微微蹙起的眉头,笑嘻嘻地吐出两个字:

“……心动。”

“胡说八道!”

顾怀瑾立刻沉声否定,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他将咖啡杯重重放回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是基于契约的理性研究分析。目的是为了解决我的失眠问题和潜在的公关形象软化管理。”

周晨阳耸耸肩,一副“您就嘴硬吧”的表情:

“好好好,是研究,是分析。

那老板,您这‘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

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需要我帮您预约高级餐厅还是音乐会门票?

总不能老是菜市场和面馆吧?”

他虽然调侃,但眼神里也带着一丝真诚的关心。

他是真心希望老板能走出过去的阴影,活得像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而不仅仅是一台高效运转的赚钱机器。

顾怀瑾被问住了。

下一步?

他确实没想好。

沈熹微的教学方式随心所欲,完全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他习惯于掌控一切,制定详尽的方案,但面对沈熹微,他仿佛一个失去了地图的探险者,只能被动地跟随。

“这不是你需要操心的事。”

顾怀瑾最终用一句话堵住了周晨阳的嘴,

“出去做事。”

周晨阳识趣地不再多问,做了个封嘴的动作,憋着笑退出了办公室。

关门之前,他又忍不住回头补充了一句:

“老板,其实吧,有时候跟着感觉走,没那么可怕的。

沈小姐人挺好的!”

办公室重新恢复了安静,但顾怀瑾的心却无法平静。

周晨阳的话像一颗石子,在他看似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更大的涟漪。

“心动”?

这个词对他来说太过陌生,太过感性,甚至带着一丝软弱的意味。

他的人生信条是逻辑、是权衡、是控制。

情感,尤其是这种不受控的情感,一直被他视为需要警惕和隔离的变量。

可是,那份因她而起的安宁,那份渴望靠近的微妙牵引,那份在分析框架下无处安放的、鲜活而具体的感受……又该如何解释?

难道真如周晨阳所说,他这套理性的工具,在感性的领域里彻底失灵了?

这种认知让顾怀瑾感到一丝挫败,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隐隐的好奇。

他重新打开笔记本,看着那个空洞的SWOT框架,沉默了许久。

然后,他拿起笔,在空白处,不受控制地写下了几个与商业分析毫无关系的词语:

“黄瓜上的露水。”

“向日葵的颜色。”

“面汤的热气。”

“……安静。”

这些碎片化的意象,毫无逻辑地排列着,却比任何分析都更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某些触动。

下午,顾怀瑾提前结束了工作。

他驱车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一家高端文具店,精心挑选了一款质感更好的笔记本和一支书写流畅的钢笔。

然后,他回到公寓,前所未有地认真起来。

他坐在书桌前,摊开新笔记本。这一次,他没有画任何分析框架。他尝试着回忆,将这两天与沈熹微相处的细节,尽可能客观地、详细地记录下来。

从菜市场的感官冲击,到面馆的社交压力,再到昨晚奇异的睡眠体验。

他甚至尝试描述自己当时的一些细微情绪变化,比如不适、尴尬、好奇,以及那份难以言喻的平静。

这个过程对他而言异常艰难。

他习惯于总结归纳,而不是描述感受。字斟句酌,写写停停,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勉强完成了一篇类似“田野调查笔记”的东西。

写完最后一句,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比完成一个并购案还累。

但看着纸上那些虽然生硬、却无比真实的文字,一种奇异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

第二天,又是约定的“教学”时间。这次见面地点是一家安静的咖啡馆。

沈熹微到的时候,看到顾怀瑾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放着的不是电脑或文件,而是一个看起来崭新的笔记本。

他坐姿依旧挺拔,但神情间少了几分平时的锐利,多了一丝……难以形容的郑重。

“顾先生。”沈熹微在他对面坐下。

顾怀瑾点了点头,将面前的笔记本推到她面前,动作略显僵硬。

“这是我……根据前两次‘课程’的观察和学习,整理的一份……初步心得。”

他的语气听起来尽量平静,但耳根处若有若无的红晕泄露了他的不自在。

沈熹微有些惊讶地接过笔记本。

她没想到顾怀瑾会如此“认真”地对待这份“契约”,甚至准备了书面材料。

她带着好奇翻开。

映入眼帘的字迹刚劲有力,一如他给人的感觉。

但内容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没有高深的理论分析,没有商业化的总结汇报,而是极其细致、甚至有些笨拙的场景描述:

“时间:清晨5:45。

地点:XX菜市场。

观察对象:蔬菜摊主李阿姨。

行为:与熟客王奶奶交流,主动推荐嫩青菜。

推测情绪:关切、熟稔。

个人感受:市场噪音等级偏高,但个体间的互动呈现非契约性关怀,与标准化服务模式不同。

黄瓜触感粗糙,气味清新,不同于处理过的农产品。”

“时间:傍晚6:50。

地点:老陈记面馆。

事件:姜悦小姐意外加入。

观察:姜小姐语言频率高,表情丰富,肢体动作多。

沈熹微反应:尴尬,试图制止。

个人感受:社交压力显著提升。

面食味道直接,提供热量与饱腹感的同时,观察到周围食客有满足表情。

后续:当晚睡眠时长增加约1.5小时,深度睡眠占比提高。”

……

通篇都是这种客观记录夹杂着极其克制的“个人感受”的文体,像极了某种严谨却不得要领的实验报告。

尤其是在描述“个人感受”时,那种努力想用理性词汇去框定感性体验的挣扎感,几乎跃然纸上。

沈熹微看着看着,起初是诧异,然后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最终化为一声轻柔的、压抑不住的低笑。

她不是嘲笑,而是觉得……

这样的顾怀瑾,有一种超出她预料的,近乎笨拙的真诚。

他竟然真的试图用他的方式,来理解和回应她的“教学”。

这份努力本身,远比任何华丽的辞藻或顿悟式的宣言,更让她觉得触动。

顾怀瑾紧张地观察着她的反应。

看到她的笑容,他先是怔住,随即感到一阵罕见的窘迫,下意识地想收回笔记本。

“写得……很不专业。见笑了。”

沈熹微却按住了笔记本,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着他,眼中笑意未减,却多了几分暖意:

“不,顾先生,写得很好。”

她思索了一下,认真地说:

“这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一份‘作业’。谢谢你这么认真。”

她的肯定,像一阵暖风,瞬间吹散了顾怀瑾心中那点忐忑和尴尬。

他看着她明亮的眼睛,那里没有戏谑,没有评判,只有真诚的欣赏和理解。

在这一刻,什么SWOT分析,什么理性研究,似乎都变得不再重要。

一种陌生的、轻快的、类似于喜悦的情绪,悄无声息地在他心底破土而出。

他忽然觉得,也许学习“感受”,并不需要完全理解其原理。

就像他无法用物理学原理解释阳光为何会让人温暖,但他确实能感受到那份暖意。

而沈熹微,就是他的阳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