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闻香识君意 > 第129章 皇后的野心

闻香识君意 第129章 皇后的野心

作者:糕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04:43:27 来源:文学城

沈香龄递了帖子进宫,过几日才收到回帖说是皇后娘娘有了空闲让她午前进宫。

又要起大早,她被忍冬推醒迷迷瞪瞪地穿衣洗漱,坐上马车才缓过神来。

这次进宫一路上见到的景象与上次来时一样,但不同的是站在一旁巡视的人是侍女,她们穿着新做的宫服样式,领头的侍女衣裳是深碧色,同后头的淡嫣红色完全不同。

想来品阶更高些。

见来人是芳若姑姑,她们浅笑着向芳若行礼,芳若也回之一笑,并未马上离开,而是走过一一执起每个人的手。

“看来新做的官服棉花都足,很暖和。”

“对亏了芳若姑姑盯着,今年的衣裳塞得不是芦花,而是棉花。还都是十足的料子,不需要额外贴钱,奴婢们今年都能过个好年。”

芳若摇头:“哪里是我,都是皇后娘娘特意吩咐的。”她环视一周,有些侍女在擦游廊雕梁画栋的柱子,精巧地图案涂抹着艳丽的颜色,柱子上还嵌着宝珠。

而她们执着布的手却泛着干枯的红。

想到之后只会越来越冷,沈香龄不禁摸了下衣领。今日晨起穿夹袄,过几日穿得就会是整套的棉服。

只听见芳若吩咐领头侍女。

“这几日还好,等天冷了到时会更辛苦。让每日擦拭洒扫的侍女内侍们,事后都去御膳房领一碗姜汤,省得冻坏了。”芳若拍拍领头侍女的手,“这也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领头侍女有些惊讶:“我们日日做得事何谈辛苦,还是皇后娘娘宽宥我们,这可是大大的福气!”

言语的声音不大,但周遭都能听见,她们起身向芳若行谢礼。

“谢皇后娘娘恩典。”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姑娘们的声音很亮,明明是临时谢恩却齐整地宛如预演过一般。

游廊外头是简繁有致,一步一景的花园。明明是水木清华的幽丽景致,谢恩的声音像是被钟声震荡,笼罩在耳边。

在芳若身后,沈香龄神色不变,实则脚指头都在扣地。

芳若倒是镇定,坦然地等着他们行礼并无阻止。沈香龄却在他们跪拜之时下意识地退了一步,有些遭不住地咽着口水。

她想,好家伙,想当个上位者还得再练练。她也并非胆怯,就是有些……说不上来的别扭,许是下跪的人太多,让她有些心虚。

也不是任何人都能镇定自如地享受权力。

芳若让他们退下,这回没去寝殿,而是进了宫里的正殿。

皇后娘娘还未到,芳若命人上茶后就退下了。

沈香龄只得拘谨地坐着,板正脊背,两只手乖巧地搭在膝盖上。

宫里无人,很静,只有满目的红木桌椅,各色虽说不上名号但珍奇的花瓶摆件。

正位后的墙上还挂着一幅《五牛图》。

她记得这幅画,形态各异的牛画在纸上。从前同谢钰腹诽过画个牛都能让人珍藏赞赏,她能画上一百幅。结果临了下笔,画成了个四不像,这才明白作画之人的厉害。

她忍不住探头四处看,视线移动地很慢。

皇后娘娘不喜奢华,正殿里没有金银之物,看着朴素。但墙角的柱子是汉白玉,雕花却不镌金银宝珠。门上挂的那个匾都是紫檀木的,没有纹路看着像个不知道哪里捡的。

门两侧收拢好挂着的绸缎没有花纹,素素的。她认得是绉纱,千两都不一定买得到一匹。更别说屋内的珊瑚盆景,琉璃摆设。

她吸了口气,装作没有看懂,不敢再看只得盯着屋内冒着烟的熏笼发呆。

过了一炷香,皇后娘娘姗姗来迟。

她穿着一席华服,头面齐全,想来是去了个庄重之处。沈香龄赶忙起身行礼,芳若替皇后娘娘摘下朱钗,她揉着太阳穴,摆手让沈香龄坐下。

“太累了……在皇上那儿多待了会儿,话说得太多有些头痛。”说着,芳若就已将茶放在了桌子上。

皇后娘娘喝了一口才算缓过神,她睁开眼,冲着沈香龄笑:“坐那么远作甚?坐近些。”

她被芳若迎进屋就没敢挪窝,一直坐在靠门的位置。听见皇后娘娘的吩咐,便起身坐到皇后娘娘身边。

“若是太累了不如先歇着?民女明日再来也省的。”

“算了吧,还是一口气说完,省得你再进宫。来跑一趟便累一趟。你不是素来喜欢睡个饱?日日让你早起,你怕是要怨我了。”

沈香龄没想到皇后娘娘还记得这事,她当初在宫学也只是提了一嘴,于是不好意思地笑笑。

“哪敢。”她也不想耽误,站起身从怀里掏出一封叠厚实的信,递给皇后娘娘。

“我派人去她曾经的住处找过。也是稀奇,屋里连一张桌椅板凳都未留下。还打听到她素来多病,我命人去寻她常去的医馆。结果她的脉案找不到了,问医师只说不小心被烧毁,没有留存下来。”

“哦?”皇后娘娘玩味地笑笑,“她是进宫又不是做违法之事,有什么值得她毁尸灭迹的呢?”

沈香龄点头。

“民女也觉得奇怪。查到她在离开荆州后,在准备入宫选秀女前反而去巴陵县待了一阵子。也就是在上辈孙家的老宅。民女当时正巧碰到老宅出售,便将其买了下来。”

“我还得知她当时请了许多名师名家来府里教导。只是孙嫱她即便身子不好,琴棋书画不算精通也算是面面俱到,明明不需要额外请人。”

说完她等着皇后娘娘自己评断,皇后娘娘蹙眉,玉指摩挲一瞬。

她思虑片刻:“这一桩桩事可有证据?”

“请名师名家是我问过当地的牙人,说是他们在当地牙行买人时专门打听过,周遭也都听到过乐声。租赁的宅子倒是有凭据,其余皆是人证口述,并无实证。”

“我知道了……”皇后勾唇,意思就是没任何证据,可以直接证明这位孙嫱的奇怪之处。

“在荆州邻里都知晓她从小体弱,身患气疾,到了冬日里更是咳嗽不停,每逢夏季柳絮飘散之时连门都不会出。”

“可在巴陵县,下人却说她不仅规矩严苛,时而会责罚下人,并不像体弱多病之人。”

言毕,皇后娘娘微微抬起下巴,她眨眼间忽而懂了什么,接着轻笑一声。

“他们家胆子倒是很大。”

沈香龄跟着点头,皇后娘娘自然是明白,她也怀疑因孙嫱体弱,孙家是直接狸猫换太子寻了个相似之人送进宫。

“是民女无用,除了这些之外,其余什么也没查到。”

“不怪你。是他们做的细致。送进宫的女子嬷嬷都会一一查验,孙家势大,换副画卷又有何难?本就是蓄谋已久,他们做的精细,打扫地干净,也正常。”

沈香龄不敢随意评价,毕竟孙家同杨家互不来往多年。虽面上没有反目成仇,但是格外冷淡,从未相交。更别说自己也同孙家在明面上有些言语不明的桎梏。

“我心中有数了。也是辛苦你,这点事还劳你亲自去走一趟。”

“哪里,为皇后娘娘做事是民女的福气。民女习惯了走南闯北,若是让我一直待在一处,那怕是要闷坏了。”

沈香龄也是整理信件之时缓过神来。忽然明白,想必皇后娘娘早已知晓此事,所以当时才会同自己说那么多暗示之语,表明孙嫱行事作风怪异,让自己亲自去探查。

“还有……这期间民女遇见一人,她名唤魏莱。是孙姑娘从前在荆州之时资助的一名书生,那书生对孙姑娘有感激之情。得知孙姑娘进宫后,一直想寻她同她见上一面。”

“哦?”皇后娘娘略挺直背,满意地扬眉。“这人找得好,此人的名讳籍贯你且写来,我留下看看。”

闻言,沈香龄紧张地咽了咽口水,不知为何,今日皇后娘娘眼下的小痣比往常淡,让她有些陌生,“可是……”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皇后娘娘垂眸很温柔地问。

沈香龄的脑中浮现着今日所见,那一身深碧色衣裳的领头侍女。想必皇后娘娘想做的事已做到,她直觉娘娘是要干大事的人,隐隐约约知晓却又不敢肯定,便又赌了一把。

“她是个女子。”

“……?”

茶盖落回茶杯上,发出一声轻响。

“那名书生是位女子?“皇后娘娘喃喃地重复着,复有问,”已参加科举?”

沈香龄赶忙起身,半跪着行礼:“已参加了乡试且名列前茅,她不知我已觉察到她的秘密。抓到她那日,护卫用力地拉扯她的胳膊才被我发觉。当时屋里人多,其余人都未曾发觉。”

“若是娘娘觉得此举不妥,我自会写信提点她,她知晓后应当不会再参加会试。”她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保下魏莱,若是以女身代男身,可算欺君之罪。

皇后娘娘摆手在空中,让她停下。

她起身走到沈香龄身边,华服的长袍在地上滑过,皇后伸手将她拉起来,食指停在她暗含恐惧的眼旁。紧接着几近温柔地向下,用了些力捏着她的脸蛋。

沈香龄眼中的担忧皇后看得分明。

“怕什么?”

皇后收回手望向殿外,外头红墙绿瓦,空旷的空地时不时有宫女排队路过,沈香龄透过她的眼睛望去,只觉得她并不是在看外头,而是透过一座座宫墙眺望向很远的远方。

“她可有婚约?家世如何?”

沈香龄答:“并无婚嫁,整个人瞧着就是素净的男子模样。从小是孤儿,吃着百家饭长大,当时孙嫱赞助了些银钱,她便一直记到现在。”

是个知感恩的人。

听罢,外头飞鸟掠过,一片鸣叫声猝然又短暂。

沈香龄盯着皇后的背影等着她的答复,过了许久,晌午的日头渐高,日光行过角楼落在殿内。

皇后勾了勾唇:“香龄,你觉得这宫里是不是太安静了些?”

“安静?”沈香龄喃喃着,不明所以。“宫里清静闲逸,正是个养人的好居所。”

“好居所?”不知沈香龄是否是答非所问,皇后并不在乎。

“大周固有殉葬之俗,先帝驾崩前,早将后宫各嫔妃在陵墓中的位置划分完全。世人都道殉葬乃是天家幸事,到了地下还能一同伺候皇上,是嫔妃的福气。”

“本宫却觉得非也。如今的皇上乃是先帝六子,幼时母亲早早仙逝,先帝见皇上幼时失母便将他养在膝下,是先帝最疼爱的儿子。”

“他们说皇帝的生母福薄,没法享齐天之福,若为太后不用殉葬,当是圆满……”皇后娘娘并不在意沈香龄的神色,就如话家常般说起了心里话。

“本宫亦是不认同。”

“若皇上并未幼年失母,先帝会安心的将龙位传给如今的圣上么?”

“本宫想怕是未必。恐怕得在死之前也要拉着这位后妃陪葬。”言尽于此,皇后转身,她蹙眉眼里的哀伤涌上心头,两手相握,“你说,我们多可怜啊。”

她言辞凄厉。

屋外的飞鸟声煞时响起,沈香龄一惊地后退,却又马上向前几步握紧皇后的手,触手润滑却透着刺骨的冰凉。

怎么会这么冷?

她双手轻握,上下搓动着,想让皇后暖和些。

“杨姐姐,是不是今日被什么人嚼舌根给吓到了?”

沈香龄想起皇后所说的在宫里有人会郁郁而终,唯恐皇后失了底气。

“可别听他们胡说八道,您是皇后娘娘他们说错话你处置就是,莫要伤怀伤了心神啊。”

“娘娘的手好凉,不如先喝口热茶暖一暖?”

皇后摇头,她只是垂目,紧盯沈香龄关切的眼眸,没由来的冒出一阵艳羡。

“小事。”

皇后低语着,用冰凉的手捧起沈香龄的脸,大拇指滑过她的脸颊。沈香龄玻璃珠似得琉璃眼透亮如明镜,而她的右手仍被沈香龄紧紧抓握住。

总是这样,明明心底怕得不行,可无奈,情谊在沈香龄心里是放在首位的,她会先论情谊再论是非。

身居高位,有太多人怀着鬣狗之心各个居心叵测,也唯有沈香龄可以一信。一瞬的伤怀从皇后的眼中掠过,又戴回了属于自己的面具。

她安抚似得地拍了下沈香龄的手。

“方才的事就当本宫从未听过。”

“你替我好好同她相处,到时若是她能高中得个好名次,本宫自会让她见到孙嫱。若是有何难处也要同本宫说,本宫会安排。”

沈香龄一瞬的困惑马上被惊喜盖过,这就是成了,皇后娘娘愿意保下魏莱!她激动地在原地垫脚。

“那民女就先在这儿替她谢过,多谢皇后娘娘恩典!”

二人之间诡异的氛围瞬间消散,沈香龄很快将皇后适才的哀怨愤恨忘却,就说前朝有人,对谁来说都是诱惑嘛。

皇后转身,对着傻乐的沈香龄,有些怜惜:“我知近来六安城里风言风语甚多,香龄你不用怕。要是被人欺负了,尽数回禀本宫,本宫自会替你做主的。”

“知道么?”

她沉沉地目光扫过沈香龄吊起的眼尾,她圆润的猫眼透着光,像是沾了水的黑葡萄。沈香龄笑着点头。

“好。”

沈香龄走后,皇后扶着芳若的手进了寝殿,铜镜里是连她都看不透的一张脸,她凑近了些,食指按在眼下的两粒小痣上,轻轻一捻,颜色变得更深。

“水马上就来娘娘别急,马上就能卸。要奴婢说,皇上偏袒娘娘,即便不盖这痣也没有大臣敢说一句不是。”

皇上捻了下指间,嗤笑道:“我不介意,是怕大臣们说多了从而让皇上介意。”

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三人成虎,一开始不觉得如何,念叨久了容易起疑虑之心,她可不想赌错一步。

“方才出御书房之时娘娘还有些忧愁,见了沈姑娘倒是心宽许多。”芳若上茶后就退了出去,并不知晓皇后同沈香龄聊了什么。

“人心里的事装的多,就喜欢同一些简单的人相处。香龄聪慧,也有些心眼。可她的心眼只会直勾勾地冲着你来,没有狠毒的心眼就是善良的自保之举,无伤大雅。”

她想到什么,笑意不减,有些惬意地哼着调子摘下耳环。

皇后望着铜镜中的自己出神,她眼里多了几抹哀色,近乎是喃喃道:“芳若,你说这世上女子万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如愿,那是不是总得有一个女子能过得幸福呢……”

芳若一顿,这话不知如何接,皇后娘娘也不需回答,于是她只当自己没听见。

皇后也不介意芳若的忽视,转而道:“香龄的生辰也快到了,去我的库房找一下那件…纯绛色兔裘毛领大氅,同鸾凤织金裘衣是一个绣娘做的,没有绣纹,正好让她自己去添上喜欢的花样。”

芳若行礼道:“是。”

打着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天底下竟有这么好的事。皇后让芳若吩咐下去,午膳时热酒一壶,让她好好舒坦一回。

杨家固然人脉济济,可她身为皇后并不是与皇上一分天下,是杨氏与皇上一分天下。

杨成君只是杨氏送进宫的人质,为了家族门楣在争斗。虽仗着家世如今也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但也同时被家世牵连,无法完全自主。

她想拥有只属于自己的、可以任自己操控挥舞的那把刀。

正好还未想好如何做,这位魏莱姑娘倒是送上门来。

在这皇权之下,有人冒着欺君之罪也要以女子之身参加科举,不正是对只有男子能为官的巨大不忿?而她身为皇后也是女人,男女之别的优势便更容易将她收入麾下,为己所用。

同样,这是魏莱的优势也是同时攅在杨成君手里的把柄,她可以以此相助魏莱,自然也可以用此威胁她。

若是此类女子越来越多,倒时在朝堂上能一分天下,那她……不是能离那个位置更近一步么?

想到这儿,身心舒畅,真心觉得沈香龄是她的宝贝,也是她的福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