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未曾堪破 > 第2章 一位新成员

未曾堪破 第2章 一位新成员

作者:英格里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2 08:14:53 来源:文学城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打破了苏在衡的沉思。

“进。”苏在衡回过神来,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门被轻轻的推开,副站长赵启探头进来,“在衡,明天的工作都安排好了,新成员也快到了,明天我去接他。”

赵启是科考站的副站长,在这里算得上是唯一与苏在衡关系还算亲近的人了,但也仅限于工作上的交流。他年长苏在衡十几岁,在极地科考领域经验丰富,对这位年轻站长的能力十分认可,同时也对他的自我封闭感到担忧。

“不,我去接。”苏在衡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赵启没想到他会主动要求去接新人。“这是身为站长的职责所在。”

赵启点了点头,这样也好,还能跟新人多说说话。“那好,明天就换你去。只是……听说这小子性格挺活泼的,你一个人能应付的过来吗?”

他还是放心不下苏在衡,就他的性格到时候可别把新人给吓跑了。

“我能处理。”苏在衡打断了他语气毫不动摇。

“那行吧……”赵启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哦,对了,中央供暖系统出了点小问题,我待会儿去检修一下,今晚可能会有短暂的停暖,你记得通知大家做好准备。”

苏在衡点了点头,目送着赵启离开,之后坐在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文件——沐霖的个人档案。

照片上,那个年轻人大约二十四五岁,肤色健康,眼睛明亮,笑容中带着年轻人独有的热烈与鲜活。苏在衡的指尖轻轻划过那张笑脸,一种复杂的情感在他心头涌动。

为什么他能如此鲜活明亮?

苏在衡想了想,还是不明白,索性不再理会,将档案重新放回了抽屉的最深处。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被床头柜上倒扣着的相框所吸引,犹豫片刻,还是伸出了手,将那相框拿了起来。

那是一张早已褪色的全家福。年轻的他站在父母中间,伸手搂着父母的肩膀,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幸福笑容。那时的他也曾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充满一切可能,他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希望,他觉得世界是温暖的,未来是光明的。

直到那场意外夺走了母亲的生命,父亲也因此一蹶不振,家族企业落入叔父手中,后来父亲病故,自己则被设计背上了巨额债务和污名。

苏在衡紧紧握住了相框,指尖泛白。那些背叛与欺骗,那些失望与痛苦,仿佛昨日才发生过,时刻萦绕在他的眼前,让人忘不掉。他深吸一口气,将照片重新倒扣在床头柜上。

不该回忆的,回忆只会让人更加的痛苦。

他站起身,决定去检查科考站的储备物资。行动总能驱散那些不受欢迎的情绪。

储备库位于科考站地下,需要通过一道厚重的防寒门。他刷卡进入,打开灯光,一排排货架映入眼帘,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食品、燃料和科研用品。他沿着货架慢慢行走,手中拿着清单,一一核对。

这是他在费而别克里养成的习惯——用工作和秩序填满每一分钟,不让任何空隙留给回忆或情感。

一年来,这种方法很有效。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几乎相信了自己就是这万里冰川的一部分。

直到收到沐霖即将到来的通知。

他不确定自己为何对这位新队员的到来如此在意。或许是因为沐霖的背景与他截然相反——性格开朗,生活顺遂。或许是因为他担心这样的一个人会打破科考站现有的平衡,扰乱他精心维持的秩序。

又或许,他内心深处某个尚未完全冰封的角落,在渴望那种他早已放弃的温暖。

他摇摇头,甩开这些无用的思绪。无论沐霖是什么样的人,他都会以专业的态度对待。保持距离,公事公办,就像他对科考站里的每一个人一样,认识却并不熟悉。

核对完物资,他回到控制室,开始下午的例行巡查。费而别克里科考站虽然规模不大,但设施齐全,包括生活区、科研区、储备区和观测平台。作为站长,他需要确保一切运转正常,尤其是在极夜即将结束的这个敏感时期。

“苏站长,”李铭扬再次找到他,这次表情有些紧张,“三号气象站的传输信号不太稳定,数据时断时续。”

苏在衡点点头,立刻走向控制台,调出三号气象站的监控数据。“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约一小时前。我检查了接收设备,应该不是我们这边的问题。”

苏在衡快速浏览着数据流,眉头微蹙。“可能是天线被冰雪覆盖,或者传输模块故障。”他看了一眼窗外依然猛烈的暴风雪,“现在外出太危险,等天气稍好些,我去检修。”

“我可以去...”李铭扬主动请缨。

“不行,”苏在衡断然拒绝,“三号站位于冰川边缘,地形复杂,没有足够经验很容易出事。我来处理。”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李铭扬只得点头同意。

苏在衡将这一情况记录在值班日志中,然后继续他的巡查。他走过实验室,里面的研究人员正专注地分析着冰芯样本;走过通讯室,无线电操作员正在与俄罗斯大陆基地进行日常联络;走过公共休息室,几位队员在沙发上阅读或下棋,看到他经过,都微微点头致意。

他对每个人都以同样的轻微颔首回应,步伐不停。

这种距离感是他刻意维持的。初到费而别克里时,曾有队员尝试与他建立更亲密的关系,邀请他参加棋牌游戏或集体观影,但都被他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了。久而久之,大家接受了他的孤僻,不再尝试突破那层冰壳。

晚餐时间,他照例最后一个进入餐厅,取完食物后独自坐在角落的位置。餐厅里气氛活跃,队员们讨论着晚上的极光观测,言语中充满期待。苏在衡默默吃着盘中的食物,没有加入任何对话。

“苏站长,今晚您会和我们一起观测极光吗?”一位生物学家鼓起勇气问道。

苏在衡抬起头,看到全桌人期待的目光。他沉默片刻,最终摇了摇头:“我还有报告要完成。”

失望的情绪在餐桌蔓延,但大家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个答案。

晚餐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外面的喧闹被隔绝,只剩下风拍打窗户的声音。他打开电脑,准备开始撰写月度工作报告,但注意力却难以集中。

最终,他放弃努力,起身走到窗前。外面的暴风雪已经小了许多,夜空逐渐清晰,繁星开始闪烁。

他知道,再过一会儿,极光就会出现在天际,而科考站的队员们会聚集在观测平台上,为那绚丽的色彩欢呼。

他曾是那么热爱这样的景象。初到费而别克里时,他几乎每晚都会独自站在这里,仰望那片舞动的光幕。但不知从何时起,就连这样的奇迹也无法在他心中激起涟漪。

他拿起床头柜上的相框,再次凝视那张全家福。照片上的笑容那么真实,那么温暖,仿佛来自另一个生命。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自己最终会来到世界的尽头,将自己放逐在这片冰封的荒原。

敲门声再次响起,将他从回忆中拉回。他迅速将相框倒扣回去,深吸一口气,打开门。

赵启站在门外,脸上带着担忧。“在衡,三号气象站的信号完全中断了。天气预报说明天下午会有一个相对平静的窗口,你看...”

“我会去检修。”苏在衡平静地说,“准备好雪地摩托和维修设备。”

赵启点点头:“要带个人一起去吗?互相有个照应。”

苏在衡犹豫了一瞬。按照安全规程,野外作业确实应该至少两人一组。但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与任何人共享那片属于他的孤独冰川。

“不必了,只是常规检修,我一个人足够。”他最终说道。

赵启似乎想反驳,但看到苏在衡坚定的眼神,只得叹了口气:“好吧,但务必保持通讯畅通,每小时汇报一次情况。”

“明白。”

赵启离开后,苏在衡关上门,背靠着门板,缓缓闭上眼睛。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疲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源自灵魂深处的倦怠。这种感受近来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漫长的极夜中。

他走到书桌前,打开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他的私人日志,记录着在费而别克里的每一天。

翻开最新一页,他拿起笔,犹豫片刻,最终写下:

“新队员明天抵达。不确定是否准备好迎接改变。此地的宁静即将被打破,如同冰层在春日的阳光下出现裂痕。我应固守我的孤岛,还是允许一丝暖流侵入这冰封的世界?”

他停笔,凝视着那些字句,然后猛地合上日志,将其锁回抽屉深处。

窗外,第一缕极光开始在天际舞动,绿色的光带如同神灵的帷幕,在夜空中飘荡。他没有开灯,只是站在黑暗中,凝视那超凡脱俗的景象。

在这一刻,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依然渴望着什么——不是救赎,不是原谅,仅仅是与他人的联结。那种他曾拥有,而后彻底放弃的东西。

但渴望与行动之间,隔着一道他不知如何跨越的深渊。

极光越来越亮,将他的房间映照成诡异的绿色。

在那梦幻般的光影中,他仿佛看到了明天的自己,站在冰原上,迎接那个来自温暖地带的年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