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为保天庭金饭碗 > 第49章 昭雪

为保天庭金饭碗 第49章 昭雪

作者:渡云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0 22:22:14 来源:文学城

邹景铭如今也反应过来,今日就是针对他设下的鸿门宴,他冷笑三声,指着白釉愤愤道:“你和李澹是一伙的,你们空口无凭,竟敢在殿前造次!侍卫何在?还不将人拿下!”

百里珩幽幽看向邹景铭,唇边似笑非笑:“邹大人,你急什么?”

邹景铭头脑尚且清明,无论如何也不敢同临安王相驳,又将矛头转向李澹:“各位有所不知,这名女子也曾出现在新任户部主事李絮的宴会上,就是因为她,郑太师之子郑斌才会坠下卷云楼,她就是罪魁祸首!”

不明所以的朝臣皆露出惊疑,没想到这些事件犹如打结的毛线,解开之后竟然又牵扯上了郑斌之死。

“郑斌的死不是个意外吗?”宁帝拧眉道。

“当然不是!”邹景铭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高声道:“此女受李澹之命杀人,早有预谋!”

面对邹景铭的指控,白釉与李澹都显得淡定许多,李澹出列道:“启禀圣上,臣弟李絮宴席上请了白釉姑娘作陪,但她一个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怎可能杀得了郑斌呢?但郑斌的死确实与她有关系。”

李澹卖了个关子:“郑斌酒令色昏,欲调戏白釉姑娘,正巧被卷云楼杂役撞见,两人一番纠缠,郑斌不小心从露台跌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邹景铭携着怒道:“分明就是白釉和那杂役沆瀣一气,共同谋划将郑斌杀了。”

李澹抬起眼睑睨向他:“是吗?白釉姑娘和那杂役皆不是盛京人,与郑斌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邹大人倒是说说,他们为何要杀郑斌?”

邹景铭忽的噤声,许久才僵着脖子道:“她方才不是说,郑斌强抢民女,逼良为娼吗?难道她被郑斌所害,沦为娼妓不成?一个身份不明的女子,口口声声说老夫有罪,还称自己就是证据,简直恬不知耻!”

朝堂是男人的朝堂,殿内各色眼光打量下,白釉身上的衣裳被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一件一件剥离,好似又回到了噩梦般时刻。她的身体微微发颤,深吸一口气,攥紧了拳头,将心中的恐惧咽了下去。

她没有错,错的是这朝堂上的某些人。

李澹上前一步隔绝了视线,狭目看向邹景铭:“邹大人,她不是什么身份不明的女子。她是......”

“我是叶苗。”白釉抬起皎洁如月的面庞,一双美目浮上水雾,晶莹泪珠从下颌滚落,坠入大殿深不可测的绒毯上。

“我是济州叶家之女叶苗。”

“叶家是?”

济州的事朝中只有少数人知晓,朝臣面面相觑,皆有些云里雾里。

朝臣或许不知,但众臣之上居于宝座的宁帝却仿佛突然被火燎了一下,细究时又恢复了肃然神色,在大殿上稳坐如山。

“民女来自济州叶家,是商贾之女。六年前,民女被郑斌当街强掳,关入邹景铭在济州私设的宅院遭非人折磨,民女的父亲报官反被诬陷打死,民女的母亲闻言病发身故。民女的哥哥本是举子,曾在乡试中拔得头筹,却遭济州知州阻拦不得上京,郁郁寡欢而死。”

白釉跪在殿中,身姿看似柔弱如柳枝,语气却清晰有力:“民女侥幸从院子逃脱,千辛万苦才从济州走到盛京,就是为了揭穿这帮衣冠禽兽,为叶家的亲人和所有受辱的女子讨一个公道。”

如此铿锵之言,震得殿上各位朝臣人心惶惶,方才的低声细语如被一阵风吹向殿外,沉默的大殿更显空阔。

“荒谬!”邹景铭再也无法维持冷静,瞪大眼睛指着跪在地上的女子:“老夫从未去过什么院子,也从未见过你!你究竟受何人指使,竟敢污蔑当朝中书令,你可知这是死罪?”

白釉冰冷的目光仿佛一把利刃,无情地刺入那个折磨了她许多年的梦魇:“民女句句属实,若有一字是假,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殿外原本晴空万里,忽然轰隆一声闷雷,渐渐乌云汇聚。

朝堂上,邹景铭被她刺激得得浑身一颤,眼前景物突然变得模糊。明明暗暗恍恍惚惚,冷白的女子千千万,嗜血的红唇万万千。影影复影影,字字叠字字,敲打在他耳膜上,如同修罗为他打上咒语。

他猛地踉跄一步,险些栽倒,慌乱地跪下,语无伦次道:“圣上!圣上!臣是清白的!这全是污蔑!是构陷!”极度的恐惧让他几乎丧失了理智,声音尖锐又扭曲:“此女……此女一派胡言!臣乃一朝中书令,怎会行此荒唐之事?臣冤枉!冤枉啊!”

宁帝放在王座上的手松松攥起拳,他不是没有预想过今天这一幕,早在派百里珩寻访济州前,他就察觉郑斌与叶庭深的事没那么简单。

可当叶家的冤屈桩桩件件呈至殿上时,他才深切意识到,大厦将倾,朝廷动荡,一切他看在眼里却没有细究的阴霾,终将会变成一把利剑刺入他的胸膛。

叶苗不卑不亢地凝视着邹景铭,灼灼目光似要在他身上烧出一个窟窿。

如同她那日对百里珩说的,我可以出面作证,不过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我要亲手揭开他们的真面目,让他们付出代价。

她做到了,她终于站在害她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面前,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

邹景铭如同被人抽去肋骨,浑身战栗不止。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那间院子居然还有人活着,一个弱小如蝼蚁的女人,居然从济州一步一步爬到了天子脚下。

他在朝中近四十年,初登科时也只是一个七品官员,早些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曾为大庇天下寒士在朝堂上与人争论不止。可是什么时候一切都变了?约莫是他救了先皇,连升三品之后罢。尝到权力的滋味一发不可收拾,他眼前渐渐被宝马香车、金帛珠玉填满,与天下百姓背道而驰。

那些他用来巩固权力的女人,一张张、一幕幕,他叫不出名字,如同春日繁花开了又败,又算得了什么?

可这些温柔乡如今却面目可憎起来,叫嚣着要他偿命。

“竟有这样的事......”宁帝怔忡的目光落在白釉身上,喃喃道。

“请圣上恩准彻查此事。”百里珩沉声道。

朝臣中不乏清廉刚正之人,在知晓邹大人所作所为后,陆续有人站出,附和的声势越来越大。

此时,方才一言未发的穆丞相,亦出列道:圣上,此事关乎朝廷重臣清誉,请圣上严查,以正朝纲!”

御座之下,是黑压压一片俯首的身影,弥漫着无声的逼迫。

再看向邹景铭时,他颓唐的影子仿佛霎时间老了十岁。

宁帝深深吸了一口气,嘴唇翕动,终究还是自齿缝挤出了那两个字:“准奏。”

香炉余香袅袅,半卷纱帘之后,宁帝横卧皇榻,昏昏沉沉之间想起今日殿上皇弟的灼灼目光,与众臣附和的声浪,心头仿佛被针刺了,连呼吸也沉重几分。

他扯开衣襟,大口呼气,好像一条被拍上岸的鱼。

躬身候在床侧的高公公,掀起眼皮悄悄往床上瞄了一眼,小心问道:“圣上,可是哪里不爽快?需要宣太医吗?”

宁帝摆摆手:“不用。你下去吧,让朕静一静。”

殿门缓缓关上,未发出一点声响,近旁的纱帘却无风而动。

床脚一团黑雾渐渐爬上来,映在帘子上,变成了一剪倩影。

宁帝呼吸稍平,半梦半醒间听见清泠泠的声音在耳旁呢喃:

“您都看见了,他在朝堂上拉帮结派、铲除异己,就是想动摇您的帝王根基。”

翌日,内阁颁布严查济州一案的圣旨。

中书令邹景铭被压入刑部大牢收监,与此案牵连的官员均被停职候审,竟有五十余人。历经两个半月严密调查与详细审讯,其多次迫害百姓、谋害忠良、贪敛钱财等重大罪行证据确凿,邹景铭等人对此供认不讳。念其曾对先皇有恩,被剥去官职流放岭南,全部家产抄没入官,家中男丁发配充军,女眷则没为官婢。郑太师教子无方,又与邹景铭同流合污,褫夺封号贬为庶民。

其余数人皆受到不同程度刑罚。

六年冤案,终于沉冤昭雪。

与前些日子比,风尚居今日算不上热闹,一楼宾客几许,二楼雅间更是只开了一间。

一位年轻乐姬正在看台上犹抱琵琶半遮面,青葱玉指一拨,咿咿呀呀地唱着江南流传过来的新曲儿。

二楼雅间,翩翩少年立在凭栏处目光似落在台上,神情却兴致缺缺。

“我说焦兄,你该不会还放不下白釉姑娘吧?”

周勉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可不是一朵小白花,而是一朵带刺的蔷薇,她以一己之力将朝堂数位高官拖下水,如今官位空缺,吏部要选调新人都忙昏了头。”

焦文裕不语,执起酒杯一饮而尽。杯中是全盛京最好的酒,此时落入喉中除了辛辣还是辛辣,辣得让人忍不住红了眼眶。

周勉觉得好笑:“怎么?难不成你还想娶她?”

“笑话!”焦文裕骂道:“焦家虽没出过举人,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她本是商贾之家,又......又出了那事,我断不可能与她有关系!”

周勉摇摇头:“你清楚就好。我看这曲儿也没什么可听的,不如改明儿我们去找不迟打马球。”

少年望着台上依稀身影,仿佛与记忆中那朵小白花渐渐重合,他眨了眨眼睛回过神来,将一盏酒杯孤零零地放在桌上,起身离开,如同放下了一桩心酸旧事。

邹景铭流放出城那日,天朗气清,白釉和陆章也与李澹告辞。

当年李澹路过济州,利欲熏心的杜沅康将他拉拢,不料却被他套出了院子的秘密。李澹佯装与他们是一类,潜入院子搜集证据,不得已在白釉房里过夜。

李澹虽看似不着调,却十分明事理。

他知晓白釉的身世后,设计将她救出,并助她入京报仇,解决后顾之忧再放她离去。

从此山高水阔不复相见,对二人都好。

白釉尚未走远,见戚夫人守在城门外。

江焕将一袋包袱递给陆章:“知道你们今日离开,没什么可送的,里头只有些许不值钱的干粮,若是你们不收,我还得辛苦带回去。”

白釉与陆章对视一眼,双双跪倒在地,向江焕行了一个大礼:“姑娘,我不知您为何救我,但如今我们能安然离开,您的恩情我们不会忘的,日后......”

江焕扬手打断她:“恩恩怨怨何时了,这些人情世故太繁琐,我不想卷入其中。你只需记得,我救你必然有救你的理由,你挽回了性命,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我们互相成全,互不相欠。”

白釉点点头:“如此甚好。”

江焕望着官兵押送犯人远走的的队伍,小声道:“你不会就这样放过邹景铭的对吗?”

白釉眼底浮现一抹冷意:“姑娘聪慧。他这一路怕是不太平,须时时提心吊胆,一个不注意便会小命不保。”

江焕淡笑:“既然如此,就不耽误你们了。”

临安王百里珩回京不到一年,便破了一起牵扯十数年的大案,将两朝元老拉下马,不留一丝情面。

他的手段狠厉,行事诡谲,新官旧吏对此有人巴结称赞、有人忧心畏惧,但都明白他如今在朝中如日中天。待到新官上任局势稳定,又是另一番景象。

高公公领着穆丞相从闻宣殿出来时,正巧遇见在宫外落车的柳御史。

天色不早,柳御史前来又未提前通报,高公公面露难色:“御史大人,您或许不知,宫里快要有喜事,圣上这些天都早早回寝宫陪皇后娘娘,您若不是天大的事,还是明日请早吧。”

柳御史踟蹰了一下,也有些拿不准。

穆丞相见状,将老友揽过来:“不急这一日,你要是不防事,不如与我相商。”

柳御史颔首:“这样也好。”

两人同上了一辆马车,车厢摇摇晃晃,渐渐驶离了宫墙。

柳御史放下车帘,老谋深算的眼睛一眯:“你这时候去见圣上,是为了临安王的事吧?”

正襟危坐的穆丞相正斟酌着要开口,听柳御史一语中的,呵呵笑了几声:“贺知,还是你懂我。”

柳贺知掀起狐狸眼看了他一眼:“临安王回京不到一年,朝中翻天覆地,人人自危,能闹出如此大阵仗,出自谁的手笔不言而喻。”

穆淮远不置可否:“贺知认为,是圣上在背后推波助澜?”

柳贺知目光意味深长:“不敢,说实话,我也不明白圣上究竟想做什么。穆老,您觉得呢?”

马车颠簸,避开了喧闹的长街,从一侧冷僻小巷穿过。

穆淮远悠悠道:“如今临安王风头正盛,是所有朝臣笼络的目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朝中根基不深,我看未必是好事。”

柳贺知颔首:“不错。现在面儿上讨好他的人,背地里未必与他站在一边,希望不是我想的那样吧。”

穆淮远又问:“你面圣所为何事?”

柳贺知一拍脑袋:“差点忘了,我中午接到一封密函,自称来自西南一处山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