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亡夫们铺我青云路 > 第37章 第 37 章

亡夫们铺我青云路 第37章 第 37 章

作者:水生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18:52:54 来源:文学城

丁卯悄悄派人提前回来知会一声,启朝使者跟随航队回程,启使全程宝贝着一个锦盒,不许任何人触碰,里头疑似装着圣旨。

彼时,夏知霜正在聚贤庄和丁原对账,听到消息后,她直奔总督署。

她极少到总督署来,一来准有要紧事,傅杭看到她时,边行礼边道:“属下马上通秉主君,夫人可到厢房歇……”

夏知霜打断他:“不必了,即刻带我去找夫君。”

傅杭猜到她定是有刻不容缓的急事,正了正脸色,火速引她到偏厅。

刘宁正在偏厅和幕僚议事,高淙近来蠢蠢欲动,大有和睢国结盟的架势,更有一同吞并中熙的野心。

若如此,他们观东不能眼睁睁地看高淙和睢国结盟,得想办法遏制高淙壮大。

虽说上次微生湘来时,观东和淇南议定了许多条盟约,但局势频频变动,他们不得不多想出几套预案。

幕僚之一吕麟提议:“我四郡论幅员、兵力和财力,比之高淙有过之无不及,还与睢国行商往来,观东与睢国的渊源,比高淙跟睢国的更深,何不先与之加深交好?”

另一幕僚张廷提醒道:“暂且不论睢国对观东如何作想,淇南那边的意愿不可忽视啊。”

淇南最不愿观东与别家结盟,观东若与别家结盟,观淇九地可能会分崩离析。而观东不与睢国结盟,把高淙推向睢国,那便是养虎为患。

近有虑,远有忧,观东的局势不容乐观。

刘宁摩挲着茶杯,看向鲁元:“军师有何见解?”

鲁元捻了捻胡须,正欲发言,就见夏知霜风风火火登堂了。

刘宁也看到了,讶然迎上去,眉心紧蹙:“出了何事?”

夏知霜道:“原不该打搅各位议事,只不过事发突然……”

她简明扼要说明原委,整个偏厅鸦雀无声。

刘宁揣度这圣旨中的内容,眉头一直打结,难得的显露出几分紧张。

一旦启使抵达里兴,观东四郡就不再由总督署说了算,他这个总督都要听朝廷的调令。

正常来说,刘氏一族为朝廷死守观东,且是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朝廷理该嘉奖刘氏一族,稳住观淇九地才是。

然而当今的祎坤帝昏庸无道,喜爱听信谗言,被无辜赐死的忠臣良将不知凡几。

偏偏刘氏并不“无辜”。

观东跟朝廷断联的这几十年,为了维持四郡的正常运转,也为了在乱世中自保,刘氏被迫代行了很多超越总督权限的事。

光是一个私自屯兵和调兵,就够刘氏掉几回脑袋的。

若皇帝想杀鸡儆猴,执意要追究刘氏的僭越罪行,那最好的结果是罢免刘宁,安插另一个傀儡坐上总督之位,最坏的结果是下令刘氏自灭,从底下的人挑一个提拔上来,以示天威和天恩。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真到那个地步,刘宁若想保全刘氏一族的清誉,别无选择,唯自裁谢罪。

以刘氏一族在观东中的声望,皇帝清算刘氏之后,观东要乱了。

关于这些问题,其实早在海运解禁,瑜记的第一批航队出发后,他们幕僚就探讨过对策了。

但事到临头,难免会有所顾虑,是依照计划行事,还是随机应变,两种决策截然不同。

当下所有人看向刘宁,等待他下达指令。

刘宁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只沉吟数息,转头对傅杭说:“尽快封锁消息,不可将此事透露出去半句。”

观东有很多别地的奸细,如今旨意不明,必须封锁启使到访的消息。

他再招呼杜川进来:“速去暗中护佑来使,务必保其周全。”

启使代表的是皇帝,他不能在观东出事,或者说,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启使在观东出事,否则不管刘氏反不反,朝廷都要治罪。

傅杭和杜川领命离开。

夏知霜一直在旁围观他决策,思索他这样做的原因,不经意间撞上他沉沉的目光时,她忽然顿悟了他下达那两个命令的原因。

倘若皇帝嘉奖他,那观东暂时维持现状,万事大吉。

倘若昏君清算他,那么外人不会得知启使踏上过观东的土地。

丰瑛郡到睢国的海陆单程要走八日,每次航行,海员都有被大海吞噬的隐患,水土不服加上波涛巨浪,启使在途中折陨再正常不过。

什么,你说圣旨?

没听过,不知道,没见过,巨浪都把大活人给卷走了,随身物件怎么可能还好好存留着。

简而言之,只要消息封锁得当,到时死无对证,反正他们总督署说没见过启使就是没见过。

夏知霜放了一半的心,原本她还担心刘宁会为了保全家族声誉而向启朝妥协,若朝廷要他们死,那刘宁可能会带她赴死。

老实说,她并不愿意这么窝囊的死去,定会想方设法劝刘宁。

现在确认刘宁不是那等愚忠的人,她便没有这个顾虑了。

左右他们有兵有粮,若皇帝不仁,他们索性真的反了,最坏也是兵败一死,好过死在昏君的随口一言。

夫妇二人默然相顾,明了了彼此的决心,交换了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鲁元出言:“敢问夫人,航队何时到港?”

“只比信使慢两日,”夏知霜胸有成竹,保证道,“丁掌柜有七窍玲珑心,知道此事不能声张,航队知晓启使真实身份的人屈指可数。”

准确来说,仅有丁卯和信使知道内情,现在瑜记和刘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瑜记绝不会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

况且航队靠岸后,瑜记的人该怎样行事,她早已遣人去指示丁卯了,确保万无一失。

众幕僚闻她所言,稍有慰藉。

旁人散去后,刘宁握住她微凉的手,轻声问:“害怕吗?”

如果事不如意,她会一起担上谋逆的罪名,假如不幸身故,可能会遭人泼尽脏水,背负莫须有的罪名,她积攒的美名将烟消云散。

夏知霜抬头撞上他的目光,无所谓地灿笑:“你在我身边,我何惧之有。”

她根本就不在乎那些身外虚名。

刘宁观她明媚的笑颜,心中的阴霾散去些许,情绪跟着亮堂了不少。

瑜记航队这边,丁卯为了稳住启使等人,使出了浑身解数。

启朝的使者是六大内监之一的宦官袁修,他以便掩人耳目,只带了三个小太监同行。

丁卯说是为了保他安全,忽悠袁修隐藏身份,劝他闭门不出,对外称两人是老友——袁老友因战乱而滞留在睢国,此次是带上子孙三人,搭瑜记的顺风船回乡探亲的。

既是大掌柜的私交友人,那大掌柜总是陪友人窝在船舱中,整天叙旧,几乎不露面,也就不奇怪了。

袁公公对这个安排没什么意见,他也深知各地的势力有自己的盘算,多的是不乐意朝廷和观东续上联系的人,尤其是那些个称王的逆臣,最见不得朝廷来人,个个恨不得要他的小命。

所以尽管船上吃着不合口的膳食,晕船晕个七荤八素,他也不敢耍半点大太监的派头,就怕航队里有反王安插进来的细作,夜里溜进来给他抹了脖子。

终于熬到船队靠岸,袁公公抬头挺胸,心想海上已经苦了一路,这到了陆地上不得好好享受享受。

他正要亮出内监大太监的身份,并行使“奉使”的特权,众星捧月、风风光光的前往里兴。

孰知,等来的是几个护卫,以及一顶寒酸的小轿。

丁卯唉声叹气,好生解释:“公公有所不知啊,我们总督出了名的仁善,刑罚较之别处轻得多,以致细作猖獗,若想此行万无一失,还得委屈公公继续隐瞒身份。”

袁公公调查过刘总督的为人,确如对方所说。

他蔫了气势:“安全为主,那就这么着吧。”

瑜记商队低调去往墨同郡。

路上,袁公公从车窗仔细观察外面,心下吃惊不已。

途径的每一个大郡,每一座县城,俱都繁华不已。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哪怕是偏远些的城镇,街上行人的衣着鲜少有补丁。

再看各个官邸和民众的屋舍,栉比鳞次,美轮美奂,竟与启朝的都城无异。

早就听闻观东富庶,没成想会富到这步田地,而且处处井然有序,可见刘总督管理四郡十分得当。

观东能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外部助力就能过上好日子,这种不依赖朝廷,又久离朝廷的富地,当真愿意归顺朝廷么……

袁公公顿觉不妙,他很快打住心绪,不再往下深思。

知道太多的人都活不长,他只是来传旨的,不是来找死的。刘氏是否真心归顺,这个问题自有朝中大臣去判断,他可管不着。

袁公公改为欣赏路上的风景,只是他们多走小道,他快被颠簸的土路摇散一把老骨头。

他生气地质问:“素闻你东家是总督夫人,你以公事为由,咱走一回官道都不成?”

官道平坦好走,还更节省路程。

“这个真不成!”丁卯一脸为难,“夫人训诫过我等,官是官,商是商,无规矩不成方圆嘛,哪有商人走官道的理儿?我们此前就没行过官道,要是这下突然从官道过,不更惹人怀疑了么?”

袁公公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理解归理解,心中还是不大高兴。

丁卯睁眼说瞎话:“再者,夫人已是前东家,目今瑜记是鄙人的产业,鄙人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坏了规矩啊。”

哪怕众所周知瑜记的背后是何人,瑜记上下的口径都是一直不承认。

袁公公初来乍到,哪知道底下的弯弯绕绕,听他这么说只好妥协了。

一番舟车劳顿,众人终于抵达了里兴。

袁公公大喜,寻思等会儿到驿站后好好洗漱一番,换上官衣蟒服,决计要体体面面的进总督署宣旨。

丁卯笑眯眯地说:“公公,总督和夫人得知您平安抵达,已稍作安排,小人这就送您过去。”

袁公公面露不快:“这怎么行?洒家是天使,自是要以官仪面见刘总督,你瞧瞧洒家这身乔装的粗衣麻布,如何能展现天威?”

“是是是,”丁卯点头哈腰,“公公所言极是,这些夫人早有准备,您过去时总督和夫人立即回避,您先行洗洗风尘,驿馆总比不过府上周到与安全不是?”

袁公公震惊脸:“怎么,连里兴的驿馆都不安全?”

丁卯欲言又止,终是长长一叹,一切尽在不言中。

话已至此,袁公公哪里还能说“不”,不禁感慨唏嘘,观东竟被渗透至此,漏得跟筛子似的。

等平平无奇的小轿被抬进刘府,下轿走过两旁站列着正装的武官,袁公公瞅瞅武将们肃穆的神情,瞧瞧他们手中锋锐的刀剑,后背的冷汗就下来了。

……怎么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