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晚风知疏意 > 第15章 “ 会呼吸的温度 ”

晚风知疏意 第15章 “ 会呼吸的温度 ”

作者:刘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5 03:36:06 来源:文学城

苏晚说:“我夸温医生人美心善,能有什么意思?”她歪着头。

难道我说错了?还是…?”陆星沉深邃的眼眸盯着她,那双总是冷静无波的眼睛里,此刻清晰地映着她的身影,以及她身上那层显而易见的、带着刺的防御外壳。

他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沉默了几秒。

苏晚不再看他,摆摆手:“走了。”

这一次,她没有再停留,径直拉开房门,走了出去,并将门轻轻带上,隔绝了背后那道一直跟随着她的、沉静却极具存在感的目光。

靠在病房外的墙壁上,苏晚才允许自己长长吐出一口气。

心里那股无名火还在烧着,夹杂着一丝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的委屈。她讨厌这样的自己,像个拈酸吃醋、尖酸刻薄的小女人。

可一想到刚才,苏晚就控制不住地想要用言语去攻击,去划清界限。

而病房内,陆星沉看着被关上的房门,眉头紧锁。

陆星沉抬手,有些烦躁地揉了揉眉心。

门在苏晚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室内消毒水的气味和那个让她心烦意乱的男人。

走廊明亮的灯光晃得她有些眼晕,苏晚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深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胸腔里那股又酸又胀的情绪。

她讨厌这样。

讨厌自己像个没成熟的小女孩一样控制不住脾气。

“只是....。”苏晚低声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嘴角扯出一抹自嘲的弧度。

苏晚没再多留,快步离开了医院。

夏日的热风扑面而来,与医院的冷气形成鲜明对比,让她打了个激灵。她需要做点什么来转移注意力。

比如投入到她热爱的绘画中去。

她把自己关在那间带软木板墙的小公寓里,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毕业创作的收尾和一些新的灵感构思中。

巴黎的经历赋予了她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坚定的内心,她告诉自己,不应该再被陆星沉轻易牵动情绪。

这天下午,苏晚正在画架前调色,手机响了起来。

她瞥了一眼,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是“林筱曼”。

她的漏了一拍,画笔差点没拿稳。

犹豫了几秒,她还是接通了电话,语气尽量保持平淡:

“喂?”

“是我。”电话那头传来林筱曼低沉的声音,背景音很安静。

应该是在家里或者办公室。”

“寒暄好一阵’。

“苏晚。”林筱曼再次开口。

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了几分。

“关于…陆星沉…”

“打住。”苏晚打断了他,“我的好曼曼啊,我和他之间…没有了…仿佛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才能掩盖心底那丝不该有的在意。

电话那头的林筱曼沉默了更长时间淡淡地说了一句:“好。别难受,晚晚,那你忙吧。”

通话结束,苏晚握着手机,心里空落落的,并没有想象中的解气,反而更加烦躁。

她扔下ipad,走到阳台,看着远处城市的轮廓线发呆。

她和陆星沉,好像总是这样,一个试图靠近,另一个就本能地后退;一个想要解释,另一个却拒绝倾听。

像两只刺猬,想要取暖,却总是扎伤彼此。

几天后,一个意外的邀约。

苏晚接到了本科时期一位非常赏识她的老教授的电话。

教授告诉她,市美术馆即将举办一个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的展览,主题是“城市印记”,旨在展示新生代艺术家对当代城市的观察与思考。

教授认为苏晚在巴黎的创作和她的毕业作品“回响”非常契合这个主题,极力推荐她提交作品方案参赛。

“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苏晚。你的作品有独特的融合性,如果能入选,对你未来的发展会很有帮助。”教授语重心长地说。

苏晚心动了。

这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她立刻着手准备申请材料,整理作品集,创作阐述。

忙碌起来,时间过得飞快,也让她暂时忘记了和陆星沉之间的那点不愉快。

在整理资料时,她需要找一些在国内拍摄的城市素材照片,想起了之前存在旧笔记本电脑里的一些资料。

那台电脑还放在她学校的宿舍。

虽然暑假期间宿舍基本没人,但她的东西还没完全搬走。

于是,苏晚挑了个时间回了趟学校。

宿舍楼里果然很安静,她顺利拿到了电脑。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却在宿舍楼下的林荫道上,迎面遇到了一个她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的人——陆星沉。

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休闲长裤,受伤的手臂用绷带吊在胸前,另一只手拎着一个看起来像是装文件的袋子。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他冷峻的侧脸柔和了几分。他也看到了苏晚,脚步微微一顿。

四目相对,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还是苏晚先开了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你怎么在这儿?” 她记得陆星沉的工作单位离她的学校有相当一段距离。

“来办点事。”陆星沉言简意赅地回答,目光落在她手里的旧笔记本电脑上,“回来拿东西?”

“嗯。”苏晚点点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那通不愉快的电话之后,两人之间似乎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是要申请美术馆的那个展览?”陆星沉忽然问道。

苏晚有些诧异:“你怎么知道?” 她还没跟任何人提过这件事。

“陈教授和我导师是旧识,下午碰面时听他提了一句,说推荐了你。

”陆星沉解释道,他的目光沉静,似乎已经将那天的龃龉抛在了脑后,或者说,他选择了忽略,“这是个很好的平台。”

“谢谢,我会努力准备的。”苏晚客套地回应。

两人并肩沿着林荫道往外走,一时无话。

夏日的蝉鸣聒噪不已,更衬得他们之间的沉默有些压抑。

走到校门口,陆星沉的车停在不远处。

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苏晚,

…”

“陆星沉。”苏晚再次打断他。

苏晚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努力让自己的眼神看起来坦然又无所谓

“我们只是……认识了很多年的普通朋友而已,你不用这样的。

以前是,现在也是。

苏晚的话像是一把精准的尺子,清晰地丈量出了她想要保持的距离。

苏晚看到陆星沉的瞳孔几不可察地缩了一下,下颌线似乎绷紧了些许。

陆星沉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有审视,有探究,或许还有一丝……被推开的愠怒?

良久,陆星沉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得几乎融进蝉鸣里:“普通朋友。好,我明白了。” 陆星沉没有再说别的,只是点了点头,转身走向自己的车。

夕阳将陆星沉的影子拉得很长,那抹挺拔却带着伤的身影,莫名地透出一种孤寂感。

苏晚站在原地,看着车子驶远,心里五味杂陈。她成功地划清了界限,保护了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可为什么,心里却没有一丝轻松,反而像压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回想起

巴黎深秋的银杏叶还在苏晚的画册里泛着金黄,拖着行李箱站在了北京机场,风里带着干爽的凉意,裹着胡同里飘来的糖炒栗子香。

和巴黎咖啡气息截然不同,却让她漂泊三年的心,渐渐有了实感,苏晚,凭借在巴黎美院主攻的插画设计作品集,顺利入职了北京一家专注于儿童绘本创作的工作室。

工作室藏在国子监旁的老四合院里,推开朱漆木门,院里的老槐树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枝叶洒在画桌上,暖得让人安心。

初到北京的日子,苏晚把所有精力都扑在工作上,从绘本角色的神态勾勒,到色彩搭配的情感表达,她总能精准抓住孩子眼中的世界。

同事们常说她的画里有 “会呼吸的温度”,可只有苏晚自己知道,那些细腻的笔触里,藏着她对异乡生活的细微调适 —— 每当加班到深夜,看着窗外胡同里渐次熄灭的灯火。

苏晚总会想起巴黎租住的小阁楼,想起阁楼窗外那棵总在风中轻晃的梧桐树,心底偶尔会漫上一丝说不清的空落。阳台被她改成了小小的画室,墙上贴满了巴黎的风景速写和北京的胡同素描。

安顿好生活的第一个周末,苏晚就回了趟老家。

姥姥早已在门口的老槐树下盼着,手里攥着她最爱吃的山楂糕,皱纹里都堆着笑。只是这次回家,苏晚明显觉得姥姥的脚步慢了些,爬楼梯时总要扶着扶手歇两回。

姥姥总笑着说 “老毛病了,不碍事”,可苏晚看着姥姥藏在袖子里微微发颤的手,心里还是揪了一下 —— 她知道姥姥有帕金森的初期症状,却总被老人家以 “不耽误你工作” 为由,拦着去大医院做系统检查。

原以为日子会在忙碌的工作与对老家的牵挂中平稳推进,直到十月末的一个深夜,苏晚的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

电话那头,母亲带着哭腔的声音像惊雷般砸在她心上:“晚晚,你姥姥突发脑梗,老家医院说情况不稳定,建议转去北京的大医院……”

苏晚手里的笔 “啪” 地掉在数位板上,一片狼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