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拖家带狗回现代 > 第56章 外婆没有眼泪

拖家带狗回现代 第56章 外婆没有眼泪

作者:悟饭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0:19:06 来源:文学城

宝儿要跟爹出门,外婆特地从床尾翻出一件新棉袄。

说新棉袄也不准确,是别人给的二手衣服。

上个月碰巧了,外婆给一户有钱人家洗衣裳,那家娘子为人顶和气,见外婆带的宝儿玉雪可爱,就从衣橱里翻出一套红绸棉袄红绸棉裤,是她儿子三年前的旧衣,不穿了,正好送给宝儿。

外婆千恩万谢地收下。回来细看,衣服有八成新,棉花絮得厚厚的,肯定也暖和。只是在坝里穿出去太扎眼。外婆就一直收着,打算过年时不出门,给宝儿搁家里穿。现在顾虑没了,今天穿出去正好。

洛书河盛好粥放在桌上,昨晚吃剩的馒头和肉也热好一齐摆上桌子,他再捞出粥里的鸡蛋,放凉水里过了,迅速剥壳。

外婆早就不讲究了,她把鸡蛋和肉夹进粥里,又拿了一个馒头,坐在灶边小板凳上慢慢吃。

苏宜吹凉粥,先给坐在床上的宝儿喂一口,再给他咬一口鸡蛋,撕瘦肉吃。洛书河三口二口吃完,赶紧接过她的活喂宝儿,好让她吃饭。

很快吃完早饭,珠娘和玉书一直没到。洛书河着急进城看房子,懒得等他们。他抱着宝儿,外婆领着他出门,给他介绍邻居崔永福。

崔永福的职业类似于现代的中介,住所离外婆住处不足百米。他有一妻一女。听说夫妻俩原本在凤都城里一个大户人家里做事,有人说偷东西被主人赶出来,也有人说他不肯同流合污,被几个偷东西的抱团陷害了,总之现在也流落在坝里居住。

不管旁人怎么议论崔永福,外婆很喜欢他。崔永福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脸庞甚是白净,留着八字须,精神面貌干净利落,不像手脚不干净的人。而且像她这种家里没有成年男丁,又没有阔女婿撑腰的孤老婆子,坝里很多人势利得很,对她白眼相待。崔永福却很怜惜她,每次见外婆拎着脏衣蹒跚而过,都会主动上前拎一程。他家女儿六岁,叫小丫儿,也很喜欢找宝儿玩。他们家也不大宽裕,小丫儿每次来,都会给宝儿带一个枣小半块发糕,宝儿也喜欢她。

如今洛书河需要中介,这个赚钱的机会外婆自然要给崔永福。

崔永福也在喝粥,听到门被敲响,他一手握着碗和筷子,一手开了门。

门一打开,他第一眼看到住附近的洗穷婆满脸笑容地站在门口。他再仰头,看到一个身躯高大、服饰精美的老爷。崔永福愣了片刻。他之前确实在富贵人家做过下人,城里城外到处跑,这样俊美轩昂的男人是他平生第一次见。

他赶忙地把客人让进门。

崔永福家虽然不大,也还整洁,平常不觉得哪里不妥,今天洛书河一进屋,崔永福顿时觉得这个家又小又乱,局促得难以下脚。他租的是二间屋,他老婆和女儿还没起床,听到外间崔永福手忙脚乱、颠三倒四地端茶倒水,知道来人地位不一般,都缩在床上不敢下来。

外婆说明来意,崔永福一面惊诧洗穷婆居然咸鱼翻身,一面忙不迭地答应,忙忙乱乱地喝完粥,捯饬了下自己,便领着洛书河出门。

崔永福熟悉市面,直接前面左拐再右拐,雇了一辆干净又像样的马车,一行三人直接进城。

三人当然包括宝儿。

宝儿不认生,谁都可以抱出去玩。他虽然喜欢新来的爹,但爹的地位在他小心肠里,还远远比不上外婆。但爹带他各种玩,又背又扔又接又举高高,宝儿兴奋地大笑大叫,这种刺激是年迈的外婆给不了的,他又实在舍不得爹。于是宝儿想了好办法,指着外婆 ,要外婆一起上马车。他小脑袋瓜灵光得很,又指着远处的家门:娘也一起。

外婆还有事情,但她更愿意宝儿多出去,走远点,见见世面,别跟坝里的小孩似的,七八岁的娃娃,夏天穷得衣服也没得穿就学会了势利眼,甩着小**跟在外婆后面喊“洗穷婆”。

所以外婆和洛书河哄了又哄,这才把宝儿哄上车。

今天大太阳,天气和暖,苏宜因为要干活,把好衣裳换下来,换上外婆的旧棉袄,和外婆用一根木柴抬着脏衣篮出门,脏衣服上还摆着一只四脚朝天的木头小板凳。

两人走了百来米,上坝又下坝,往河边走。

依苏宜的主意,这脏衣服退还人家算了,大不了补贴些铜板算精神损失费。外婆却不肯。她很有原则,答应人家的事一定会做好。

这里没有退休金,坐吃山空的日子让外婆心惊肉跳,不敢生病,有病就硬熬,不然十几几十两银子淌出去。她不仅不敢花钱,还想给宝儿攒点钱,她也没有别的赚钱门路,只会洗衣服,什么衣服都洗。很多穷人没老婆洗衣服,就把脏衣交给她洗。这些穷人大多数都是干苦力,捂了汗臭的衣服一打开,那股馊臭的味儿熏得外婆眼睛都疼。衣服不光臭,还脏得油黑发亮结了壳,洗一次要费好多功夫。

不管暑热酷寒,外婆接到活就洗。不光洗晒叠,还得检查,看到破洞要缝好。她老了,眼睛不好,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眼花,还得照顾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她天天数着日子过,一天天过去,怎么宝儿还是这么小一点,离长大还那么远。苏宜和洛书河又杳无音信。

这日子真苦啊。

盼呀盼,终于把苏宜和洛书河完完整整地盼来了,宝儿有人抚养有依靠了,哪怕她现在立刻死了,也闭得上眼睛。

往河边走的路上,碰见的熟人都和外婆打招呼:“婆婆去洗衣裳?”还有女人一脸称赞地加句:“这便是婆婆的孙媳妇?生得好模样儿。”

她们很想和外婆聊天,外婆假装不知,含笑回礼,脚下不停。这些人之前都欺负过她。

她七十多了,底子还在,皮肤细腻,眼神清亮。有几次在路上走,有个六十多岁的黑皮老挑夫,笑模笑样地递给她一个馒头,说晚上去她家里睡睡。周围一堆男人看着他们,眼神讥讽又玩味,跟看大街上狗□□似地。

外婆很想抓一把土扔那老头脸上,但手上还牵着天真的宝儿,硬是什么也不能干,掉头走了。结果这些女人看到后,经常在她路过时大声嘲笑她一把年纪还发骚,勾引男人,还嫌弃地在她背后吐唾沫。她们怎会不知道老挑夫才是坏的?无非心黑肠坏,故意欺负手无寸铁的老人罢了。

好在她的孩子们终于来了,尤其洛书河这么高这么帅还一身富贵气,这些妇人立即换了嘴脸,好像与她交情多好似的。

呸!

下了大坝再走半里路,是南苍江的支流,河边有几个长方形的水池。水池由几块石板简单砌成,使用了上百年,长青苔的地方已经发黑。水池底部与河里的活水有孔洞相通,水十分清澈。

已经有五六个妇女在池边蹲着,年龄二十多到五十多都有,都穿着黑色或青色的粗布棉袄,棉袄肥大宽松,豪无曲线。但女人不减爱美之心,把棉袖卷挽得高高的,露出冻得通红的粗壮手臂上戴的镯子,家境好些的,是一个银镯,差些的,至少也有一个粗糙的木镯。

女人们高高扬起棒槌捶洗衣裳,梆梆的棒槌声里,夹杂着女人们清脆尖利地说笑声。看到外婆和一个陌生女子过来,她们手上不停,眼睛都盯着看。有个认识外婆的,大声和她招呼,还麻利地要挪脚边湿沉的衣服,想让外婆过来一起洗。

昨天看热闹的人群里有她,外婆知道这帮人想八卦而已,所以笑咪咪地谢绝,带苏宜走到最西边的水池,那里只有一个年轻妇女在埋头捶洗。

苏宜放下挑篮子的棍子:“真远啊,外婆你好辛苦啊,幸好我们找到你了。外婆,你的苦都吃完了,以后等着享福吧。”

“好,我就等着享我大孙女的福。”外婆喜滋滋的,浑身上下写着老梅逢春的畅意。

外婆把小板凳搁地上,自己坐着,一边把衣服倒出来,一边凑近她得意地低语:“我住到现在,都没怎么花老本呢。”

老本指的是元宝和那枚绿汪汪、价值不菲的翡翠戒指。外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等着夸赞。

苏宜看向外婆的眼神充满心疼:“外婆,你该花花啊,你把钱留着能下崽吗?”

外婆摇摇头,将衣服从篮中拎起,投入水中浸湿再捞起,慢慢抹着皂荚,细细揉搓。有孙女陪她,这脏臭的衣服一寸寸的都有了意思。

她脸上的每条皱纹都蕴藏了温柔的喜悦:“钱难赚,屎难吃,花一百出去容易,赚一百就得一分一毛地攒。我寻思着,万一要是等不到你们,这钱我就给宝儿攒着。要是等到你们,万一你们要创业也有本钱,我给你们我也高兴。再说,我兜里有钱,我就有底气,哪怕别人再看不起,我在大路上走我的脖子都敢比人伸得长一些。”

哪怕别人再看不起…

苏宜瞬间明白,外婆和他们一样,一定受了很多屈辱。她和洛书河年轻,拳头够硬,别人尚会忌惮三分。外婆带着个不会说话的小孩子,不知受了多少欺负。她的五脏六腑平日安安静静地揣在身体里,此时突然闹起存在感,酸软地几乎让她有些蹲不住。

好容易洗好衣服,外婆和苏宜又像来时那样拎回家。远远看到珠娘和玉书蹲在家门口等她们回来,珠娘手里还抱着个瓦罐。

看到她们,珠娘和玉书脸扭曲得差点哭出来。原来珠娘三点就起床烧粥,又焖在罐里抱在怀里,为省车费一路走过来的。结果到地方一看,大门紧锁。再等不来她们,珠娘以为苏宜不要他们了。

玉书现在大了,不用他娘推一步走一步,赶紧跑上前接过苏宜手里的篮子,摇摇晃晃地拎到家门口,又从家门后找到晾衣的竹竿,把竹竿搭在门口,把衣服都晾晒在竹竿上。

珠娘带来的早粥成了午饭。她把外婆之前洗好的衣服都缝缀好。那手艺漂亮极了,外婆看着细密整齐的针脚,夸了又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